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想穿得平庸!

来源 :女友·家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无形
  一个活得有主张的人,从穿衣打扮便可窥出三四分。年前一次去干洗店,店主打开我一兜待洗的衣服,扯出一件件在灯光下照,半晌,问我,你的衣服是次品?这几件“次品”分别是:有四只袖子的黑风衣(其中两只小袖子可作围脖),一块大如毯子几乎找不到袖子的羊绒大衣,只有四个洞眼的一块皱巴巴的矩形布料(围巾和衣服两用,若作衣服可有三种穿法)。
  我默认了衣如其人,即我本人可能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次品——次品即不合标准,即意味着个性,对我。
  我的主张为我母亲所唾弃:不从众(从审美到价值观),散漫自由,讨厌规矩和标准,偏执,外加一定程度的固执……这种主张表现在服饰上便成了灾难,每次上街都很难购到称心的衣物,因为服装市场上到底常态的衣服多,逾矩越规的少。而我的择衣标准是:一是要大;二是至少要有一个细节是非常夸张的;三是面料棉麻,带点褶皱的最好。
  夸张就是个性,标准意味着平庸。哲学家赵汀阳有话,宁要错误的智慧,不要正确的平庸。哪怕是错误的夸张也比中规中矩要来得有风景。至于第三点,则源于我喜爱的日本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他在面料上的别出心裁,尤其是对于褶皱的频繁使用,使我立马对他进行美学上的认祖归宗。
  三宅一生喜欢从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面料上去创造各种肌理效果,他所设计的衣服是解构主义的,衣无形,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衣服都颠覆着衣服的概念。他的衣服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对于自由和无拘的心性的追求。衣服是我们的第二层皮肤,它可以直指人的内心,我们常说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主张,欣赏什么样的美学。
  衣着的丰富性除了衣物本身外还要体现在各种佩饰上,佩饰在着装上所起的作用就像是句子中的连词:和、或者等等。佩饰体现的是衣物与衣物之间的关系,比如领子与衣袂的关系,衣服与裙子或裤子的关系,裤子和鞋子的关系,甚至衣服和发型的关系。
  从衣物推及人物,比如女演员中,我最爱张曼玉,醇厚、百变、沧桑。讨厌花瓶式明星,美而浅,浅得只能让你注意到她的美貌。而这个世界有时候不仅仅是美,不止是美。
  TIPS
  “穿衣就是Have Fun!”
  香港词人黄伟文曾写道:“情投华服/把酒助庆/这就是娱乐”。我喜欢有想法有创意的设计,尤其是在周末的日子,放开胆去尝试,让它成为一种乐趣。
  好玩的、有设计感的、出其不意的、酷酷的单品,总是特别吸引我,所以ZARA、H&M、TOPSHOP这些高街品牌是我购买最多的,百元左右的单品混搭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我喜欢的设计师,也大多风格独特,像Vivienne Westwood、山本耀司、Ann Demeulemeester、Thom Browne、Jeremy Scott、Marc Jacobs等等。
  Q:你的时尚偶像是谁?为什么?
  A:Tilda Swinton,她个人风格明确,并且非常了解什么最适合自己。
  Q:你认为自己是“衣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吗?
  A:并不是。我只是乐于在搭配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比较有趣的成分,相比中规中矩的打扮,会让心情更活泼一点。
  色不戒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穿各种各样的花色衣裙,导致了我成年后“无色不欢”的穿衣癖。
  我对衣服的颜色讲究甚过造型,我的衣柜中很少有单色系的,灰黑白从来是配角。上帝给了我们光,光就是用来分辨颜色的,因为有了光,世界便有了七彩的颜色,如果不物尽其美地使用这些颜色我觉得简直是暴殄天物!
  和旅行有关的职业使我在领略世界各地美景的同时,也领略了各地女性在着装上的风情。光照充足使得人会更加去注重世界万象所呈现的色彩,如西班牙、南非等国家;光照也定型了人的性格,日照稀少的北欧人更内敛冷漠,喜素色衣服,而南欧人则热情、单纯。还有波希米亚人,用其混搭的着装风格来对应他们内心对随遇而安、浪迹天涯的生活的追求。而我,则用色彩来对应本质上的那个热情简单、不喜欢逻辑以及装模作样思考的我。但其实色彩里也是讲逻辑的。据说一个标准的上流社会的法国女人在打扮时,从帽子到鞋袜绝不会有超过三种以上的颜色。这条规则在我这里虽然貌似果决地打破了,但事实上我在混搭颜色时,是用反逻辑的方法来建立逻辑的。比如,当我身上有五种颜色的衣物时,其中有两到三种必定是同色系的,它们不过是在颜色的深浅上作一个区分;而如果撞色,也必是两种色系的撞色,如红紫,而不是几种颜色一起撞得头破血流。
  从小到大,在大事上我都是按部就班的,一直沿着一个乖孩子的路线,考学、恋爱……选择大众就是选择安全,但生活有时候需要一点不一样的东西。社会很大,规则坚如磐石,很多时候都很无聊,当我们想获得一点新鲜感时,不如从衣饰入手,当穿上那些花红柳绿时,假设世界也像衣装一样,可以每天都变,可以每天都很热情,每天都像光谱的调和一样充满各种可能,每天都很有趣!
  TIPS
  “风格是一个监狱,创造就
  先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因為:“颜色炫耀不代表不得体,穿衣出挑也不代表不符合身份。而且很多东西一定要由内而外,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何必一定要改变自己迎合某些东西呢?”
  所以我并不想用固定的风格局限自己,虽然最喜欢Dolce & Gabbana品牌,最爱Marc Jacobs的设计,但我穿衣没有所谓的套路,习惯于极度地发散思维,不断“挖掘”自己,否则就感觉缺乏存在感。我的偶像是华裔知名博主Susie Bubble,她就是一个“色不戒”之人,对我影响极大,如果没有看她的博客,或许我不会成为blogger。
  Q:最喜欢的单品是哪种类型的?
  A:我可以说我自己就是单品吗?因为我可以连接所有的东西,让它们变得更美。
  Q:你认为自己是“衣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吗?   A:早期会选择很出挑的搭配,现在则慢慢沉淀下来,常常从艺术、历史、建筑等方面获取灵感。搭配代表了我对人生的体会,穿衣服也是有思想有灵魂的。
  奇装异服的背后
  他说:装束其实也是武器
  我有两个好友,一个豆蔻年华,容貌端庄,但总把自己打扮得怪异夸张,不是一身未来战士的黑袍,方肩阔领,发髻高雄,面若冰霜,就是一身薇薇安·维斯特伍德的不疯魔不成活的装束,浑身上下透露着骨感的颓废。她没有平常时刻,似乎永远都开启着这种模式。而往往诸多场合,只要她一出现,空气中似乎潜伏着妖魔,氛围总是转向另一个值域,即使那些女孩与她的数量是99:1,但也照样妖气横行。
  对于大多女孩而言,怪异夸张的装束其实是一件厉害武器,它很自然地在群体中把自己与他人分割开来。包括她们的爱情也是另类模式,就像那女孩,多年前,她曾有個摇滚男友,分手后至今三四年她再也没恋爱。
  我的另外两个同事与她是天敌。但奇怪的是我跟她们双方都相安无事。后来,我得出了结论,对于奇装异服者,人们在交往的时候总是不够勇敢。由于不够勇敢,所以对她们的装束会自动开启自我保护程序。奇装异服者,唯有勇敢者可以征服她们,因为勇敢与她们的内心所渴望达到的气质是同一个虚拟的电磁频率,比如那女孩,她常与我很直接地讨论工作与情色电影。
  另外一个女友,系精心打扮型,甚至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无论是每日妆容,还是服饰配搭、腕表鞋履,简直可以随时拍大片。某种程度上,由于她生活的焦点过度聚集在打扮与装束上,比如每天微博上谈论的不是miumiu出了某个新品,就是日本潮牌Bape的设计师有什么绯闻,看上去,显得她的生活重心有点沦陷。
  我跟她关系不错,并不是缘于某种性别引力,更不是某种荷尔蒙因素(她很漂亮),我最后思来想去,得出一个理由:我的社交生态圈中,必须有这样一位朋友,用来平衡我的人际生态。说实话,我想显得正常一点儿,有一个爱美的,热爱物欲的朋友,不然周围人老是以为我内心充满了各种反人类的冒险文艺思想。
  女性穿什么其实不重要,不管是奇装异服或精致正常的衣物,其实都不妨碍我窥见她们服装背后的内心。
  她说:因为不甘平庸的内心
  爱好夸张范儿着装的人,往往有着不甘平庸、希望被注意到的内心!
  在“强烈风格”背后,往往有几种心理因素。一是成长中的某段时期,缺少自我认同,被父母长期忽略,所以,成年后试图通过夸张的外表,引起他人注意;二是人生态度较为特立独行,有自己鲜明的美学意识,不希望从众,而无论本人外形如何,她们希望通过服饰传递一种特别的美学信号。还有一种可能就比较严重些,在心理学临床诊断中,人格障碍里有一个分类叫“表演型人格障碍”,成因有前面所说,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
  对于喜欢服饰不走常规路的人来说,往往个性张扬,讨厌“撞衫”,这个撞衫不是指与某件衣服撞上,而是与整个所谓的“当季潮流”撞上,网络上那些“热销”“爆款”是她们最警惕拒绝的字眼!因此她们购衣的关键词多是“设计感”“手工”“小众”,而绝不会是“时尚”“潮搭”之类。
  每个人都有身体的隔离界限,作为“第二皮肤”的衣饰就是最基本的一道隔离界。日本人类社会学教授涩谷昌三教授曾指出,如果一个人的界限感很薄弱,那么他除了感觉不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也很难掌握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想要增强界限感的人,就会穿上和别人明显不同的醒目服装。
  而喜欢宽松风格的人,通常被认为有来自体形与心理的不安全感,但实际上,她们并不一定就是“胖子界”的,喜欢宽松只表明她们更愿意与他人保持界限,像我认识的一女子,最喜棉麻复古文艺袍子,说穿来感觉自在又不从众,即使是正式场合,她也不穿职业套装之类。如同她的人生,抗拒一切束缚。
  通常着装风格夸张的人,较能掌握自己的步伐,有气场。但作为非娱乐界人士,夸张还是需要注意下审美的平衡,不然像妮琪·米娜那样将风格延伸到雷人就不妥了,如此可能会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惑呢!
其他文献
猫力Molly 行者、作家  2013年的生活在旅行中度過,在搞定“极品”老爸和呆萌男友后,便和男友一起踏上了边吵边走的旅程,一路上邂逅了行色各异的人和事儿:柬埔寨的“竹火车””,老挝寺庙里的“马杀鸡”,湄公河的“大姨妈”,印度的骗子们……途径了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土耳其和伊朗。我将行走的部分故事分享在穷游网,收获了许多人的关注,然后我的第一本书《猫力乱步》,则是韩寒监制、“一个”
期刊
电影偶尔反转历史,可能更有趣  对于电影的类型,我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还是觉得对于有历史或者是文化背景的电影的改编要仔细考量,不能让情节发展的倾向太背离历史,但是也不要太过于拘泥于完全真实,这样反而会降低观众观影的好感度。比如我之前看过的一部老电影《Jason and the Argonauts》,其中的男主角最終依照典籍传说与一位女孩在一起了,但从剧情的发展以及我个人的看法上来讲,另外一位女孩确
期刊
我们为什么爱酸奶?  酸奶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后,再冷却即成。最重要的是,制作酸奶的牛奶是绝不含抗生素的,原因很简单,乳酸菌会被抗生素灭掉!  1.营养物质易吸收  由于酸奶由牛奶发酵而成,不仅含有牛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钙、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而且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将糖、蛋白质等分解成为更小的分子,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从而使各
期刊
在我的心底,藏着一个城堡,  就在山不远的地方,被丛生的植物和花朵环抱。  我就独居在这城堡里,做着一个公主梦。  水晶鞋子,白纱裙,  我在等待,英俊的王子骑白马。  就在那小小的想象中的城堡,我在缓慢而迅速地成长。  我走过风车,踩过花丛,  我坐在臺阶上,赤了双脚,哼唱轻歌,  我等待着王子的到来,  解开巫婆的魔法。
期刊
蜜汁叉烧豆腐角  原料:老豆腐1块,白芝麻适量,香葱1根  调料:海天锦上鲜叉烧酱1汤匙,生抽1汤匙,蜂蜜1汤匙,盐少许,鸡精少许  做法:1.起锅倒入足量油,烧热后放入豆腐角。中火炸豆腐块直至两面金黄,有一层硬壳出现后,捞出炸好的豆腐角,放在厨房纸上吸油。  2.小碗里先放入海天锦上鲜叉烧酱,倒入一汤匙生抽,加入蜂蜜、盐、鸡精,及半碗矿泉水后,用勺子充分搅拌均匀,作为料汁待用。  3.另起锅,将
期刊
Q1: 又到年底了,各种派对应酬多起来了,浓妆、熬夜让肌肤增加了不少负担,晚间护肤要注意些什么呢?  ——南京 LUCI  A:无论熬夜到多晚,都要记得回来就给皮肤一个彻底的卸妆,压抑了一天的皮肤必须好好透个气才能吸收护肤品的养分,如果偷懒没时间再完成整个护肤步骤的话,清洁后敷个保湿面膜,再涂一层修复晚霜就可以安心睡觉了。晚间的护肤可以不用很复杂,照顾好清洁、保湿、修复三个重点就可以了。  Q2:
期刊
米力:天生的玩家,后天的杂货创作家,现任台湾某知名礼品公司创意总监。以优雅的插画、简洁的文字创作出充满幸福疗愈感的作品而广受欢迎。出版有《米力的杂货风味屋》《米力生活札记》等多部作品。  从搭上芬兰航空开始,大概就能嗅出这个国家的设计氛围了。芬兰航空与设计及时装品牌Marimekko携手合作,以Metsanvaki(森林居民)为设计主题,让旅程中的品位提升!鲜明的绿色和清澈的蓝以及淡雅的灰色,光是
期刊
谷淑娟:台湾70后新锐写作人,右脑强硬派,行事低调但很大胆,不相信爱情,所以铆足劲经营;不崇拜眼见为实,嗜想象成性。出版有小说集、小说式杂文等近十部。  从小到大,我努力向学,功课一向名列前茅,出社会后,也如愿进了理想的大企业,而且深受上司的青睐。面对爱情,我以为只要秉持写论文的精神,勤于归纳、演绎与熟记,一样可以成就非凡。所以从二十岁开始,只要听闻亲朋好友的实际案例,我就会勤做记录跟分析,引以为
期刊
很多艺人来到我这里,已经很瘦了,但经纪公司求好心切,希望旗下艺人更完美。要求身高167cm的人要瘦到40或45kg,真的比想象中困难许多。当人饿到极端时,会呈现晕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舞是很困难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尝试跟经纪公司沟通,调整艺人的体脂分配,一段时间后发现,167cm、50kg时的身体线条与体态,都比之前漂亮很多,加上可以吃东西、心情愉悦,个性也变得活泼,艺人的整体感觉反而看起来
期刊
亲爱的小西:  下午好。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坐在大学的教室中。初秋的艳阳下,面对新崭崭的一切,我不知道,当初涌动在你心中的不甘和失望,是否还在如影随形。  收到你的来信已经两个月了,我一直在犹疑,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的时机来答复你。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封回信放到9月下旬,放到你大学生活开始之后的这个午后。  你说,没有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想,这也是你向我倾诉的最主要原因。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