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长寿湖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cqjy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湖,由狮子滩更名而来。因姑父曾是狮子滩水力发电站的第一代建设者,打小就听到父亲、母亲及姑母经常提及狮子滩。便在幼小的心灵里对“狮子滩”注入了较为特殊的情怀。2003年,为开发狮子滩水库的旅游资源,长寿区人民政府便以长寿区名将狮子滩更名为长寿湖。由于对狮子滩有着特殊的情感,赓即也对长寿湖产生了难于言表的别样情感。当然,也不排除我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狮子滩镇工作过的缘故。
  抗疫宅家两个多月后,我便毫不犹豫地,将第一次亲友聚会定到了长寿湖的张记私家鱼味馆。轿车驶离高速路出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盛装簇拥,鲜花环抱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寿湖西岸转盘。猛地一下,我脑海里因新冠疫情留下的愁云,舜间飞上了九霄云外。沿着宽敞靓丽的柏油马路,品尝着道路两旁浓烈的节日味道,穿越过溢满郁金花香的长寿湖西岸和绿树环绕的老槽口,径直去到了古朴、幽静的太极岛,狂放地尽情享受长寿湖风光,吮吸着上帝赐予的清新空气拍照留影。眺望着远方依稀可辨的狮子滩大垻和绿树掩映的浴滨岛,面朝清澈如镜的湖水和游艇驶过之后泛起的层层涟漪,心潮起伏的我,唤起了多年来对长寿湖的难忘记忆。
  1987年春节刚过,已从边远山乡调进县城工作了将近两年的我,主动向当时的县文教局领导提出了到狮子滩去筹建镇文化中心的请求。当局领导听明白我的请求后,首先是震惊,然后是不解,再然后就是边念叨着“别人打破脑壳都要往城里钻,调进城了你还要申请到乡下去!”边拨通了岳父单位的电话。幸好,我那深明大义的高知岳父,爽快地向该领导作出了明确答复: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既然他主动提出要求,我们就支持他吧!
  当年三月末,怀揣着对狮子滩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满腔激情,在文教局张股长的陪同下,我登上了前往狮子滩的公交客车。其实,我请求离开县文化馆到狮子滩工作,是有我自己充分理由的:其时,已年届33岁的我,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仅凭当年像注满了鸡血一样的旺盛精力,再用心奋斗个七八年,再创建一个省级文化先进单位,捧回几张省、市级文化先进工作者的奖状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肯定地说,在狮子滩工作的那九个月,是我一生中最为自律的九个月。
  到狮子滩镇政府报道的当天晩上,我便自制了一个从早上5:30时至晚上10:00时的《作息时间表》,将起床、洗漱,读书、习字,早餐、午餐和上班、下班安排得有条不紊,并一直严格按此《作息时间表》行事。
  回想在狮子滩鎮工作的那短短九个月,至今仍有满满的成就感:为活跃当地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我向县政府提出了将县上每年端午节在浪涛滚滚、水深流急的长江举行的龙舟赛迁至狮子滩,这样既能确保所有参赛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又为景区增添了一项极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竞赛和观赏项目。33年过去了,龙舟赛仍是长寿湖旅游区的一个亮点项目;举行了一次较高质量和水准的文艺调演,让多年未曾登台表演过节目的长寿湖渔埸、狮子滩发电厂、大坝水务所、电厂劳动服务公司、埸镇单位、部门、学校和所属各村的文艺骨干纷纷登台表演,让各自天生的表演欲望得到了充分展示;破天荒地组织起以狮子滩镇文化中心为主,邻封区、云集区各乡镇文化站为辅的龙溪河畔文学社,创办了名为《龙溪河畔》的文学社社刊,把“两区一镇”文学创作骨干的创作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几个月间并向县、市级报、刊推荐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余篇。
  时至今日,尤其让我难以忘却、心惊肉跳的是受县文化馆委托,到长寿湖农埸子弟校收《长寿文艺》报款那件事。1987年的5月18日是星期一,我起早从县城出发,乘车到狮子滩镇上班。那天的天气特别晴朗,刺目的朝阳泼洒在人们身上都觉有些不适。在狮子滩车站下车后,我径直去到位于现长寿湖镇人民医院背后的长寿湖农场子弟校为县文化馆收报款。由于领款手续之繁琐,办完手续将钱拿到手上时已临近中午1点。着急赶回镇政府的我,顺手便将厚厚一沓面额为十元的钞票塞进了西服的怀包,忙不迭地朝办公室奔去。那时的狮子滩人烟稀少,每个店鋪门可罗雀。偌大一个街上,仅我一人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横行,只有两旁高大无比的香樟树悄无声息地为我作伴。因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善,从狮子滩大埧门口至孤独矗立于被四面耕地环抱着的镇政府办公楼,还需通过一段2000余米、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已步行了近30分钟,早就大汗淋漓的我脱下外套搭上左肩继续赶路,进门后便急不可耐地欲将西服挂在墙上。此时,我陡然看见有一张钞票挂在怀包口上,急忙伸手一摸,其余钞票竟全都不见了踪影!顿时,我冒出了一身冷汗!天啦,这1117元报款,是我近两年工资收入的总和,就算两年不吃、不喝、不零花我也赔不起呀?急归急,忧归忧,极速冷静后的我决定赶快沿路去找!在返程的路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来时挂西服那边,一路捡起走,直到狮子滩大埧岔路口。万幸的是此时艳阳高照、热不可耐,并无其他行人通过。回家一清点,1117元报款分文不少,仅只差了属于自己的那张20斤粮票,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尤其让我高兴不已的是,第二天清晨,到直径距离1000米之外的公厕小解时,竟又捡回了那张被露水浸得透湿的、面值为20市斤的四川省粮票。
  傍晚时分,我和随行好友几经问询,辗转来到四周被高楼大厦包围,孤苦伶仃地独自傲立、残破不堪的原狮子滩镇政府办公楼,站在我曾经住过的一单元一楼一号门前,思绪起伏,浮想联翩。33年前的往事在脑海里不断翻飞:每天清晨,风雨无阻到六角亭松林晨练西洋乐——巴里东的身影;一艘艘龙舟从城里运到湖边下到湖里的喜悦;文艺调演结束时欢声雷动、不忍离去的数千观众;镇党校教室我激情满满、手舞足蹈地给全镇党员宣讲《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景;文学青年手捧着载有自己作品的县、市级刊物时的激动不已;《重庆日报》首届长寿湖笔会、重庆市文化局农村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及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首届艺术摄影培训班的空前盛况……
  在狮子滩工作的时间虽不算长,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叫突出,可留给我的却是满满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是愉悦心灵的美好回味!因此,有生之年能到这里走走、看看,念念、想想,是我晚年生活的最佳选择和最满心的慰籍!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中国平台
其他文献
家乡环县是一块瘠薄的土地,它凄楚的身影在我深邃的记忆中一直坚毅地耸立着。自小,我在它怀抱中茁长,沐浴着它的温暖,轻嗅着它的荒寒。它的形象,如一座高大的丰碑,照耀着我前行的坦途或泥泞。  三岁小孙女最爱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一天,她看着看着,便嘟哝着小嘴说:“要是喜羊羊和我能做邻居就好了。”一句童言勾起了我对少年“羊倌”生活满满地回忆。  我家祖辈以种田养羊为生,父亲亦是如此。生产队那时,父
期刊
我的老家在大山里,山里有好多窑洞,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坍塌只剩下一眼窗户,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哪孔是谁家的,谁都能说个清楚。而我家连一个烂窟窿都没有。  这幾年政策好,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农村的家修得有模有样。但留守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门打拼去了。  父亲自小出外谋生。爷爷4个儿子,另家时父亲在外,没有分到土地,自然也没分到窑洞。不觉他过了天命之年,每每念叨老家连一孔窑
期刊
大千世界,植物万种,风情万种,而我独钟情于开着紫色花儿的苜蓿。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看似平凡的紫花苜蓿,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为茁壮成长,它要把顽强的根系伸往广袤深厚的黄土地。  我结缘苜蓿,是感恩苜蓿。在黄土地挣扎时,它曾维持过家人的生活;在人生旅途徜徉时,它成全过我的劳作;在珍惜生命感悟里,它启迪过我的思想。  越冬植
期刊
在沟壑纵深莽莽苍苍的陕北高原,一直在民间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一生有三大事业,生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我认为,我憨厚敦实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陕北男人,盖房就是他最主要的人生理想之一。  静卧在高原上那处齐整的老窑洞是否是父亲的功劳我不太清楚,但年轻时帮助乡亲们箍窑应是父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全家从陕北老家一路向北来到鄂尔多斯前,父亲已在外探了二十多年的路。1959年腊月,寒风刺骨,我们全家人
期刊
写在前头  透过纱窗过来的阳光,在这个初秋的上午,暖暖的,痒痒的。大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喧嚣与静怡交替上演,我望着梧桐树上硕大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心里的思潮不知不觉汹涌而至。年过半百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回忆的,无论是哀伤的,凄婉的,喜悦的,感动的,哪怕一个火石电闪的念头也会勾起对过往的搜寻和追忆。把一些记忆串起来,晾晒在广袤的想象中,让秋风吹干它,秋雨湿润它,雷电抚摸它,我依然坚定地擰干记忆的水分,整理
期刊
漫步在校园小路,总会有芬芳萦绕四周,将早春淡墨的绿别在心里,柳枝嫩芽羞羞答答地藏在树荫下,默默地绽放着,等待着一鸣惊人。同在树荫下还有一群孩子,肃穆的神情专注地读着一本书,像个朝圣的使者,虔诚地匍匐在信仰路上。  冲破自卑的孩子  他叫杨建国,一个农村孩子,刚进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他。他浓眉大眼透着胆怯,衣着朴素却很干净,第一印象让我有了让他当班长的意向。我与他交谈,他脸憋得通红,小声对我说
期刊
嫂子十几年前娶进了五婶家,是五婶的小儿媳妇。  老家有个习俗,说是新娘下马煞气重,有“妨”的属相要回避。嫂子下马那天正好“妨”我,我不能面对面看她。婚车驶进院子,我躲在帐篷一角偷视。那是我第一次看新娘子,感觉很新鲜。  车子刚停稳,哥哥从副驾驶室里将披着红盖头的嫂子抱下来走进新房。过了会儿,嫂子在二嫂搀扶下走出新房。她大红卡腰短棉袄,大红毛领子,大红直筒裤,大红绣花鞋,浑身上下一通红,像一朵美丽的
期刊
小时候,水果糖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吃的。母亲有时下班会带回来几颗,给我们每人分一、两颗。在外地上班的大哥每次回来都带几颗。但心软的大哥看不了邻居家的小孩可怜兮兮的眼神,每个人都得给分一颗,分到我手里也就一颗,最多两颗,而且他回家的次数少的让我失去等待的耐心。  听到邻家娶媳妇,我就会提前站上一个好位置等着。感觉每次都要等上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大人们在嘻笑吵闹在干什么。但总会有一个向空中撒糖的过程,这就是
期刊
一个年过五十的男人会捏面人,这是他保持了多年一个小小的爱好,这个爱好来源于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母亲跟随着父亲,领着儿女,离开了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家乡,定居在了一个叫鄂尔多斯的高原小城。  母亲一生没有改变乡音,一直保留着老家的风俗和生活习惯,经常用家乡话给她的儿女们讲一些民间故事和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和禁忌,而且,母亲特别注重在什么时节做什么,在什么节日吃什
期刊
一张泛黄的照片,在岁月的流转中悠然地记录着姥爷在世时的时光。照片里的姥爷,身材高大,身体偏瘦,颧骨突出,两只黄浊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两腮缩回两个坑,嘴上两道八字胡,下巴上一撮花白山羊胡。  我记事后,姥爷来过几次东胜。  母亲经常带着崇拜的神情给我讲她父亲的故事,这更加深了我对姥爷的印象。姥爷几次踏着朝露和烈日,步行二百多里山路从府谷专程赶来,用独特的方法给我的家人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在这期间,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