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好语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38966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文本、教师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情境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创设情境教育于教学之中。
  一.创设情境的理解
  情境教学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情境教学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有人说:无情境不教学,情境无处不在。关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因此,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我认为:创设情境的课堂才会有滋味,有趣味,有深度,有广度,有生机,有美丽;才会有激情的碰撞,灵性的涌动,精彩的生成;才会实现价值的引领,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对话;没有情境的课堂是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试想,冷漠的老师,冷漠的学生,冷漠的课堂,怎么能唤醒求知的欲望,怎么去体验探索的快乐?学不到知识是小事,如果培养出冷漠的人就是大事了。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操作
  创设情境——教者要精心创设一个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这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关键。可以采用以下二种方式:
  (一)导入情境
  设计这种导入情景时,教师要把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诱导,驾驭全文的内容,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索过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导语:“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看一下插图——谁能解说一下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幅图画放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对平凡的白杨树加以礼赞?‘礼’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怎样进行‘礼赞’的呢?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人,茅盾对白杨树非但不另眼相看,还情不自禁地讴歌赞美,我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哪些滚烫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白杨礼赞》学习后,大家一定会深刻的感觉到它的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学生的思路紧循着教师这段话步步深入,诱发思索的导语,与教师很好地配合,积极思维,教学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模拟情境
  即通过以生活展开情境,或以音乐渲染情境,或以表演体会情境等多种方式,再现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模拟的情境要具有逼真性。
  1.生活展现情境
  作文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一板一眼地去写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乏能引起他写作欲望的情境。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中的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语文应面向生活,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语文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大自然中捕捉灵感。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深。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苏州园林》,利用假日到苏州园林里摄了很多照片,给学生观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选取的乐曲一定要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对应协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如七年级下册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因其富有结构美和音乐美,给它谱上简单的曲子、韵律和谐,使抽象的乡愁变得具体、生动、感人,强烈地感染了读者。又如教《木兰诗》就可以把《花木兰》动画片的主题曲播放给学生听,把学生带入木兰代父从军的意境。
  3.表演体会情境
  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体会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的同学,这样,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如《孔乙己》一课,让学生表演孔乙己买酒喝时的动作,通过表演能很快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很深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想打动学生,就想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1.创设质疑情境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如《背影》中儿子对父亲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参与进来,理解就更深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宠的比较多,他们往往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却体会不到父母亲对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大人的话,把不理解父母归结为“代沟”,更有甚者和父母关系僵化甚至敌对。此时,教师布疑启思,为什么作者会对父亲有这样的情结呢?为什么要爬着火车站的月台送别呢?为什么送别是特别注重背影而不是相互拥抱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加强交流讨论,主动去学习、消化、理解其中的知识和道理。上课过程中,我播放了歌手黄磊的一曲《背影》,那悠扬又略带哀伤的歌声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氛围。接着,我让大家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电视散文《背影》中那一段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和儿子泪光中读信的经典片断。黑白的画面,忧伤的音乐,充满深情的旁白,画面中父亲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时的艰难动作,儿子读信时泪光闪烁的眼睛,泪光中浮现出的父亲的背影,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悄悄震撼着学生的心,让他们的心与作者的情感靠近。然后教师进行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疑问,解开思路疙瘩,这是理性认识的升华。又如教《观沧海》,可质疑《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历史人物中的曹操有何不同,让学生各抒己见。
  2.创设想象情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引发学生的想象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上完《愚公移山》,可以让学生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在情节的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
  (2)安排京城氏之子有什么意图?
  (3)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对愚公形象的认识提高了一步:(一)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二)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看待问题的,也就是课文中所写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此时愚公的形象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会树立起来。愚公的形象是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突出了教学难点。
  3.创设诵读情境
  例如:在《再别康桥》中,开头用三个“轻轻地”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第1节到第5节描写了“西边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潭水,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这些绚丽多彩的康桥景物,诗人的欢喜眷念的真挚深沉的情感也洋溢在这如画的景色中。最后一节与开头呼应,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用两个“悄悄地”表达自己舍不得离去的深情,以及一种淡淡的酒脱的韵味。这些内容,老师没有繁琐的分析,而是学生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去品味,去感悟。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康桥美景,体验了作者情思。当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读出对诗歌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总之,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出现,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因为它,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锢。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变为具有语文魅力的、有趣而又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利用一切课堂环境因素,巧妙创设语文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
  
  叶利钊,教师,现居广东清新。
其他文献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语文最具情感,语文充满灵性,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人格和人情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作品塑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六大解放”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基础上多解放学生的大脑、眼、口、手、耳等,要求教师能紧扣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活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期刊
本文对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和体裁、和声旋律、情感表达、音乐表现形式等发面做出分析,不仅展现了浪漫音乐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更指出了浪漫主义时期下钢琴音乐的美
大语文观念已经被大家普遍认可,而语文“大”在哪里,我们似乎一下子还说不清楚。在教学实践中,也许我们关注到语文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的广博,感受到语文外延之大,而对于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大”还是无从落脚。笔者认为,从教学预设做起,以生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作为评价的标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在长时间的教学探索中,特别是有意识注意到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时,自己有所感悟。  从教学预设的角度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一味挤占学生的时间,加大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不堪重负.我们应追寻教学的有效性,让“教”的行为更精细,在学情的把握、材料的选择、作业的设计、教学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信息化发展与改革的背景,结合书本以及多媒体教学,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课堂。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
“辛辛苦苦复习了一个月,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拿零分,平均分只有二点几,崩溃!”这是笔者在教毕业班时听到的一句最激愤的抱怨。到底哪个考点让老师们如此崩溃?答案是诗歌鉴赏。相信这种“慢、差、费”的诗歌鉴赏复习现象绝非个案。据统计,近几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平均分总徘徊于二点几分,难怪老师们只能喟然长叹了。而且据了解,不少学生对待这道7分左右的题目也如同鸡肋,复习时根本不抱什么希望,宁愿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也不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认识,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引入更为多元化的思考,以此来完善整体的授
期刊
“下老实”一词频频出现于明清小说中,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本文通过列举文献例句,试图分析解释“下老实”的意义为两种:一是情态副词;一是程度副词,以此给近代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