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则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本意为两者之间,是指承载、加工、传递信息的介质和工具。而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的时候,就被称为教学媒体。而多媒体通常是指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数据、文字、图形、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及其处理系统。这样的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时代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必然。怎样让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
  这是手段使用方面的主、次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层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而语文课程要实现上述的目标,最重要的手段是语文手段,比如朗读、写作、口头表达等,其他任何手段都应该是次要的,辅助性。多媒体手段作为课堂使用的手段之一,只能也只应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使用多媒体手段,必须先明确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在每一节语文课的人文目标、语文目标的统摄下使用,才能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完全依赖ppt课件,其课件上有背景介绍、作者介绍,下载的课文朗诵、课文原文以及重要词语解释,穿插着毛泽东的几幅人物图片和多幅“秋景图”“湘江图”,最后是练习、答案。整个一节课,教师除了导语和不多的几句过渡的话,其“主导作用”仅表现为一个劲儿点击鼠标,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被动看文字资料,聆听录音(多遍),看图片。这样的课,多媒体课件反客为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全都被课件牵着鼻子跑,整个教室都拉上窗帘,一片阴暗,课本、笔记都丢在了一边。诗歌的教学,课堂里如果少了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朗读指导,怎么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呢?所以,在认识上必须明确,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只是手段之一,必须服从语文课的特定目标,其作用是辅助的,如果喧宾夺主,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选择性原则
  这个原则涉及用与不用的问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种以多媒体为时髦、以多媒体为必需的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情形。比如不少教育主管或行政部门就在优质课评定时加上“是否使用多媒体”一栏,如果不用这项目就不得分,这节课往往就与优秀课无缘。这种做法显然值得商榷。固然,有些类型的课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很有必要,可以轻松的化解难点、激发兴趣。
  比如教读《景泰蓝的制作》这样一篇程序说明文,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流程,很形象轻松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说明顺序和说明详略的问题。但是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制作的成本常常是比较高的,加之每一节语文课的要求、内容、特点等又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不用多媒体这一种成本较高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为什么一定要使用呢?何时用何时不用,当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适用这种辅助手段必须为达成语文目标服务。
  三、生成性原则
  这是一个最为人们所忽视的原则。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要具有互动性、开放性,这就不能不重视“生成性原则”。
  所谓“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说法,《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只要稍作留意就不难发现,语文课上几乎所有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任何一个问题,其后都会配有“标准答案”,一系列的问题──答案之后,课也就结束了。对于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有多种理解角度和理解层次,由于课件设计的预定性,一切结果都被其后点出的答案取代。这样,整个语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单一直线型的流程,没有给作为主体的学生留下一点儿发挥的空间,看不到任何尊重学生思维成果的迹象,板书也基本被课件取代。
  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最简单的办法是,课件上面只打出问题,不给出答案,答案在学生的解答或讨论中形成,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按顺序板书,最后让学生自己比较取舍,通常应该是允许多种答案并存。
  四、文字信息的简约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注意到,有些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几乎每一页都是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文字信息。而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往往来不及细看也来不及做任何记录,老师鼠标一点,就翻到了下一页。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大约是想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尽量多的了解一些信息,增加课堂容量,但是实际上贪多必失,物极必反。类似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头脑空空,连课堂笔记也留不下什么,收获何在呢?所以,课件上的文字信息,一定要非常简约,有时突出关键词语即可。过多的信息量,反而会将学生主体性淹没。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高效率的教学工作中,让多媒体教学置于辅助的位置上,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
期刊
教学之中,德育为本。教育,既是教书又是育人,它肩负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存亡,因此,教育好每个学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可见,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要重视其“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主体性的教学思想,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方向。阅读到底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创设情境,乐在体验  1、深情的导语引情。在日常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布置的预习
期刊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佛洛依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阐述的观点认为,钾离子是由于内心过度不平衡的冲突所造成的,冲突的来源是自我不能在本我(指欲望和本能)和超我(指良心和道德)之间保持良好平衡的结果,原因是自我太弱,而道德标准要求又过高,不能适当地压抑来自本我的本能冲动,于是以焦虑的形式显现出来。此外,从年的一些心理体验被长期压抑在潜意识中,一旦受特殊际遇激发出来,就成了意识中的焦虑。又有心理学家从学习理论角度
期刊
历史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方法有多种多样,我认为,课堂讨论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角度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学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琳琅满目的信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所提问题去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进行
期刊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是因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人类对自身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关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体现了主体性的教学思想,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方向。阅读到底该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创设情境,乐在体验  1、深情的导语引情。在日常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为学生形成一个期待的视野。教师如果能抓住与文本有关又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或是作者的喜怒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求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操作,成为一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员工,而不是消耗企业物资的实习生。为了缓和企业“重实践”和学校“重理论”的矛盾,让学生能尽快、尽早、尽好地就业,《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无疑成了财会专业在校生通往企业的必选课程,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期刊
如何运用好这个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新课改下每个高中数学教师应深思和探索的问题,数学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本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