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北部湾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疍家民俗文化。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疍家文化的译介进行研究,探索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受众正确理解文化内涵,从而推介与传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
关键词:疍家民俗文化;译介;翻译
一、引言
语言滋生于文化,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各个侧面和文化现象的深刻反映。正因如此,由于文化是具有不可译性,民族的语言文化又具有排他性,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造成复杂的翻译问题。要实现不同文化交融就必须要重视并努力解决翻译问题。目前的一个趋势,就是认识到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色彩的语言再现,而运用译介学理论进行民俗文化翻译。
二、疍家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疍家人“以船为家,以海为伴,以水为乐,以运输为业”的生活孕育出的疍家文化是组成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凝结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因此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产品走出去至关重要。翻译作为连接世界各族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要。因此,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保持和加强文化自信,以文化开放改变文化逆差,这就需要翻译做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实现文化走出去,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才能让中华文化永葆活力,让中华民族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翻译疍家民俗文化词在文化传播中的战略地位和研究现状
广西北部湾地区疍家民俗文化是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社会生活与交际活动的文化体现,具有强烈的地域与社会文化色彩,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杨琳和刘怀平认为,为有效传播广西地区民俗文化信息,译者不宜拘囿于单一的翻译策略,而应坚持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的交替互补;麦红宇和关熔珍分析和探讨了广西民俗英译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民俗文化词的几个翻译原则。综上,学者们虽然开始注重广西民俗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策略与技巧、翻译理论探讨、评价等方面,关注的重点还是“怎样译、如何译”,却鲜少关注“文化转向”、从译介学的角度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而这也是本研究旨在实现的重要研究目标。
四、现有的疍家民俗语料翻译
疍家人居住在中国沿海地区,常年生活在海上,他们以船为家,习于水性,断发文身,崇拜龙蛇,有着异于陆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文化:从家居到服饰,从婚礼到渔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族群特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疍家的语言是疍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疍家民俗语料具有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属性。
民俗类文本的翻译使用的语言更加形象,而且特点突出,内涵更加丰富,通常还会蕴含深厚的文化气息,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要真正做到“信、达、雅”,也就是除了要做到重视全面准确的传递原文的意思,还要求译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翻译把原作的语言特色,内涵信息表达出来,并以精妙的方式,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魅力。目前疍家民俗文化的翻译特点是“保留疍家文化特色”,直译、音译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类翻译方法在做到“信、达、雅”上还有所欠缺。
例1:疍家棚、吊脚楼
译文:1.The house of huangshao tents/stilted building(有道翻译)
2.danjia shed/stilts(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旅游景区翻译)
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民间资料,疍家棚是疍民们依岸临水,植木为椿,架栋为椽,上覆竹瓦,围以竹壁,地铺木板而建造的生产、生活方便的棚户,陈设简单,卫生清洁,外观有点像吊脚楼。而“疍”,也写做“蛋”,疍民属于汉族,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统称。疍,在唐时已经记载,柳宗元在《岭南节度飨军堂记》说:“卉裳罽衣,胡夷疍蛮,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而到了北宋时期,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记载:“疍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若居平陆,亡即多,似江东白水郎业”。 宋朝周去非之《岭外代答》卷三外国下“疍蛮”条更是有详细描述。有关疍民的名称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水上居民自比为浮在盐水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漂泊于海上,所以自称是疍民。综上可知,疍家是中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
由此依据, 对“疍家”翻译成“danjia”并没有从文化层面凸显疍家文化的特色,而只是单纯地音译,“shed”(棚)和“stilts”(吊脚楼)也没有和“疍家”融为一体。“疍家棚”的翻译应该是一个既可以让人知道这是个漂浮于海上的人民的家,也要体现这是个简陋的吊脚楼,不应该只是狭义的翻译。它不仅要传达原语言的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审美信息。译者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一般信息传递,而不调动自己艺术再创造的才能的话,那么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是不可能有艺术魅力的,当然也不能让不同文化民族的人快速了解其含义。
例2:芒心扫
译文:Mount heart sweep(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旅游景区翻译)
分析:芒草(学名:Miscanthus)是各种芒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能源作物,被应用来作能源作物,以杂草的形式,在野外或人工设施周围生存。因此“芒”或者“芒心”都应该是由芒草这种植物制成的,而非以上的音译“Mount heart”。这样翻译未免太过浅显而且不搭边。扫把在此应该是名词形式,而非动词 “sweep”,应用 “besom”一词,译为“长扫帚”。最后的翻译应该让人直观地知道这是一把疍家人用于清扫的工具,它是由芒属植物制作而成。类似的词语还有“簸箕 ”,参考译文“kei toss”,“网櫈”,参考译文“stool”等等,这些物品都在疍家人生活中極为常见,为他们所用,为他们智慧之所造,但都无法精确传递其特点和含义。
由此可见,翻译应该译入语国的文化环境。这就需要到译介学,即从文化层面上对事物进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因此,如果说艺术创作是画家、词作曲家对生活的“艺术加工”的话,那么翻译就是对原语言的”艺术加工。如果说从语言学,或者从传统的翻译学得角度出发,我们仅仅将翻译当作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的话,那么当我们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翻译时,我们就应该看到它所具有的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还是创作的一种形式,也是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
五、结语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时会给翻译造成障碍,有时候存在着“不可译性”,这样翻译原文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色彩就会消失。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距导致译者在翻译中必然要面对很多困难。当源语中文化形象在译入语中很难保留或翻译的时候,只能舍弃形象采取意译的方法。从译介角度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疍家民俗文化,就需要译者必须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尤其是目的语文化即疍家文化的精髓有深入了解,通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信达雅”的优秀翻译作品,让国外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疍家文化。
参考文献:
[1]谢天振.从《译介学》到《译介学概论》——对我的译介学研究之路的回顾,东方翻译,2019年06期.
[2]刘小刚. 创造性叛逆:挪用还是生发?——与王向远教授商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02期.
[3]大学课本.
关键词:疍家民俗文化;译介;翻译
一、引言
语言滋生于文化,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各个侧面和文化现象的深刻反映。正因如此,由于文化是具有不可译性,民族的语言文化又具有排他性,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造成复杂的翻译问题。要实现不同文化交融就必须要重视并努力解决翻译问题。目前的一个趋势,就是认识到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色彩的语言再现,而运用译介学理论进行民俗文化翻译。
二、疍家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疍家人“以船为家,以海为伴,以水为乐,以运输为业”的生活孕育出的疍家文化是组成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凝结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因此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产品走出去至关重要。翻译作为连接世界各族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重要。因此,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保持和加强文化自信,以文化开放改变文化逆差,这就需要翻译做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实现文化走出去,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才能让中华文化永葆活力,让中华民族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翻译疍家民俗文化词在文化传播中的战略地位和研究现状
广西北部湾地区疍家民俗文化是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社会生活与交际活动的文化体现,具有强烈的地域与社会文化色彩,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杨琳和刘怀平认为,为有效传播广西地区民俗文化信息,译者不宜拘囿于单一的翻译策略,而应坚持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的交替互补;麦红宇和关熔珍分析和探讨了广西民俗英译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民俗文化词的几个翻译原则。综上,学者们虽然开始注重广西民俗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策略与技巧、翻译理论探讨、评价等方面,关注的重点还是“怎样译、如何译”,却鲜少关注“文化转向”、从译介学的角度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而这也是本研究旨在实现的重要研究目标。
四、现有的疍家民俗语料翻译
疍家人居住在中国沿海地区,常年生活在海上,他们以船为家,习于水性,断发文身,崇拜龙蛇,有着异于陆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文化:从家居到服饰,从婚礼到渔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族群特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疍家的语言是疍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疍家民俗语料具有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属性。
民俗类文本的翻译使用的语言更加形象,而且特点突出,内涵更加丰富,通常还会蕴含深厚的文化气息,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要真正做到“信、达、雅”,也就是除了要做到重视全面准确的传递原文的意思,还要求译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翻译把原作的语言特色,内涵信息表达出来,并以精妙的方式,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魅力。目前疍家民俗文化的翻译特点是“保留疍家文化特色”,直译、音译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类翻译方法在做到“信、达、雅”上还有所欠缺。
例1:疍家棚、吊脚楼
译文:1.The house of huangshao tents/stilted building(有道翻译)
2.danjia shed/stilts(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旅游景区翻译)
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民间资料,疍家棚是疍民们依岸临水,植木为椿,架栋为椽,上覆竹瓦,围以竹壁,地铺木板而建造的生产、生活方便的棚户,陈设简单,卫生清洁,外观有点像吊脚楼。而“疍”,也写做“蛋”,疍民属于汉族,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统称。疍,在唐时已经记载,柳宗元在《岭南节度飨军堂记》说:“卉裳罽衣,胡夷疍蛮,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而到了北宋时期,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记载:“疍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若居平陆,亡即多,似江东白水郎业”。 宋朝周去非之《岭外代答》卷三外国下“疍蛮”条更是有详细描述。有关疍民的名称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水上居民自比为浮在盐水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漂泊于海上,所以自称是疍民。综上可知,疍家是中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
由此依据, 对“疍家”翻译成“danjia”并没有从文化层面凸显疍家文化的特色,而只是单纯地音译,“shed”(棚)和“stilts”(吊脚楼)也没有和“疍家”融为一体。“疍家棚”的翻译应该是一个既可以让人知道这是个漂浮于海上的人民的家,也要体现这是个简陋的吊脚楼,不应该只是狭义的翻译。它不仅要传达原语言的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审美信息。译者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一般信息传递,而不调动自己艺术再创造的才能的话,那么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是不可能有艺术魅力的,当然也不能让不同文化民族的人快速了解其含义。
例2:芒心扫
译文:Mount heart sweep(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旅游景区翻译)
分析:芒草(学名:Miscanthus)是各种芒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能源作物,被应用来作能源作物,以杂草的形式,在野外或人工设施周围生存。因此“芒”或者“芒心”都应该是由芒草这种植物制成的,而非以上的音译“Mount heart”。这样翻译未免太过浅显而且不搭边。扫把在此应该是名词形式,而非动词 “sweep”,应用 “besom”一词,译为“长扫帚”。最后的翻译应该让人直观地知道这是一把疍家人用于清扫的工具,它是由芒属植物制作而成。类似的词语还有“簸箕 ”,参考译文“kei toss”,“网櫈”,参考译文“stool”等等,这些物品都在疍家人生活中極为常见,为他们所用,为他们智慧之所造,但都无法精确传递其特点和含义。
由此可见,翻译应该译入语国的文化环境。这就需要到译介学,即从文化层面上对事物进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因此,如果说艺术创作是画家、词作曲家对生活的“艺术加工”的话,那么翻译就是对原语言的”艺术加工。如果说从语言学,或者从传统的翻译学得角度出发,我们仅仅将翻译当作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的话,那么当我们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翻译时,我们就应该看到它所具有的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还是创作的一种形式,也是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
五、结语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时会给翻译造成障碍,有时候存在着“不可译性”,这样翻译原文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色彩就会消失。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距导致译者在翻译中必然要面对很多困难。当源语中文化形象在译入语中很难保留或翻译的时候,只能舍弃形象采取意译的方法。从译介角度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疍家民俗文化,就需要译者必须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尤其是目的语文化即疍家文化的精髓有深入了解,通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信达雅”的优秀翻译作品,让国外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疍家文化。
参考文献:
[1]谢天振.从《译介学》到《译介学概论》——对我的译介学研究之路的回顾,东方翻译,2019年06期.
[2]刘小刚. 创造性叛逆:挪用还是生发?——与王向远教授商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02期.
[3]大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