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尝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但是,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又是必须重视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激活源泉、点拨技法、互评赏识”的路子,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现总结如下与同仁交流。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写作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生活,从“自我”的框框中走出来,达到“忘我”的境界,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捕捉更为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定格为永恒,去打动更多真实生活中的人们,达到以“文”化“人”的终极目的。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二、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这些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必要时可作适当的摘录或写点心得,甚至能够想到什么样的作文能用到。
  三、点拨技法,展现亮点
  第一,个性化的立意,是文章向深层发展的关键。对于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通常跳出常规反其意而论,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新鲜感。捕捉时代信息,关注热点问题,更能显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第二,形式上的创新,也能擦亮老师的眼睛。形式创新方法多样:题记、小标题最常见;日记、书信、童话,甚至剧本都可尝试。第三,语言上的创新,是作文中不可缺失的风景线。巧用修辞,激活语言,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等的运用,使文章文采飞扬;适当运用文言句式,不但语言精练,还加深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四、互评互改,赏识成功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错别字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划出优美的语段和精妙的词句,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靠自己写出来的,自己改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指手画脚地“导”出来的。对师生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则实行师生共同批改的办法。当然“共同批改”也要有所变化。有时让学生先自改,再互改,最后由教师批改一部分。有时采取师生交叉批改的办法,如这一次学生自改、互改,下一次教师批改。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既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也会发现别人的不足,这样就会不自觉地跟自己进行比照,心灵受到触动,从而思考自己的写作情况,这就是一大进步。实践证明,互评互改,赏识成功这一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地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上就是本人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也算是方法吧,这些方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不过,时代在发展,探索作文的脚步不能停息,我会继续努力,让作文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课外阅读往往被教师、学生自觉不自觉的淡化、忽视。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写作材料贫乏。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唯一的药方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力争改变课外阅读被淡化的现象,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呢?我认为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兴趣、改进学法、突出重点把索然无味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兴味盎然成为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
期刊
“作文作文,写起头痛”,一提到作文,许多同学往往会皱眉头。面对作文题,搜肠刮肚,感到实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只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说上一些大话、空话,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读起来也觉得意兴全无。  然而,谁不希望自己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一挥而就?谁又愿意老咬着笔杆“挤牙膏”?因此,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了一
期刊
一、图画再现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则会提高教学效率。《白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漠漠水田,白鹭伫立,映照其中,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
期刊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会让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反之,没有兴趣会让人不思进取。学生要想学习好,就要有学习好的兴趣,这个兴趣就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向往、追求。许多孩子在学习的活动中,无法找到成功的感觉,因此就容易自我放弃,缺乏学习兴趣。孩子的一般性动机就是争取奖励、逃避处罚、取悦父母和老师、拥有操控环境的能力,希望有所作为的欲望。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这些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期刊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认真学,学的好。于是我们尽最大可能传道授业,但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味倾洒,学生反倒很不情愿,学生被动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由不乐意学到热爱学,我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关键。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热爱学习?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示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可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期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
期刊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它要求朗读者能准确、流利、入情、传情的再现文章的美,既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又能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情感,更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所以朗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学生做忠实听众的现象。课内外,中学生不会朗读、不懂朗读、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