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观中感悟抽象 在生活中体验抽象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p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抽象的,我们见过许多孩子升入初中以后,怎么都学不好数学,请家教也好,上各种数学辅导班也罢,数学成绩就是提不高。也许不是孩子不认真、不努力,而是他们在小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还是停留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高度抽象化的代数与函数,怎么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呢?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的目标,为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一、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意识和理念
  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已经掌握了知识,但作业却不能很好地完成,或者问题和条件稍微变化一下,学生就无法解决了,这是因为掌握了知识,但没有掌握运用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培养则是使所掌握的知识能灵活运用和迁移的基础。抽象能力是把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非材质的属性。数学中的概念和一般原理都是通过对事物的属性作分析、比较、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形成的,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越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越快,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就越强。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低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以及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高年级的学生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并逐渐形成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所以小学阶段是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意识和理念贯穿整个小学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中用直观的操作,让学生从中感悟抽象的数学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要接触并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梁。通过运用大量的直观、形象的数学材料,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操作,让学生获得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性认识,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上升至理性的认识。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小学教材中也大量运用了直接的教学材料,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都是直观教学的体现。而现在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运用,使直观教学更形象化,也更利于学生理解。
  如“火车过桥”的问题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数字类行程问题,但通过多媒体来演示火车过桥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动画中明确“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才叫“火车过桥”,接着再弄清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加车身的长度;再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学生只从文字上不易明白15千克与5/8的关系,而通过多媒体用圆形图表在屏幕上展示另外3/8与15克的关系,学生就容易理解15千克与5/8的各自对应关系,列式解答也就容易了。
  所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数学语言变成形象的、具体的东西,更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能调动小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白,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后,要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归纳出问题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从大量直观的感性知识中领悟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并使之达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让学生从直观中感悟抽象的数学原理。
  三、走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中的抽象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数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数学老师们的青睐。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上运用接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数学生活化还有一层意义在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一过程,来培养小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和把问题抽象化的能力,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数学教学中领悟数学的抽象和从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女儿:悠悠(初二学生) 妈妈:陈逖(初中教师)  女儿的话  最近我好郁闷,跟好友闹别扭,和同学的关系也处不好,连老师也看我不顺眼。  先说我最好的朋友昕,我们从幼儿园就在一起。最近我们一起上补习班,路上碰到了也上这个补习班的同学玲。昕是知道我讨厌玲的,可是却和玲聊起来没完,我竟成了路人!第一次如此,第二次仍然如此!我恨不得玲赶快消失,同时也郁闷至极:为什么昕不与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难道她不理解我
前段时间,尤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要推进到“乘法分配律”那几天,教研组里的各位老师已把乘法分配律作为一个话题在讨论了。有过循环教学经验的严老师提醒,“乘法分配律”是易错内容,但又很重要,试卷命题则往往将此作为常设内容。孩子在中学的王老师补充道,乘法分配律是孩子到七年级学习合并同类项内容的基础。年轻的黄老师则提出,咱们开展一次计算比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赛这样的形式来感悟到乘法分配律的优
30年前,似乎是很遥远,因为那时小读者们还没来到这个世上。它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穿越时光、穿越这一瞬间,触摸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  1978年的夏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邀请外国记者到与香港接壤的一个地方参加一个奠基典礼。据说一些西方记者望着这片代表中国未来的泥泞地,很多人把这样的设想看成笑话。但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    ◎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开始
如何打通课内与课外的有效通道,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是每个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语文课堂上,背景资料如何渗透到课堂中去,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无痕连接?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资料来源要双向、内在逻辑要科学、呈现内容要生动、呈现形式要多元、呈现方式要交互。  一、资料来源要双向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高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要达到“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作为高年
春夏之际,为家居空间换上新装,线条简洁的家具搭配颜色清爽的植物图案更易营造清凉感,藤编物品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摄影:SAM SEN   1.Eden边几(罗奇堡Roche Bobois)¥26,700 2.XI吊灯(Poltrona Frau)¥28,000起3.Astrophytum Cactus夜之舞者之鸾凤玉仙人掌(Lladro雅致at 6Knows六识)¥2,810 4.Jim Th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国家地理》上看到了斯里兰卡的图片,配的文字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下就不能自拔。今年2月,“爱丽丝”的魔法召唤着我来到了这被誉为“印度洋上一滴泪”的美丽岛国。  慢悠悠的生活态度  尼甘布是我在斯里兰卡的第一站。我喜欢这里的生活节奏,慢慢的。经过各个天主教堂,看见祷告的人们徐徐而行;从鱼市回来,遇到晨曦中提着袋子缓缓移动的妇女;在居住的旅店,看到店主一家人早上优哉游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区的沈军英老师执教了《分数乘分数》一课,仔细分析和揣摩这则教学案例,听课的教师阐述了各自迥异的观点。  案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5页例4  例4 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都表示一张纸的,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的、的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结果吗?  =  =  教师在执教时,出示如下的学习菜单:  1.尝试计算:×=
汉字是语文的最小单位,强化识字教学可以夯实语文基础。在低年级中,利用图片进行识字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一来学生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对于图片识字接受较快;二来编者在教材中也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便于教师灵活运用。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谈谈巧用图片强化识字教学趣味,以便参考。  一、在比较中识字。有效训练学生语言  比较属于思维的一种,在识字教学中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堂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这就对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变得越来越严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等现象。  课堂气氛、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不同,在学习上表现也不尽相同。正如“美国年度教师”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作品集中的一篇散文,收录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中。文章文质兼美,朴素中透着盎然的诗意,作者以自己遇到儿童后被吸引游园为线索,表达瞬间对儿童和春天的领悟。虽然作者下笔淡然从容,但透过充沛的文字,仍然能感受到那无可掩饰的童心童趣,还有散溢其间的爱意。  在教学本课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并感悟冰心奶奶笔下的深情,这是难点也是重点。在她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不乏活泼灵动的描写,如果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