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逸斜出成妙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maogaishilang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曾作为《文汇报》“笔会”的专栏作家。记者问他:“您那些文章的触发点来自哪里?”张克中老师说他的许多文章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来自学生对课文的“匪夷所思”或“节外生枝”。而教师顺着这些“信口胡说”,经过思考就有可能形成绝妙好文。笔者在教学中,也深以为然,平时若勤于留心、爬梳整理,撰为札记,积以时日,必可增实学养,提高教研水平。故不揣鄙陋,捃摭数则札记,以证其效。
   一、“差”与“羊”何干
   《太史公自叙》是苏教版选修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我在讲解“扶义倜傥”一词时,由“义”字的含义,阐发了司马迁秉笔著史对于“义”的理解。在讲授中我谈到“义”(繁体“義”)字以及其他从“羊”的字如“善、美、羞、祥”等都取美善吉祥之义。突然有学生问“差”字也从羊,为什么没有美好之义。愕然之余,我并未嗤之以非,而是在课后查阅了相关辞书。原来这是字形演化的缘故。从《说文解字》上来看,“差”的小篆字形为差。这是个会意字,它由“垂”字和“左”字构成。“垂”字为象形,像花叶披拂、自然下垂的样子。而“左”字取“义不相值,不相配合”之义(如今天还说“意见相左”)。两个部件都含有参差不齐的意思,合在一起,“差”字便会意出不相合,有差距之义。之后,我向这名同学进行了解释,他诧异之余,更萌生了探究其他汉字的兴趣。
   二、“玉斗”是“斗”吗
   教授《鸿门宴》课文时,说刘邦如厕逃身前,嘱咐张良进献所带的礼品。有“白璧一双,玉斗一双”。其中“玉斗”指何物?课堂上学生突然问我。当时我给出的解释是:一种玉制的“斗”形量器。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作声了。课后我却怀疑起我的解释,于是又一番查找。
   原来此“斗”非量器之“斗”。关于它的解释有几种:一种解释为玉制的大酒杯。“玉斗”是一种“酒器”。如南朝梁简文帝《七励》:“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蚁。”一种解释为北斗星。如唐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从弟幼成令问》诗:“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金杨云翼《应制白兔》诗:“光摇玉斗三千丈,气傲金风五百霜。”一种解释为宝器,比喻国家社稷。如《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还有一种解释为玉衡,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如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玉斗调元协,金沙富国租。”章炳麟《訄书·订孔》:“虽然,孔氏,古良史也,辅以丘明而次《春秋》,料比百家,若旋机玉斗矣。”
   揆诸这几种解释,笔者觉得这里的“玉斗”不大可能像酒器,而更应像一件礼器或像北斗星或天文仪器之类。我们知道“璧”是礼器,如著名的“和氏璧”。“鸿门宴”上刘邦是来赔罪的,所以处处要显示自己的诚意,他不至于送项羽一对礼器而送亚父则是一对酒杯吧。应该说刘邦送这两样礼物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带有深意的。“白璧”“玉斗”都暗含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意思。献上这两样礼器是为了进一步显示我刘邦毫无称王称霸之义,而是甘愿称臣的。另外“玉斗”也可使人联想到五行天象,而这也比较符合长于星相的谋士——范增的身份。
   三、此“厚”还是彼“厚”
   《烛之武退秦师》有一句“邻之厚,君之薄也”,学生质疑怎么你对“厚”的翻译和书上的不一样!不一样吗?果然,文中的翻译是“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而我的翻译是“邻国(土地)变大,就是贵国(土地)缩小呀!”孰是孰非,我拿出了几条证据让学生来公断。
   “厚”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山陵之厚也”,即其本义为山体体积的厚实。由山陵之厚实、厚重又引伸出“大”的含义,如《国语·鲁语》“不厚其栋”中“厚”注释就是“大也”。“邻之厚”可直译为“(邻国的)广大”,而翻译成“雄厚”就有些舍近求远了。其次,从句子结构上看,原文实际上就是一个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判断句,但在教参中则被翻译成两个独立的主谓句。其实径直翻译成“邻国(土地)变大,就是贵国(土地)缩小呀!”不是更简洁而切合原文吗?
   再者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厚”也的确应该指土地的广大。因为对前一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教参的翻译就是“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如果紧接着继续以土地增减来说理,则文意更加贯通,毫无扞格之嫌。
   最后,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个“厚”字的。唐代孔颖达虽未对此句作注,但对后文“不缺秦焉取之”作的解释是“言有心取秦,先谋取郑。言灭秦以将利晋益大疆土”,也仍然是强调突出扩大土地之义。而在“郑伯克段于鄢”(見《左传·隐公元年》,是讲郑伯的弟弟不断扩大土地,妄图反叛的著名故事)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子封对曰:可矣,厚将得众”。杜预对这个“厚”字作的注恰恰就是“厚,谓土地广大也”。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2016年秋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正式投入使用。新教材的重要创新之处是构建了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课程结构,旨在连通课内和课外,走向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结合,构建内在的阅读能力体系。而课外阅读,着重体现在名著阅读上面。温儒敏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名著阅读不只是学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但是,从教学实践的普遍情况来看,
读罢《可以预约的雪》,再次坐实了大脑中对林清玄散文的印象:清新自然,文辞优美,娓娓道来中充溢着智慧的光芒,达到了理(哲理)、趣(情趣)、味(文学味)的高度统一。  读好文章如饮醇浆,需徐酌轻啜慢咂摸,方能品出其中的理、趣、味。  题目是“可以预约的雪”,但文中除了在第三段借友人的话以比喻的方式做了唯一的“点”题后,全篇就再也找不到“雪”的痕迹了。其实,该文完全可用“可以预约的菅芒花”做标题,但为何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课内文言文如何复习,一直是困扰高三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对一篇已经学过的文章,教师还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译?教师“炒剩饭”如何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一篇文言信息量很大的文章,教师到底该怎样取舍等等,这些问题常常会让高三语文老师犯难。而近期北京大学古汉语研究专家蒋绍愚先生在《文白关系与文言文教学》中说“如果从读懂文言文角度来说,首先是词汇教学,词汇教学又重在常用词的教学”,可谓一语中的,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教师辛苦,学生疲惫,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观一位老师执教《烛之武退秦师》,觉得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如蜻蜓点水,只触及表面。要想切中肯綮,课堂中须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四个现象。  一、简单交代,不说内涵  1.表现。介绍文学常识时,教师板书了“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只简单交代知识、浅尝辄止的草率行为,在当今文言文阅读教学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一份试卷来分析,高考语文除了第一部分考察字音词义句子,让学生习得最基础的语言知识,第二部分考察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赏析,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均是让学生学会审美。审美,审智慧之美,审人文之美。选取的文章,不管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文学类文本甚至是实用类文本,均体现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要素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
我们的初中学段语文教材文本注释凝聚着编者们的心血,凝聚着语文研究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是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文本标题的注释内容更是丰富详尽,我们借助课文标题注释这一信息,可以扫清阅读时的种种障碍,迅速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可以这样说,课文标题注释是学生在阅读中开启作者意蕴之门的钥匙。然而,有的学生却对它视而不
【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劝勉技巧;2.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劝勉方法,难点在于理解三、四段写景部分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导入:  二十多年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大陆参观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水,余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岳阳楼依然三层,却高过唐宋的日
“关键能力”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与学生学习目标和动态过程相关的概念,意指“一些普遍的、可迁移的能力,是知识、技能、认知的综合表现”[1]。我国在2017年9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2]。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细说高适《燕歌行》,字斟句酌品唐诗。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文本解读,探寻大作之小巧,可以让学生更真切、更深入地走进绚丽多姿的文学世界,是学习语文的硬核力量。   一、细说前文   1.题目。《燕歌行》本属乐府旧题,以三国时曹丕所作的两首为最早,均写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情人离别。后世以盛唐高适所写的《燕歌行》最为著名。蒙曼老师盛赞此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