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画对低段小学生美术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前教育领域,范画是低段小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加油站”还是“绊脚石”?本文从两方面来对此问题进行阐述,一方面从理论出发对范画的概念及范畴等问题进行论述;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的调查研究,以客观数据来说明问题,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上客观地揭示范画的实用价值,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范画;美术教育;美术能力
  一、研究背景
  (一)范画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范画,从字义上理解是指美术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图画,是具有示范作用的,以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视觉艺术作品。示范者参照也,其中暗含了一种对照与标准的意思。那么,是否只有教师课堂上用于让一年级小学生模仿的示范作品才称之为范画?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范画的概念做了以下论述与界定:范画是指教师提供给一年级小学生观察与欣赏的一种直观性教具,它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作品,也可以是一年级小学生的作品,还可以是著名画家的作品或者经过摄像处理的一些美术类图片等等。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与趋势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一年级小学生美术教育的目标有四点:1、表现儿童的美感。2、发展一年级小学生的思想。3、增进一年级小学生的知识。4、练习一年级小学生的目力与手力②。从这一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已经从一年级小学生美术教育单纯传授技巧的误区中摆脱出来,逐步关注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兴趣的培养了。
  二、范画是否适合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
  学前美术教育能不能使用范画,该不该使用范画,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范画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原则之一,因此,范画模式是否适合学前儿童,首先应从心理学角度来加以阐述。
  隨着一年级小学生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感性经验增加,思维渐渐摆脱了直觉行动性,同时表象也渐渐发展起来。这时的一年级小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日常经验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并通过语言、图画等表现出来,比如你问一年级小学生:“妈妈是什么样的?”小班的一年级小学生已经能说出:“头发长长的,卷卷的,皮肤白白的。”但她们还不会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来表达,这时示范与范画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一年级小学生表达的需要,只有让他们学会去表达,掌握一定的必要的表达技巧,他们才能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才会引起兴趣。
  总而言之,范画模式是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它的使用不但不会阻碍一年级小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反而能够很好地促进其发展。但是如何避免让范画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单纯的模仿对象,甚至成为其创造力发展的枷锁?这关系到美术教学的评价与课堂组织等问题,在此不做深入的探讨。
  三、低段小学生美术能力的范围以及与范画使用的关系问题
  根据布鲁姆关于学习目标的论述,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来阐述一年级小学生的美术能力。认知方面主要包括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事物理解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情感方面包括个性形成,审美情趣的培养等;动作技能则主要是美术表达技巧的掌握。为了更清楚地阐述不同范画对一年级小学生美术能力所带成的不同影响,可以分三大部分来进行论述。
  1.欣赏性范画
  欣赏性范画的作用主要有引入活动内容,引起一年级小学生兴趣,拓展一年级小学生思路等。通过对90份不同年龄段美术活动教案的分析统计,笔者发现用欣赏性范画引入活动内容的情况非常普遍,分别是大班为66.67%,中班63.33%,小班73.33%,明显超过其它方法的引入。同时,这种直截了当的方法能使一年级小学生明确目标,通过对范画的欣赏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与观察能力。
  2.操作性范画
  操作性范画是解说作画步骤,以及重难点的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在直觉行动思维尚表现明显的小、托班,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教会一年级小学生表达的技巧,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观察的兴趣与能力,发展理解能力与概括处理画面的能力。但这类范画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明显,对一年级小学生创造性有一定阻碍。
  3.示范性范画(包括步骤性范画)
  这类范画是最受人们争议与排斥的一种,它是模仿教学的代言,虽然在促进一年级小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但是它对一年级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致命的影响。同时,由于示范性范画主要贴近一年级小学生的作画水平,一般都不十分精美,对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审美能力并无明显效果,同时在认知方面的促进作用也不如其他两类范画。因此,笔者以为,在未来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这类范画将会慢慢消失。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相当于一个大家庭。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繁琐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高中、职高、中职、中专,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寻找恰当的解决对策,以便能够为社会输入更多的建设性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辅导员;不足
期刊
摘 要:历史是由无数的史料加以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需要大量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才能明确被后人作为曾经发生的事情加以分析和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历史课本的基础上加入史料来实施教学,并借助课本以外的史料资料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感受,进而帮助学生成为学史、明史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  初中历史教师在利用史料实施教学时,需
期刊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
期刊
摘 要:数学符号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色,它是表示描述數学数量关系和规律的所有符号,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就是来自于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使用方面,数学符号是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具体培养策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迁移符号知识调动兴趣;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理解符号抽象性;引导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符号
期刊
摘 要:大数据这个耳熟的概念近年来很多的人士提及,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出现,并且经常和云计算联系在一起,云计算与大数据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并且在将来会是怎样的发展趋势呢?这些年来,大数据及云计算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被世界各地所关注。根据“按需服务”的理念“云计算”正在迅速发展,“数据即资源”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利用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据大数据特点对传统的原始数据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北京市战略定位的明确,首都功能定位调整及生源的减少,北京市西城区各中等职业学校处于巨大的转型变革之中。面对这一现实,契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本文旨在探讨将职业学校开发综合实践类课程作为职校转型的新的契机,浅谈自身对职校教师开发综合实践类课程的一点认识及体会。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校教师;综合实践类课程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影响下,使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所需面对的要求也在增多,其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开发美术课程其所具备的价值来充分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美术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引言  小学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实际中对开发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数学知识,因此,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让他们能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却走向了一定的误区。这就使得生活化的教学不仅没有发挥出作用,还影响到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策略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指活动的客观特征
期刊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同学,平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却突然有所下滑。这种情况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说非常的危险,教师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来帮助学生能够短时间之内把成绩提升上来。本文“学霸”帮扶的实际案例出发,对如何帮助这类成绩突然下滑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成绩提高;相互帮助;下滑  综合月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