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船长与费茨罗伊花园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茨罗伊花园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彩画,铺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墨尔本,让人见上一眼便很快就迷恋上了它。
  我们到墨尔本是1月23号,这个季节正是澳大利亚南部的热旱季,从飞机上鸟瞰,大面积的草原都旱得发黄,就像秋天一般,不过导游说,不用替草原担心,旱季一过,雨水一来,草原就会很快泛绿,重现勃勃生机。导游带我们沿着弗林德斯大街步行,未到尽头,远远就见到一大片绿地,绿得滴翠,那就是费茨罗伊花园。
  初到此地,还不知道这么一大片绿地为何起名叫花园。这里本来就是草多,其次是树,最后才是花。墨尔本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据说全市规模上档次的花园有450多个,费茨罗伊花园是墨尔本面积最大的公园。该园初建于1857年,园内充满浓荫绿意,十分清幽雅致。
  澳大利亚是英国殖民地,费茨罗伊花园也充满浓郁的英国乡间情调。逛费茨罗伊花园可让人了解两个历史典故,一是花园的名称原来是用一位值得澳大利亚人纪念的名人的名字命名的,他就是英国著名的航海家罗伯特·费茨罗伊(Robert Fitzroy,1805-1865年),费茨罗伊曾是英国著名的皇家海军小猎犬(HMS Beagle)贝格尔号探测船的船长,曾经驾船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1835年,他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五年远航回国以后,跟随费茨罗伊航海的一位名叫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1882年)的“水手”震惊了世界,他就是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1837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颁发奖章给罗伯特·费茨罗伊船长,表彰他曾载着达尔文出海考察,直接促成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如今在澳大利亚,有许多纪念费茨罗伊船长的地名,还有山脉、河流、公园、岛屿以费茨罗伊命名。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无处不在的英国文化,无处不在的英国人文典故。
  第二个典故就是关于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的(1728-1779年),他是一位因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的探险家。他给人们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被认为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这还不足以让澳大利亚人纪念他,纪念他的理由是库克船长发现了澳洲大陆。1770年4月29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海上跋涉,库克率船队来到当时被称为“新荷兰”的岛屿附近,发现了山脉和树木,库克判断这也许是一片新大陆。一直在岛周围绕行了9个昼夜才驶入了一片开阔的海域,即现在的悉尼植物园湾。登陆后,迎接他们的是当地土著人的长矛和石块,但当那些赤身裸体的土著人听到“噼啪”的枪声时,便迅速逃进了丛林。这片辽阔的大陆证明了库克的推断,这是南太平洋的一个新大陆——澳大利亚。库克当即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这片大陆归属大英帝国所有,把“米”字旗首次插在了这片土地上。从此这个南方大陆的历史被改写了。几年后,作为英国在海外最大的犯人流放地的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最终导致英国失去了北美殖民地,在这种局势下,英国国王决定将澳洲作为英国新的海外犯人流放地。1788年1月26日,在菲利浦船长的率领下,第一批英国流放犯人的船队在悉尼港登陆,澳大利亚从此诞生。1月26日也因此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库克船长亦被誉为澳大利亚之父。
  也许是导游为了营造某种氛围,在他领我们前往费茨罗伊花园的路上根本没提库克船长小屋的事,当我们踏着绿草鲜花辉映的园中小道,边走边拍照,边观赏那些高大的桉树、棕榈、榕树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热带雨林树木和奇花异草,快到一栋并不起眼的建筑物时,导游才像卖关子似的说:“前面的这个小屋就是库克船长小屋”。开始我以为听错了,作为航海人,哪个不知道库克是英国人,他的居室怎么会跑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来呢?
  小屋周围是铁棍扎起的篱笆墙,墙内高大的树木葱茏茂密。小屋左右两侧为一层瓦房,中间是二层小楼,向阳一面的墙上爬满茂密的常青藤,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建筑风格与现代大都市的墨尔本很不协调,小屋后面更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要不是导游介绍,谁也不会想到这座并不起眼的建筑物会让澳大利亚人世世代代感到骄傲。因为正是库克发现了澳洲大陆,从此后,欧洲移民才源源不断地来到澳大利亚定居发展并繁衍后代,才有了澳大利亚现在的繁荣,难怪澳大利亚人称库克为国父。
  1728年,詹姆斯·库克出生在英国约克夏郡的一座小屋里。1934年当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时,也就是库克去世150年后,澳大利亚知名的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给墨尔本市民。人们把这座故居小心地分拆开,把每一块建材编号,装在253个箱子里,总重量150吨,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再照原样组建而成。小屋分上下两层结构,楼上是库克船长父母的卧室,楼下有一间是厨房和会客厅,还有一间是库克居住的小卧室。室内的陈设都按当时的情形布置。小屋门口的小径旁,立着库克船长的紫铜雕像,铜像头戴三角军帽,身穿紧身衣裤,下着及膝绑腿和扣绊鞋,左手持一纸航海图,右手握一柄单筒望远镜,深邃的目光泰然平和地凝望着远方。库克生前绝不会想到,凡是来墨尔本的游人都会将镜头对准这座普通的小屋和他自己的雕像拍照。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去世150年后他的故居被人从英国飘漂洋过海移到澳大利亚,不知是库克的本意还是被忽悠了,其实,大名鼎鼎的库克船长竟然从来没有到过墨尔本。
  还有一个看点,在费茨罗伊花园内,有一个培育展览热带花卉的花屋,进去后才知道什么叫繁花似锦,什么叫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花卉虽然我们大多叫不上名字,但的确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有一种我们船员叫“五色叶”的普通植物,是船员房间长红植物,它长着红叶、绿边,只要掐一枝在水中泡几天,根部就会冒出白白的须来,然后移到泥土里,只需残茶剩水,它就会茁壮成长。人在赏花中,哪有不灿烂,尽管游客大多不懂得园艺,不懂得花卉,但是人的本性是爱花、
  “好色”,路边的野花可以不采,但没有不看花的。特别是一月的中国北方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是夏季,正是花开似锦时。
  从花屋出来,草地上有一位吃着蛋卷冰激凌的中年女人,回眸一笑,正好摄入镜头,女人身后一只鸽子,在偷视着她。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从空中鸟瞰,花园规划是英国国旗图案,可惜我们是在陆地上,而且花园太大,又几经整修,种植树木,规划步道,享受着园中天然情趣,便没人刻意去观察它是不是英国国旗图案了。园内的大榕树充满浓荫绿意,下边有一张躺椅,但没人在上面,更显得十分清幽雅致。躺椅的远方,仍然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一座花园,一片林地,大块绿草不知给墨尔本这座花园城市又制造多少氧气。
其他文献
【一】  对夏威夷向往已久,去年夏天与朋友相约,临行时却因故取消;今年6月本欲与他同行,却也推延;接着就是生病,好像故意似的,就是不能成行。  终于成行了,拖着术后待愈的身体,却少了以往的激动与向往,好像一切都很平常。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天上是七色的彩虹,当我步出机场,立即有人在我脖子上挂上缤纷的夏威夷花环……呵,美丽的,浪漫的,天堂般的夏威夷!这曾是我在心中无数次勾画过的夏威夷。  可此时已是
期刊
留学专业的选择是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选择什么专业很大程度决定了留学经历和职业方向。选择专业前,先分析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如果可能的话,提前体验国外课堂是个不错的途径,真刀真枪的模拟课堂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国外课堂的乐趣,更多还有挑战。  最新消息称,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突破40万,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3.97万人。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生人数为127
期刊
我相信美国是一个很美的国家,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她。对于一般人而言,美国会是怎样的风景,提到美国,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可能是华尔街、好莱坞、迪斯尼,可能是NBA、NFL,也可能是满世界的美国大兵。  但这些应该都不是美国风景的本色,要想识得美国风景的庐山真面目,还得身在此山中。旅美作家程宝林先生和我们的特约记者Wendy身居此山多年,他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美国风景,他们身居其中,也成为了风
期刊
很奇怪,这本不是一个有价值讨论的问题,可是在网上,在华人中间,却不断有人在谈这个不值得谈的话题,很久了,好几年了,都在不断的谈论,为什么?也许是这两个国家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也有很多人在两个国家之间窜来窜去的,过着游牧一般的生活。  美国的华人与加拿大的华人都是华人,按说应该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呆的地方不一样罢了。我们还可以问,北美的华人与欧洲的华人有什么不同,与东南亚的华人、与澳洲的华人有什么不
期刊
对于北非突尼斯最初的印象是1980年代看过一部英国电影,名字忘记了,不是什么大片。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少年站在突尼斯城的露天市场,他身边有一个纸箱子上印着中英文:中国制造。  2月8日,英国BBC新闻报道如下:  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成千上万人参加了遇刺身亡的反对派领袖贝莱德的葬礼,警察与抗议者发生冲突。警方向在墓地前打砸汽车的年轻人发射了催泪弹。据报,南方城市嘎夫萨也发生冲突,反政府抗议者向警察
期刊
近期,各国移民政策涨声一片,在此背景下,多年投资金额保持50万美元不变的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是否面临涨价和调整?成为当下移民市场另一个关注焦点。美国国务院签证办公室表示,刚刚结束的2014财年(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美国政府共签发10692张EB-5投资移民签证,中国内地获得9128张(占比85.4%),其中美国驻广州总领馆办理78237张。这个数字大幅刷新了美国EB-5
期刊
一  我的一个女友前不久换了工作,到了一家非IT公司的IT部门,基本实现了活少钱多责任轻的崇高理想。她非常高兴,打算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了。  有一日她忽然打电话给我,压低着声音说自己遇到了麻烦。  什么麻烦?  她被公司里另一个IT部门的一个已婚中国男同事盯上了。  已婚的中国裔的IT部门的男同事。  起因是这样的,这个IT部门有不少中国人,既然大家同为中国人,那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见面三分
期刊
你以为这是仙境?不,这是加拿大国家公园!
期刊
上期文章说起基督教义和佛教教义的一些不同,倒让我想起当年在多伦多遭遇曾经被西方主流宗教认定为邪教并遭受迫害的“耶和华的见证人”的那些往事。  2003年春节后,我携着七岁刚过,在国内小学一年级只读了半年的女儿飞往多伦多跟她在多伦多大学读博士的父亲团聚,先落脚在唐人街的一户福建籍华人家的一间出租屋内。在我们过去之前,孩子爹已经申请了学校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学生家庭宿舍。所谓学生家庭宿舍,就是已婚的学生
期刊
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是不少海外移民面临的困境。在欧洲,有许多中国移民,他们一方面生长于西方社会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又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面孔,常常被人形象地比喻为“香蕉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日益频繁,使得华人二代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增多,认同感也逐渐加深。  华人一代:严抓孩子中文教育  说起“香蕉人”这一话题,旅奥30年的华人张维庆感慨颇深,他表示,为了避免儿子也变成香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