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球运动是当下高校热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许多高校纷纷组建了手球队,且大学生手球锦标赛中参与赛事的高效手球队数量逐步增加。手球运动队能否快速成长为训练有素的手球队,取决于手球队凝聚力的高低,为此,文章对凝聚力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从合理制定任务规划、维护好教练员形象、保持融洽和谐关系、增强运动员之间信任度与默契度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手球运动队凝聚力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手球运动;凝聚力;高校体育;心理素质
手球属于团体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能力、身体及心理素质均有较高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手球队具备良好的凝聚力,能通力合作、相互扶助,通过团体力量的发挥而获取优异的比赛成绩。相较于专业的手球队而言,高校手球运动队的身体、心理素质均有所差异,因而增强手球队凝聚力,便成为了加快手球队成长、提升整体战力的重要途径。
1.凝聚力分析
凝聚力是一种粘合群体,引导其为相同目标达成而共同努力的过程,在集体性运动项目当中,凝聚力是群体心理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运动队的整体战力,取决于队员的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环境,同时,凝聚力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如手球比赛中,技术及战术差别不大的两个团队,凝聚力更强的团队更易于获得比赛的成功。为此,高校手球运动队应将团体凝聚力的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2.高校手球运动队凝聚力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2.1合理制定任务规划
2.1.1明确目标及任务
手球运动力的任务目标制定时,要做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统一,使队员了解到团队目标的实现既可为集体获取荣誉,也可实现自身价值,达成个人目标。目标的设定要难度适宜,不可设置过高,以免在多次努力下仍无法实现目标而削弱运动员的信心,从而降低其训练积极性,影响比赛成绩。要明确动机强度及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实现科学合理的目标制定,以获取比赛胜利作为训练目标及团队目标。以这一目标为指引帮助运动员明确自身任务,找准努力方向,通过运动员斗志的激发使之自主练习,坚定不移地为目标实现而努力,以此实现团队凝聚力提升。在坚定的信心支撑下从容应对各个层次的对手,从而获取比赛的成功。
2.1.2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教练需要对运动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团队目标及训练任务,做出科学、可行的训练规划。应在高校课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训练计划,并详细制定课时计划。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实时关注运动员的学习进度,了解其身体状况,还要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掌握,综合这些因素及時调整训练方式,实现运动员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强化,使之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均可得到提升。由于高校手球队成员还要兼顾文化课学习,因而要做好文化课与手球训练时间的协调,结合本校特征,合理调整训练计划。若有竞赛任务,需要通过训练强度的适度增加,确保个体及团队目标的实现。
2.2维护好教练员形象
作为高校手球队的领导者,教练要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教练员要注重于自身修养的提升,以其专业的素质、严格的行为规范维持良好的形象,具备创新意识,善于接纳新方法,可通过训练方式调整增强手球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对运动员的吸引力。通过教练员崇高品德的展现、敬业精神的彰显,为运动员树立典范,使运动员对教练产生敬佩与尊重之情,以教练的行为表现对运动员起到间接的影响与感染作用。面对困境时,教练的坚韧与不屈精神会增强团队信心,公正与民主的管理也可确保各个运动员价值与潜力的充分展现,通过运动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促进手球队的良性发展。
2.3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
教练员是手球队凝聚力提升的关键,其与运动员之间是否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决定着团队的凝聚力培养情况。教练员要增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除了沟通训练技术方法之外,也可将生活与学习内容作为交流内容。日常训练中,教练要加强对运动员情绪的关注,要于适当的时机对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在运动员训练有所进展或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时,教练要不吝鼓励,在运动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时要及时给予鼓舞,从而增强运动员对团队的归属感,与教练保持融洽、和谐的情感关系,进而促进团队整体凝聚力的提升。如此一来,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将更愿意服务教练安排,更主动地配合教练的战术,更易于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2.4增强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度与默契度
为改善手球队队员之间的关系,教练需通过多元化活动的组织,为运动员的情感交流提供机会,增强队员之间的了解。教练要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展示与表达,分享独特的见解,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运动员之间不同意见的处理,帮助运动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度,从而使之更加默契地进行技战术的配合。在赛场上,默契度高的运动员无需语言交流,只需眼神或动作便可了解彼此的意思,进而能够更好地配合。出现失误时不埋怨、不指责,在所有成员相互信任、共同配合的基础上,在良好的凝聚力发挥下获得比赛的成功。
结语:手球队凝聚力的培养是决定手球队整体战力的关键,但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时间,既要制定清晰的目标,还要合理规划训练计划,在系统性的训练过程中实现竞技水平及凝聚力的同步提升。同时,教练还要发挥自身对运动员的影响作用,在形象维护的基础上引导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心态,并在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下维护好教练员及运动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提升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度与默契度,从而完善凝聚力培养机制,为手球队的长效与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冬娴.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福建质量管理,2018(11):202.
[2]殷飞,韩孟孟,许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群体凝聚力主因子及对策研究——以南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6):744-752.
[3]李长青, 赵效江. 高校手球运动队凝聚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4):227-228.
[4]张班.浅析手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033):110,112.
[5]武勇亮.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 5(07):53-56.
关键词:手球运动;凝聚力;高校体育;心理素质
手球属于团体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能力、身体及心理素质均有较高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手球队具备良好的凝聚力,能通力合作、相互扶助,通过团体力量的发挥而获取优异的比赛成绩。相较于专业的手球队而言,高校手球运动队的身体、心理素质均有所差异,因而增强手球队凝聚力,便成为了加快手球队成长、提升整体战力的重要途径。
1.凝聚力分析
凝聚力是一种粘合群体,引导其为相同目标达成而共同努力的过程,在集体性运动项目当中,凝聚力是群体心理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标。运动队的整体战力,取决于队员的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环境,同时,凝聚力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如手球比赛中,技术及战术差别不大的两个团队,凝聚力更强的团队更易于获得比赛的成功。为此,高校手球运动队应将团体凝聚力的培养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
2.高校手球运动队凝聚力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2.1合理制定任务规划
2.1.1明确目标及任务
手球运动力的任务目标制定时,要做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统一,使队员了解到团队目标的实现既可为集体获取荣誉,也可实现自身价值,达成个人目标。目标的设定要难度适宜,不可设置过高,以免在多次努力下仍无法实现目标而削弱运动员的信心,从而降低其训练积极性,影响比赛成绩。要明确动机强度及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实现科学合理的目标制定,以获取比赛胜利作为训练目标及团队目标。以这一目标为指引帮助运动员明确自身任务,找准努力方向,通过运动员斗志的激发使之自主练习,坚定不移地为目标实现而努力,以此实现团队凝聚力提升。在坚定的信心支撑下从容应对各个层次的对手,从而获取比赛的成功。
2.1.2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教练需要对运动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团队目标及训练任务,做出科学、可行的训练规划。应在高校课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训练计划,并详细制定课时计划。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实时关注运动员的学习进度,了解其身体状况,还要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掌握,综合这些因素及時调整训练方式,实现运动员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强化,使之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均可得到提升。由于高校手球队成员还要兼顾文化课学习,因而要做好文化课与手球训练时间的协调,结合本校特征,合理调整训练计划。若有竞赛任务,需要通过训练强度的适度增加,确保个体及团队目标的实现。
2.2维护好教练员形象
作为高校手球队的领导者,教练要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教练员要注重于自身修养的提升,以其专业的素质、严格的行为规范维持良好的形象,具备创新意识,善于接纳新方法,可通过训练方式调整增强手球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对运动员的吸引力。通过教练员崇高品德的展现、敬业精神的彰显,为运动员树立典范,使运动员对教练产生敬佩与尊重之情,以教练的行为表现对运动员起到间接的影响与感染作用。面对困境时,教练的坚韧与不屈精神会增强团队信心,公正与民主的管理也可确保各个运动员价值与潜力的充分展现,通过运动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促进手球队的良性发展。
2.3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
教练员是手球队凝聚力提升的关键,其与运动员之间是否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决定着团队的凝聚力培养情况。教练员要增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除了沟通训练技术方法之外,也可将生活与学习内容作为交流内容。日常训练中,教练要加强对运动员情绪的关注,要于适当的时机对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在运动员训练有所进展或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时,教练要不吝鼓励,在运动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时要及时给予鼓舞,从而增强运动员对团队的归属感,与教练保持融洽、和谐的情感关系,进而促进团队整体凝聚力的提升。如此一来,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将更愿意服务教练安排,更主动地配合教练的战术,更易于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2.4增强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度与默契度
为改善手球队队员之间的关系,教练需通过多元化活动的组织,为运动员的情感交流提供机会,增强队员之间的了解。教练要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展示与表达,分享独特的见解,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运动员之间不同意见的处理,帮助运动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增强相互间的信任度,从而使之更加默契地进行技战术的配合。在赛场上,默契度高的运动员无需语言交流,只需眼神或动作便可了解彼此的意思,进而能够更好地配合。出现失误时不埋怨、不指责,在所有成员相互信任、共同配合的基础上,在良好的凝聚力发挥下获得比赛的成功。
结语:手球队凝聚力的培养是决定手球队整体战力的关键,但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时间,既要制定清晰的目标,还要合理规划训练计划,在系统性的训练过程中实现竞技水平及凝聚力的同步提升。同时,教练还要发挥自身对运动员的影响作用,在形象维护的基础上引导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心态,并在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下维护好教练员及运动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提升运动员之间的信任度与默契度,从而完善凝聚力培养机制,为手球队的长效与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冬娴.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福建质量管理,2018(11):202.
[2]殷飞,韩孟孟,许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群体凝聚力主因子及对策研究——以南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6):744-752.
[3]李长青, 赵效江. 高校手球运动队凝聚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4):227-228.
[4]张班.浅析手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033):110,112.
[5]武勇亮.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 5(0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