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况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乳腺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它严重危害女性患者身体健康,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几率也随之增高。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状之一,经研究表明它的发病率在30%以内,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比较复杂,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形成后,没有一种较为妥善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减轻肢体的受累,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时容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失去生命。在临床上,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引起了较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阐释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并对现今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介绍,希望可以增加人们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其治疗方式的了解,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病原因;治疗现况
  患者在经过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常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术后并发症,它对女性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危害极大。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后,女性患者基本要终生忍受该病症带来的疲劳乏力、反复感染、外观异常和上肢活动受限等痛苦,危害患者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国在治疗乳腺癌方面近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经过各种手段综合治疗后,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方面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2]。本文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临床主要表现症状、诊断和多种治疗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方式。
  1、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
  临床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与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放射线治疗时腋窝的暴露程度有关。具体关系为淋巴结清扫范围越大则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几率就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断了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通路,致使间质液的蛋白浓度增高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强而导致患侧上肢出现水肿。经研究表明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而引起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约为12%。放射线治疗乳腺癌过程中腋窝面积暴露过大也易引起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它所导致的病例数大约是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的三倍[3-4]。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导致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上述两种主要原因外,还有治疗后患者患侧上肢负荷过重、手术后伤口感染、过早的以及不当的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患侧上肢静脉输液和乳腺肿瘤的转移复发等。
  2、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依照临床经验来看,乳腺癌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越小,则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几率就越小。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出现淋巴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腋窝淋巴回流通路阻断,淋巴液大量的停滞在组织间隙中,导致血管内外胶体的压力差减小,不能对毛细血管的滤过形成对抗作用,从而使大量液体进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液达到新的压力平衡时会形成高蛋白水肿,高密度的蛋白质对结缔组织形成刺激作用,导致组织增生、增厚,皮肤表层出现粗糙角化现象,形成淋巴水肿。这时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患侧上肢功能不全,若出现患侧上肢皮肤损伤或感染情况,会加重淋巴水肿的病情[5-6]。
  根据《乳腺癌综合诊疗学》的判断分级标准,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可划分为三个级别。1级为轻度水肿:主要是术后早期出现的症状,水肿部位为上臂近端,患侧上肢周径比健康一侧多出3cm以下;2级为中度水肿,淋巴水肿的范围扩散到整个上肢,前臂和手背也受到影响,淋巴水肿一侧周径比健康一侧多出3cm至6cm;3级为重度水肿,淋巴水肿已经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手臂以及手指,患者淋巴水肿一侧周径比健康一侧多出6cm以上,患者肩关节和手臂活动严重受到限制,上肢皮肤硬韧、肿胀、灼痛和有负重感。水肿恶化之后患者上肢功能严重障碍、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出现上肢畸形。
  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病情诊断,排除患者的其他病因,采用淋巴管造影术和淋巴闪烁造影术进行诊断。
  4、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治疗方式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治疗比较复杂,可以在进行乳腺癌手术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状况的发生。预防的关键是减少和防止腋窝处淋巴回流通道的破坏。在进行乳腺癌手术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尽可能保留腋窝组织,避免过度腋窝清扫,避免采用切除胸肌的乳腺癌根治术。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腋静脉,不要伤害腋血管鞘。术后及时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保持引流管的正常工作。严格把握放射线治疗的腋窝暴露面积,预防副作用。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应小幅度小力度。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上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方式和手术治疗方式。非手术治疗方式是公认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首选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机械压力和物理热能改善患者术后腋窝微循环,促进淋巴液回流,与此同时它也防止纤维组织的增生,防止病情的扩散。绷带加压法、按摩治疗法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在临床上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可联合物理疗法一同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一种治疗方式,发展至今未出现疗效显著的药物,在临床上一般不采用此种方式。手术治疗包括病变组织去除术和生理性淋巴引流术等。病变组织去除术联合植皮术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状较多且肿瘤易复发,临床上不提倡这种治疗方式。生理性淋巴引流术在促进淋巴液回流方面具有较良好作用,但同样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7-9]。淋巴管-静脉吻合加压治疗术可以重建淋巴液回流通路,使淋巴液直接流入静脉血管,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志芳.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2):345-346.
  [2]马桂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05,01.
  [3]崔梦迪.香附四子散热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01.
  [4]刘大海,杜建时,韩冬梅,马鹰,刘卓.干扰素在老年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2(32):610-611.
  [5]姜晓玲,史增友,王晓静,王宏昌,刘桂芝,彭宝莹.中药组方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2):1795-1796.
  [6]刘华玉.艾灸穴位联合按摩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3,10(5):73-74.
  [7]黄关立,吕世旭,郝儒田,张筱骅.乳腺癌病人上肢淋巴水肿的多因素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论著,2011,16(1):39-41.
  [8]李思蒙.艾灸疗法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肢水肿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3,01.
  [9]胡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58-5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不同程度PGS的12例病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胃大部切除术后PGS病人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给予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结果: 12例PGS病人经住院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科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干预,研究组病患正确用药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患抗菌药物、注射用抗菌药物、联合用抗菌药物的使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在全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营造科室护理人员人人参与科室管理的文化氛围和团队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改变护理质量管理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利用PDCA的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并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琥珀酸美托洛尔在治疗高血压病上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120名高血压病患者,再将这120名患者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比对照组下降的多(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对PBL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9月-2012年12月间我校在某医院精神科实习的护士56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展开临床教学,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
期刊
本刊讯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斐教授、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遗传学专家沈亦平教授,日前以多点执业医师的身份,共同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一名患有罕见“猫叫综合征”的11岁儿童进行了會诊。这也是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首次开启国际多学科联合会诊平台。  据介绍,“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罕见畸形,患病率约5万分之一,因患儿在乳幼儿期哭声似猫叫得名,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染色体缺失综合征。接受会诊的患儿至今仅
期刊
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培训模式有效性的探讨,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 将2010年11月~2012年10月之间的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传统的培训方法设定对照组,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综合考核和评价。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度考核成绩合格率分别为92.16%和100%,组间差异明显。临床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进行优化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双支病变组(35例)、多支病变组(32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和比较各组的AASI、MAU;以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Gensini积分与AASI、MAU的相关性。结果:多支病变组的AASI、M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表现眼袋整复术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2例患者,根据患者眼袋形成的不同机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122例患者术后有效去除松驰皮肤和臃肿,外形恢复良好,未见其他并发症 结论:眼袋整复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效果,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眼袋 整复术  眼袋是指因眶脂肪向前膨出而形成的袋状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心电图ST-T段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82例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后1minApgar评分分为轻、重度窒息,并以41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分别对三组新生儿在出生后5min、1d、3d做常规心电图检查,记录ST-T段改变的例数,做好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min心电图检查,轻、重窒息组新生儿ST-T段异常发生率明显较高;1d后检查发现轻度窒息组有所改善,发生率少于重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