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放置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436例临床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腹膜前间隙放置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436例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包括Ⅰ型15例,Ⅱ型200例,Ⅲ型211例,Ⅳ型10例。采用意大利赫美系列平底短型网塞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手术方法、术中关键点和难点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36例手术患者,435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2d。术后6~12h下床活动,6h进食。术后出现尿潴留58例,阴囊血肿6例,阴囊水肿12例,耻骨结节处疼痛5例,切口处硬结3例,浆液性囊肿4例,阴囊积液9例,复发2例。结论:采用腹膜前间隙放置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腹膜前间隙;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着体表突出形成的疝,根据疝环和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两种: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其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5:1,老年患者直疝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斜疝仍然多见[1]。若不及时治疗,不但影响日常生活,也可引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我院对436例患者采取腹膜前间隙放置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比传统疝修补术更符合生理状况,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7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患者,男性428例,女性8例。年龄31~84岁,平均62岁,大于60岁382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0年。其中9例复发疝,28例双侧疝,直疝31例,2例骑跨疝,其余为单侧斜疝366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分型标准[2]进行分型:Ⅰ型15例,Ⅱ型200例,Ⅲ型211例,Ⅳ型10例。合并糖尿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89例,慢阻肺24例,脑血栓后遗症5例。
  所用材料系意大利赫美系列补片,一套平底短型网塞补片由平底短型网塞和预裁补片两部分组成。
  1.2手术方法
  患者皮肤消毒,取腹股沟斜切口,长4~6cm,切开复外斜肌筋膜及外环口,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游离精索结构,注意不破坏提睪肌鞘从而保护生殖神经,用1根布带将其套住牵开,显露耻骨结节至内环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及游离耻骨结节下方约1.5~2.0cm。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斜疝者切开提睾肌及精索,解剖疝囊和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等,将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等游离出来,用1根布带将其套住牵开。斜疝者解剖疝囊和还纳疝囊入内环口或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疝囊结扎、去除多余的疝囊组织,建立腹膜前间隙。在平底短型网塞补片做出一个恰好可通过精索的开口,套入精索将补片开口缝合,在直视下置入平底短型网塞于腹膜前间隙,将其展平,平底短型网塞的平底边与周围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直疝者于疝囊颈处环行切开腹横筋膜,显露腹膜外脂肪,分离腹膜前间隙,还纳疝囊,植入平底短型网塞并展平,将平底短型网塞的平底边与周围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最后,将预裁补片围绕精索植入腹股沟管后壁,尾部开口两叶缝合固定,补片下端复盖达耻骨结节下方约1.5~2.0cm,在耻骨结节腱膜组织上上固定一针,内侧在腹外斜肌腱膜和腹直肌鞘融合处,外侧在陷窝韧带和腹股沟韧带上,连续或间断缝合固定,上端缝固在腹内斜肌上。手术时间:单侧原发性疝平均35 min,最短25 min,最长50 min(复发疝);双侧疝平均65min,最短55min,最长80min。
  2 结果
  436例病人中有17例失访,随访率96.1%,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单侧6-8 h;双侧6-24 h.2)术后镇痛剂应用:均未使用镇痛剂。3)并发症:全组患者58例发生尿潴留,留置尿管8~20h;阴囊血肿6例,保守治疗吸收好转;阴囊水肿12例,逐渐自行消退;5例耻骨结节处抬腿时轻微疼痛,持续3 -6个月,自行缓解;3例切口处硬结3个月仍存在,无疼痛;4例浆液性囊肿和9例阴囊积液,反复抽液后消失;无一例感染。4)住院时间:最短者4d,最长者16 d,平均住院时间约6.2d。5)复发2例(0.4%)。5)1例高龄患者术后第4天猝死。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由于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腹内压增高是引发腹股沟疝最主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的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精索、血管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为疝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绝佳通道[3]。
  3.1腹膜前间隙放置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机制
  传统疝修补术组织间存在一定张力,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而无张力修补术弥补了传统修补术的缺点,不同的人工材料填充腹股沟疝有着不同的效果[4]。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是一种不需要缝合、没有张力的定型补片材料。当合适大小的补片置入到腹横筋膜和浅表各个组织结构之间的间隙的时候,可以与四周的组织贴合,同时还可一直保持平坦,不会出现明显异物感。简单固定几针以后也不会发生移动,不需要和周围组织缝合,形成了一种“腹股沟盒”,不会形成无效的死腔,从而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6]。而且此项技术采用疝囊高位分离后回纳腹腔,然后放置帽状网塞,精索后置入成型补片至腹膜前间隙起到双重加固方式,所以修补会更加牢固,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无张力疝修补[7]。手术要点是建立腹膜前间隙并保证补片展平,补片完全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及耻骨结节下方约1.5~2.0cm。
  3.2适应症和禁忌症
  文献报道平底短型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Ⅱ、Ⅲ、Ⅳ型腹股沟疝,腹股沟直疝为首选。我们认为其适应证相对更宽,对于中度腹压增高及腹股沟后壁更为薄弱的病人,亦可采用这种手术方式。特别对于高龄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巨大疝、肝硬化伴轻度腹水和复发疝病人更加适合。但同时也应注意,对于严重腹压增高的病人还是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3.3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
  行腹膜前间隙放置网塞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可在6h后下床活动,2~3d后进行轻度活动,3周后恢复轻体力劳动。本组病人大部分在术后6~12h后下床活动。一般6h后予以进食。伤口疼痛轻微,多在7~10h后消失,大多数病人无局部异物感[7]。本组的并发症主要是尿潴留58例,多为高龄病人和双侧疝修补者;阴囊血肿6例,是由于分离巨大疝囊止血不彻底所致,保守治疗吸收好转;阴囊水肿12例,逐渐自行消退;5例耻骨结节处抬腿时轻微疼痛,持续3~6个月,自行缓解。可能是平片耻骨结节缝合固定时缝合到骨膜上所致。3例切口处硬结3个月仍存在,无疼痛。4例浆液性囊肿和9例阴囊积液,反复抽液后消失。本组2例(0.4%)复发,为高龄病人,复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医生在手术技巧、经验上的差异和病人的年龄及自身体质、腹压的高低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都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无张力疝修补术报道术后复发率一般大约为0.2%?~1%[8]。
  腹膜前间隙放置网塞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是一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少、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应用于各种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淼,张国强,周苏君等.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74-75.
  [2]王存良,刘劼.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43-244.
  [3]任克彦.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治疗老年腹股沟绞窄性疝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85-5586.
  [4]邓龙君,吐尔洪江·阿不拉,吐松·热合曼等.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6例[J].山东医药,2011,51(34):29-29.
  [5]肖光云.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73-74.
  [6]王玉芳.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2,126.
  [7].Nyhus LM.Herniology 1948-1998:evolution toward excellence.Hernia,1998,2(1):1.
  [8].钱礼.腹部外科学[M]//张启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及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BUN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Ccr、UV、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值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4年10月于我院急诊消化内科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41例(95.3%),显效2例(4.7),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痊愈31例(72.31),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阑尾炎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6例阑尾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最后,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感染率为7.7%,并发症发生率为3.8%,止痛药使用率为3.8%。结论:在阑尾炎治疗中,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可取得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方案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7例,给予抗炎、补液、吸氧等常规措施)和观察组(17例,加用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用药、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长期使用茶碱类药物、规律使用皮质类激素、间断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高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高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及体重,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奥氮平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内镜诊疗患者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并对此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影响内镜诊疗患者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结果:防范措施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影响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瓜蒌牛蒡配合桂枝汤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瓜蒌牛蒡加桂枝汤治疗,对照组则仅采取瓜蒌牛蒡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血液净化病人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 年7月间收治的血液净化病人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腰麻和硬膜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足月临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硬膜外注舒芬太尼5μg +%1罗哌卡因3--5 ml,B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3--5μg舒芬太尼,两组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比较分析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维持时间、24小时不良反应,运动阻滞,催产素使用,及剖宫产的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12.5u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尿肽(BNP)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