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消费社会的特点、商品的特性、消费者的习惯爱好、国际国内流行色变化趋势等及时了解和研究,不断增强色彩的社会学和消费心理学意识。所谓色彩感,即是色彩通过视觉而反映在心理的感情联想。尽管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人,对色彩各有偏爱,但对色彩认识的共性还是一致的。
【关键词】:色彩;包装设计;商品
70年代以前,我们的色彩是低调的,无论是人们的服装,还是室内外环境(那时没有装修一说),都是黑、白、灰、蓝、绿占据着整个社会空间,再就是大红大绿、龙凤牡丹之类,屋里惟一有色彩的便是墙上的传统年画。包装的色彩也同样死气沉沉,同时受泪刷技术和材料的局限,基本处于低档次状懑,那时我们出口的很多独有的传统产品,只围包装上不去,价格也被压得很低,经过人家重新包装,售价马上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不能不使我们痛心内疚。那时由于经济闭塞,国外先进商品很难问津,对“外面”的色彩世界基本上一无所知。改革开放以后,先进国家的先进商品人潮般涌进国内市场,那温馨和谐的化妆品包装、庄重华贵的酒类包装、深远宁静的饮料包装和色彩醒目跳跃的食品包装等等,與我们那多年的“灰色包装”形成显明的对比,无情地冲击着我们的习惯用色,给我们的包装乃至一切生活环境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新的色彩世界。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发展的,包装工作者如何对待外来色彩和传统的大红大绿,这恐怕是一时间让我们深感困惑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始终是正确的方针。外来色丰富了我们的色彩世界,给我们包装的色彩革命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如何科学实际地吸收外来色彩鲜明的商业性和国际性,改变我们过去包装的色彩面貌,-应在设计实践中多加研究和探讨,不能一味摹仿盲目照搬;另一方面,对于我们传统的民族色彩精华不能一概而弃之,应更好地继承,更好地为今天服务。有一位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过很有说服力地调查,精辟地简述了传统的大红大绿仍焕发着无限的生命力:“目前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绝对多数的浓民和相当一部分民众喜欢富有生活激情的红色和使人寄托无限希望白勺绿色。走进那曾孕育中华民族六千年文明史的黄土高原的窑洞式民居,那墙壁是黄褐色的,透过格棂窗射进来的光线是桔黄色的。试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如放上充满西洋风格的黑色或米黄色包装物,能显示出其高雅气质吗?一定会显得污浊灰暗,与环境极不协调。陕西老乡们在窗棂和炕围上到处贴着色彩极为鲜明的大红大绿剪纸和炕围画,并悬挂着洋溢生活激情的装饰挂件,其色彩也几乎全是红绿相间,显得特别醒目和亮堂。在以古代辉煌文史著称的中原大地,至今那黄土地还散发着昔日的芬芳。人们仍保留着淳厚的乡俗民风,衣食住行,生子嫁娶,年节贺寿,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红绿色彩的特殊喜爱。那青色瓦屋、腥红对联、红绿门神、红灯笼、红头绳、红喜帖、红鸡蛋、红绿绣鞋,披红挂绿显示着人们对生活、对乡土情谊的刻意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个有六: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由于历史的原因、民藤的因素和居住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人们对大红大绿的特殊喜好。所以“大红大绿’’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俗气、落后的标志,她体现着这个中华民族六千年文明史中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和乡土情谊。
1.色彩的商品性
包装色彩的商品性是指各类商涡都有各自的倾向色或称属性色调,这是同其他绘画用色最大的区测。例如食品、化妆品、五金用品、瀑乐用品、文教用品、医药用品等;都有不同的属性用色。属性用色是同构图、表现手法等共同构成了某类商品的属性特征。即使是同类商品也还有其属性色区别,如镇静药和滋补药、中药和西药;化妆品中女士用品和男士用品等。这种色彩属,性的形成因素是久远的复杂的,可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等方面去研究,这里不必“追根问底。
2.色彩的民族性和流行性
不同的国度、民族和地区,对色彩的感受和好恶是不尽相同的。在瑞典,蓝色象征着男子气概,而日本则是黑色,荷兰和瑞士则视蓝色为女性色,我国的女性色为粉红、肉色、粉绿和紫色等;红色在美国和瑞士为最清洁,而英国视红色为最低劣色,我们最喜欢红色,视它为喜庆色和“革命”色;蓝色在埃及被视为“恶魔”的象征;黄色在伊斯兰教地区是代表“死亡”的色彩;红三角在捷克是有毒的标记,绿三角在土耳其是免费的标记。日本人厌恶那些极端的暖色和冷色,偏爱温和色调、较暗淡较细腻的色调,它正是日本人“赔礼道歉、洁身自好”,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古朴独生世界观的写照。任何一个日本的包装拿来,我们一眼就譬从出是日本货,说明包装的色彩和风格同样有国度属性的。然而,随着日本现代化工业的突飞发展,产品大量倾销国外市场,就不可能将自己民族的色彩意识强加于人。如日本出口的载重汽车、吊车等就用了大面积的极饱和的桔黄色和黑色的对比,效果极强烈、醒目,极富时代感。所谓流行色是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颜色,以改变调解人们节奏和情感的需要,这在服装上为常见,包装色彩影响变化不大伴随现代科学、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思想感情、欲望追求墨激变,包装色彩的运用也必然要不断地遵漕于社会发展规律一幅画面是由几种或多种颜色构成的,可颜色的分布不可能是平均布置的,总有一二种颜色占主导地位,以这一二种颜色为基础,便形成了一个倾向色调。色调有时能左右人们的情感和欲望。色调处理的好坏有时决定着设计的成败,也是检验一个设计者专业水平和修养的标准所在。鲜艳色调——色彩纯度高,多为原色对比,色彩交响热烈,画面活跃、欢乐,美丽甜蜜,生动豪华,视觉冲击力强,感召力大。这种色调一般用在食品和儿童用品包装上,一般以暖调为主。尤其食品,那黄红色调给人以热量、食欲之感。褐色调又联想到咖啡、巧克力之浓郁清香。 温和色调——色度较低,对比弱,给人以浪漫、自然、温和、娇柔、雅致、庄重高贵感。此色调一般用在化妆品、高档礼品和一些医药用品包装上。
清晰色调一一多为冷色与黑白的构成。给人以纯洁、新颖、时髦、洒脱、朴实无华、清雅高贵之感。多用在文教用品、五金用品和一些烟酒包装上。黑、白。灰——色度极低,但却起到了其他色调所起不到的作用。黑与白是反差的极点,可极大幅度地拉开画面空间和韵律,能衬托和对比出其他颜色的色彩感(或冷或暖、或浓或淡),使画面清新明快。经常大面积应用,形成独有的主色调,更具高贵、纯洁的感受,用于化学制品和五金等包装。金、银、电化铝——属金属色。在所有颜色仔身价最高,象征财富、权势、地位。在包装中多用于高档商品包装上,如高贵馈赠礼品、高档烟酒、滋补药品、化妆品等,给人以富丽、豪华、高贵典雅之感。
包装装潢是直接装饰美化商品的一门艺术。它同其他绘画艺术不同,绘画艺术多偏重于欣赏性,而包装装潢则是以其经济性为目的,从其艺术语雷和艺术规律上讲,它与绘画艺术既有共性,又具其个性。因为它是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又称“实用美术”和“商业美术”。社会经济离不开商品,走进百货商场,柜台里货架上,大小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哪件没有包装!商品是直接面向消费大众的,包装和市场便是生产和消费者最好的媒介,因此,包装就要受市场形势和消费者欣赏口味的制约。一个较完美的包装设计不能只从画面上评价其优劣,要以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标准,不能随心所欲自我欣赏。一个成功的设计者除了要掌握现代的生产工艺、材料变化等,还应经常地调查了解消费大众的需求心理和时筒变化。经常的市场调查,是掌握消费心理的最好环节,它能准确地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水准,也是检验设计者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除此而外,还应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市场包装装潢的发展动向、趋势’等最新信息。
总之,包装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像一幅画那样任人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水平去评价、去欣赏,它仍不失自己的价值。而包装设计却是直接为经济、为消贵大众服务的,是消费大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包装装潢与众不同的基本特性。
【摘要】:消费社会的特点、商品的特性、消费者的习惯爱好、国际国内流行色变化趋势等及时了解和研究,不断增强色彩的社会学和消费心理学意识。所谓色彩感,即是色彩通过视觉而反映在心理的感情联想。尽管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人,对色彩各有偏爱,但对色彩认识的共性还是一致的。
【关键词】:色彩;包装设计;商品
70年代以前,我们的色彩是低调的,无论是人们的服装,还是室内外环境(那时没有装修一说),都是黑、白、灰、蓝、绿占据着整个社会空间,再就是大红大绿、龙凤牡丹之类,屋里惟一有色彩的便是墙上的传统年画。包装的色彩也同样死气沉沉,同时受泪刷技术和材料的局限,基本处于低档次状懑,那时我们出口的很多独有的传统产品,只围包装上不去,价格也被压得很低,经过人家重新包装,售价马上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不能不使我们痛心内疚。那时由于经济闭塞,国外先进商品很难问津,对“外面”的色彩世界基本上一无所知。改革开放以后,先进国家的先进商品人潮般涌进国内市场,那温馨和谐的化妆品包装、庄重华贵的酒类包装、深远宁静的饮料包装和色彩醒目跳跃的食品包装等等,與我们那多年的“灰色包装”形成显明的对比,无情地冲击着我们的习惯用色,给我们的包装乃至一切生活环境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新的色彩世界。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发展的,包装工作者如何对待外来色彩和传统的大红大绿,这恐怕是一时间让我们深感困惑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始终是正确的方针。外来色丰富了我们的色彩世界,给我们包装的色彩革命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如何科学实际地吸收外来色彩鲜明的商业性和国际性,改变我们过去包装的色彩面貌,-应在设计实践中多加研究和探讨,不能一味摹仿盲目照搬;另一方面,对于我们传统的民族色彩精华不能一概而弃之,应更好地继承,更好地为今天服务。有一位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过很有说服力地调查,精辟地简述了传统的大红大绿仍焕发着无限的生命力:“目前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绝对多数的浓民和相当一部分民众喜欢富有生活激情的红色和使人寄托无限希望白勺绿色。走进那曾孕育中华民族六千年文明史的黄土高原的窑洞式民居,那墙壁是黄褐色的,透过格棂窗射进来的光线是桔黄色的。试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如放上充满西洋风格的黑色或米黄色包装物,能显示出其高雅气质吗?一定会显得污浊灰暗,与环境极不协调。陕西老乡们在窗棂和炕围上到处贴着色彩极为鲜明的大红大绿剪纸和炕围画,并悬挂着洋溢生活激情的装饰挂件,其色彩也几乎全是红绿相间,显得特别醒目和亮堂。在以古代辉煌文史著称的中原大地,至今那黄土地还散发着昔日的芬芳。人们仍保留着淳厚的乡俗民风,衣食住行,生子嫁娶,年节贺寿,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红绿色彩的特殊喜爱。那青色瓦屋、腥红对联、红绿门神、红灯笼、红头绳、红喜帖、红鸡蛋、红绿绣鞋,披红挂绿显示着人们对生活、对乡土情谊的刻意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个有六: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由于历史的原因、民藤的因素和居住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人们对大红大绿的特殊喜好。所以“大红大绿’’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俗气、落后的标志,她体现着这个中华民族六千年文明史中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和乡土情谊。
1.色彩的商品性
包装色彩的商品性是指各类商涡都有各自的倾向色或称属性色调,这是同其他绘画用色最大的区测。例如食品、化妆品、五金用品、瀑乐用品、文教用品、医药用品等;都有不同的属性用色。属性用色是同构图、表现手法等共同构成了某类商品的属性特征。即使是同类商品也还有其属性色区别,如镇静药和滋补药、中药和西药;化妆品中女士用品和男士用品等。这种色彩属,性的形成因素是久远的复杂的,可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等方面去研究,这里不必“追根问底。
2.色彩的民族性和流行性
不同的国度、民族和地区,对色彩的感受和好恶是不尽相同的。在瑞典,蓝色象征着男子气概,而日本则是黑色,荷兰和瑞士则视蓝色为女性色,我国的女性色为粉红、肉色、粉绿和紫色等;红色在美国和瑞士为最清洁,而英国视红色为最低劣色,我们最喜欢红色,视它为喜庆色和“革命”色;蓝色在埃及被视为“恶魔”的象征;黄色在伊斯兰教地区是代表“死亡”的色彩;红三角在捷克是有毒的标记,绿三角在土耳其是免费的标记。日本人厌恶那些极端的暖色和冷色,偏爱温和色调、较暗淡较细腻的色调,它正是日本人“赔礼道歉、洁身自好”,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古朴独生世界观的写照。任何一个日本的包装拿来,我们一眼就譬从出是日本货,说明包装的色彩和风格同样有国度属性的。然而,随着日本现代化工业的突飞发展,产品大量倾销国外市场,就不可能将自己民族的色彩意识强加于人。如日本出口的载重汽车、吊车等就用了大面积的极饱和的桔黄色和黑色的对比,效果极强烈、醒目,极富时代感。所谓流行色是指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颜色,以改变调解人们节奏和情感的需要,这在服装上为常见,包装色彩影响变化不大伴随现代科学、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思想感情、欲望追求墨激变,包装色彩的运用也必然要不断地遵漕于社会发展规律一幅画面是由几种或多种颜色构成的,可颜色的分布不可能是平均布置的,总有一二种颜色占主导地位,以这一二种颜色为基础,便形成了一个倾向色调。色调有时能左右人们的情感和欲望。色调处理的好坏有时决定着设计的成败,也是检验一个设计者专业水平和修养的标准所在。鲜艳色调——色彩纯度高,多为原色对比,色彩交响热烈,画面活跃、欢乐,美丽甜蜜,生动豪华,视觉冲击力强,感召力大。这种色调一般用在食品和儿童用品包装上,一般以暖调为主。尤其食品,那黄红色调给人以热量、食欲之感。褐色调又联想到咖啡、巧克力之浓郁清香。 温和色调——色度较低,对比弱,给人以浪漫、自然、温和、娇柔、雅致、庄重高贵感。此色调一般用在化妆品、高档礼品和一些医药用品包装上。
清晰色调一一多为冷色与黑白的构成。给人以纯洁、新颖、时髦、洒脱、朴实无华、清雅高贵之感。多用在文教用品、五金用品和一些烟酒包装上。黑、白。灰——色度极低,但却起到了其他色调所起不到的作用。黑与白是反差的极点,可极大幅度地拉开画面空间和韵律,能衬托和对比出其他颜色的色彩感(或冷或暖、或浓或淡),使画面清新明快。经常大面积应用,形成独有的主色调,更具高贵、纯洁的感受,用于化学制品和五金等包装。金、银、电化铝——属金属色。在所有颜色仔身价最高,象征财富、权势、地位。在包装中多用于高档商品包装上,如高贵馈赠礼品、高档烟酒、滋补药品、化妆品等,给人以富丽、豪华、高贵典雅之感。
包装装潢是直接装饰美化商品的一门艺术。它同其他绘画艺术不同,绘画艺术多偏重于欣赏性,而包装装潢则是以其经济性为目的,从其艺术语雷和艺术规律上讲,它与绘画艺术既有共性,又具其个性。因为它是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又称“实用美术”和“商业美术”。社会经济离不开商品,走进百货商场,柜台里货架上,大小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哪件没有包装!商品是直接面向消费大众的,包装和市场便是生产和消费者最好的媒介,因此,包装就要受市场形势和消费者欣赏口味的制约。一个较完美的包装设计不能只从画面上评价其优劣,要以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标准,不能随心所欲自我欣赏。一个成功的设计者除了要掌握现代的生产工艺、材料变化等,还应经常地调查了解消费大众的需求心理和时筒变化。经常的市场调查,是掌握消费心理的最好环节,它能准确地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水准,也是检验设计者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除此而外,还应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市场包装装潢的发展动向、趋势’等最新信息。
总之,包装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像一幅画那样任人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水平去评价、去欣赏,它仍不失自己的价值。而包装设计却是直接为经济、为消贵大众服务的,是消费大众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包装装潢与众不同的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