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南通市是著名的教育之乡,深厚的人文积淀与教育传统使南通市的教育水平保持着高位发展的态势。北宋教育家胡瑷、近代实业家张謇等一批江海名家,为南通市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把课程改革聚焦在课堂,推进课改深入?如何建设新课堂,激发新活力,实现新超越?对此,“南通教育人”在努力实践、探索。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认知
  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对教学改革的价值、意义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改革行动和进程。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先从认识上真正提升其价值和意义。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南通篇章”的重要组成。着力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南通篇章”,始终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将教育改革纳入深化改革整体框架,也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唯有不断深化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才能为谱写“南通篇章”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之乡”的应有之义。南通市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绵延的文脉传承,是一座丰富的宝藏,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挖掘出其所蕴含的现代价值,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以敢为人先的前瞻意识与实干精神,自觉推进教育改革,主动深化教育改革,方能始终在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让“人民满意”的迫切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满意的着力点在提高质量,落脚点在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
  同时,要继续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练好“四大内功”。一是提升理念,切实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改革信念,科学定位育人目标,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二是聚焦学习,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三是锤炼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储能蓄势,以人才优势提升改革质量;四是优化评价,探索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价机制,积极营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
  多年来,“南通教育人”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从扬帆起航到探索突破,从提升跨越到深度推进,探索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
  1.创新作为,行政推动就位
  (1)顶层设计,前瞻规划。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按照“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原则,分别制订专门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科学规范教学改革行為。比如,2013年南通市出台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课改意见,并研制出体现“立德树人”“互联网 ”“教育现代化”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确保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2)服务指导,引领实践。构建“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与教育科学研究院—县教师发展中心—镇所在的市直学校—学科教师”线上线下结合的业务培训网络,形成并完善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的“三全一新”培训制度,切实解决课改推进中的问题;以案例讲座、观摩研讨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育典型,示范辐射。主张“点上培育提升、线上引领推动、面上均衡协进”,市县两级教育科研部门及时总结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集聚教科研力量,提炼出较科学的教学活动操作程序、结构框架、方法策略,不断培育课堂教学改革范式。通过搭建课改现场推进会、学科基地等平台,推广典型经验,让各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推进全市教学改革均衡发展。
  (4)开发资源,共建共享。以市县教育网站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建立了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库群。启动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项目,推出“慧学南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提供了保障。
  (5)考核管理,提升绩效。健全教学改革,推进管理网络,探索改革管理新路,完善改革管理制度,强化改革工作考核。全市建立起齐抓共管、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立体化、多层次的教育管理网络,向下既可以及时将教学的最新理念、最新要求、最新态势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向上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实际状况与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调控、整改。将教学改革工作纳入对各县教育局和各镇、各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人才考核之中,并逐年增加考核权重。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科学诊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学改革提供建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教学改革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
  2.科学作为,学校实践到位
  (1)校长垂范,头雁工程。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各校校长人人进课堂,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先行上好实验课、研究课,并努力上成示范课,做好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严禁当“脱产干部”。同时,要求校长坚持推门听课,并即时进行点评和反馈,努力让每位校长都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家里手,当好区域推进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2)个性实践,多品工程。支持具有较好基础的学校,在教学改革基本原则和理念的指导下,发挥本校优势,创生校本教学范式,打造办学特色。鼓励一般学校在学习区域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时,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个性化实践。引导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特色,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
  (3)校本研修,固基工程。创新校本培训的机制与方式,拓展校本研修的层次与内容,构建“四三二一”的校本研修体系。“四”指构建校本学习、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管理“四位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体系;“三”指针对新教师、中青年教师、老教师等“三类层次”的教师开展菜单式、个性化研修活动;“二”指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两个专题”;“一”指校本研修立足课堂“一个主阵地”,架构起较完备的教师教育工作机制。   3.主动作为,教师发展本位
  (1)扎根课堂,练就真功。大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课堂实践,着力上好“三课”,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质量与水平。一是从历时发展的角度,上好“入格、合格、品格”三课。引导教师在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范式中,不断从学到创,从教学走向教育,走向文化,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品格。二是从工作内容的角度,上好“日常、研究、展示”三课。践行12字课改意见,全力上好家常课,让每一堂家常课成为怀特海所认为的“最终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的课;围绕专题开设研究课,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努力上好展示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刨根课题,破解瓶颈。主张“从问题到课题”的研究思路,强调“问题即研究”“教育即研究”的意识,鼓励广大教师及时捕捉和确认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炼为微型课题,以课题研究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教师们直面问题,攻克难题,破解瓶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就
  一是学生成才。课堂教学以减负增效为前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让优质教育惠及了所有的学生,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大为增强,综合探究和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为其成功、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教师成功。老一辈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成为“时代的话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基礎教育类)特等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广大中青年教师也在改革中迅速成长,一大批优秀教师、中青年名师脱颖而出。“十二五”期间,全市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居江苏省前列;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由过去的6人上升为17人;江苏省特级教师由过去的215人上升为264人。
  三是名校成林。坚持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理念,鼓励学校多元发展、错位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从少数学校“风生水起”发展到目前全体学校“千帆竞发”,从“课改盆景”走向“课改森林”,整体提升了全市学校的品位和办学水平,让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在南通市成为现实。
  四是经验成名。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从区域模式来看,有如皋的“活动单导学”、通州的“学的课堂”、启东的“三段·四模块”等;从协同模式来看,有南通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如皋的“整体推进”等。这些经验在江苏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实践“南通模式”的区域不断扩大,受到多方好评。
  五是课程成形。各校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德育活动课程”“科学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体验活动课程”和“体育艺术2 1活动课程”五大系列。同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南通市课程改革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课堂建设的问题。统揽全局,需要“南通教育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做好“南通教学”这篇文章,做亮“南通课堂”这块品牌,做新“南通新育”这项工程,使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处推进。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在STEM领域,科学和技术正在不断与人类社会产生互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回首十八世纪末,当以欧洲为代表的精密仪器制造术进入鼎盛时期,一些极富才华的工程师把创造力挥洒在艺术创作领域,制造出了机械娃娃、机械动物、音乐盒……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美好时代。科技不仅是一种提升效率的工具,科技本身也具有人文性,也包含了艺术的特质。近年来已不断有专家和学者提出,应将STEM扩充为STEA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学校安全有关工作要求,提高安全工作认识,开展隐患排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做好舆情应对,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一是要切实提高学校安全工作认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刻认识新时代做好学校安全
胡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宿迁市小学语文核心组成员,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先后七次获得宿迁市青年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省级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前置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运用的策略研究”工作。在各级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  [摘 要]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决定
每一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也都会有独特的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学校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诞生的历史及其文化背景,二是学校里发生的故事。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地,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能给师生“制造”美好回忆、讲好学校的故事。因为那些美好的校园故事,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构筑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園。  一、故事是校园“软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辞源》中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
[摘 要]以山东省德州市师德建设实绩为例,阐述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了如何通过创新师德建设工作模式激发教师自主成长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师德建设;创新;德州模式;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既是对教育者——教师立师德的要求,也是对受教育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教育局主要采用五项举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通过电视网络、标语和专栏等媒介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到教师、家长清楚明白,社会群众家喻户晓。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融入人生哲學、伦理规范和理想道德等思想文化元素,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三是规范学校管理,组织四师所有学校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与该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英雄山双语学校一直秉持“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可贵、可教、可培养、可发展”,努力做到“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在“人争优秀,事争一流,艰苦奋斗,不息追求”的“英中”精神引领下,学校走出了一条务实、高效、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之路,逐步形成了具有“五大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策略。  一、立规明
[摘 要]体育课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女生体育课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为例,对女生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高中女生体育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为改善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课;现状;解决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生存需要向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部繁多,是贵阳市一所很特殊的学校。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笔者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优异成绩和优异生源的良性循环随之而来。所以,要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教务工作的角度来看,提升教学质量存在困难的首要原因在于校本教研存在一
体卫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并怀着积极、美好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物,从而实现和谐全面发展。北京市润丰学校贵阳分校正是基于“以体卫艺工作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体卫艺工作目标与学校发展理念的契合  “和谐教育”是学校的核心思想。“和谐教育”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