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文的眼睛就是题目。它或许可以帮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或许提醒了学生文章的重点,或许已经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已经走好了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因此,课文题目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或草草了事。不少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课文题目上动足脑筋,力求用多样、有趣的形式挖掘课文题目的内涵,为课文的阅读指引方向。
那么,如何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所追求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知识。可是有不少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兴趣,就是怕阅读,这时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如果能从题目入手,通过一系列精心设置的疑问,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股好奇心必将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去一探究竟,那么,这堂语文课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爱如茉莉》一课,首先板书“茉莉”一词,让学生说说茉莉的特点,再把课文题目补全——“爱如茉莉”,继续问学生爱怎么会像茉莉呢?就用这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他们乐于从课文中找出一点一滴关于爱与茉莉的相似之处。
再如《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学生一看题目就产生了一大堆的问题——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是有人变魔术吗?我最喜欢吃苹果,为什么从来没看见过五角星?这五角星是什么颜色的?这五角星也能吃吗?我吃的苹果里也有五角星吗?作者是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吗?……
有疑问就说明有思考,孩子们冒出一连串问题,一个个紧锁双眉。其实老师心里暗自窃喜:他们有兴趣学习课文了,这篇课文他们一定会牢牢地记在心里。这就是利用课文题目设疑求答,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其实也是给学生学习课文指明了一定的思考方向。
二、提炼——突出主线
写文章有主线,课堂教学也要有线索,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脉络。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光明大道”,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很多时候,教师喜欢紧扣课文题目,把握主线,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如果能恰当地用好课文题目,教学过程会线索分明,条理清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对作者的构思有了更明了的认识,不但可以突出重点,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学生初读后已经能了解课文介绍的其实就是一个自然现象——露,但他们发现课文的题目不是“露”,而是《小露珠》,老师就引导学生感受加上“小”和“珠”字有什么感觉?学生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小”就是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珠”字让人想到了珠宝,十分美丽。老师适时总结:加上“小”和“珠”字就写出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那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小露珠的美丽可爱呢?由学生到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这个问题为线索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没有“散”。
比如《哪吒闹海》一课,题目已经把事件说明白了,就以此为线索:哪吒为什么要闹海?他是怎么闹海的?结果如何?学生能立刻找出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学习理解,思路很清楚,也可以以此为提纲,帮助他们复述课文,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比较——琢磨用意
不少题目已经把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明确地概括出来了,《好学的爸爸》、《美丽的丹顶鹤》……其中的“好学、美丽”更是很直接地把对他们的赞美之意表达出来了,学生看到题目就已经对课文的内容及情感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特别是能养成“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加深印象。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对作者取题目的初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发愤”一词,通过与“发奋”的比较,初步感受司马迁所遭受的非人生活,从而体会他的精神世界。有了这样对关键词的剖析,学生的理解透彻了,印象也就深刻了。
学习《爬天都峰》,让学生试着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不少同学都把“爬”字换成“登”。但在对“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这段话的学习时,学生首先明白了“奋力”就是用尽力气,想尽办法。关注作者是怎样奋力爬的时,抓住“攀着铁链,手脚并用”谈感受,学生能说出爬山的难,要借助铁链的力量爬,要手脚并用保持平衡才能爬上去,也就是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去爬,这时让学生再回到题目,从而明白题目用“爬”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艰难来。
四、联系——把握整体
语文书中,一篇课文不是孤立的,应该联系本单元的课文乃至全册书,如果能从课文的题目入手,通过对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把握,肯定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样,如果能联系整个单元的课文题目,分析其特点,并从单元训练重点入手进行学法迁移,也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学习完《北大荒的秋天》后,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三篇课文的题目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是以景物为题的,内容也是描写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的,让学生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基础上,借鉴其方法来学习后两篇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
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之前学过很多这种类型题目的文章,都是某一历史人物加一件生动的事情来反映人物的高贵品质,于是我鼓励学生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孙中山破陋习》讲述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讴歌了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品质……通过融会贯通,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牢固了。
其实,解读好课文题目不仅能上好一节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我们重视课文题目的教学,积极思考,努力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解读课文题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能进行轻松有趣、生动活泼、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就能把“小题目”做出“大文章”来。
(陈晓军,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215000)
那么,如何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所追求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知识。可是有不少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兴趣,就是怕阅读,这时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如果能从题目入手,通过一系列精心设置的疑问,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股好奇心必将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去一探究竟,那么,这堂语文课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爱如茉莉》一课,首先板书“茉莉”一词,让学生说说茉莉的特点,再把课文题目补全——“爱如茉莉”,继续问学生爱怎么会像茉莉呢?就用这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他们乐于从课文中找出一点一滴关于爱与茉莉的相似之处。
再如《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学生一看题目就产生了一大堆的问题——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是有人变魔术吗?我最喜欢吃苹果,为什么从来没看见过五角星?这五角星是什么颜色的?这五角星也能吃吗?我吃的苹果里也有五角星吗?作者是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吗?……
有疑问就说明有思考,孩子们冒出一连串问题,一个个紧锁双眉。其实老师心里暗自窃喜:他们有兴趣学习课文了,这篇课文他们一定会牢牢地记在心里。这就是利用课文题目设疑求答,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其实也是给学生学习课文指明了一定的思考方向。
二、提炼——突出主线
写文章有主线,课堂教学也要有线索,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脉络。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光明大道”,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很多时候,教师喜欢紧扣课文题目,把握主线,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如果能恰当地用好课文题目,教学过程会线索分明,条理清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对作者的构思有了更明了的认识,不但可以突出重点,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学生初读后已经能了解课文介绍的其实就是一个自然现象——露,但他们发现课文的题目不是“露”,而是《小露珠》,老师就引导学生感受加上“小”和“珠”字有什么感觉?学生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小”就是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珠”字让人想到了珠宝,十分美丽。老师适时总结:加上“小”和“珠”字就写出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那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小露珠的美丽可爱呢?由学生到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这个问题为线索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没有“散”。
比如《哪吒闹海》一课,题目已经把事件说明白了,就以此为线索:哪吒为什么要闹海?他是怎么闹海的?结果如何?学生能立刻找出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学习理解,思路很清楚,也可以以此为提纲,帮助他们复述课文,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比较——琢磨用意
不少题目已经把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明确地概括出来了,《好学的爸爸》、《美丽的丹顶鹤》……其中的“好学、美丽”更是很直接地把对他们的赞美之意表达出来了,学生看到题目就已经对课文的内容及情感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特别是能养成“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加深印象。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对作者取题目的初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发愤”一词,通过与“发奋”的比较,初步感受司马迁所遭受的非人生活,从而体会他的精神世界。有了这样对关键词的剖析,学生的理解透彻了,印象也就深刻了。
学习《爬天都峰》,让学生试着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不少同学都把“爬”字换成“登”。但在对“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这段话的学习时,学生首先明白了“奋力”就是用尽力气,想尽办法。关注作者是怎样奋力爬的时,抓住“攀着铁链,手脚并用”谈感受,学生能说出爬山的难,要借助铁链的力量爬,要手脚并用保持平衡才能爬上去,也就是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去爬,这时让学生再回到题目,从而明白题目用“爬”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艰难来。
四、联系——把握整体
语文书中,一篇课文不是孤立的,应该联系本单元的课文乃至全册书,如果能从课文的题目入手,通过对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把握,肯定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样,如果能联系整个单元的课文题目,分析其特点,并从单元训练重点入手进行学法迁移,也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学习完《北大荒的秋天》后,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三篇课文的题目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是以景物为题的,内容也是描写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的,让学生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基础上,借鉴其方法来学习后两篇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
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之前学过很多这种类型题目的文章,都是某一历史人物加一件生动的事情来反映人物的高贵品质,于是我鼓励学生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孙中山破陋习》讲述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讴歌了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品质……通过融会贯通,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牢固了。
其实,解读好课文题目不仅能上好一节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我们重视课文题目的教学,积极思考,努力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解读课文题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能进行轻松有趣、生动活泼、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就能把“小题目”做出“大文章”来。
(陈晓军,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