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世界的公民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复兴时期,亲王和教士们用罗马的废墟装点他们的宫殿,在讨价还价声中,神与皇帝的雕像被移走,离开沉睡1500年的土地。当红衣主教埃斯特在蒂沃利兴建别墅时,也请建筑师黎戈里奥进行搜索,因为他被吸引来之前,早有一位贵人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这里定居。蒂沃利是一个环山的峡谷,离罗马城区不远,却也有几分幽静。300英亩的土地上曾分布着花园、会客厅、浴场和柱廊,成百上千的雕刻藏匿在淤积的池塘里,塌落的台阶下,以及千百年来自由生长的荆棘中。这里曾是哈德良皇帝的别墅,当兴盛之时,不仅有皇帝和他的伴侣在此享乐,还有那些辅佐他的高级官员们,尽管后来的统治者们也光顾过它,但这阻止不了时间的侵蚀。蒂沃利的价值被遗忘了,年久失修且风雨相栖,直到1461年,学者们以新的热情进行挖掘时,弗来沃·比昂多——一个古文献研究者才把它与哈德良重新联系在一起。
  黎戈里奥认为此地的意义远比起红衣主教的花园重大。在工作日记中,他表达了内心的矛盾:“我全心全意渴望恢复和保留古代留下的记忆,但同时也要满足那些以收集古迹为乐的人们。”于是,他只能针对所见,做出精确、细致的概述,绘制现存的别墅遗址,然后再把取悦资助人的雕像运走。
  此后的两个世纪,不断有北方的贵族们前来意大利瞻仰逝去的辉煌。他们渴望得到无价的珍宝,特别是与皇帝相关的文物。古董商们在蒂沃利挖掘雕刻,然后送到欧洲气派的宅第和大理石住房中用于装修,只有少数人不那么贪婪,如文学家歌德,他在游记里道,看见蒂沃利的景观,“可以丰富人的一生”。
  终于,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系统的挖掘开始了。考古学开始以科学为基础,意大利政府从一位贵族的后裔处购买了这里近一半的财产,当地遗留的奇迹,尽管已是废墟,仍能显示其创造者超凡脱俗的特点——即使以罗马皇帝的标准衡量也是如此。毫无疑问,哈德良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神秘色彩将愈加浓重:他兴建建筑物,创造城市,铸造纪念币和工艺品,试图将高效、组织良好的帝国改造成公正和平的文明社会。没有哪位皇帝曾如此不倦地周游治下的疆域,也没有谁如此对行省地区表示关怀。他追求神秘的体验,修复古代的神殿,颁布新法典,使帝国机器顺利运转。他对于欧洲和地中海社会的影响如此深远,甚至延续到罗马帝国灭亡之后。
  但这位仪表堂堂的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却一直令史家不得安宁。编年史记录了他对一个年轻人的热爱,以致在后者溺水而亡之后将其尊奉为神。对他的崇拜也借助权势在各地蔓延。这种崇拜是如此盛行,以致它几乎主导了当时的宗教生活。
  尝试权力
  哈德良公元76年生于罗马,在西班牙南部的伊特里卡度过了童年。那里是他祖先从意大利移民过来的地方,也正是这座城市,在公元1-2世纪向罗马输送了一批显贵,其中既有哲学家塞内卡,也有哈德良的前一任皇帝——图拉真,后者有着哈德良努斯的族姓,表明他是哈德良家族在亚里安的一支。
  正是图拉真在哈德良成为孤儿后成了他的监护人,并确保他得到行政和军事职位,而他的妻子普罗比娜,也对这个青年人关怀备至。她没有子嗣,于是把压抑的母爱全部倾注到养子身上。是普罗比娜包办了哈德良与萨比娜——他的一个远房堂妹的婚姻。不论婚姻给这位年轻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这样的结合注定是不会美满的。
  图拉真19年的统治期间,哈德良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他参与在中欧和近东的军事活动,并作为下潘诺尼亚长官统治着帝国北部的多瑙河。他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声望,于42岁在图拉真弥留之际被指定为继承人。117年8月,哈德良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一些百姓为之欣喜若狂,在埃及,一位代表太阳神的演员庄重地宣布老皇帝业已成神,他的接班人亦已来临:“我刚刚与图拉真乘白马战车飞翔,来此宣布哈德良成为你们的新君主。以他的能力和他神圣的父亲的天才,天下万物愿意为他效劳。”但在罗马,这位年轻的新皇帝并没有令元老们产生敬重。
  地方口音召来了嘲笑,由于长须,贵族们怀疑他是“反传统的人”,但和他亲密的人知道,在前线,没有比他更好的统帅,因为他能与属下忍受相同的艰苦,分享士兵粗糙的口粮;他的文学水平不只可以胜任例行公事的赞美词,还发表过讲演稿、评论、一本言论集和一篇自传,他还尝试创作诗歌,而饱受争议的蓄须则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希腊先哲。
  哈德良对各门学科得心应手,智慧和才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说,他可以同时口述备忘录,创作文章,倾听汇报,和朋友交谈且妙语连珠。他唱歌、吹笛、在餐桌上谈论美术、建筑的精美细节和数学,一个倾倒的编年史家称他为“样样都半精通的艺术爱好者”。
  他有时可能会反复无常。与之亲近的人经常突然被禁止在他面前露面,或索性被逐出罗马。但哈德良也会动恻隐之心。一个精神错乱的奴隶心怀杀意地向他扑去,他坚持把这个大逆不道者送到医生那里,不伤害他。
  收集哈德良行政决策的《言论集》流传了下来,其内容向人们展示了他如何处理政务:一个男子为他服役的儿子们上诉,担心这些青年人触犯军规:“皇帝陛下,派我去吧,哪怕让我做他们的仆人。”在哈德良看来,这真是令人反感的提议。然而,他还是任命这名男子为百夫长,并把他派去掌管他儿子服役的队伍。
  但是,宽容并不意味着皇帝能轻易地被人左右。一次,一个男人来到他面前,讲述了一个关于判决的故事:他年迈的父亲遭遇冤屈,大部分财产被没收,希望能重新审理。哈德良询问这个案子是何时判的,被告之:“10年前。”他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那么,为什么你以前不督促重审此案?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都把陈年旧账拿来重审,那么我们什么事也不能做。”
  法律司法改革是哈德良心中的大事。过去的法规、法令自相矛盾,为解决这一混乱,他聘请塞尔维乌斯·朱利安努斯耗费近10年创立一套明确的法规。当它完成之时,帝国有了一个更有效率的法律机器,甚至在罗马陷落后还长期运转着。
  哈德良的司法改革包括改善奴隶的待遇,罗马的公民再也无权处死、阉割他们,或遣送他们去妓院和角斗。但是,他并未终结臭名昭著的酷刑逼供,也没有一个奴隶可以就此忘乎所以。皇宫中的一个奴隶——大概是个受了良好教育的职员,与两位元老无拘无束地交谈,哈德良看到这个情形时很不高兴,马上命令给那个奴隶一记耳光。即使这样,皇帝比起其他贵族来说,还是更不注重阶级。他曾把一位做过奴隶的禁欲哲学家当成他朋友中的一员。   不论奴隶还是元老,都因哈德良的政策而受益。即使是小小的变化——如禁止驮着沉重货物的马车和骑马人在狭窄的街道上行走——也使罗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他实施的官僚机构改革意义重大,在选拔文官时,业绩成了首要指标,来自帝国各地最优秀的人物被安排到重要部门,在书记官和职员的监视下工作。为了协助行政事务,邮递网络也得到改进,哈德良认为良好的通讯系统是维持一个国家的根本,并命令帝国国库为此承担支出。
  被载入史册的朝圣
  罗马是权力的宝座,但皇帝却不认为他要永远守在那里。121年,他的脚步迈向远方,而且没有人想到会离开如此之久。哈德良的旅行完成了在他看来君主应尽的职责。因为他想亲身了解整个国家,想公开地到臣民中间,做出裁决、进行建设,并不断地改善。他还有一个永不满足的欲望,即获取世界的知识。
  当哈德良来到雅典,置身古希腊世界的中心时,如此神圣崇高的地方让他找到了精神归宿。作为皇帝,他曾参观该城四五次,每次都拖延离开的时间,同时正式登记成为雅典公民。受到该城历史和已经衰落的光辉的启发,他启动了数十次雄心勃勃的计划。其他行省首府的居民为他的捐赠眼花缭乱,但与雅典的工程相比,这些竟显得苍白无力了——他为雅典人做了一切。
  清除建设工地的尘埃,雅典人眼前显现出一座巨型体育馆,两侧100根石柱由从利比亚进口的石头建成,还有雄伟的图书馆和崭新的街道。旧城与新区的界限是一座两层的凯旋门,约20英尺宽,以它为背景有两座雕像,其一是神话英雄和雅典的创建者,其二是哈德良。正对着罗马广场一侧的拱门上刻着这样的宣告:“这就是雅典,忒修斯的古城。”另一侧的宣言则是回应:“这是哈德良的城市,不是忒修斯的。”拱门上面的文字留至今日。
  新区内是一处建筑奇迹,即宏伟的奧林匹亚神庙。它于前174年动工兴建,但直到哈德良投入人力才得以完成。四座塑像迎接前来朝拜的人们,其中两座的花岗岩从埃及运来。神庙高达90英尺,内殿矗立着象牙与黄金雕刻成的宙斯。
  这座神圣庄严的庙宇并不是孤立的成就。不论哈德良走到哪里,他都去参拜当地的神,不仅拜访主要的神殿,而且还修复那些破败的。如他同时代的人一样,哈德良对东地中海的宗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早在希腊逗留期间便成为丰产女神——得墨忒耳的神秘教派的成员。神殿的位置刚好就是神话中得墨忒耳的女儿遭冥王掳走后被放回的地方。冥王是地府的国君,得墨忒耳曾说服冥王允许他那不情愿做冥后的妻子每年拜访一次有生的土地——借此暗喻,神话意味着新的和更美好的生活。
  与各界的信徒一起,哈德良开始了漫长的入会:先聆听教派的正式训言,然后在大海中清洗,再从雅典翻山越岭,经长途跋涉来到圣殿。戴面具的旁观者伴随着他,一起吟诵圣歌,模仿教堂的仪式,按照安排纵欲、禁食和祭献。公众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最后是昏暗的教堂里举行的秘密仪式。大祭司在耀眼的光芒中出现,象征性地带领被咒语所困的哀求者走向死亡的边缘,再带领他们跨越深渊,走向不朽。
  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这种仪式,而且遵循指令对仪式的细节保密,但刚刚接纳入会的史学家普鲁塔克是一个例外:“仪式即将结束时,恐怖达到极点。到处是发抖、颤栗、冷汗和恐惧。但眼前呈现壮丽的光芒,人们到达一个更加纯洁的地方,到处是歌声、舞蹈,庄严的语言激起了对神圣的敬重。”
  哈德良的感受必定与普鲁塔克相似。他渴望得到更高的智慧,因此追求加入教会的更高一级。但这项权利仅属于教徒中那些全身心奉献的人物,并全凭神殿的女祭司决定。这次活动的证据来源于哈德良的女宗教指导,她的记录流传了下来:“辽阔的土地与贫瘠的大海之王,无数凡人的主宰——哈德良,他给所有城市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财富。”
  缔造“永恒之城”
  回到意大利,哈德良的臣民不太相信他对罗马人的利益依然热心,首都市民对他猜忌重重,街谈巷议里夹杂着中伤和诽谤。大概是为了补偿对罗马的怠慢,哈德良启动了改善市政的计划,在首都和周围地区进行修复工程,并修建新的建筑。
  在首都罗马,哈德良致力于人们期待已久的修复工作,即已建成100多年的奥古斯都广场和帕拉丁山的建筑。他创造新的景观,使永恒之城改头换面,其中有由他设计的维纳斯和罗马神庙,比当时罗马任何一座宗教建筑都大得多。在台伯河上建造了一座新桥,哈德良的姓氏与桥同存。桥的尽头,竖起一座庞大的圆形圆顶建筑,以混凝土外包石头建成,里面保存着他的遗体,和他之后皇帝的遗体。这就是后来的圣天使城堡。
  万神庙——巨大的圆顶大厅供奉保佑各位皇帝的神灵,如今仍完好无损。这是哈德良的又一杰作。庞大的规模、圆形形状、高高的穹顶,都表达了哈德良的志向——雄踞世界的中心,建立自给自足、永恒的帝国。因为对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哈德良甚至去向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阿坡洛陀请教。当然,两人的会面并非愉快。根据狄奥·卡西乌斯的说法,阿坡洛陀带着一丝轻蔑批评说:神庙的基座太低,室内天花板又太矮小,让内壁雕刻的女神显得过高:“假如女神站起来走出去,她们的头就会碰到天花板了。”
  考古证据可以证明皇帝听取了阿坡洛陀的意见,因为神庙的确是坐落在一个高大的平台之上。当121年哈德良准备开始这浩大的工程时,他首先得把99英尺高的尼禄雕像移走,空出他为神庙选好的位置。这项搬迁需要24只大象的力量,大概是用滑轮与滚木把直立的雕像移到另一个平台上。
  哈德良肯于接纳新的设计思想,并急切地把它们付诸实践。他把对建筑的深情自如地、富有创造性地转变为一砖一石,最好的例子正是他在蒂沃利别墅进行的实验。在众多壮观的风景建筑中,有一处被称作卡诺普,这个名字也用于尼罗河的西河口。这里有运河,巨大的山丘洞穴和一座鳄鱼石雕,一些观察家认为此地唤起了对尼罗河三角洲的回忆:按照某些人坚持的说法,他唯一真正热爱的人葬身于尼罗河中。
  “那个谜一样的比西尼亚人”
  在罗马人心中,婚姻和爱情并不是相互纠缠、密不可分的。公元100年,当年轻的哈德良和萨比娜交换戒指时,可能已经知道了婚姻不过是巩固两家共同的联盟。据说哈德良称他的妻子“抑郁寡欢,难以相处”,而萨比娜曾宣布她不会要哈德良的孩子。皇室夫妇的不和谐生活也许正是由于男方对同性有着明显的喜爱——在古地中海世界,这种现象并不会遭到指责。   一个美貌青年,无论是奴隶还是贵族,都可能受到一个年长男人的垂青,但是,哈德良与一个叫安提诺斯的男孩的关系,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响。安提诺斯来自小亚细亚西北的比西尼亚。因得到皇帝的宠爱,人们为他制作了500多座半身像和浮雕,使他的相貌闻名于世。当年一位歌颂他的乐者唱道:“你的面庞,无处不透着美妙。”连他的后人也为这张面孔倾倒。19世纪时,英国诗人丁尼生爵士在大英博物馆的雕像前止步:“啊,就是那个谜一样的比西尼亚人,如果我们能知道他所知道的,我们就了解了整个古代世界。”
  且不说这个比西尼亚人知道什么,人们猜测他至少知道如何迷惑皇帝。一些史学家推测他曾在皇家侍从学校当学生,在那里,一群各行省上层社会家庭中被宠坏的男孩,经令人生畏的被释奴改造成羽翼渐丰的朝臣。满18岁时,安提诺斯可能成了皇帝近臣中的一员。雕刻的场景证明他的地位日渐升高。在一座圆形雕饰上,记录了他参加的一次狩猎活动。他骑马与一位朝中要员并肩而行,跟在哈德良身后。另一个场景中,他与皇帝肩并肩站着,脚下是一只倒下的狮子,那是公元130年在利比亚沙漠的狩猎中射杀的。
  约18个世纪后的1910年,关于这次历险的莎草纸装在一只古老的陶器里被人发现:“哈德良拋出黄铜制的长矛,刺伤猛兽却未杀死它,是他故意没有刺准,以充分考验美貌的青年安提诺斯。”经过痛苦的挣扎,猛兽向追猎者们扑去。随着情节的复杂,文字也越来越不易看清,但胜利的结局可以译出:当狮子扑向安提诺斯时,哈德良亲手发出致命的一击,阻止了狮子的进攻。
  约三年内,安提诺斯成为哈德良随从中的固定一员。艺术家们忙于创作皇帝宠臣的形象,在别墅里,至少七座雕像献给他,而皇后的至今只有两座重见天日。128年末,哈德良旅行去雅典,途中一半时间安提诺斯伴其左右。
  相伴的日子并非永远持续。那次著名的狩猎后不久,皇帝一行乘船沿尼罗河行进。在一个叫做海尔威的村庄,农民们打捞起安提诺斯的尸体。哈德良写到“他落入了尼罗河”,仿佛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故,但几代后的传记作家们毫无顾忌地认为,是政敌对他伸出了罪恶之手。
  悲伤的哈德良极力促使伴侣转化为神。他专门创建了一座城市,甚至连天空也为他树碑:就在那场悲剧之后,天象家们观测到一颗未知的天体,并向哈德良确认说这就是安提诺斯的灵魂——这颗星现今仍沿用安提诺斯的名字。
  新的膜拜迅速在罗马的土地上扩散,带来新的祭司,新的神案,或纪念性的比赛和节日。30个希腊城市以他的名义铸币。在意大利、希腊、小亚细亚和近东,工匠铺回荡着手工艺人的工作声,几百座青铜和大理石雕像完工了——全部献给安提诺斯。
  不论在哪里,只要在罗马的统治之下,这个神化的比西尼亚人就有信徒。富人们用刻有他形象的珠宝装饰自己;巴尔干的矿工们在进入矿井前,到特别修建的神庙里寻求保佑;意大利一个叫做兰努威姆的镇子成立了一个墓葬团体,奉安提诺斯和女神狄安娜为庇护者;甚至远在不列颠,安提诺斯也一定为人所知:20世纪初,有人在曼彻斯特发现了一枚硬币,上面刻着的恰是这个神圣的面孔。
  但是,一个未解之谜仍然激发着考古学家的兴趣——安提诺斯的坟墓尚未被发现。19世纪末,考古学家在挖掘安提诺伯利斯的废墟时,发现了50万个罐子,装着安提诺斯教派信徒的祭品。他们考虑到在附近有可能发现坟墓:“可能在某一天,这山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会将他的躯体还给我们。这张非常熟悉的面孔如再一次出现,那对于整个学术界来说将会是怎样的发现啊!”在罗马,一段刻在方尖碑上的文字于1975年再一次被解读。这篇神秘的文字缺少重要字眼,并且用结构奇特的埃及象形文字写成。最近的译文仍在为学者们所争论,它写道:“哦,逝去的安提诺斯!他在此墓中安息,长眠于罗马皇帝的乡间领地。”
  1952年,考古学家开始在蒂沃利挖掘别墅叫做卡诺普的部分,从古老的水道深处,他们挖出拱门的残体和几段石头。学者推测这些大概是一个石头屋顶或天棚的支柱,在那里发现的雕像包括四位希腊少女,雕像中还有两位森林之神,托着装满水果的果篮——以上在哈德良时代的墓葬上很常见。这意味着如果安提诺斯被安葬在哈德良别墅,那么,他到现在可能还从未被打扰过。
  身后评说
  他还有一事未做,即宣布一位继承人。哈德良起初青睐一个叫康茂德的年轻贵族,但这个年轻人并未得到公众的欢迎。据说,他的兴趣是波斯香水、铺满玫瑰花瓣的床,还有身插薄纱翅膀的侍从。当妻子反对他放荡的生活时,康茂德告诉她:“当妻子是一种使命,而非乐趣。”在他尚未尝试权力之前,便因病死去。
  哈德良马上宣布了一个更为谨慎的选择:一位头脑冷静的元老院议员,他将以安敦尼·庇护的名字统治罗马。哈德良令51岁的安敦尼收养16岁的马可·奥留斯·威若斯,他就是后来的马可·奥勒留皇帝。这样一来,哈德良不仅挑选出有能力的人继承他,还替安敦尼找出了才华出众的继承者。考虑到将来的死,他为灵魂写下一首短诗:“小小的、轻盈的灵魂,曾伴我躯、为我客。如今你四处游荡,将依从何处?”138年7月10日,他溘然长逝。
  哈德良极富才智,充满精力和学识,他想改进帝国的统治,并在改革的过程中疏远了人民。狄奥·卡西乌斯,80年之后的传记作家,虽然记录了哈德良的生活细节但并未给其涂上最慈善的光彩。这反而能告诉我们更多的关于罗马政治的情况,因为卡西乌斯曾是元老院议员,也曾是执政官,对帝王的统治常持元老式的偏见。在他看来,强大的、尤其是像哈德良那样的帝王,侵犯了元老院的权利,尽管哈德良在位时对待元老院一直公允。狄奥·卡西乌斯在公元200年前后发表了他的历史著作,直到11世纪还保存着。另一方面,学者保萨尼阿斯在奉承哈德良对自己已毫无实际意义时,提供了他本人的纪念诗文:“所有君主之中,哈德良为每一位臣民的幸福做得最多。”
其他文献
◆ 时间:2013年12月14日  ◆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 人物:李肇星  “我是1959年8月30号从青岛的一个山村来到北京大学的。来到北大的第二天一早,我顾不上人生地不熟,花两毛钱坐车去了一趟天安门广场,第一次见到了天安门。1959年8月31号晚上看了一场电影《青春之歌》,然后就开始了北大的生活。”  12月14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携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做客腾讯书院,在北京大学英
期刊
门户式网站、个性化的博客等数字化生存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我们本以为“技止于此”了。但近年微博、微信等一浪高过一浪的变迁让我们见识了技术的“魔力”,相信不远的将来,穿戴式的通讯设备、联网式汽车等等,也将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缺乏定论,也不需要定论,因为技术还将给我们应接不睱的惊喜……只有很久以后的眼光、心智,才能给今天的我们背书或总结陈词,今天的我们只是未来眼里的材料。  但我们仍有
期刊
老爷车在中国  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为慈禧66岁生日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辆“图利亚”汽车。这辆“图利亚”汽车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兰克兄弟俩设计并手工制作,对于慈禧乃至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前所未见。当慈禧得知这辆洋车不用马拉就能跑时,更加高兴,不仅赏赐了袁世凯,而且在这之后的几天内,乘车在故宫里到处游览。这辆车今天被保存在颐和园,是中国最古老的老爷车。  老爷车一般泛指二战前或更老的汽车
期刊
我曾引过诺斯的一句话:“不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在这方面西班牙倒是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我想套用诺斯的这句话说,当一个国家的信仰达到狂热的地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在这方面西班牙同样是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  西班牙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在与穆斯林长达数世纪的斗争中形成的。公元711年,信仰伊斯兰教的北非摩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占领了伊比利亚半
期刊
◆ 时间:2013年10月20日  ◆ 地点:北京字里行间书店(德胜门店)  ◆ 人物:艾恺、许章润、梁钦宁  10月20日,梁漱溟诞辰纪念日刚刚过去两天,在北京德胜门字里行间书店,腾讯文化和外研社联合举办了纪念梁漱溟的读书沙龙,著名汉学家艾恺、清华法学教授许章润、梁钦宁(梁漱溟之孙)共同回忆梁漱溟。  艾恺:梁漱溟是个活动家  “我要稍微改一下原来对梁漱溟先生的鉴定。”71岁的历史学家艾恺手持话
期刊
餐桌上的老大不是那个吃得最多的人,而是吃得最少的,他不仅掌握着餐桌,还掌握着用餐的话语权和节奏。布里亚-萨瓦兰认为,“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它怎么吃饭”。诚然,今天,虽然大多数国家已经告别了往昔的物质匿乏,但是食品和权力的问题却从来没有这样尖锐。  当人们想找一种最管用的方法确认自己的权力,想说清楚这种权力的大小、多寡和由来时,吃就成了重要的历史记录。  ——让·路易·弗朗德兰  餐桌的艺术是统治的
期刊
曾经信赖的技术突然出现问题,看似微不足道的瑕疵最终酿成社会灾难。本文介绍的案例并非耳熟能详,也并非切尔诺贝利和“泰坦尼克”号一般惊心动魄,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都各不相同,但背景和原因却惊人地相似:验证得不够深入;对新技术的盲信;当然,还有纠缠在商业斗争背后那错综复杂的利益。新技术带给人类希望和光明的同时,也带来隐秘的危险。这些惨痛的失败有时比辉煌的成功更能给人以教益,也在提醒人们在崇拜的技术
期刊
那回,我到“鹿耕讲堂”讲座,聊起了刘邦。座中,有听众强烈质疑了我。  话说,我到鹿港“鹿耕讲堂”的前一天,刚刚于台北书院开讲了《史记·高祖本纪》,兴致犹高,便在“鹿耕讲堂”又提起了刘邦。我兀自讲得高兴,却没留心底下有位女士已然变脸变色;我越讲,她脸色就越沉得难看。结果,到了讨论时间,她终于忍不住以低沉而嫌恶的口吻问道,“你似乎对刘邦很有好感?”  她的嫌恶,不单针对我,更是冲着刘邦。质言之,“恨乌
期刊
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它们是否会危害地球环境?  这些问题,主宰了当今所有关于基因工程食品的讨论。它们以简单的客观现实问题的面目示人。而实际上,它们全然不是这样,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一直回避,直到现在才直面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这些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围绕着它们,真正让人兴味无穷的还是人们所持的态度,后者挫败了一次次给出完满答案的企图。  拿基因工程安全性的问题为例。如果它是一个客观现实问题,答案就应当
期刊
历史,现在的将来过去时  马尔克斯在4月17日去世之后,全世界的人,想必都更加熟悉了《百年孤独》开头的那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这句话,可以是可取的历史观。如果,还不是每日等待寿终正寝的人,就不会只在过去里面寻找未来,而是于现在于此刻,在场,创造未来与过去,投入热的历史。  慎终追远,固然是一种情怀。但,父母活着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