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权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真正提高学生素质。我在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未经过深思,而是凭感官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这种思维能较顺利地解决卡住的问题或能简捷地解决算题。培养直觉思维,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丰富数学表象,并使二者融汇贯通。其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富于好奇心,求知欲强。教师在这方面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这一天性;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题,在什么地方提问题。再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估计、假设,因为独特的思维往往产生于其中。例如有这样一题:一个正方形纸片,边长为36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正方形的周长是长还是短,如果长,长多少?有不少学生利用周长计算公式一步步解答,而有的学生则能开动脑筋,很快地做出合理推测:增加的周长正好是边长的2倍(18厘米)理由:无论是横切还是竖切,都是增加了2个边长,共54厘米)。教师在对学生充分肯定的同时做好示范,鼓励学生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去分析,解答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模仿中发展直觉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
  在现代课堂中,我们教师喜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数学问题(一题多解)。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推陈出新,而不是人云亦云;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理解问题,而不是墨守成规。我常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编出新题。例:“有梨树2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3棵,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变”出一道来。他们会将第二条件不变,变条一条件,即苹果树比梨树少3棵,苹果树有17棵,梨树和苹果一共是多少棵?对,在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们说:“咱们虽然不能像孙悟空那样能七十二变,但来个三五‘变’还是可以的吧。”“变”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思维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联想。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深刻理解教材。比如讲了9的认识后出示9=□+□,让学生填空;由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想到乙数比甲数少多少等。小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较差,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可逆因素加以引导和训练。其次还有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让学生思考“1=?”,不动脑的学生只有一两种答案,而动脑、知识丰富的学生则有以下答案:
  1=1-0,1=1×1,1=1÷1,1/2+1/2=1……1=1+0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必须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入手,必须以学生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多动脑,敢想,敢说,敢做。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启发下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其他文献
本人从事数学教学三十余年,经历了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新课程标的两个阶段,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
期刊
【摘要】培养幼儿言语表达能力,不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幼儿经验,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让幼儿在运用与交往中发展言语能力,使幼儿言语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言语能力;培养;初探  所谓言语,是指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言语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语言是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儿童是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通过个别
期刊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师生关系则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而且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好的师生关系胜过教育本身,师生间如果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心理关系,即使老师讲得再正确也没有用,因为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此时具备很强的叛逆性,他们急
期刊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外乎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知识,为今后语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自己进一步走出社会独立生活做好准备。任务是明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语文老师却将语文与生活的生生剥离开来,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术训练,“填鸭式”的硬压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语文而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语文训练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地机械地重复:生字、词语、句子、段落分析、归纳中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新课程的课堂实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对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结合  在传统观念的课
期刊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教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权利。在课堂中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讨论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学生敢问、好问、善问和有独创的问题的好习惯,最终达到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国培学习、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学现代化手段与电子白板结合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新课程改革; 课堂电子白板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学校也开始逐步进行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标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
期刊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感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1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数,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扣人心弦。但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枯燥无味呢?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只把语文作为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
期刊
在我们农村,大多数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
期刊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加强德育的渗透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数学学科中点点渗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做空洞的说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 介绍法  教师在每一章节前的上课时,都适时适当地给学生讲述些古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