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省级精品课程“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建设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全面推开后,在全国高校引起极大的响应。各校围绕着精品课程建设,按照精品课程提出的“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我院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于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又成为广东省的示范性专业。“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建设。
  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和示范性。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以南亚热带作物为主要原材料,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绿色理念及绿色食品的标准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食品企业共同研究,根据广东食品生产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构建教学体系,组合教学内容,教学项目覆盖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冷冻冷藏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饮料、焙烤类食品等。作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面对食品生产及管理岗位群,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此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突出能力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绿色食品标准的运用能力,具备应用各种加工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罐头食品、冷冻冷藏食品、各种干制食品、各类饮料、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立足能力培养,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2.1.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跟随新技术的发展,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将原来偏重加工原理讲授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加工技术、加工方法为重,理论部分重点讲授与该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理论和对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相关理论,根据专业发展及能力要素的需要,既满足学生现实学习的需要,又能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总结,结合广东省地方生产的特点,与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剖析目标产品的原料特性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确定本课程的典型的技术和典型的工作过程,即以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绿色冷冻冷藏食品、饮料、焙烤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等6项加工技术和过程,加上1项基础环节和1项综合实训共8个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本专业职业能力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注重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工艺影响因素的讲授,着重实用技术的传授,同时注重培养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大胆删除重复交叉、偏难偏深、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无菌灌装、超高温灭菌等新技术的讲授,实现理论与实际、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而“绿色”理念及标准始终贯穿在本课程的整个过程中。为本专业学生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食品销售、食品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1.2 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强调“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实训与实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按照该课程不同模块的要求,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出相应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实操内容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努力,我们将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型教学、接受型教学,逐渐改进,增加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活动、课堂讨论等方法,由老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门话题,或将其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启发同学们思考,积极查阅资料,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有部分同学在讨论中还不够大胆,但已经在尝试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营造出精品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还开展了“创业式”教学,在本课程的后期,我们开展了“创业大练兵”的综合实训,要求项目组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核算、自主生产多利,产品,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在全院范围内展销,并通过全院师生对其产品的评价、评分及购买来评定,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对于在食品工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相关的视频材料演示教学,如饮料生产中的无菌灌装技术,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见识,增加了学生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认识。
  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教学。本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及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并定期更新和充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学院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了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状况、生产工艺技术等,以及网络课程资源,如许多与我们合作的生产企业,主要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动态等网站的链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木课程的教学需要。   2.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特别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就要特别突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教育部的试点专业,在省教育厅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课程建设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如进行罐头生产、饮料生产、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生产的校内实训室;并与广东农垦收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洲星食品有限公司、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流花宾馆、东方宾馆等相关企业,加上其他农垦系统所属相关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充分利用,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1 校内实践环节的强化。
  ①开设多元化实践教学,改传统的验证型实践教学为按实际需要配药型的应用式实践教学:增加技能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操实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②实践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环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反复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选做一些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实操实训;
  ③将原来封闭的实验实训室改为开放实验、实训室,并确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实践环节的规范和有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密切配合,同学们掌握了必备的实操能力,如糖水罐头的制作、蛋糕面包的制作、糖制品腌制品的制作、常规饮料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做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训练,并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裱花蛋糕、特色面包、功能性饮料等。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适时地举行相关活动,如花样蛋糕设计制作大赛、饮料设计大赛、创业大练兵活动等,既活跃了第二课堂,又能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以致用。
  2.3.2 校外实习环节的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创建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在强化校内实操实训的同时,每届在校学生都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2-3次,其中与本课程相关的食品加工专业实习至少1次,即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同学们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如此,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利用开放性的实验实训室,加之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些实训项目,既实现了个性化实践教学,又能充分地利用实验实训资源,提高了同学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提高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达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 其它方面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教师是教学中最具活力的要素,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建成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有实力、业务精、敬业爱岗的双师结构的专兼教师队伍。
其他文献
摘要: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学生专业态度的培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法模仿教学,结合临床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使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手法,是提高中职生的推拿实践技能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推拿 手法 实践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推拿作为最富中医特色、保健功效显著、集养生康复于一体的治疗手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如何加强推拿手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本文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及我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有所收益。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由学生自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绘图以其准确、快速、真实的特点,成为了建筑表现的主要形式。而3DS MAX以其操作简单、界面美观而成为目前建筑效果图表现的主力软件。本文拟对如何使用3DS MAX进行室外效果图的创作谈一些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3DS MAX 室外建筑效果图    1、效果图的第一步自然是建模,建模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用CAD建模,这种方法对于搞建筑的人来说比较熟悉,它的主要优点是精
期刊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殊性,以汽车发动机工作无力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为例进行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汽车运用与维修 项目活动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
期刊
摘要:本文就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车工综合课题之一的梯形螺杆实训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而引起整个工件的错误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外圆 梯形螺纹 盲孔 滚花 外沟槽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梯形螺杆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进行车工实训时的一个综合课题,如图1所示,它的加工内容包括外圆、外沟槽、盲孔、滚花和梯形螺纹等,加工需达到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以学科体系为教育模式的计算机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缺乏办学特色,招生难、就业难,面临困境,本文探讨了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IT 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 就业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解决的途径。  1、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期刊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实际上,中等职业计算机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一番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的能力在逐年下降呢?  1、生源基础差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近几年,各中职学校均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稳步增长,节假日外出旅游、度假已成为一种时尚。腾冲县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更为旅游地产产业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旅游业在腾冲的发展持续升温,为旅游房地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旅游房地产在腾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运营已初露端倪。但由于旅游房地产在腾冲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课堂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应用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很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就讲“师道尊严”,老师的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沿袭几千年的这种师生关系面对目前的素质教育该何去何从?是只讲老师尊严而不顾学生权利呢,还是只讲学生权利而不顾老师尊严呢?在新时代,在新情况下,我们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并且从目前的全国各地发生的师生冲突中,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引起深思。  关键词:构建 和谐 师生关系    中国自古就讲“师道尊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