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语言的交流沟通能力,但目前的大学英语只是单一地为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缺失了本土元素,对学生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呼吁高校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宣传与推广民族文化,使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必要性
  【作者简介】兰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从来不是独立的,所以在学习语言时一定要伴随着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已经成为师生的共识,人们在跨文化的学习与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熟练地运用英语语言。但在英语的学习中,主要是学习西方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甚至是部分教师在使用英语介绍本国的文化与习俗时,产生了表述不清的尴尬现象,导致学生无法使用英语来准确地叙述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中融入中国文化十分必要。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确实的现状
  语言学家Harmer提出:“如果英语教学中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在教材的编写中接受语言的技能的培养也应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十分严重,现在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以英美国家为背景,主要介绍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的文化与社会,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知识,学生无法从教材中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也无法学习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方式方法。其次,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中都没有提出使用英语介绍本国语言的要求,这就导致高校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授课,教学体系中都没有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因此学校的考试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在国家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只是考查学生的听力、词汇语法与写作,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考查内容。最后,大学的英语教师与学生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在大学英语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为学生介绍西方的民族文化,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知识以及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失语”的尴尬现象。
  二、大学英语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无法脱离文化单独存在。”文化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与信仰的结合,这能够决定我们的生活,缺少文化的语言与缺少语言的文化都不完整。文化教学经常会被误认为是西方文化的输入,大学英语教授的知识也大多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书中几乎是零输入,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大学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2.中国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也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很多的外国人与国家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汉语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时尚与浪潮。在这种背景下,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够更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开展,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王宗炎教授曾提出:跨文化交流是双方文化的交流,不能只向其中一方面学习。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学生对所学习的语言与母語都要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不会使用外语来表达本国的文化,或者不了解外语的文化,在交流中就会产生障碍。有着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语言学习者,会更加容易获得外语的交际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有人深层次地理解了跨文化交流,当前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只是片面地认为学生能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即可,掌握了英语知识以及西方文化就可以进行跨文化交流,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相互渗透,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具备完整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策略
  1.深化教师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引入西方文化,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崇洋媚外的错误心理,对于一些国外的文化例如电影、服饰、食物赞誉有加,中国文化不断地被压榨,很多学生对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了如指掌,但不知道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例如,很多的学生都知道西方的万圣节用英语来表示是“Halloween”,但很少有学生知道中国的端午节用英文来表示是“Dargon Boat Festival”。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十分重要。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够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西方文化这知识输入的现状。
  2.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素质。当前,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师过于安于现状,不会主动地去接触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课程中往往不会主动地渗透中国文化,他们也不是十分清楚中国文化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从事语言研究的人员不要将自己束缚在外语的狭小圈子里,任何一门语言的研究者都要具备良好的国学文化基础。对于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拥有扎实丰富的英语知识与国学底蕴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自由地进行语言的切换,两种语言的使用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本国文化修养,在英语课堂中为学生传授一些使用英语来表达与翻译中国文化的方法。
  3.调整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大学英语学习中。当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几乎都是全英文的外国文章,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与扩充中国文化的文章,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将中国文化相关的词汇以及句子进行翻译与表达,在练习翻译时应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听力练习中也要渗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在课下为学生推荐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家的英语作品,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例如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了解与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   4.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国文化。大学英语课堂要注重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可将英语文化与国外文化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英语知识的教学,又要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以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英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称呼方面。由于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称呼是首要的问题。例如,在向别人道歉时,会说“I a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这一句道歉语中,comrade是指被道歉的人,由于中文思维的影响,导致学生常常会使用comrade这一称呼,实际上这种称呼如果仅仅适用于道歉,如果直接应用于打招呼,会让对方感觉莫名其妙。除此之外,在汉语中,我们认为比自己大的男性可以称为叔叔,比自己大的女性可以称呼为阿姨等等,实际上,在英语社交的过程中,亲属称谓使用时较为严谨,只有在关系十分密切的过程下,才能够使用亲属称谓而不带姓氏。
  (2)感谢与答谢。在使用中文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使用谢谢这一词语,如果使用了会让聆听者感觉存在心理距离。而在英语使用的过程中,thank you这一词语几乎可以应用于一切场合。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兄弟抑或姐妹,都需要时刻使用thank you,这是一种礼貌与尊重。
  (3)隐私。在中国,初次见面互相沟通的过程中,如果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那么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因为涉及了个人隐私。西方人在隐私方面的保护则要比东方人更加严格,可能询问隐私的问题中国人在感觉尴尬之后依旧会告知对方。但是如果西方人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那么很可能会直接愤然离开,即使双方已经打下了一些沟通基础,也会转移话题。又比如,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你去哪儿?”“干什么去?”,这类话语往往是一种表示关心地询问,而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话语,则会被認为是刺探隐私。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不要局限于西方英语知识的教学,也要渗透进中国文化,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针对当前大学英语中缺乏中国元素的现状,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国学修养,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入中国的文化,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输入达到均衡,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梦蝶.输出驱动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中国文化促成环节设计研究[J].大学教育,2021(3):161-163,173.
  [2]龙星源.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探析——评《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高校科技,2021(Z1):145.
  [3]李海静.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研究[J].公关世界,2021(2):129-130.
  [4]贾莎.文化自信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179-180.
  [5]李壮桂.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1):115-118.
  [6]靳静波.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6):68-71.
  [7]黄孜隽.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6):106-109.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单纯地将教材知识教授给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效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构建高质量课堂成为必然。从目前来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本文从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出发,提出一些创建高质量英语课堂的建议,以期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质量课堂;创建方法  【作者简介】袁桂芝,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中
【摘要】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考虑到作文的遣词造句与结构布局等。虽然师生双方在写作方面均花费了较多的精力与时间,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微写作训练模式,适当降低整篇写作的难度。本文对此做深入研究,提出一些举措供参考。  【关键词】微写作训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林丹,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
【摘要】全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更要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掌握词汇学习知识,学好英语的前提基础,而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节,能够增加学习词汇知识的趣味性,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学生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英语知识做好铺垫。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词汇;英语;初中;信息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以亲身经历获得体验,从而构建知识体系。本文笔者以库柏经验学习圈理论为依托,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际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有益思路。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薛茗元(1991.12-),女,汉族,吉林人,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摘要】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通知,提出“停课不停学”和“停课不停教”的规定。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因时制宜,根据当下的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因其技术成熟、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优势而逐步进入教师的视野。通过网络教学,采取一定的方法,转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值得一试的手段。不但锻炼教师各项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巩固了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英语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而将影视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入到课堂中,更有其特殊的优势。适当地利用原声影视资源,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境,展示生活场景,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着切实有用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英语;
【摘要】科技翻译课程作为翻译专业高年级职业必修课程,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科技翻译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在词语层面的术语翻译能力、文体层面的文体翻译能力和文化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科技翻译; 教学; 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梅曦天(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
【摘要】本文以海南省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对高校教师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英语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简介】刘忠喜(1979-),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  【基金项目】
【摘要】经过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到了高中,学生之间英语水平会产生较大差异,在班级学生间英语水平不均衡的影响下,若无差异化地开展英语教学,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群体之间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与此同时,随着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基于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分层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整体提高学生参与
【摘要】当今世界,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迅速,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们获取文化知识的成本降低,这对英语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师要转变自身身份,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医学院校的学生能够在繁重的专业课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有效性;新媒体  【作者简介】周伟之(1989-),男,壮族,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