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退休征途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9日,史玉柱宣布辞去巨人网络CEO职位并退休。蔡文胜转发史玉柱退休微博时说:“相信有天你会说:I will be back!”
  蔡文胜此说有根据,企业界大佬退休后回归的例子真不少。近的有李宁(2012年回归),中国动向陈义红(2011年回归),更早一些还有联想柳传志(2009年回归)。这些企业家们退而又回的原因,无非是“救场”。为什么救场?接班人不行,市场变化等等都可以成为原因。如何安逸地退休,真是一门巧妙的学问。
  史玉柱说,他的退休想法源于马云,但早于马云。马云常对史玉柱说,互联网属于年轻人,到一定年龄一定要把位置放出来,不放出来对公司的发展不好,因为互联网是需要活力的。
  2010年,史玉柱就提出退休,但被董事会驳回。退休未遂,他就退到二线,让管理层冲在一线。从那时起,他就在微博上喊“闲”,“保健品业务:抽身已八年,一年参加一次年度会;网游业务:我唯一的工作是测试游戏,人事、财务、管理等早已交给刘伟总裁负责,他们做得比我好;投资业务:主投银行,投完后更没事做。近期在体验其他公司游戏,今天刘伟说我可以玩征途2了,团队已不担心挨骂。如果我去,微博又要长草了。”事实上,他的微博从开通起就充斥着吃喝玩乐的内容。
  史玉柱将自己的创业总结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业阶段,从1989年到1995年,程序员出身的史玉柱编软件卖软件。史玉柱说,这个阶段总体上看是安分守己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头脑发热阶段,自己不认识自己了,“按照今天的话,就是不把自己当屌丝了,以为自己是高富帅了,然后就乱投资……”投了十几个行业之后,还想盖个70多层的巨人大厦,直至真相败露,摔了一个大跤。
  第三阶段是重新创业阶段,1997年摔跤之后再创业。
  第四阶段是退一步阶段,让管理层、职业经理人逐步接手公司运营,这个阶段很多年前就开始了。
  第五阶段是退休阶段,史玉柱说,他15年、两次创业干了三件事,一是保健品,二是网游,三是金融投资。这三个业务都有职业团队在管着,而且比史玉柱管得好,所以史玉柱就彻底退休了。
  即使一直不退,在中国的一众老板中,老史也比其他人更逍遥自在。史玉柱用人有一套,他很早就把公司的管理充分授权给各路副手。
  创业家们大都有自己的左膀右臂,阿里巴巴马云有“十八罗汉”,联想柳传志有“左右手”(杨元庆、郭为),巨人史玉柱则有“四个火枪手”(陈国、刘伟、费拥军、程晨)。
  2001年,巨人还在卖“脑白金”,史玉柱已经有做“甩手老板”的迹象了。他只做战略方面的事,而把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给陈国。史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所以只喜欢战术人才:“战略人才多了,大家整天就会在一块夸夸其谈,不干实事。”战术人才是能把事情做成的人。陈国之后,稳重、理性的刘伟成了史玉柱的首席“战术家”,同样成为战术家的还有费拥军、程晨—费一度负责行政、政府关系,程则负责投资。
  史玉柱素有“洞悉人性”的评价,不仅为商如此,连管理都绑着人性。他也散财聚人,但不像一般人那样散,他说“中国人合作精神本来就很差,一旦有了股份,就有了和你斗的资本。造成公司结构不稳定,后来我就给我的高管高薪水和奖金,就是给比他应该得到的股份分红还要多的钱。我认为,这个模式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的公司就再没发生过内斗。”因此,大家都看到,在中国诸多大公司中,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历来都是比较稳定的。
  他用人的法则是,德才不能兼得时必选德。陈国、刘伟、费拥军、程晨都是从老史创业时就跟过来的兄弟姐妹,陈国更是史玉柱大学时“睡在上铺的兄弟”。老史相信,给他5年时间,他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他还说,“我需要充分信任的人不用多,四五个就够了。”
  可惜,史玉柱的知足仍让老天爷妒忌,陈国于2002年遭遇车祸去世。史玉柱后来形容这件事是“仅次于巨人倒掉的打击,全公司把业务都停掉处理后事,那是一种痛失左右手的伤痛。”此后,他定下一条规矩:“干部离开上海禁止自己驾车。”
  老史用人,只用部下,从不在外面选,做得很纯粹。他反对空降,觉得空降成功的非常少,代价又高,只有CFO这种专业人才可以空降,而CEO、总裁一定要土生土长,从内部一级级提拔上来。他认为,从地底下长出来的大树才扎实,经得起台风。
  柳传志、马云都尝试过从外面选人,业务国际化的时候,甚至不惜用“空降兵”。联想从IBM、戴尔先后挖来两任外籍CEO(沃德、阿梅里奥),马云不惜让部分元老以学习的名义离岗休整,但无论是柳还是马,最终都回到内部选人。柳传志退又复出,扶定杨元庆,三代接班定刘军,以至于业界有评说,联想定接班人像极了某国的政治。而马云,最终落定陆兆禧。
  在接班人问题上,万科的王石给出一个不同于上述企业家的答案:不培养接班人。他说:“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新中国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我知道培养接班人向来是不成功的,把传承对象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是有很大风险的。我在1999年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时曾总结,我给万科留下了什么?我选择了一个行业、建立了一套制度、培养了一个团队、树立了一个品牌。万科培养的是团队、建设的是制度,而不单单是一两个接班人。第一把手当然重要,假如实践证明接班的不胜任,但有制度保障,纠错换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制度建设比培养接班人更靠谱。”
  2013年,史玉柱发现,他退居二线之后,公司的业绩不再上蹿下跳,反而连续十二个季度稳步上升,董事会终于通过了他的退休计划。4月18日,巨人集团新的人事安排落定:原总裁刘伟任CEO,原常务副总裁纪学锋任总裁,自2013年4月19日起生效。
  史玉柱这次退休可能是真的退了,不太可能像柳传志、李宁一样复出。他现在的盘子足够大,一旦网游业务不行了,大不了砍掉不做。但他的那句话,大家只可半信:“以后你们很难见到我了,拜拜了。”以他素来“大嘴”、爱以“屌丝”自居的性格,微博上见到他应该不难。
—本刊记者 王采臣 王冀

  马云:我的梦想是平静地生活
  我退休的事是真的。我想了九年,计划了六年,实施了三年。我跟自己讲,我们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工作的,我们是来享受人生的,我们是来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辈子都做事的话,忘了做人,将来一定会后悔。所以我觉得48岁以前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48岁以后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
  不管事业多成功、多伟大、多了不起,记住我们到这个世界就是享受经历这个人生的体验,忙着做事一定会后悔。我不希望自己70、80岁还在公司开早会,对我的同事很生气,又不好意思说。回想往事,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我们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回顾自己犯过的错误,见过无数奇葩类的人,但这是最美好的经历,人生就是这样。
  我现在的梦想是好好生活、很平静地生活,回到我本来的自己。我本来的自己就如同街上任何一个平凡的孩子,我从没有想过我会有今天,哪怕今天我所有东西都拿掉,100份拿掉99份,剩下的1%也是多余,不可能拿到。有人说我很神奇,我特不自在,我哪是这样的人?我希望48岁以后找回我自己乐意的事情去干,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
  冯仑:我们这一篇快翻过去了
  马云说要退休了,劝大家早点退,大家也不停地问。我们都是在创业,我一直想人生要稍微有点成绩,相当于你出现在历史书里的一页上,但历史书里不能永远都有你。我们属于上世纪90年代这段,只求在书里有几篇就行,不求一直在书里。有的老板想一直在书里待着,但你再待一百岁也结束了,所以我们这一篇快翻过去了。
  我在想翻过去之后做什么。我们有很多生意以外的想法,比如进入精神世界,修禅打坐、养生,把自己的身体伺候好,让灵魂安静下来。我不愿意这样,我觉得折腾很好,所以一些事情都在规划中,但还没有准确的时间。
  现在想想,我们到了人生事业的更年期了,就是这么一个状态。你可以再创业,比如再做一个新的事儿,一折腾又10年、20年,所以挺辛苦的。你要不做这个事儿,就省很多事情,这也是一个选择,继续用别的方式折腾一下。在中国特殊的背景下,大家在商业史上一篇一篇翻下去,我觉得是很好的事情。今天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长的,有很多做了20年以上的企业,所以年轻人折腾的历史还长,今后主要看你们的故事了。
  你进入的行业不一样,命运也不一样。比如你长得很好,正好从电影导演门口过就成明星了,那是偶然性。但是作为女人,长得好,成功比别人多一点这是必然性,所以我们在今后安排中要把必要性留下,把偶然性带走,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其他文献
陈玮导读:诸葛亮治国能臣,他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蜀汉却是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事必躬亲、不善授权。治国如此,管理企业也一样。老板的集权在创业期一般都发挥巨大作用,但随之往往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掣肘。从人治走向法治,员工各尽其责、各施其能—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和“解放”老板的唯一选择。  “很想去打高尔夫啊,但是根本走不开!”一位民企老板曾这样向我们抱怨。这家民企是一
期刊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近来最引人瞩目的动静,就是进军养老社区事业。以泰康人寿四千亿元资产的体量,一旦牵涉近来盛行的养老地产圈地风潮,外界担忧将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然而陈东升在面对《创业家》专访时,明确否认了圈地买地的说法,并且清晰交代自己从2007年开始,琢磨开办养老事业的思路过程。  陈东升曾经在快递行业、艺术拍卖等截然不同的领域有过成功经验,他认为抓准“大思想”是个中要领。
期刊
PE选择企业,成长性是唯一标准,所以成长性是你拿到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PE的投资流程基本都一样,我们一个月会收到80~120份商业计划书,一年看1300多家企业,每个月投2个左右。我们有一个项目收集程序,还有一个项目筛选机制。我们有7个合伙人,不同的行业由不同的合伙人或投资总监来牵头,他们在各自的行业有相对丰富的经验,能帮助企业一起成长。  你要引入PE,首先要有一份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主要
期刊
没有合伙创业这一说,没有人是你真正的哥们!”4月13日的黑马会“中国合伙人”分享会上,黑马会理事、大朴网创始人王治全发出了这样的观点。在许多人看来,这似乎耸人听闻,不过对于王治全来说,这是经历切肤之痛的感受,也是自己“毁掉”一个兄弟后的彻悟。以下为王治全自述。库巴  库巴网是我很不小心的一次创业,现在回过头看,我们2006年选择在网上卖大家电是个错误—确实有消费价值、利润率比较高、电商(化)也很快
期刊
张健的妻子倪晓红是一名空姐。  2008年,夫妻二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倪晓红厌烦了无聊乏味的空姐生涯,撺掇同机组的闺蜜出来创业,做些旅游项目。内向些的倪晓红分管财务和内部管理,外向开朗的闺蜜负责市场拓展,空乘二人组的团队很和谐,业务很快拓展到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员工也增加到200人,两人逐渐感觉有些“Hold不住”。  张健虽然学的是飞行专业,但2003年毕业后没有干本行,而是创业做起了外贸公司。20
期刊
《需求》  作者:[美]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Slywotzky) 卡尔·韦伯(Karl Weber)  译者:魏薇 龙志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4月(第一版)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认为,真正的需求并不是用户明确提出的,用语言表述的部分。这些部分你看得见,你的竞争对手也同样看得见,只抓住看得见的部分,你就已经陷入红海了。只有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
期刊
雨豪评述  是《雨豪和他的黑马朋友们》专栏最后一篇文章。历时整整一年,我用或“正”或“邪”或“褒”或“贬”的手法描述了十二位创业中的朋友,饱含深情,因为我欣赏他们取得的成绩,更佩服他们遭受过的磨砺及并不气馁。“创业是件典当灵魂的事儿,如果成功了,记得赎回”,当初写下这句话,只为了平复自己创业旅途中的伤口,不料很多创业路上的朋友戚戚然有同感。矫情过后,还是得坦诚:创业其实是件幸福的事儿,有机会去折腾
期刊
范庆河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油价暴跌,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对冲机制,风险将会非常之大。  范庆河,自诩为“吃着大葱长大”的山东大汉。他的自述充斥着传奇色彩:1996年,在一个国有炼油厂厂长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个“油贩子”,通过赚差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008年,通过研究国美和苏宁电器的商业模式,范庆河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像苏宁电器一样,做平台和渠道,只不过前者卖的是电器,而自己卖的是石油
期刊
最近,我们看到了一种罕见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年轻人释放出了巨大的创造力,产生了大量创业公司;另一方面,上市退出持续困难,从私募到公募这一步出现了堰塞。创业企业能不能变成主流商业,成为一个很大的悬疑。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创业家》是在告诉创业者,当你被并购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现在我们想要提醒大公司:你就是大买家,你要做年轻人的“退出板”。  板并不神秘,它本质上是一个股权交易平台。上市公司
期刊
借助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柴可成功让大姨吗积累了1000万用户。  柴可的生日很顺:1986年6月6日6点。从加拿大卡尔加里公立大学毕业后,柴可回国创业,但过程并不顺利。他做的记录身体状况的网站“友乐活”,以及后来的一个企业舆情监测网站都无疾而终。  做B端遭遇挫折后,柴可开始考虑从C端入手——做量化健康和可视化健康。而大姨吗诞生的直接诱因,则是始于他的女朋友。他发现女友在每次月经期前都会头痛,而医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