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自治县县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县域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自治县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不平衡,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文章以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界定了预警指标的警限,并对各预警指标进行了预警判断,发现各民族自治县绝大多数预警指标存在较严重的警情,找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警源。根据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判断和警源分析,为使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
  关键词: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1708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2010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达27.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总人口2 260.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 601.6万的49.3%;其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1 255.1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56.3%。云南省共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其中9个自治县位于自治州之内,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自治县由于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薄弱,加上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对民族自治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其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云南民族自治县很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共同边界,这些地区由于发展失衡而产生的价值观念的摩擦、社会秩序的不确定、社会冲突和民族矛盾等问题,在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将会成为比较敏感的问题,国内问题将会由于外部因素的介入而进一步复杂化或国际化,这将危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1]。因此,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对各指标进行预警判断,并分析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警源,最后根据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警源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降低失衡效应。
  一、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预警机制的研究将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度量标志问题以及不同环境中度量标志的差异性敏感程度。根据敏感程度分析:(1)构成可能危害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直接或潜在因素;(2)具有累积效应、会在一定时点突破可能承受的临界值的因素;(3)会对其他矛盾产生“导引”、“激活”的因素。因此,在预警指标的选取中,既要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又要体现敏感性要求,选择综合指标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由于民族自治县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的表现来确定使用范围广泛的预警指标会存在一定困难。因为部分指标不可能涵盖所有民族自治县,加之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限制,有些预警指标的时效性特征相当明显。因此,在建立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充分考虑云南民族自治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社会民生、资源支持5个层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具体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表1)。
  二、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警限的界定
  “阈值”的设定是决定预警机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其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阈值”时,把它当成发展失衡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发生的预警信号。根据已有研究与经验和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中出现的敏感性强的指标,构成反映失衡程度的预警信号,利用预警信号的预警等级进行划分,并分析预警信号传递范围以及估计会产生的相关问题。国内外学者关于预警指标的警限和警级5级评判标准根据预警指标的警限区间,一般将警级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
  的设定方法主要有世界通行标准法、极值—均值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等。然而,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涉及许多复杂要素,从而均衡发展标准的合理刻度难以具体化和明确化,因此,警限的确定需要在前面分析的方法上,结合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5]。
  在明确了各类警区的警限基础上,便可观察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及其变动所在的区间,检测其警情和警级的发展变化[6]。具体预警指标警限的确定如表2所示。
  表2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指标的警限由于各民族自治县人口总数不同,总量指标值(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存在统一标准进行比较,故本文不对总量指标的警限进行界定。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福利是因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由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一种以生态利益为内容的新型社会公共福利。作为一种新的福利类型,普惠性、政府主导性、整体性和非排他性是生态福利的主要特点。随着经济增长与时代进步,生态福利已是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需求,并将逐渐成为其成熟标志。构建生态福利制度迫在眉睫、意义重大。中国在构建生态福利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全体居民为受益对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
期刊
摘要:研究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规模结构、行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三维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框架,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产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将研究思路运用到中国建筑产业中,分别分析中国建筑产业的规模结构、行业结构与专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从规模结构的角度看,近10年中国建筑产业市场企业规模不全相同,但是变化的程度比较稳定,整体上呈现出“竞争为主,局部垄断并存”的局面;从行业结构的角度看,房
期刊
摘要: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不是环境本身,而是环境带给人类的利益即环境利益。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非物质性公共利益,其包括生活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简称生态利益)两类。环境利益是环境法正当性的基础,是推动环境法发展的动力。一切环境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构建都不能脱离环境利益这一基本范畴,否则就会产生法律对环境保护的泛化和虚化。  关键词:环境法 ; 保护对象;环境利益 ; 利益衡平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江淮地区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是当时该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考古材料,以史前重要遗址为例,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略作探讨,梳理史前玉器功能的演变规律:玉器被大量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礼仪性用玉的逐步形成;玉器成为宗教活动中执事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时,江淮地区开始
期刊
摘要: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
期刊
摘要:社会思潮给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冲突带来很大影响。当前,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念冲突主要表现为:中学价值观念与大学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理想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的观念冲突、个体主义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等。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困惑与冲突的原因在于:资本的诱惑力、现实的残酷性、个体主体性彰显以及社会各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传播等。因此,必须要以社会
期刊
摘要:在应对世界金融经济危机过程中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即不引发财政危机的公共债务水平或路径的研究,更加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国际上关于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的理论观点与方法虽然零散但具有一致的内在逻辑。首先,归纳概述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概念含义;其次,着重从可持续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检验两条思路,评述公共债务可持续性条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再次,介绍了近年来公共债务可持续性边缘研究的新观点;最后,总结现有研
期刊
摘要:  兰白西城市群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研究其产业结构对促进兰白西城市群产业的优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的产业升级也有借鉴意义。文章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SM),以甘肃省和青海省作为上层区域,对兰白西城市群整体及6个市(州、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兰白西城市群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色,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
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即BVAR)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即MS-BVAR模型),从核心通货膨胀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区制转移效应以及不同通货膨胀区制下的货币政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区制转移模型更加适合中国的经济特点,所以中国的经济存在着明显的高低区制划分;从核心通货膨胀视角研究的各区制的持续性均相对较大。高通货膨胀区制平均持续期为66个月,低通货膨胀区
期刊
摘要:文章以2012财年中国IT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证明:营销成本是影响企业产品销售额的主要原因;企业资产、劳动力规模和企业管理层能力则是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分析,文章构造了以营销能力和运营能力为自变量、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的方程。文章  认为,企业绩效是衡量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管理能力对运营成本的边际作用趋向递减;员工数量和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