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纸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与人,是很好玩的关系。
  现代的读书人研究古代的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研究更早的读书人。他们看书的目的不仅是看书,更是看人,看人心。
  有的人,天天抱着书,从书里看到的尽是秋风落叶。霜秋占满了他人生的四季,生命的色彩里没有花红柳绿。
  有的人,钻进书里,成了书虫,想把所有的书都吞掉,占为己有。
  有的人,虽然看书,腰间却別着枪和匕首。一生树敌无数,对付来对付去,也只是对付自己。
  有的人,端着茶,茶香与书香融合到一起。有了这浓浓的香味,生活就变得极有乐趣。
  读书的方式有千万种,最好的是人书共读,人在读书,书也在读人。
  书每天都以清澈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对书,一定要充满敬畏,把它看作一个生命。
  书是一座空城,人也是一座空城,看似有无尽的东西填了进去,到头来,依旧是空空如也。
  读尽万卷书,人生还是洁净如一张白纸,无污无染,这才是最高级的读书。
  杨福成:专栏作家
  编辑 巴恬恬 mcxiaozuojia@163.com
其他文献
我的小天地是我的书房,它也是我“战斗”的地方。  站在书房中央,前面是整整一排书架,书架上放着一层层书。妈妈把书分门别类,放得整整齐齐,左边一排是历史类书籍,右边是经典文学名著、科学类书籍……妈妈每天都把书架擦得干干净净,叮嘱我要爱护书籍。  我从3岁起,就自己从书架上找书看,從最初喜欢书页翻动的声音,到现在为书中的故事沉迷。在书中,我了解了汉字的故事,感叹于科学力量之大,也被寓言故事逗得捧腹大笑
期刊
我喜欢读《小王子》,玫瑰花是小王子的至爱,也是他最亲的人。  小王子旅行的时候,暂别了心爱的玫瑰花。在不断的旅行中,小王子从未放弃过对玫瑰花的想念,因为在这浩瀚的星河之中,玫瑰花与小王子是彼此的唯一。他细心地呵护着她,陪她聊天,下雨的时候,用一个罩子保护玫瑰花。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玫瑰花,只盼着“我与你相依,你伴我成长”,成为彼此的依靠和港湾。  这个冬天,我见证了比小王子和玫瑰花更深挚的爱。  爷爷
期刊
1.  枯藤,老树,昏鸦。  萱葵扣响了紧闭的大门,“咚咚咚……”一声声,在寒风里,那么刺耳。  “来了,来了”隐约地,有蹒跚的脚步声。萱葵正了正被枯枝挂歪的帽檐,双手固执地纠缠在一起,急促的呼吸暴露了她的忐忑。  门缓缓打开。可萱葵觉得,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开门的老妇人先是一愣,枯瘦的手使劲揉了揉眼睛,仍不确定地试探:“二小姐?”  萱葵长舒了一口气,笑着说:“是我,李妈。”  妇人猛地拍了下大
期刊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这是作者在开篇中讲到的一句话。初识此句,虽有懵懂的感觉,但并不明晰。慢慢往下读,才觉得这句话讲的真对。虽说这本书名为《造房子》,但其内容浩瀚广阔,不仅仅是建筑学,更多的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自我修行的態度,颇有些东方哲学的味道。哲学恰恰就是个体内心世界的思想精髓,全书的前后呼应,不失为作者的高明之处。  作者本身并不是作家,他是一个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卓越建筑师。但他在书
期刊
有种人,虽然看起来普通,但越是处于热闹的人群中,越显得气度不凡。可能就是因为在那一大片的喧哗里,难得地保持着一股静气,静是定力,风骨顿生。设计师小蔡就是这样的人。  雨天。在小蔡的工作室喝茶。洗杯,点火,白色陶壶坐上红泥小炉。取出用淘来的老烟斗改成的吹火筒,对着炉底吹了两三口气,火苗便欢喜跳荡。炉内烧的是核桃炭,油性大,火光明澈,香气素淡。墙上古画中的人物神姿恬然,与这小炉、老家具自成一体,相映成
期刊
去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女儿考了629分,分数不高也不低。填报志愿时,十分尴尬,往高了报,还差那么一点点,往低了报,又觉得分数有点可惜。我和妻子几乎把填报志愿手册翻了十几遍。说实话,对于孩子最终去哪所高校,我真没认真研究过。但倒是让我忆起了家里几个人参加高考的往事。  1983年,我哥哥即将高考。为了服务好他,父亲把家里唯一的自行车让给了他。每天上学,他一个人就骑车跑了。放学时,他常带着别的同学,我则
期刊
《莫愁 ·小作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郊区涌现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些人经过不断奋斗,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你作为从京郊走来的作家,已然成为中国散文的一个鲜明符号,既是散文的创作者、编辑者、研究者,也是散文活动的组织者、推介者、信息发布者,你怎么看待身后那条走过的路?  红孩: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三十年前离开京郊农场时,我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论将来混成啥样,一定不要忘记你是从
期刊
我坐在二叔家门前等他。  夏日午后的阳光,落在园子的紫薇里,淺紫,深红,淡白,皆明亮而透彻。墙头一棵合欢树,茂密的枝叶里,开满了花。风吹过,如舞女轻摇着的穗扇,流淌着无尽的妙曼。龙爪槐的花,因了昨天的暴雨,一小朵,一小朵,散落于地,柔柔的,黄绿着。  在这片黄绿色里,一个人正缓慢地挪动着。是二叔!我迎了上去。“你咋来了?”二叔努力抬起头,那与地面几乎平行的上身,稍稍直了直。“昨天,您怎能冒着那么大
期刊
原本,书只是一种知识载体,月则是一颗天体行星,书与月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兹因清人张潮有了“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的巧妙比喻,人们遂对读书与赏月慢慢生出些许联想:广寒清虚、琼楼玉宇、嫦娥起舞、月兔捣霜......于是,月亮成为高洁的象征,张若虚的“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和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诗句脍炙
期刊
【盛夏】  初夏,我坐在一株梧桐树下看天。  天空上的云朵跟着风走,起先是一小朵一小朵,像春天落在沟渠里的柳絮,风一来,就溜着沟沿走,谁也不搭理谁,谁也不依恋谁。那些细碎的云朵,它们没有来处,也不知去向。地上的人并不晓得这一朵云和那一朵云的区别,甚至还没有抬起头来看它们一眼,南来北往的风,就将它们全吹散了。后来,云朵越聚越多,风起云涌,大半个天空很快就被它们占据了。  弟弟起初在树下玩泥巴,风将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