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明媚的春日,看着十几岁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奔跑,欢笑,幸福地生长,张滨滨老师笑了,这笑里不是羡慕,而是感同身受。因为,在教育里,她也是幸福的。
两年前,张滨滨老师做了一个选择——从日坛中学调到北京中学。
很多人不能理解张老师的这个选择。因为,从张老师家到日坛中学只有4公里,而到北京中学则有20多公里,对于上有九十多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下有还在读小学的女儿需要陪伴的张老师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吧。面对众人的质疑,张老师却很淡定,因为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2001年到2017年,张滨滨老师已经在日坛中学工作了16年,这16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长为教学主任,成长为特级教师,并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如果这就是她所追求的,那么,她应该很满足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是波澜不惊,水到渠成。但是,这样的平静,却让张老师感到不安。因为她发现,随着事务的增多,她离课堂越来越远了,离学生越来越远了。为工作付出了很多,但是她却不幸福。她时常问自己:“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初心是什么?”
回顾了自己的初心,张老师明白了,对她来说,幸福不是职称越来越高,职位越来越高,而是站在课堂上,站在学生中。她想做回最初的自己,但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待久了,她发现自己失去了改变的欲望和勇气,她害怕继续这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会在教学中失去热情和追求,会在面对学生时不再耐心、细心。这种对自己不再成长的恐惧,以及对和学生亲近的渴望,让张老师选择了改变。
既然要改变,张老师就决定重新开始,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勇敢地迎接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来到北京中学,张老师拒绝了所有的行政职务,只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把所有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中,用在学生身上。如今,每天,张老师很早就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后利用清晨空闲的时间学习、反思,放学后,她也充分利用时间总结、提升。简单地做着纯粹的教育,不断吸收、成长,张老师觉得自己很幸福。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我的课?”很多老师问过张老师这个问题。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张老师总会想到曾经的自己。初站讲台时,张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和困惑,那时,她总想在学生身上找问题,却找不到答案。后来,当她走近了学生,了解了学生,才明白,老师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就会给老师什么样的反馈——老师给学生“一杯水”,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老师给学生“一杯酒”,学生就会受到刺激和启发。
曾经,张老师的课堂就是“一杯白开水”。刚踏上讲台时,张老师认为课堂就是“教学生学”,把教学当作简单的文本复制,把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原原本本地按照教材上课,一遍遍让学生朗读、背诵、抄写,在千百遍的繁琐、枯燥的重复中,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课。看着学生不耐烦的神态和抗拒的情绪,张老师开始反思:我理解的教学是对的吗?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
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中,张老师对知识、对文本、对课堂教学、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张老师明白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对文化的捕捉力,语文知识的背后是思维和文化,是美妙的情感和强大的力量。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感受、亲历、思考而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启发、促进,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力量,获得力量。
于是,在实践中,张老师有意识地去发现、创造有效的生长点,关注价值期待,构建具有个性意义的语文世界,构建激发学生思考、创作的“烈如酒”的语文课堂。例如,《氓》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兴的写法,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并不明白,张老师就让学生把六节诗歌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字数,最后发现,学生保留的全是叙事部分,把比兴的部分都去掉了,这样,这首诗是成立的,但是失去了美感,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比兴的作用这么重要!”再如,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学生最开始并不理解文章的精妙,张老师就引导学生把第二段和第三段整合在一起,当学生把叙事部分和议论部分掺杂在一起后,他们就发现了语言之间的关联,深刻体会到了这篇文章的理趣,理解了为什么明代人评价这篇文章“丝丝入扣”。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基于“文本发现”后的动态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学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潜能,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做出适切的反应和评价,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有人问过张老师:“你害怕接不住学生的问题吗?”张老师说:“我不怕,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成果。”如果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张老师会跟学生坦白:“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回去学习一下,明天再跟你们讨论好吗?”带着学生的问题,张老师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有了深入的思考后,再跟学生分享、讨论。在张老师看来,与学生共同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真诚”,谈到如何与孩子相处时,这是张老师首先说到的词。在她看来,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孩子,才能真正地靠近他们、理解他们,才能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才能让学生建立安全感。
“学生可以跟我说任何事情,但是我从来不会向家长告状。”孩子们对张老师的信任源于张老师对孩子们的承诺。在张老师的教育观里,老师和家长应该是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人。因为有安全感,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才愿意接受指导。但是,张老师看到,在当前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行为恰恰导致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顾孩子的面子当众批评他;当孩子遇到困惑时,不能设身处地地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孩子面对学习、面对问题就会战战兢兢,他们最后不是与老师和家长为敌,而是与知识为敌,与情感为敌。给孩子安全感,老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抚慰者、陪伴者,真心地理解他、帮助他、关心他,使他自愿地改变,主动地成长。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张老师发现,父母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形成。父母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信任,科任老师之间、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和协作,孩子才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信任感,才会看到人性的真善美。
张老师常常问年轻老师:“如果你是学生,你愿意老师天天跟你谈学习嗎?”在课堂外,张老师很少谈学习的事情,因为她知道在孩子们漫长的人生中,现在的学习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张老师除了注重给他们安全感,还特别注重教会他们如何去爱,爱自然、爱生命、爱他人。
最令张老师自豪的事情是,毕业多年后,她带过的学生之间仍然有深厚的情谊,也有一些学生最后在同学中找到了人生伴侣。中学时期,正是人情感最丰富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孩子如果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会受到情感的困扰,或者是友情受挫或者是爱情萌芽,但张老师从来不干涉孩子之间的感情,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引导和帮助。张老师坚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有能力学会理性处理情绪和情感问题,这是人生的必修课。而当他们学会建立感情、经营感情,这份感情将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张老师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中学时期给他们留下爱的印迹,让他们幸福,让他们成为一家人。”
教育是什么?于张老师而言,教育是让人体会幸福,教育是教给人找到幸福,教育就是幸福。
编辑 _ 汤灏
幸福的选择——从渐行渐远到回归初心
两年前,张滨滨老师做了一个选择——从日坛中学调到北京中学。
很多人不能理解张老师的这个选择。因为,从张老师家到日坛中学只有4公里,而到北京中学则有20多公里,对于上有九十多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下有还在读小学的女儿需要陪伴的张老师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吧。面对众人的质疑,张老师却很淡定,因为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2001年到2017年,张滨滨老师已经在日坛中学工作了16年,这16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长为教学主任,成长为特级教师,并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如果这就是她所追求的,那么,她应该很满足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是波澜不惊,水到渠成。但是,这样的平静,却让张老师感到不安。因为她发现,随着事务的增多,她离课堂越来越远了,离学生越来越远了。为工作付出了很多,但是她却不幸福。她时常问自己:“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初心是什么?”
回顾了自己的初心,张老师明白了,对她来说,幸福不是职称越来越高,职位越来越高,而是站在课堂上,站在学生中。她想做回最初的自己,但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待久了,她发现自己失去了改变的欲望和勇气,她害怕继续这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会在教学中失去热情和追求,会在面对学生时不再耐心、细心。这种对自己不再成长的恐惧,以及对和学生亲近的渴望,让张老师选择了改变。
既然要改变,张老师就决定重新开始,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勇敢地迎接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来到北京中学,张老师拒绝了所有的行政职务,只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把所有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中,用在学生身上。如今,每天,张老师很早就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后利用清晨空闲的时间学习、反思,放学后,她也充分利用时间总结、提升。简单地做着纯粹的教育,不断吸收、成长,张老师觉得自己很幸福。
幸福的味道——从淡如水到烈似酒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我的课?”很多老师问过张老师这个问题。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张老师总会想到曾经的自己。初站讲台时,张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和困惑,那时,她总想在学生身上找问题,却找不到答案。后来,当她走近了学生,了解了学生,才明白,老师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就会给老师什么样的反馈——老师给学生“一杯水”,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老师给学生“一杯酒”,学生就会受到刺激和启发。
曾经,张老师的课堂就是“一杯白开水”。刚踏上讲台时,张老师认为课堂就是“教学生学”,把教学当作简单的文本复制,把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原原本本地按照教材上课,一遍遍让学生朗读、背诵、抄写,在千百遍的繁琐、枯燥的重复中,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课。看着学生不耐烦的神态和抗拒的情绪,张老师开始反思:我理解的教学是对的吗?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
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中,张老师对知识、对文本、对课堂教学、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张老师明白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对文化的捕捉力,语文知识的背后是思维和文化,是美妙的情感和强大的力量。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感受、亲历、思考而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启发、促进,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力量,获得力量。
于是,在实践中,张老师有意识地去发现、创造有效的生长点,关注价值期待,构建具有个性意义的语文世界,构建激发学生思考、创作的“烈如酒”的语文课堂。例如,《氓》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兴的写法,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并不明白,张老师就让学生把六节诗歌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字数,最后发现,学生保留的全是叙事部分,把比兴的部分都去掉了,这样,这首诗是成立的,但是失去了美感,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比兴的作用这么重要!”再如,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学生最开始并不理解文章的精妙,张老师就引导学生把第二段和第三段整合在一起,当学生把叙事部分和议论部分掺杂在一起后,他们就发现了语言之间的关联,深刻体会到了这篇文章的理趣,理解了为什么明代人评价这篇文章“丝丝入扣”。
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基于“文本发现”后的动态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学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潜能,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做出适切的反应和评价,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有人问过张老师:“你害怕接不住学生的问题吗?”张老师说:“我不怕,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成果。”如果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张老师会跟学生坦白:“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回去学习一下,明天再跟你们讨论好吗?”带着学生的问题,张老师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有了深入的思考后,再跟学生分享、讨论。在张老师看来,与学生共同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的印迹——从教育到陪伴
“真诚”,谈到如何与孩子相处时,这是张老师首先说到的词。在她看来,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孩子,才能真正地靠近他们、理解他们,才能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才能让学生建立安全感。
“学生可以跟我说任何事情,但是我从来不会向家长告状。”孩子们对张老师的信任源于张老师对孩子们的承诺。在张老师的教育观里,老师和家长应该是让孩子感觉到安全的人。因为有安全感,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才愿意接受指导。但是,张老师看到,在当前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行为恰恰导致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顾孩子的面子当众批评他;当孩子遇到困惑时,不能设身处地地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孩子面对学习、面对问题就会战战兢兢,他们最后不是与老师和家长为敌,而是与知识为敌,与情感为敌。给孩子安全感,老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抚慰者、陪伴者,真心地理解他、帮助他、关心他,使他自愿地改变,主动地成长。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张老师发现,父母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形成。父母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信任,科任老师之间、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和协作,孩子才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信任感,才会看到人性的真善美。
张老师常常问年轻老师:“如果你是学生,你愿意老师天天跟你谈学习嗎?”在课堂外,张老师很少谈学习的事情,因为她知道在孩子们漫长的人生中,现在的学习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张老师除了注重给他们安全感,还特别注重教会他们如何去爱,爱自然、爱生命、爱他人。
最令张老师自豪的事情是,毕业多年后,她带过的学生之间仍然有深厚的情谊,也有一些学生最后在同学中找到了人生伴侣。中学时期,正是人情感最丰富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孩子如果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会受到情感的困扰,或者是友情受挫或者是爱情萌芽,但张老师从来不干涉孩子之间的感情,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引导和帮助。张老师坚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有能力学会理性处理情绪和情感问题,这是人生的必修课。而当他们学会建立感情、经营感情,这份感情将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张老师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中学时期给他们留下爱的印迹,让他们幸福,让他们成为一家人。”
教育是什么?于张老师而言,教育是让人体会幸福,教育是教给人找到幸福,教育就是幸福。
编辑 _ 汤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