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O模式的家庭作业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基于人-环境-作业(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PEO)模式的家庭作业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原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的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建立微信群聊,对照组定期更新康复小视频,有任何问题随时咨询。试验组基于PEO模式,个性化更新每位患者的小视频,两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scale,FMA-U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结果 最终纳入卒中偏瘫患者60例,平均年龄(63.10±6.83)岁,其中男性3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出院3个月BI评分[(57.00±7.83)分vs.(53.17±8.36)分,P<0.001]、FMA-UE评分[(46.57±6.67)分vs.(45.47±6.63)分,P<0.001]、SSQOL评分[(162.77±11.98)分vs.(157.90±13.2)分,P<0.001]均高于出院时。试验组出院6个月BI评分[(57.33±7.58)分vs.(53.17±8.36)分,P<0.001]、FMA-UE评分[(47.23±6.66)分vs.(45.47±6.63)分,P<0.001]均高于出院时;出院12个月FMA-UE评分[(46.57±6.39)分vs.(45.47±6.63)分,P<0.001]高于出院时。对照组出院6个月BI评分[(51.00±6.87)分vs.(54.00±7.59)分,P<0.001]、FMA-UE评分[(43.67±6.99)分vs.(45.60±6.96)分,P<0.001]均较出院时下降;出院12个月BI评分[(48.50±6.45)分vs.(54.00±7.59)分,P<0.001]、FMA-UE评分[(41.97±6.61)分vs.(45.60±6.96)分,P<0.001]和SS-QOL评分[(152.77±8.11)分vs.(158.43±10.07)分,P<0.001]均较出院时下降。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出院6个月的BI评分[(57.33±7.58)分vs.(51.00±6.87)分,P=0.010]、FMAUE评分[(47.23±6.66)分vs.(43.67±6.99)分,P=0.048],出院12个月BI评分[(55.67±6.92)分vs.(48.50±6.45)分,P<0.001]、FMA-UE评分[(46.57±6.39)分vs.(41.97±6.61)分,P=0.008]和SSQOL评分[(159.10±10.66)分vs.(152.77±8.11)分,P=0.012]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PEO模式的家庭作业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维持显著有效。
其他文献
<正>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从教学现实来看,课堂上存在着不少与之相悖的现象,当教师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进行文本解读时,其有可能只是一个忠实的“搬运工”——将教学参考书以及考试导向下的正确答案搬运给学生而已。诚然,教学参考书在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就应当只采取拿来主义。笔者以为在文本解读的时候,教师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主体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存在解读意识淡薄、解读过程短浅、解读结果质量不高、解读能力存在缺陷等文本解读素养问题,这是因教学惯性、繁杂工作、观念落后、实践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采用重建教学方式、投入解读探索、形成知识新观、加强解读练习等对策,以激发解读意识、深化解读过程、激活解读思维和提升鉴赏能力。
期刊
<正>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质量评价对语文教学将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教师的核心任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很少可以激发学生的文本解读兴趣,上课效率低下,学生不喜欢文本解读,也无法从文本解读中获得应有的知识素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注重教育质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文本解读积极性。
期刊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程度决定着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文本解读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学生本文解读的高度;教师解读、选择的文本内容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确定。因此可以说,文本解读能力的最终体现就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表征。语文教师要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就要加强学习文本解读理论,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文本的能力以及独到的诠释能力。
期刊
<正>我国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和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发生率在接受化疗人群中为2.1%[1],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人群中达7.7%[2]。曲霉与念珠菌是血液病患者IFD最常见致病菌,毛霉则相对少见[2-3]。
期刊
<正>编者按:202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旨在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过去质量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重外评轻内评、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的非科学和功利化导向,《评估指南》强调“注重过程评估”“强化自我评估”“聚焦班级观察”的评估方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期刊
<正>文本解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包含了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多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实现和充分发挥文本的育人价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验中学会感悟,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期刊
<正>孙绍振在他《名作细读》的扉页上说过一段很有启发意义的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受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扉页)那么语文课堂何以达到孙先生所预期的效果呢?
会议
报纸
<正>专家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关注于文本的理性分析、情感评价与价值判断,对文本的本质问题进行纵深性"切割"式解读,在文本解读理论模型上会更关注于文本、作家和时代创作等多元信息;而对学情要求的观照、对文本细读程度的把握、对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都需要语文教师的文本批评。鲁迅的巨作,对于任何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