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旧街之昔(一):旧街事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正胜  1951年生于昆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东门往事》《旧街96号》《嫂嫂》《随想录》《旧城往事》等。
  童谣
  五六十年前的昆明,旧街上的孩子善编童谣,尽管编的都是些简单的顺口溜之类,但这些童谣却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童谣是既有时代性并融合着一种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儿童口头语,虽简单,甚至有的词不达意,带有戏谑性,但都是孩子用简单朴实的语言编撰的,既充满童趣,又能令人开心快乐。譬如,“城门城门有多高,八十二丈高,骑花马,打把刀,走进城来挨三刀。”虽词不达意,但念着顺口,当年在昆明颇流行。
  我们旧街上,有个孩子的头长得特大,他在他们家姊妹中排行第四,小伴们就给他取了个四大头的小名,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头大头,下雨不愁,别人有伞,我有大头。”即便含有戏谑对方之意,但因朗朗上口,对方听了亦很开心。
  当年,旧街妇女能嫁给解放军是种时尚,当时的军人颇吃香,嫁了军人,妇女即便没有工作生活便有了保障。因此,孩子们就编撰了顺口溜;“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军。”简单的童谣,顺应那个时代妇女嫁人的潮流。
  有孩子丢失了东西,其他小伴就帮着找,于是就有了“公鸡叫,母鸡叫,哪个找着哪个要”的童谣。当然,找到东西必会物归原主,但找东西念着顺口溜,即便找不到也让人开心。
  记得,我们小学班有个男同学上课爱打瞌睡,成绩一直处于下游,拖了班上先进的后腿,老师再三批评等于零,同学们就天天念 :“小头螺丝钉,上课不专心。”戏谑的顺口溜使他难堪,从此,他改掉了上课打瞌睡的毛病,努力赶超后,成绩赶上了先进。
  五六十年前的昆明是童谣盛行的年代,凡旧街孩子都能背诵几句,有的甚至背颂得更多。诸如:“大眼睛,偷钱买点心,你不给我吃,我就告你老母亲”,“糯米糯米团团,火烧龙船,上船买米,掼下海底”等。童谣太多,就不一一例举,童谣也算是种俗文化,从小就影响着孩子们,在那个娱乐设施极少的年代,童谣像盏不息的明灯,无时无刻不照亮着孩子们的心。
  茶馆里的评书
  五六十年前的昆明,旧街上,茶馆颇普及,有的街道巷道里,大小茶馆便有几间。小茶馆只供人喝茶,稍大的茶馆,除喝茶外,便是讲评书的场所了。
  当年,米厂心茶馆里的讲书人叫雷震白,长春茶館的讲书人叫宋兴仁,二者都是当年昆明评书界的名人。讲书人记忆力强,口才好,一本接一本的讲,诸如“明末痛史”,“大明忠义图”,“七侠五义”,“说岳全传”等,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听书人着了迷。当年,旧街上的老人年轻人或半大孩子都喜欢听书,一旦听进故事情节里,就像上了瘾,非将整本书听完不可。
  那时,我还是孩子,虽喜欢听书,不可能像大人样正襟危坐地泡在茶馆里,只偶尔跟随大人或是与小伴去茶馆里听上几段。长春茶馆离家近,环境好,且是名家宋兴仁在此讲书,我就常常约了小伴去长春茶馆听书。宋兴仁在此讲书多年了,他的名气,他出众的口才博得众多书迷的青睐。长春茶室是间大茶馆,茶桌有十多张,空间虽大,但听书喝茶的人太多,有种喧闹烟雾腾腾的感觉。茶馆里的茶水五分钱一杯,听书的收费也是五分。嗜爱听书的大人,不在乎茶钱书钱,买杯茶,买盅炒豆瓜子嗑着,边闲聊边等待宋兴仁的到来。
  我们不一样,是穷得叮当响的孩子,缴不起费,又想听书,只能找个僻静处站着偷听。三点钟不到,宋兴仁来了,他个子不高,宽宽的脸,戴着顶灰色的帽子。他坐在中间那张讲书的桌前,歇息片刻后,惊堂木一拍,他的评书就开讲了。他声音略略有点沙哑,但讲到精彩处铿锵有力,讲到中场休息收费时,我们急忙往门外溜。等收过钱后,宋兴仁喝上几口茶,润润喉,便又接着上段往下讲,这时,我们又才返回进茶馆,站在门附近听。五点钟,正当故事紧张扣人心弦时,宋兴仁便扎了板,让听者兴欲未尽,想听,只得第二天再来。
  旧时,昆明茶馆里的评书,虽不像电影和戏那样给人有种视觉享受,但一旦听书入了迷,嗜听书的人便以茶馆为家了。茶馆评书,说穿了是在传播一种俗文化,在昆明娱乐活动极匮乏的那个年代,听评书不仅是种娱乐和享受,亦让不少大字不识的人受到了一种俗文化的薰陶和影响。旧街上的不少老人,大字识不得几个,通过听评书,见多识广了,对历史故事及一些历史人物有了了解。当年,我们还是孩子,对评书的认识理解有限,但通过听评书,受评书中的故事影响是颇深的,迄今,五六十年过去了,我仍对当年宋兴仁评书中一些故事人物及事件记忆犹新。
  评书在旧昆明是大众颇喜爱的茶馆文化,在娱乐活动极其贫乏的年代,茶馆评书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过无穷的乐趣,也让不少人受到了俗文化的薰陶和影响。当年,我父亲,我大哥二哥都是评书迷,尤其我父亲,文化初浅,识字不多,但一谈到评书中的故事和历史人物,侃得津津乐道。
  玩玻璃弹
  玻璃弹,也叫玻璃珠,是旧街孩子们用手弹的一种玩乐游戏,带有点小赌性质。地上挖个小洞,谁先弹进洞者,揸一揸,无论远近,只要能击中对方,对方的玻璃弹就归了赢家。儿时,旧街人家的孩子几乎都弹过玻璃弹,甚至连大人们也对弹玻璃弹的输赢方式颇青睐,家门前,河边上,凡旧街有土地能打洞的地方,都能见到大人孩子弹玻璃弹的身影。
  能弹又能玩的玻璃弹全是彩色的,弹心里有片月牙似的黑色、红色、蓝色、白色、绿色等,没有色彩的玻璃弹没人玩。当时的玻璃弹很便宜,一分钱一颗,商店里,或小东门敷润桥的旧货摊上都能买到。每到学生放学时间,河边上,旧街上,凡有土能挖小洞的地方,孩子们就三三两两地玩开了。一场输赢几分钟就能结束,之后,各回各家吃饭。上学路上,亦争取弹上几分钟,有了输赢就收。可见,弹玻璃弹是孩子们较热衷的游戏之一。
  旧街的孩子们,谁的玻璃弹多,谁就成了佼佼者,因为是靠本事一颗颗赢来的。赢多了,亦能卖钱,一分一颗,即便是小钱,能揣着几分赢来的钱,对个孩子来说,便多了几许骄傲和自豪。   当年,我大哥对弹玻璃弹有种偏爱,每天放了学,总要在河边与小伴们弹上一阵,不到吃饭时间不归家。一天,母亲拿钱叫大哥放学后买米,大哥玩高兴了,误了买米时间,天快黑了,母亲在河边找到大哥,岂料买米的钱不翼而飞,气得母亲将大哥拉回家就打,结果钱從大哥鞋子里掉出来。钱找到了,可天黑了,过了买米时间,一家人饿着肚子,还好邻居家借了碗米。
  儿时,母亲给钱的机会极少,偶尔给几分早点钱,舍不得用完,横竖会省下一分钱,敷润桥上买颗玻璃弹揣着,待小伴们约玩了,就参与进去。可人小技不如人,运气也不如人,霎时,玻璃弹就被别人赢了。当然,偶尔也会赢上一两颗,虽有过短暂的胜利喜悦,包包还没捂热,转瞬又成了别人的。
  弹玻璃弹有输赢,便有了小刺激,故而,弹玻璃弹对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不少旧街孩子迷恋贪玩到废寝忘食,吃饭上学都是家人在门前喊叫。这种不起眼的小小的玻璃珠,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打野
  何谓打野?当年,旧街的孩子们晚上不回家睡觉,几个人约了,找个稍能遮风避雨的地方露宿,昆明人叫打野。
  五六十年前,旧街的孩子们颇流行打野,当年,青年路靠珠玑街一侧,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圆木,圆木旁是解木料的工场,白天,工人们在工场上用大锯解木料,工作的景象十分壮观。到了傍晚,木料周围就静谧了。晚饭后,爱爬爱闹的孩子就来爬木料玩,成堆的木料因空隙多,容易掩藏,孩子们就在木料堆里玩躲猫猫,玩到很晚了,不想回家的孩子就在木头空隙里打野。
  儿时,我有过几次打野的经历,打野是迫不得已的,一天,无端地被父亲打了,心生厌气,干脆不回家,就约了几个小伴去打野。夏天,到也凉爽,睡在木头上,看着满天闪烁的星宿,与小伴们互相侃着故事,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到也开心惬意。侃着侃着,小伴们渐渐地熟睡了,自己也只好闭上眼睛。
  第二天回家,少不了被大人一阵怒骂,甚至还会被打。不回家,让大人们一夜的担心,害得大人们也睡不安寝了,发火发怒,甚至打也是正常的。
  若冬天打野就受罪了,昆明虽是春城,白天的阳光下,整个城市是暖融融的,到了夜晚,昆明的气温就降了。夜里,冷飕飕的寒气袭来,身上穿的衣服就那么点,即使缩成一团,或是与小伴挤在一起,也仍然冷得瑟瑟发颤。实在睡不着了,只好坐起身闲聊。聊一阵,又迷迷糊糊地睡去,睡一阵,醒一阵,直熬到天亮,一个个缩着身子回家,回家爬上床,才舒舒坦坦地补睡上一觉。
  还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农村亲戚,床就那么几张,实在挤不下了,我只好约了小伴去打野。那天,在我们旁边的木头上躺着一男一女,约莫二十岁左右。漆黑中,见男的抱着女的,各种肉麻大胆的动作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哪还有心思睡觉,就和小伴一直躲着偷窥。男的抱着女的嘴对嘴,在木头上翻来滚去,不少肉麻动作使我平生第一回有了性冲动,这对男女都离开好一阵了,我的冲动一直平息不下来。
  打野,在当年的旧街上颇流行,对孩子们来说是件好玩的开心事,即便像流浪儿似的露宿街头,没了大人的管束,自由自在惬意地度过星空下的夜晚,这样的感觉是颇惬意颇爽的。
  吃豆腐渣
  五六十年前,在我居住的旧街上有家豆腐厂,旧时代,该厂是来昆明创业的四川人开的私人作坊,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因该厂生产的是粮食制品,故而被收归国有,成了生产豆腐的国营企业。那个年代,国家还不富有,老百姓所需的大多生活用品凭票证定量供应,豆腐厂生产的豆腐是粮食制品。厂在家附近,豆腐天天见,想吃却枉然。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家里人几乎是在半饥半饱中煎熬着,粮食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米饭煮稀,掺些白菜苦菜和瓜豆等,甚至挖些山茅野菜来一起煮,虽拗口,但能勉强填饱肚子。
  一天,一辆拉着豆腐渣的马车从家门前经过,这是豆腐厂生产后的渣子,每天一车车的从厂里拉出,送往农村去作为猪饲料。车上的豆腐渣冒着热气,滴着水。那天,我突发奇想,何不用碗偷碗豆腐渣回家尝一尝。豆腐渣因是猪饲料,赶马车的人只顾赶马,不在乎豆腐渣的泼洒。于是,车刚到家门前,我就迅速地撮了一碗,回到家,烧燃灶里的火,将豆腐渣倒进锅里焙干,之后,放点油盐再炒,直炒到干了,有了香味便可吃了。豆腐渣苦涩糙口,咀嚼半天难以下咽,为了饱肚子,再难咽也得咽。
  拉豆腐渣的马车每天上午都从家门前路过,这样,我每天就能撮到一碗豆腐渣,有几次,被赶马人发觉了,心想惹下了祸端,哪知赶马人笑笑,不在意。
  豆腐渣是猪食,饿到偷猪食吃,可见那时的日子是何等的苦了。旧街上有几家,效仿着我,也偷碗豆腐渣焙干炒了吃,偷的人一多,赶马车的人不高兴了,偶尔会停下车制止一通,甚至骂上几句。俗话说,饥寒起盗心,那个年代的人非常地纯朴,要不是饥饿所迫,何至于去偷碗猪吃的豆腐渣呢。
  吃盐麦粉
  何谓盐麦粉?即当年昆明厂家生产的一种粉状食品,装在一个小纸袋子里,是众多食品中最廉价的一种,一分钱一包。
  盐麦粉含有甘草味山楂味,吸进嘴里,耐咀嚼,奇味无穷,故而,虽是种极不起眼的小食品,却成了当年旧街孩子们最热衷的食品之一。盐麦粉因价廉,一分钱一包,再穷的孩子都买得起。
  盐麦粉虽不能饱肚子,但便宜,好吃,孩子们的口袋里唯一能揣的就是盐麦粉。五六十年前的昆明,物质异常的匮乏,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使用票证,且都定量供给,即便揣着钱,亦难买到想买的东西。孩子们不一样,因当时的家庭条件有限,父母给早点钱就一分两分的年代,孩子们就不敢有过高的奢望了,买得起一分两分的东西就很满足。揣着一分钱,就到街对面的食品店里买包盐麦粉,与小伴们一起分享。当时的一分钱颇值钱,除盐麦粉外,能买一颗水果糖,买几张洋画或是买颗玻璃弹,旧街的孩子们,能揣着几分钱,算有钱人,吃和玩都能尽性。
  我家街对面的商店里除盐麦粉外,亦卖不少廉价食品,三分钱一个的冰沙饼,五分一个椒盐饼,两分一个伊拉克蜜枣,及街上两分钱一个的煎米浆粑粑等。当然,尽管小食品的价格便宜,但孩子们却买不起,即便能买,也是偶尔一回。当时的旧街人家普遍偏穷,孩子们有钱的机会甚少,有,亦只能买包盐麦粉。记得,儿时,我凡有钱时,首先想买的就是买包盐麦粉。盐麦粉,是一种廉价好吃不起眼的小食品,这种粉状食品几乎陪伴了我的童年,渐渐的,人在长,商店里的各种食品亦在涨,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店里一分两分能买到的东西日渐少了,没过了几年,廉价的盐麦粉亦从商店里消失了。   拉板车
  拉板车是苦力活,是早年昆明人最易寻觅到的一种工作。五六十年前,昆明的机动车还非常地少,城里的货物运输主要靠马车板车及马帮驮运。板车是当年昆明城里最普及的一种运输工具,板车不大,装货卸货方便,即便窄小的街巷里都能進出,街上,拉货的板车随处可见。
  当年,我们旧街上的许多大人都靠拉板车挣钱养家。拉板车很苦累,昆明城不大,但坡道多,尤其圆通街下段的大兴坡,武成路两端的长坡及青云街文林街的坡等,拉车人一到坡下就叫苦不迭。拉车的大多是中年男人,有一人拉车的,也有一人拉一人推的,推车的大都是妇女。一人拉车,走平路不费力,若上坡,尤其上大坡就艰难了,即便力大无穷者亦要歇上多气才挣得上坡。空车下坡到也轻松,若是装着货的重车,车的掼性强,又没刹车,只得使出浑身的阻力慢慢往下挪动,下坡按理是轻松的,结果反比上坡更费力。
  当年,昆明拉板车的中年男人居多,中年人找工作不易,因岁数老大不小,没了挑选余地,唯有拉板车的工作好找,许多中年人为了挣钱养家,只好选择去拉板车。拉板车大多以拉小件货物或运送煤炭为主,那个年代,家庭、单位、饭店、学校、及工厂都烧煤,车夫们从北站火车的卸煤处,将煤炭一车车拉进城,送往各单位学校饭店及各煤站。每天得跑无数个来回。拉煤不算苦累,但特灰特脏,尤其风大季节,车夫们脸上身上全是煤灰。下班到家不敢进门,得在门前拍打干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父亲从昭通病退回昆,已界中年,想找个合适的工作不易,只好去拉板车。当时的搬运公司,只有马车和板车,父亲选择拉板车,省去了照应马的那摊杂事。拉板车虽苦累,但收入不菲。父亲拉了几年板车后,即改行去山里做了几年木匠。
  马车板车在昆明一直延续了多年,直至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后,搬运公司购进了一批汽车,昆明城里马车板车三轮车作为运输工具才渐渐少了下来。尽管城里的运输有了汽车,但街上仍有少量的马车板车在跑,但有了汽车,就预示着机动车运输的时代已经来临。
  卖泔水
  五六十年前,每天,昆明城边的农民就挑着桶进城来旧街上收泔水了。何谓泔水,即市民们煮饭时的淘米水,将淘米水积攒在罐子里,积满了,农民们就挑着桶来收,沿街地喊着;收泔水啦,农民们挨家挨户地收,装满桶后,就将一挑挑的泔水收回去,作为煮猪食的饲料之用。
  旧时的昆明人家,日子都过得清贫,凡能卖钱的,诸如梳头梳下的头发,泔水,废书废纸及各种破铜烂铁等都积攒着,积攒多了,待日后卖了添补家用。
  泔水颇不值钱,攒下一大罐,沉淀后,控去辟头的清水,就卖得几分钱,最多时也就五六分钱。当时物价低廉,钱值钱,作为旧街贫困的家庭来说,日积月累的卖,也算是笔可观的收入。
  那时,我们家的日子很苦,泔水能卖钱,于是,攒泔水卖就成了我们几姊妹的习惯。父母整日忙工作苦钱养家,无暇顾及泔水的买卖,卖泔水便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事。每天,收泔水的农民来了,谁在家谁卖,钱就归了谁。虽就几分钱,对个孩子来说,能买水果糖,买小食品,买洋画,买玻璃弹,(洋画玻璃弹均为儿童玩物)亦能买铅笔课本等。
  泔水能卖钱,于是,无论谁淘米都会多淘几遍,总巴望一两日即能攒满一罐。罐子是满了,但沉淀后,真正能卖钱的却不多。那个年代,农民的日子也艰难,许多收泔水的农民,桶挑得颇大,但身上揣着的钱不多,有时,桶没装满钱就没了,只好改日来收。
  一天,嫁往城郊当菜农的表姐来收泔水,顺便稍来几棵白菜,正好我在家,罐里的泔水少得已见底,表姐却给了我五分钱。晚上母亲下班后,我说起此事,母亲就抱怨我说,表姐家的日子也很难,给了菜就得谢谢人家,丁点泔水还收钱,这是对表姐一家的不敬。母亲一说,我感到颇愧怍,钱我没敢用,一直等着把钱还给表姐。可从那以后,表姐再没来旧街收过泔水,我揣着那五分钱,许久都感到心里不安。
  家养鸡鸭
  儿时,在我居住的旧街上,遍街都见放养的鸡鸭,那时的旧街人家,大多是从农村迁徙进城的,虽成了城里人,而农村养鸡养鸭的习俗没变,无论家窄家小,市民们都会习惯地养上几只鸡和鸭。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偏穷,养母鸡能下蛋,能孵小鸡,鸡蛋是家庭伙食中的上好菜肴和营养品。孵多的小鸡能卖钱,养大了能继续下蛋。于是,当年的旧街人家养鸡成风。
  养鸡不必有固定的场所,大多在街上放养,在街上放养不必喂食,鸡会自行觅食,吃掉在地上的菜叶粮食,吃各种昆虫,尤其阴沟边的蚯蚓,都是鸡的上佳鸡食。大鸡们往松土里一刨,蚯蚓及各种虫子就刨出来了,大鸡小鸡即相互争食,有时,为争食,大鸡们就展开了一场打斗。尤其公鸡好斗,大公鸡在街上称王称霸,搧着翅膀,咯咯地叫着,展示着雄性的威武。
  旧街人家,每天一早,就将鸡从圈里放出,鸡就习惯地往街上去了。街上遍街都见鸡和鸭。直游荡到傍晚,鸡鸭们会回到各自的家。街上车马行人来来往往,鸡习惯了不在乎,有时,会突然开来一辆机动车,有的鸡避让不及,霎时死于非命,谁家的鸡,只好拎回家汤退炖煮了吃。
  养鸡,亦是大年三十晚的佳肴,旧街人家,每到大年三十都要宰只鸡,这是老昆明过年的旧俗了,再穷的人家,都要想方设法炖只鸡。过年桌上没有鸡,年亦就过得无味了。故而,旧街人家养鸡,平时,即能吃到鸡蛋,又能尝到鸡肉的鲜美,到了年三十宰杀就有备无患了。有的人家,下蛋的母鸡养了不少,平时舍不得杀了吃,就等着鸡下蛋,除非鸡有了毛病,或是家里碰上什么重大的日子,否则,一般人家不到年三十是绝不会随意杀鸡的。
  那时,我们家的日子很苦,母亲买了五只小鸡养着,养大后全是下蛋母鸡。每天,鸡在圈里一阵咯多咯多地啼叫后,母鸡便会生下几个蛋。当年,肉类吃不到,但吃鸡蛋到也方便。一九七五年的十二月,昆明迎来了破记录的寒流,零下七度,这在昆明的历史上是罕有的。自来水管被冻住了,放不出自来水,汽车的缸体被冻裂,农民的庄稼蔬菜被冻死,寒流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亦给国家和百姓财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我们家圈里的五只鸡那晚全被冻死了,从那以后,我们家再没养过鸡。   养鸡,的确给旧街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鸡在街上放养,不仅污染了环境,也给城市的市貌和环境造成影响,于是,政府颁布了街上严禁放养家禽的禁令,从那以后,我们旧街上的人家摒弃了放养家禽的习惯。
  洗澡
  当年,进洗澡堂泡澡不仅是件舒服的痛快事,且能彻底地洗干净身子。但那時家贫,经济条件有限,家里给钱进洗澡堂的机会极少,除非过年。过年前洗澡是老昆明除旧迎新的旧俗,每年的春节前,大人们都会开恩,给点钱,并敦促去洗澡堂洗澡。当年,昆明的洗澡堂屈指可数的几家,洗澡堂少,洗澡的人多,平时的洗澡堂就拥挤不堪,过年就可想而知了。但再拥挤,年前的澡是非洗不可的。
  记得,五十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揣着母亲给的一角五分钱去洗澡,跑遍了家附近的几个洗澡堂,都因人满为患,插不进足,不得不再寻觅人少的洗澡堂。来到同仁街洗澡堂,是昆明城里的最后一家洗澡堂,人跑得要瘫了,尽管洗澡的人依然多,再无别家可寻,只得进去将就着洗了。
  同仁街离家远,街道名称从小就熟,却是第一次走进这条小街。同仁街窄而短,整条街全是内走廊的洋式建筑。内走廊的建筑在广东地区不稀罕,广东地区气候闷热,建内走廊是作为市民纳凉之用。但在昆明,这样的内走廊建筑就显得稀罕了,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温润,内走廊式的建筑在昆明只是摆设,纳凉的作用不大。但在昆明老街老屋建筑为主的年代,能有条洋式楼房的内走廊的小街,到也给略显破旧的老昆明城添了些光彩。
  很小时就知同仁街有间洗澡堂,因离家远,来此洗澡算是头一回。洗澡堂与其他几家差别不大,有小池,有淋浴,有大池,最拥挤的仍是大池。大池价格便宜,一角五分一人。名曰大池,其实大池并不大,就三四米见方,池边和池子里全是人,都是春节前来赶除旧迎新的。为了洗涤去身上的污垢,迎接新春的来临,洗澡人哪还顾得人多拥挤。洗澡堂里的空气本就不好,人一多,加之水蒸气及人呼出的热气,使澡堂里一片雾气蒙蒙,连眼前的人影都是模糊的。按理,泡大池本是舒服痛快之事,结果挤在人缝里,想挪动一下身子都难,哪还有舒服痛快可言。
  我挤在大池的人缝里,直泡到汗流浃背了,之后,起身用毛巾用力的擦,将身上的污垢擦落水中,水面上漂着的全是污垢,洗澡人不在乎,依然洗得开心。擦过身,洗过头,淋浴上开水一冲,澡就算洗完了。洗过澡,若能在休息厅的床上躺一阵是颇舒服惬意的,但床上全是大人,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想觅个坐处都难,只好穿了衣裳裤子离开。
  走出洗澡堂,脸上身上仍汗渍渍的,但屋外的凉风刮来,那种舒服的感觉难以言表。走出同仁街,回家路上,我就想,若能常常泡个澡该多爽,可当年,除了春节,想常泡个澡的条件是绝没有的。
  学拉小提琴
  十多岁时,突然对学拉小提琴萌生了兴趣,当年,家里的墙上挂着一把老式的德国小提琴,盒子上落满了灰尘。有把小提琴,就免了寻琴之苦,于是,我便取下小提琴开始学拉。
  学小提琴得懂五线谱,须按练习曲的正规要求逐步深入。可我不懂五线谱,亦找不到小提琴的练习曲,只好依照简谱学拉。起初,拉出的声音刺耳难听,影响了隔壁邻居的休息。渐渐的,声音拉得稍柔和了,并学会拉几首简单的歌曲。
  学拉小提琴,就对小提琴的琴声尤为关注起来,走在街上,凡有广播的地方,一听到播放的小提琴声,我就会驻足,一直听到结束。虽才学不会拉,却对小提琴优美声音着了谜。我天天拉,虽学不正规,但进步是明显的。不少小提琴独奏曲会拉了,譬如“渔舟唱晚”,“思乡曲”,“江南春早”等,虽拉不娴熟,但琴声不再像之前那样令人刺耳厌烦了。
  那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年代,学拉小提琴,不仅觅到了欢乐觅到了兴趣,也使那些多余冗长的时间派上了用场。我颇渴望能成为像马思聪和昆明雷漫天那样著名的小提琴家,用琴声给人们枯燥的生活带来幸福和满足。尽管下了工夫花了精力,但因学不正规,始终进步不大。俗话说,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或许是我拉小提琴的天资不足,再是自学不得法,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上。
  文革那年,大哥认识了一位拉小提琴的朋友,经大哥引见,我即投在了这位朋友的门下,拜他为师。他虽不算有名气,但小提琴拉得娴熟,且对五线谱对乐理颇精。他教会了我识五线谱,并借了我一本小提琴练习曲。我按照他的教导方法,开始拉练习曲,从基础学起,不厌其烦。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果真有了提高,小提琴声也渐自优美柔和起来,当然,一些高难的,如快拉,合弦等,虽通过艰苦的练习,有了进步,但真正要拉好并成为一名娴熟的小提琴手还得再下苦心。
  一九六九年,不满十八岁,我响应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成了农民。下乡时,我将小提琴带到农村,劳作之余的闲暇也偶尔拉几下,但农民的生活太苦太累,整日不停的劳动,手也渐渐变僵硬了,加之情绪低落,为渺茫的前途而忧心,小提琴也就懒得拉了,挂在竹篱上的小提琴仿佛被遗忘了似的,很久没再去触摸它一下。
  结束知青生活回城前,我将小提琴送给了一位在当地成了家的知青,从那以后,我再没拉过小提琴。当然,若不遇上知青下乡当了农民,或许我会在学拉小提琴的路上继续发展。虽不具有成名成家的天赋,但学会拉小提琴,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亦能让更多人来感受美妙的琴声。
  请邻居吃饭
  请旧街邻居吃饭是五妹多年的习惯,我们家居住了三代人的旧街在昆明旧城改造中消失几十年了,当年的邻居,当年的发小都成了白发老人。因各住东西,相距遥远,见面实属不易。五妹是个念旧之人,亦是个慷慨大方的女人,每隔几年,她就将旧街的邻居和发小们相约一起,吃顿饭,叙叙旧,使多年分隔不见的邻居发小有了种亲切和温馨感。
  五妹每次请客都邀我参加,我生在旧街,长在旧街,也是个念旧之人,能一睹阔别几十年的邻居发小是我求之不得的。遗憾的是,每次请客都因杂事缠身而措失谋面良机。
  不久前,五妹又安排了一次聚会,请的全是儿时的旧街邻居,五妹电话邀我参加,我答应了一定前往。如今,迎来了一个好时代,老百姓的生活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聚会,谁还在乎吃呢,都想借此机会与几十年不见的老邻居及一同长大的旧街发小谋个面,这恐怕才是聚会的目的吧。旧街是我们的衣胞之地,虽然旧街消失几十年了,但旧街上留下了我们太多儿时的记忆。五六十年前,我们都还是一群懵懂贪玩的孩子,在旧街上你追我逐,打打闹闹,喜闹中充满了温馨的欢声笑语。
  上世纪八十年代,昆明旧城改造,我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旧街被拆除了,从此,邻居发小们搬离了旧街,因各自东西,几十年见不了面。五妹是搭建平台的热心人,在她的安排下,终于,几十年后,我又与久违的旧街邻居和发小们坐在了一起。阔别几十年,颇有点少小离家老大还,相见不相识之感。也难怪,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儿时的一切早已被岁月磨去,当年的邻居,曾经的发小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苍老的脸,不由地令我感慨万端。
  五妹的热心给了老邻居们彼此见面的机会,与几十年不曾相见的发小们坐在一起,叙起了过去日子的艰辛,叙起了儿时的调皮任性,叙起了儿时的游戏和铁路塘外拿鱼摸虾的往事,那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历历在目。仿佛我们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我们都在旧街生,都在苦日子中长大,旧街是我们的生养地,是我们成长的家。虽然,旧街早在旧城改造中消失殆尽了,但老邻居们的情意还在,这是从儿时起延续至今的街坊情意,它像一根牢不可破的感情纽带,深深嵌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聚会是短暂的,但人的友情是长存的。尽管我们见面的机会还有,但毕竟我们都老了,我们要珍惜弥留给我们不多的岁月,尽量把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精彩而有意义。借此,我用我不甘寂寞的笔写上几句,祝愿老邻居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也祝愿我们从儿时起建立的友谊长存。
  责任编辑 李小松
其他文献
烘笼与火盆  烘笼与火盆都是老昆明人冬天简单的取暖工具,早年,在我居住的旧街上颇盛行。烘笼是篾编的,像个提箩,箩里嵌着个底部有小洞的铁罐或是陶罐,将烧燃后的栗炭搛入罐中,就可拎着烘手取暖了。旧街上,拎烘笼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烘笼不大,只能拎者独享。  火盆是个四方木架,长宽五六十公分,高约二十多公分,架子中间有个烧火的铁盆,烧燃火盆里的火后,可供一家老小围坐着取暖。当年,旧街人家都少不了有个烘
期刊
授奖辞  高寒彝区,水冷草枯,只有燕麦迎风生长。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食物,而是天,是信仰,是力量。万物同一。彝人和燕麦,血脉相连。以燕麦之线串起历史与当下,神鬼与人间,加拉巫沙的文字有着燕麦般的纯朴和倔强,亦如大地般厚重隐忍。《燕麦在上》,以一株植物的姿态,在大凉山落地生根,透过燕麦金黄的质地,让人看到一个族群的坚韧、苦难和锋芒。崇山之上,燕麦在上。高高在上。  答辞  吃五谷,生百病。不吃,病未到
期刊
授奖辞  黄玮霜的小说《恶堵》,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节奏,实际体现的是利索和简约的用心安排,她的小说尽力表现出汉语的幽微和精妙。标题中的“恶”,指人世多艰,是小说发生和推进的背景和基调;“堵”则“正话反说”,描述笼罩着整个家庭的生疏与空洞。小说通过现实困境、命运流转、心理感受的重重描绘,让主人公在完成了对心灵之“堵”的疏通后,却面对着家庭和人生命运不可捉摸的慌张。作者写得非常隐忍克制,处处留下空白,
期刊
1  从春城去往秋城,动车最快速,只需三十二分钟,其它列车需要一小时零十七分钟,若是乘坐大巴,就得在车上无聊地呆上一个半小时左右。  这次回乡,我选择的交通工具依然是大巴车。庄景取笑我热衷于浪费光阴,思维与行动力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步伐。庄景似笑非笑,脸上酒窝微显,语气值得玩味。我没有反驳的理由,我也曾以类似的语气对待过庄景。五年前,庄景向我表达爱意,我嘲笑了他。  那个夏夜异常炎热,庄景从怀里掏出一
期刊
钓鱼时光  我在修理一根渔竿的时候,似乎就看见塘面上的草鱼在吃青草,嘴巴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它们很少把身体全部露到水面上,这是一种遗传的本能。只因为吃草用的是嘴巴,这就让你很容易地看见半张嘴巴,根据嘴巴的大小,你就知道鱼的大小了。草鱼大小不等,能从塘面上看见嘴巴,偶尔也能看见整条身形的,一般都是小鱼。这个水塘许多年都没有干过,也从未用大网捕捞过,由此判断,小草鱼半斤八两,大到一两斤的时候,看不见的
期刊
吴娱:两篇小说都有一种“彷徨”感。《云伴》里的年轻人都想离开家,到外面去看一看。可外面的世界真的会更好么,离开家会不会变成把魂丢在风中的孩子,会不会再也回不来。他们是彷徨的。《明月照人来》中的主人公吴南幼时想象自己是一只鸟从高处跳下来摔断了手臂,他也想要飞,离家后却四处漂泊,即便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去往G城,他仍觉得自己无家可归,无岸可泊。他也是彷徨的。你怎么看待作品中的彷徨感?  丁东亚:我更愿意把
期刊
陪母亲坐飞机  从昆明到北京,母亲第一次坐飞机  她向空姐连要了三杯咖啡,对儿子说  太好看了,她要提提神,好好看看  两个多小时,她腮帮紧紧贴着舷窗  张大嘴巴,傻傻盯着外面  是的母亲,她应该好好看看  看看自己无数的前世 永恒的农民  如何匍匐在大地的方寸之处  像一只鼹鼠,或者一只虫子  在土壤里折腾,又消逝于土壤  每一次昂首问天,超不过一株玉米的  高度。无数次仰望天空,不为星辰  
期刊
孤单  母親去世后,我的心一直肿着  世界空空荡荡,安静得吓人  我只有在一面大鼓上不停狂奔  才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我的隐痛呈闪电状,会在一刹那  照亮往昔所有的幸福  妈妈,我今天回老房子去  遇到你照料过的那只流浪猫  她又瘦又脏,她孤孤单单  她蹭我的脚,她孤孤单单  她跟我走了很远很远,她孤孤单单  她一直在叫,一直在叫啊,她孤孤单单  故乡  我的故乡在书架上  在一本沉默的字典里  
期刊
海的深处  你坠入到幽深的海底  这双重的黑暗,  这沉重的夜,  碎裂的时间  别害怕,有发光的鱼  会游向你,  你将被托举着  在轻软的沙床上着陆。  它们会用柔软的嘴唇亲吻你,  直到向你吐出  结着翠绿的为人喜爱的石头。  现在的,和永远的。  窗前雨  窗前的雨,  是无节制的逗号、  句号、感叹号和  省略号。墙上的牵牛花  开了吧?皱缩得像团灰。  如果人不寻找希望,  又用什么来
期刊
在楼下  每天早上8点,我去楼下吃一碗  红烧牛肉面  农民工,熬夜打完电子游戏的未成年人  小服务员,协管大爹,  洗脚店的女人,邻居,小区保安  三个瘦子和四个胖子  带大金毛身份不明职业不详穿双仿款耐克  没有头发的中年老男人  也在这里甩一碗  红烧牛肉面  或者是,红烧牛肉米线  多加薄荷,多加韭菜,多加葱花  少整点辣子和盐巴  抹着嘴巴上的牛油  动作变成一样  味道也变成一样  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