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石资源.石文化巡游》专题系列之十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自2004年至今,笔者已三次与密友陈月华考察了方圆百里的皎坪渡、川滇峡谷一带,体验和发扬长征精神,徒步探究金沙江沿岸观赏石资源及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全文概分16个部分,因涉及的资源面广而资料丰富,共分上、下两期刊载。
  下部:十、掏空山崖
  铁矿叠出;十一、蛇纹玉石寻根溯源;十二、五色七彩魔幻洞壁;十三、红碧玉岩迷踪破解;十四、沧桑变故化石见证;十五、考察探索回味苦甜。
  十、掏空山崖铁矿叠出
  在皎坪渡大桥南岸的西边1千米,有座“铁矿山”,已开采了16年,在最红火的年代,拉矿石的卡车经常要排数百米,整座铁山都被挖得“千疮百孔”。这里主产的磁铁矿、赤铁矿,为形成于12亿年前元古代晚期的沉积变质型“磁铁/赤铁石英岩”,矿石堆里还夹杂着一些黄铜矿矿石。在北岸西部亦有含铁矿层及被开采过的坑洞(受磁铁矿干扰,笔者的地质罗盘也有些失灵了)。
  


  十一、蛇纹玉石寻丰艮溯源
  简单的红薯充饥、沟水解渴后我们又向谷底追索,两小时后翻过“五色崖”,此时天色已晚,难于再往上攀爬,抬头望去在千米崖壁之上,才是位于悬崖顶部的汉白玉大理石“母岩”,只好今后再想法从山那边翻过去才能完善考察。
  2007年3月2日,笔者又与陈月华等自驾车前往汤朗乡,次日上午才到达现场,在老鹰崖一带实地考察得知:此处为一套受区域变质的含“叠层状圆藻化石”的蛇纹石化大理岩矿,矿层东西向断续延伸约千米,倾向南,倾角20°,矿层厚15~20米。这里纯净的汉白玉不多,而以蛇纹石化汉白玉以及含圆藻化石的镁质大理岩为主,有些蛇纹岩中含短纤维石棉。
  长期以来在野外考察,极少有人给笔者拍照留念。当登上千余米高的老鹰崖极目俯视峡谷时,昔日徒步奔波的江谷路线历历在目,心情分外激动,兴致高涨地披上牧羊人自制的山羊皮褂而留了个难得的亲和之影[图32]。
  


  从海拔2300米老鹰崖向北俯首环视[图33],可见白石沟峡谷及沟口的鲁车洪积扇。仔细分析了大峡谷及江北四川的特殊地貌,回顾1933年发生的近代断陷[图34]及著名巨型大滑坡,曾经阻断过金沙江的水流达两昼夜而引起的大山崩遗址就在眼前[图35],居高临下心旷神怡,极目远眺尽收眼底[图36]。伹在此滑坡、山崩大沟一带尚存在着明显的地质灾害危险,危崖下村民的安危,实在令人担忧!
  十二、魔幻七彩五色洞壁
  在白玉沟与简易公路交汇处,发现一个富含铜矿氧化物的废矿洞,洞高1.6米,深3米;洞壁周边及洞口全被含蓝铜矿、孔雀石(碳酸铜),胆矾(硫酸铜)、褐铁矿的溶液沉淀染色成了色彩绚丽的魔幻“七彩洞”[图37],洞底还徐徐流淌着共生的酸性铁锈水,铁锈水与附近沟谷里残留的富矿质地下水不断渗出,在洞前下方的溪流崖壁上常年流淌,沉淀出了彩色的“色带瀑布”——五色崖[图38]。
  


  如此明显的“找铜矿”标志实属罕见,为何没有继续开发呢?唯一的解释是:氧化铜难于分选利用,也没有找到原生硫化铜矿脉故而废弃。但作为找矿标志和线索,应给予重视、利用。并继续深入揭露、扩大调研范围。想必会有所获。
  十三、红碧玉岩迷踪破解
  已衣乡金沙江的一处崖脚下,曾发现并采有优质的朱红色碧玉岩,经加工试验,其性能优异[图39],将成为有价值的矿点。另一处原生的棕红色碧玉岩露头,发现于江北岸的崖脚地带[图40],原生矿在崖壁上呈带状分布,而有待追索探究,但至少能提示我们:这可能就是本区金沙江下段此类碧玉岩卵石的母岩之一。
  十四、沧桑变故化石见证
  1、白玉沟及各河滩的藻卵石
  原生露头(母岩)产于汤朗乡老鹰崖一带的镁质大理岩中[图41],包含由其搬运滚磨成的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圓藻化石及圆藻蛇纹玉卵石[图42]。从其结构构造的特征分析,其已受过明显的区域变质改造,部分已重结晶为汉白玉。
  2、硅化白云岩藻礁化石
  南岸东段的月心滩至半坡滩一带。发现硅化白云岩中的“叠层状圆藻化石”礁岩,在整块重2吨多的大石头上,由几百个拳头大的叠层藻化石群体组成。因受干热河谷风沙吹磨,天然浮雕状纹饰极为清晰[图43],这是12亿年前元古代晚期的最重要化石——叠锥状圆藻。这是几乎未曾遭受变质的生物礁化石,也表明当时是处于温暖浅海沉积环境下生长旺盛的藻礁体化石。
  3、砂岩中的盾皮鱼骨板化石
  因忙于赶路而无暇光顾路边的一处废弃采石场,直到第三次考察的归途中,才顺便下车休息和找化石。在一处浅棕黄色的粉砂岩里发现几片原始盾皮鱼的大骨板,其丘点状纹饰极为清晰,为笔者几十年来采获的同类标本中,骨板较大、纹饰最为清晰者[图44]。因化石骨板与少量植物碎片共生,表明其生活于河口滨海区的淡化半咸水环境,属3.8亿年前泥盆纪的罕见之物。
  十五、考察探索苦甜回味
  1、爬崖横行脚手并用:看似无路可走了,但“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毛主席红军长征诗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大无畏精神鼓舞我们迂回前行、知难而进。继续跌宕匍匐,横向攀爬跨越,苦苦寻找渡口。不久,百米外看似“渡口”的江边,一条小小的木船从陡立的崖壁脚下探出头来[图46],得到“获救”的心情鼓舞,虽汗珠扑面却又露出了笑脸。
  2、赊莫摆渡天旋地转:离岸还不到20米。近在咫尺的激流漩涡就一个个张着大口在打转下陷,摆出一副“吞船”的架势,看着确实有些心颤!岸边悬崖宛如正在倾倒,抬头张望帽子就掉了下来!只见陡直的崖壁在空中移转,高空的蔚蓝天际使我再度镇定下来。年青船夫使劲地摇桨抢渡,好像有些力不从心!我紧抓船弦,屏住呼吸四处张望。好不容易闯过了湍流漩涡区,船家才松开了紧锁的眉头[图47]。几天后的返程渡船上,由两位船手协同摆渡,大家心里就踏实多了[图48]。
  3、沙滩裸浴天真童趣:正在阶地边坡的块石和卵石间艰难行进时,150米开外的细榨滩内侧的沙滩上,有几个男女小孩在暖呼呼的沙滩里滚爬,一个个裸露着黝黑而健康的身躯,进行着罕见的“沙浴”和天真的嬉戏。我们的突然到来,打扰了孩子们与阳光和大地的亲近[图49]。
  4、夜宿农家涛声助眠:细榨村位于高出江面60米的古阶地上方,要从河滩向山坡上爬去,又累又饿,还背着几块心爱的卵石,到村边时天已黑了,最后住到了老陈的亲戚家——地道的山村农户。由于全天候的徒步奔波,显得格外疲惫,在哗哗不停的江流旋律伴奏声中很快进入了梦乡,一觉睡到天亮。
  5、山坳绿荫蟒蛇盘踞:告别被打扰了几天的陈家亲戚,我们又花了一天的功夫原路渡江、步行返回到了皎坪渡。一路上回味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和无法征服的重重悬崖峭壁,拍下一些镜头作为永久的回味[图50]。
  方圓百里的众峦群崖尽是无边无际的岩山,唯独南岸断层崖下郁郁葱葱,令人神往。据传有人曾深入幽林砍柴,遭遇千年大蟒惊吓,从此无人敢冒犯。“崖漠绿洲”由一道断层屏障保护,地下水丰富水土不流失,人迹罕至而植被发育,最终发展成了幽静的“蟒蛇禁地”——干热河谷最后一片绿色净土[图51]。
  6、水土不服巧遇良机:干热河谷蒸发量特大,饮水里含有较多硫酸钙(石膏)及硫酸镁(泻利盐),本地人已经适应,而初访者就必然要拉几天肚子。沿江步行考察到了下午,因身体疲惫不适而寻石许久均无中意收获,饥渴交加时又闹起了肚子,一阵阵地感到浑身瘫软无力而直发冷汗,无奈之下躲到边坡上的一块大石头后面“避难”,却无意中发现这是一块重2吨多的浮雕状“叠层藻礁化石”——距今已12亿年的本区最古老化石,这成为三次考察的收获之最,欣喜之下淡忘了“肚子”而振作起精神留了个“外强中尴”之影[图52]。
  

其他文献
                 
期刊
周明打小就跟水晶有着不解之缘,中学刚毕业,即被山东、河南两家水晶加工企业先后聘用。八十年代初返乡创业,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牵头成立了县眼镜协会,同时开起眼镜商行,带动全县年销售水晶眼镜10多万副,业界同仁称他“眼镜大王”。《中国地质矿业家列传》收录了他的事迹;199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前些年,他去过河北、内蒙古拓展新的创业空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20多个省区,也
期刊
新藏家们在市场成熟发展的当下,正呈现出快、准、狠的投资高峰,他们已不常到产地及一级市场去找资源,一般都在二三级市场收集精品。虽然入市并不早,但投入却不小,其中的体验也各有不同。本期,我们特约三位嘉宾,听听他们是怎样买石头的。      对话人物:李军  李军,1975年生,鄂尔多斯联邦集团副总裁、内蒙古万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藏家对奇石的认识、了解,也是需要时间的。藏家并不一定非得是专家
期刊
若论起古代赏石对象之中,谁的观赏率最高及知名度最大,其实并非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和昆石等四大名石,而是置放在书案上的一方小石砚。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供毛笔蘸墨书写的工具。古代时用砚最普遍,家喻户晓,尤其文人们更是与它朝夕相处,视为知己。本来作砚的材质是很多的,如泥、玉、青瓷、紫砂、水晶等,但为何历代石砚的数量竟是最大?这是因为石头坚而不顽、质地致密、石性比较滑腻、研墨时极易和濡,加之石色斑斓凝
期刊
千种玛瑙,万种玉,这是概指玉的种类、产地之多。但通常被人们认知的只有几种:翡翠、和田玉、独山玉、蓝田玉等,还有最近国家认同的黄龙玉。对玉石产业开发的市场营销,宣传力度应加大、加强,对新的玉种,提升人们对它的认知度,宣传很重要。云南、四川凉山州等地出现的一种红色玛瑙,当地人民发现已久,彝族人最早将它作为“打火石”,这种红玛瑙质地细润,其中品质上乘的,硬度能达到9度,多分布在玉米地、红薯地里。由于此种
期刊
六、一石多字    文字石多为一石一字。一石两字以上者少见。若这字又能自成一词,如“中华门”,甚而一句如“我拜年”之类的,那真是少之又少了。  图1的一石两字“七一”,二字风格一致,如出于一人之手,笔力刚劲,有魏碑风骨。特别是“七”字的起笔与“一”字的收笔,左右照应,恰到好处。  不过,最奇的还是图2的“宝石”二字,其用“笔”似着力于侧锋,字体苍劲游移,险峻凝重。二字不但用笔结字俱妙,而且章法特佳
期刊
天下奇石之多,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有观赏价值,同样也不是每一块可赏之石都有意境,赏石之意境因人而异,因石而异。欲达意境,重在赏石者的艺术修养和思想。赏石意境,我的体验可用三句话九个字概括“善于观、贵于思、悟于心”。  善于颜,欲得好石,重在选石之慧眼。从“形、质、色、纹、韵”的衡量标准去观察,有没有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某些与众不同之处,形成一枚奇石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甚至使一枚奇石成为珍品或孤
期刊
编辑张鑫说,朱富有先生的这方奇石一定要我来为他写“风水”,听之甚慰,感觉出这是一种信任,一种期待。信任的是希望我能把这方石所蕴含的“风水”能量和收藏与置放等诸多方面说清楚;期待的是在充分肯定藏石者的审美立意后,还能挖掘出这方奇石的另类大美。于是,对于这种信任与期待,更担心写出的东西有亏于此石而贻笑于世。  奇石本就是见仁见智的自然物,它无为而生,因形色被人喜爱珍藏,至于用什么方式看石、怎样看才对,
期刊
2011年6月,一只1.5万的“饺子”,让许多人品咂良久。产地哈密的石友无不惋惜:这样好的“饺子”再也找不到了,1.5万太便宜工,座该留在哈密;买方河北石友则颇为得意:“饺子”要留着,10万也不卖。  “饺子王”是怎么来的?  原藏者邵巍:那是2007年左右,蛋白石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常下戈壁的就会发现,在同一个风口带上的石头形状容易相似。当时,我就觉得这一块儿出的蛋白石形状大小挺像饺子的,可以
期刊
疯狂检玉人  每到周末,博乐的石友便会组成摩托车队去乌尔禾捡彩玉!——博乐石先生  今年,克拉玛依的戈壁滩很不平静,从二月份开始,每到周末就聚满捡石的人群。据克拉玛依乌尔禾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温保民先生介绍,当地住宿和就餐问题一到周末就很紧张,很多人找不到地方住,干脆就带上帐篷住到戈壁滩上。  这些周末捡石人除了本地的,还有来自全疆各地的石友,乌鲁木齐,石河子、博乐、塔城等地的人尤其疯狂,或开私家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