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能力素质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即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办的好坏,很大成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能力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校长应如何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位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促进学校稳定发展,校长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校长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只要校长有创新能力,就能开创新天地。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使学校发展?我认为,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树立明确的办学理念,有了明确的办学理念,整个学校就会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它,教师观念的转变才会顺理成章,学校教育才会最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其次要有开阔、新型的工作思路。在新形势下校长要不断加强教育政策的学习和理论研究,不闭门造车,并从封闭、僵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跳出短期效益的怪圈,放眼于全国,展望于全世界,主动关心和了解世界教育信息和方向,使自己的观念有一个广阔的境界和新的高度。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思考学校发展的新水平。再次校长要做学者型、科研型的带头人,不仅懂教学、懂教育、懂科学、还要会研实,敢创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常听课、互评课,从听课评课中了解教师、了解教学、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思想。最后,校长要不断引进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时代需要重新认识教育和教育管理,需要建立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只有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学校,学校才会有希望和生机,才会有梦想和动力。
  2 校长良好的决策协调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一位称职的校长,要具有较强的决策、指挥和协调能力。首先要分层管理,即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放权,让各管理部门都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管理权,做到责任明确、分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各管理部门责权统一,心情舒畅,校长才能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去做好学校的发展和远景规划工作,发挥好校长的“指挥功能”。其次建设好教师队伍,培养优秀园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业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实力的高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时刻不忘“充电”才能使学校永葆生机和活力,关心支持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校长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成名成才。另一方面,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教师真正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人性的光辉。最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就是校长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特点与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和交流,调动积极性、开发创造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办学合力。内部环境主要指学校文化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硬件设备主要是为教学服务,要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软件环境是指学校精神面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等。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要使师生参与做好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以高雅的环境陶冶美,以文明的举止塑造美,以勤奋的劳动创造美。更好利用现代化设施,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和终身发展需要的科技、文化、艺术社团活动,提高学校综合艺术修养和高雅的鉴赏品位,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氛围中成长。
  3 校长的沟通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潜力
  学校沟通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通过学校与成员间的、学校与学校间的、学校与社会间的交往的基本形式来加以实施的。校长是一把手,要带领班子,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练好“内功”,切忌“内耗”,让班子各司其职,带领“各方面军”的“将士”,围绕学校的总目标努力工作。要发挥学校中各组织的作用,使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工会、教代会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形成团结合作的团队力量。对学生中特别的现象,校长也应有“校长信箱”之类的渠道与学生沟通。校长与教师、学生的沟通要用诚实之心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个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校长的研究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源泉
  新课程的开展对教师和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校长要带领教师不断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建立基础的理论功底;把握规范的科研方法,如实验、观察、调查、总结等;学会抓本质找规律的本领;结合实际力求创新。我们可以围绕“新课程教学”进行各种尝试。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不固定一种模式。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新的教学尝试。严格训练,狠抓双基,坚持新课改仍然不能丢掉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学习的基本环节依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载体,分层指导,因材施教。集中教学与分组辅导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等,都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过程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学习理论,提高理论思维水平,这应当成为当今校长不可迟疑的追求目标。
其他文献
2001年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正式开始,改变了原来“旧三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开创了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功能性课程组成的立体式课程结构。赋予了学校较多的课程权力,如何围绕学校实情,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此来丰富学科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以“福泉山古陶器资源与美术学科整合”为例,谈谈学
期刊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育,终究是要发展心智能力与感受性。”数学教学中对于每一项新知识的讲授要从问题引入开始。问题提的好,就可以建立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能开启他们的心智,从而创设出新的学习情境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
期刊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8年以来,听了很多精彩的语文课,也有幸听过多节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课。如今我从一个青年步入中年,感觉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纵观十多年的所经历的这些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学有四点始终不能变。  1 “读悟结合”不能变  语文课倡导书声琅琅。以读代讲,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悟结合,促进情感熏陶和能力发展的统一的例子随处可见。如董琼老师的《草原》,一节课内容只学习一个自然段,
期刊
无数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情感,其本身就是进行教育的很好的“催化剂”与“润滑剂”。它可以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师情感的特殊效应即亲和效应、推动效应、迁移效应、理解效应。  1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学生情感施于影响的效能。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恋性,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产生情感共鸣。  在德育中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
期刊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不少
期刊
【摘 要】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国家教育部,2001:2)。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在这个充满个性的年代,我们不仅仅需要和时间赛跑,还
期刊
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它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使大家共同提高。  但是,目前一些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还没有走上正轨,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这主要表现在:①集中研讨前只有中心发言人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
期刊
学校教育包括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方面,在智育方面,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抓的也比较紧,而德育教育,因为没有硬指标,教育效果不好评价,很多学校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变得可有可无,造成学校的育人功能缺失。有的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致使学生“成才”了,但未必“成人”。  1 研究学生思想和行为  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