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陪读妈妈”不再“咆哮”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教育步入小学教育的转折点,孩子需要在身体发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新的适应。在此期间,一年级新生家长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尤其是焦虑情绪。通过调查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情绪的相关问题,可以针对问题从教师视角为家长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心理辅导支持,从而提高新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生家长; 作业辅导; 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0-0073-04
  从九月开学后,网络上关于“陪读妈妈”陪孩子做作业到崩溃的新闻和段子就不断涌现出来,道尽了陪读妈妈的辛苦与无奈。而这其中,一年级新生家长刚刚经历了幼儿园分离焦虑的磨练,孩子跨入一年级,又有了新的学业压力,她们内心的焦虑也更为严重。

一、新生家长焦虑情绪的具体表现

(一)新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特征


  从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微博、朋友圈、平时的抱怨不难发现,这些家长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绪失控、失眠、烦躁、多虑、过度唠叨等多种情緒状态的交叉重复出现。情绪上,新生家长的焦虑主要是对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数、学习习惯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深度担忧;躯体症状上,表现为过分敏感孩子的一举一动,过分干涉孩子的考试成绩,极度控制孩子的学习时间等情绪和行为。
  案例一:一名同事。即使自己是一名教师,她也感觉到了儿子读了一年级后自身发生的变化。在此之前,自身健康状态良好,心态保持得较好。就在今年儿子开始读一年级后,她感觉压力很大,常常失眠多梦。
  案例二:一名家长。总是感觉儿子有多动症,每天陪做作业十分费力,伤神又耗时。一想到儿子的作业要辅导和检查,整个人就烦躁不安。晚上陪孩子做作业也是全程责骂,稍有不如意就控制不住发脾气。让孩子的爸爸来监督,她又很不放心,最害怕的就是第二天老师点名批评孩子的作业完成得不好。常常难受得想哭,每天活在郁闷和焦虑中。

(二)新生家长心理焦虑的差异成因分析


  焦虑的成因一般有生理原因、认知原因、情绪隐藏原因等。此外,不同性别、家庭居住地、个人学历、家庭月收入也是新生家长心理焦虑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家长由于自身所受的不同教育,处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圈子,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对教育的期待水平差异大,导致的焦虑程度也不同。长期居住在农村或进城务工的家长表示,希望孩子能有书读,不要受到当地学校的排挤。城市中白领阶层一方面受身边亲朋好友子女的成长状况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遇到的不公平对待,不希望孩子受到同样或类似待遇,于是强加给孩子极重的教育压力。总体而言,家长希望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且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实质上这是家长对自身未实现的理想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的一种转嫁。
  一直以来,家长们都希望从学前教育开始,直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都能进入相对优质的学习平台。中考和高考虽然不是一考定终身,但社会选拔人才依然大都是仅以学历作为最基础的门槛,这种现象就指引着家长不得不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教育良莠不齐,所以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幼儿园时期家长还能沉住气,不强迫孩子。到了一年级,新生家长就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不得不逼着自己和孩子加入奋战大军。

(三)新生家长中女性焦虑明显高于男性


  就在2017 年,UC 大数据发布了我国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指数排列最高的十大城市,全部由一、二线城市占据,有超过七成的妈妈焦虑。孩子的健康和教育问题,成为困扰妈妈们的前两位因素。孩子到了入园、上学的年龄,如何能够给孩子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能教育好孩子,成为妈妈最大的焦虑源。在校期间,家长看不到孩子的状态,入学后老师也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事事汇报给家长,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就在每天放学后的作业里,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让妈妈们招架不住,孩子的实际情况总是达不到预期值。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认为,“由于母亲在她怀孕、生产过程中遭受了种种无法想象的艰辛,以及血肉相连、血浓于水的生物属性,妈妈对孩子往往会投入令人震惊的关注程度和特殊感情,因为孩子就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所以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程度最高,女性家长焦虑明显超过男性。

二、新生家长焦虑情绪的成因分析


  根据项目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并结合有关新生家长特点的已有研究,以及各维度项目对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现象的解释意义,笔者将四个主成分进行如下命名,并作为一年级新生家长焦虑状况的四个类型。
  类型一:学习牵挂型焦虑。新生家长这一焦虑类型主要表现为对孩子在一年级学习的担忧。导致这类焦虑的原因,主要源于对孩子入学适应力、孩子在校生活体验、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和情绪状况的关注。
  类型二:作业辅导型焦虑。这一类型的新生家长主要表现为在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时产生焦虑。导致这一焦虑的原因是自己文化水平的局限,与时俱进的新知识不足,曾经所学的知识和现在知识存在的差异。父母要求过高,孩子达不到,妈妈担心孩子作业出错,担心写得不好,盯着看着,一直看到妈妈“咆哮”了。最后,妈妈和孩子都形成了潜意识的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类型三:教育急切型焦虑。这一类型的新生家长主要表现为因对孩子发展过度期待而焦虑。导致这类焦虑的原因主要源于家长自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盲目地和周边同龄孩子比较,期待子女能够有优异表现,担心自家孩子的表现落后于他人,也急切希望家庭和学校能够为其成长提供最好的教育支持。
  类型四:环境堪忧型焦虑。这一类型的新生家长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教育质量信心不足,导致这类焦虑的原因主要源于相关负面报道或是自身的负面臆断。同时,也可以看出是人们对孩子未来生存能力的巨大担忧,是人们对孩子未来生存状况难以把控的极大焦虑所导致的反应。
其他文献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强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已不需再讨论要不要做的问题,而需要考虑“怎么做”的问题。要在实践中切实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和“不真做”的问题(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月上半月刊P4~6)。福建省自2004年省委教育工委成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5月,本刊记者就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
提要:儒家内部既有共同的理念,又有分歧。后代儒家怎样阐释前儒文本、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新语》阐释《谷梁》、《公羊》两传为例,结合汉初的时代背景,论述陆贾《新语》引用两传之文、义,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新语》大部份继承了《谷梁》、《公羊》的原义,很少与两传不同。陆贾在引用两传时,提出他的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君主修齐而治平,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希望藉此为刘邦施政提供理论。  关键词:儒家陆
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1978年到2016年底,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仅2016年一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就达到了49.82万人。随着出国“大军”不断壮大,留学生年龄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留学生在海外“遇险”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到2017年初,经公开报道的留学生海外遇难事件有31起,从事故原因上看,被抢劫、故意杀害、性侵等恶性事件偏多;从年龄上看,近
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的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笔者最近执教了浙江美术教科书《蔬果造型》一课,在课上孩子们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找到了立足点,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用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本课要求
摘要:鼓励课堂争鸣与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实现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及迁移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正确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下,语文教师大胆地将争鸣氛围引进课堂,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断优化语文学科的教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争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积极营造自由争鸣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锻炼和提高能力,这是任何尝试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应
摘要:皂角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文章针对辽西北特点,从种子采集与处理、整地与播种方面的详细介绍了皂角营养钵育苗技术,并与苗床育苗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皂角采用无纺布营养钵育苗出苗率达94.17%,较苗床育苗可提高30%以上,且整齐度较高;苗高达58.30厘米,地径达0.71厘米,均显著高于苗床育苗;发达的根系更是营养钵苗造林成活的关键。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坊问推荐政治学阅读书目。二十本名著间,国人作品唯有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下简称《历代得失》)。余学也晚,最早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南开大学读国史期间,闻导师推荐而知此书,同列者尚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近年来,流连于先生著述,又以教研政治学之故,常常讲授此书。中年再读,时势转殊,视野心境大不同弱冠之期。庚子恰逢宾四先生逝世三十年,世运巨变,回首书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家庭。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及相应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实,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心理健康更需得到重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教师是主力军,学科教师是重要的补充力量,本期的分享嘉宾姚文连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姚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他乐于反思、善于学习、勇于改变,通过这条“捷径”,思考和总结亲子交流的方法。姚老师通过《中
自己扶着走  大学最后一学期,跟班上一男同学在一个实验室同做毕业设计。该同学是典型的技术男,技术很强,人品超好,就是比较木讷,基本不跟女生说话。   一天,我写论文到夜里12点才想起来回宿舍。走到楼梯口,发现早已熄灯了,楼道里黑漆漆一片,静得要死。没法子,回实验室,见该男还在埋头论文中,遂叫他陪我下去,他很爽快地答应。   等走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楼梯口,他很仗义地对我说:“来,把手给我!”   当时
“我真不明白,中国真的缺少男子汉吗?我们的古代史、近代史、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史上,出了多少铮铮铁骨的硬汉呀!”  1985年第2期的《中国青年》杂志上,刊发了一篇署名水竹的文章《到哪儿去寻找高仓健》,作者感慨“可为什么在今天就不容易碰到这种气质的人呢”,并大声疾呼:“中国的男子退化了!”  30多年过去了,对男性气质的探讨,对真正“男子汉”的追寻,从来不曾停止过。男性气质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