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加强德育的渗透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数学学科中点点渗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做空洞的说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 介绍法
  教师在每一章节前的上课时,都适时适当地给学生讲述些古今数学史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发愤学习的激情。比如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阵景润等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动人事迹和巨大成就。结合珠算教学向学生介绍以前的算盘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出来的简便,快速的计算工具,由于它使用方便、计算快,至今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外也被受欢迎,并被普遍使用。结合圆周率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研究的杰出成就等等,这样唤起学生的爱国心,激起学生的壮志情,让他们从小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
  2 比较法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因素往往能够通过比较才能挖掘出来,进而概括、升华成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思想观念。比如教学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指出用哪种方法计算得快:1、1304-646-354;2、8730-658-42,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题的特点,再让学生计算,然后组织学生比较,第1题如用减法一步一步算,比较麻烦,还容易出错,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一起减要简便得多;第2题更是如此,由于两个减数加起来能凑成整百,再用被减数8730-700更容易得多,不但准确,还省得打草稿。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思想熏陶,什么问题只要想办法就能找到捷径。再如在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汤山村1995年人均年收入4690元,2006年人均年收入达9300元,2006年的人均收入是1995年的多少倍?”针对这道题,我让学生比较这两年的数据,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我把握时机进行国情教育和经济形势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深化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要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3 鼓励法
  在检查学生课堂练习或者评讲板演的过程中,针对错题,对题边评讲,边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从错中知不足,从对中获喜悦,同时使学生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针对有些同学做题不认真的现象,我就结合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海迪全身三分之二瘫痪,躺在轮椅上,完成了大学学业,取得硕士学位以及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等典型事例,鼓励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4 议论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感知事物,如果耳眼同时感知,获得记忆率达70%左右,因此,对于寓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材料,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这样可促进学生投入、内化,提高记忆率,进而增强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六年级分类应用题例7教学中,可发表这样的感慨:“一个工厂一个月节约15吨煤,一年可节约180吨煤,那么全国若干个工厂一年节省多少吨煤?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来节约每一滴水,那么我们十三亿多人可以节约多少水?我们每个公民如果都能做到增产节约,杜绝浪费,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繁荣昌盛。”。这寥寥数语,然而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5 引导法
  引导法是通过数学习题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教学“取小数近似值”时,我让学生思考: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5,这两位小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起初几乎所有学生得出最大的是5.49,最小是5.01。这就是他们考虑问题不全面的表现。于是我正面引导,还有没有比5.01的两位小数保留整数也约等于5?一点拨,不少学生发现还有不少两位小数。如:4.99、4.98……也约等于5。一旦注意“四舍”问题,很快发现这两位小数最小不是5.01,而是4.51。这样做既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受到“全面看问题”的唯物辩证法的启蒙教育,实乃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考总是从提问开始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提问总是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教师的“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认为“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  教师要把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在理解的疑难处、问在知
期刊
本人从事数学教学三十余年,经历了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新课程标的两个阶段,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
期刊
【摘要】培养幼儿言语表达能力,不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幼儿经验,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让幼儿在运用与交往中发展言语能力,使幼儿言语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言语能力;培养;初探  所谓言语,是指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言语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语言是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儿童是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通过个别
期刊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师生关系则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而且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好的师生关系胜过教育本身,师生间如果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心理关系,即使老师讲得再正确也没有用,因为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此时具备很强的叛逆性,他们急
期刊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外乎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知识,为今后语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自己进一步走出社会独立生活做好准备。任务是明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语文老师却将语文与生活的生生剥离开来,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术训练,“填鸭式”的硬压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语文而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语文训练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地机械地重复:生字、词语、句子、段落分析、归纳中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新课程的课堂实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对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结合  在传统观念的课
期刊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教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权利。在课堂中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讨论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学生敢问、好问、善问和有独创的问题的好习惯,最终达到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国培学习、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教学现代化手段与电子白板结合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新课程改革; 课堂电子白板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学校也开始逐步进行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标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
期刊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感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1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数,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扣人心弦。但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枯燥无味呢?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只把语文作为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
期刊
在我们农村,大多数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