“爱心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浅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小学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教育领域流行“爱心教育”,这几乎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宣言,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之所以成为经典广为流传,其最大魅力就在于提出了“热爱儿童”的理念。他认为,只有从“爱孩子”出发,教师的工作才有价值,才会迸发出教育的智慧和思想。他甚至在书中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的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被称作“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心得写成书,直接取名为《爱心与教育》。可见,关于“爱心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是当今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来说,相较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而言,“爱心教育”可以说是判断今天的教师是否具有人文素养,是否在教育思想上体现“面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尺。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成长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它离不开规范和戒律。小学阶段的孩子尚处于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从天真、幼稚的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起点。它在人的一生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处于特殊的地位,存在着特殊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除了懂得爱,更要学会爱。一方面,教育失去了关爱,就失去了根基;另一方面,教育失去了戒律,就会变得残缺。爱孩子,就应该给他一个完整的“爱”。仅仅赏识和表扬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玉不琢不成器”“小树不修不成材”。
  本文拟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对“爱心教育”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个性在共性中成长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学生的培养和所处的环境——包括教师、同学、校风、学习的氛围等有很大关系。没有集体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班主任工作中,要重视建立优秀的团队,重视整个班集体向上向善、团结互助风气的形成,尊重孩子个性,让孩子在集体中成长,让个性在共性中张扬。
  刚刚进入五年级时,原本天真活泼的学生晓晓,忽然变得沉默寡言,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做什么事情都信心不足,对班级活动更是心存抵触,成绩也急剧下降。我通过了解,原来是她遭遇了一场家庭变故。这个时候,当然需要给予她真切的同情,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爱,从而尽量减轻她的情感伤害,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千方百計鼓励她迎接困难,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在挫折中前行。
  二、把每一次突发事件都当作教育契机
  据研究,教育的不成功有近70%源自教师的无效沟通。一名顽童,什么时候让他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时机;一个胆小的孩子,什么时候鼓励他站起来发言,“时机”也很重要。教育就像农夫培育庄稼,是最需要讲究时机的。我们要以农夫的心态当老师,做班主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突发的教育事件,如何在矛盾冲突中找到教育的突破口,把握教育契机,需要我们的教育机智,更需要教育智慧。
  一天放学后,我留下几个学困生准备给他们补补课。当我从办公室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里一片狼藉——粉笔散在讲台的讲桌上,黑板刷等用具胡乱扔着;不少桌椅凳子歪斜着,地上还有不少的纸屑、垃圾。黑板的正中间歪歪斜斜地写着一句嘲讽同学的话。
  我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先带领他们一起清理脏乱的教室,又叫一名同学帮忙擦去黑板上的文字。整理好了以后,我让孩子们围坐在身边,一起探讨关于责任,关于勇敢,关于纪律等对他们而言比较宏大的主题,内容虽然高深,但我们平等地进行交流,以真实的案例来分享心得,孩子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原本是一次事先计划的关于功课的交流,当遇到一个更重要的教育机遇时,立即转化为关于人生的思想交流。后来孩子的反响,果然比预期的更好。
  案例反思:
  建立正确的学生观非常重要。面对所谓的“差生”,老师一定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因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最终影响不在于教了多少书本知识,而在于对他人格的影响,在于给予学生人生的影响。改变一个人就改变他的理想;培养一个人,就培养他的自信。关注一个人,就关注他的习惯、思维、精神。一言一行皆教育,如果我们能从其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影响,教育就有了效果。
  三、让家校合作更有效
  家长需要引领和鼓励,善用“请家长”。
  一些学生常会出现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行为习惯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怎样与家长交流?我的看法是,要善用“请家长”,请家长来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探寻让孩子成长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以正面肯定为主,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对在校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尽可能地挖掘其优点,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要学会聆听:诚恳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家长提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你的认真聆听中,家长可以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沟通的深入;从聆听中,还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诊断学生问题所在。以便做更有效的沟通。
  综上,班主任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工作需要专业化发展,仅有爱是不够的。李镇西认为,推动班主任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我们如何在每天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找到事业的乐趣?我认为,带着情感,带着智慧,学会爱,施与爱。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的爱,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味,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这才是最高境界的“爱心教育”。
其他文献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做出了研究,并分享了很多经验。在此,笔者也根据个人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談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小学数学教学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锻炼逻辑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的德育教学手段陈旧和单一,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本论文结合德育教育和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分析出德育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三个可行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作为班主任,应加强和家长沟通,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在家长面前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畅通了,孩子的问题就没有了。  关键词:尊重 理解 客观 家长会  学会沟通,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则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期刊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指南》也指出:“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各方面均有影响”。要想依靠某一方面去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可能的。幼儿园离不开家庭,同样家庭也无法单独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均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每个孩子的教育背景和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表现  当今时代,
期刊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管理,尤其成为高三班的好班主任,我倍感“压力山大”。转而一想只要我“以诚相待、服务于学生”肯定没错。  一、关心学生有时“事比天大”   学生生日时对他们说声:“生日快乐!”;节假日时提醒学生:“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并给予节日的祝福;回家的平安短信我会回以“周末愉快、好好休息、辛苦啦、多吃点好东西等言语”;学生生病住院了,我会买点礼品去医院看望或守望。平常或换季时会提醒学生注意冷暖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离婚率的逐步上升,由于父母离婚而生后在单亲家庭中的幼儿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幼儿由于父母中有死亡的而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所以离婚和父(母)死亡是造成“单亲幼儿”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家庭环境的诸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尤为重要。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恶化儿童的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据有关统计资料显
期刊
中华民族是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有古训道:“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人不学“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言之,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就小学
期刊
小初衔接教育是人们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小学和初中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感,甚至一些在小学比较优秀的学生,升入初中之后,急转直下。  同时,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是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关键期。这些不仅关系学生的学业,也关系着他们成人、成才。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学生群体。就学校教育而言,心理健康的学生表现为积极向上、阳光开朗、人际关系良好。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控压能力,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和总结,可以看到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学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开学的计划,但是没有停下我们学习的脚步。全体师生坚持“停课不停学”,教师切换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开展教学。然而线上教学不能与学生面对面,缺少现场的师生互动,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控,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挖掘数学学科魅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数学之美体现在简洁美、抽象美、概括美、逻辑美……在线上教学阶段,我尝试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