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核心素养日渐成为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应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音乐长处,使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使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分配 评价 互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一节课中,教师是无法照顾到全班50个左右的学生,也就无法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等发挥出来,许多学生的独特性无法得到锻炼,也就無形中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即是在课堂教学某些课型和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异质、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同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指导小组成员在各种独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唱歌课、口风琴课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欣赏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挖掘集体潜能,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体会合作的成功。
如: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时候,我首先告诉学生今天要排演一部童话剧,剧中的角色有——小鸟、鸭子、小猫、爷爷、大灰狼、彼得、猎人,这样一下就激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根据这些角色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有目标的仔细聆听7个角色的主题音乐,感受、辨别代表不同角色乐器的音色,结合不同乐器的性能,师生们边听、边议、边讲,引导学生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不同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分别代表童话中的什么角色?以及什么性格特点?如:用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模仿小鸟清脆婉转的鸣叫;用双簧管吹奏装饰音模似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用单簧管吹奏断音,表现猫上蹿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用低沉的大管吹奏慢速的音调,描述爷爷的形象;用三只圆号吹奏不协和的和弦,表现大灰狼的凶残及阴森恐怖的气氛;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旋律,表现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等等。
熟悉音乐后,7个小组我安排了7个“小导演”,要求他们指导本组的“小演员们”能积极与其他演员合作,随着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人物的特色,共同表演音乐故事。只见各小组的成员积极排练、演出,我现场指导、调控,充分展现了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二、歌唱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表演,增强孩子自信而歌的信心。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孩子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在他的交往圈里却是大胆、自信的一员。所以我利用这一点,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教完一首新歌,我会以小组竞赛形式,让每个组分别独立围绕歌曲组织排练,比一比哪组表演的棒,哪组有新意。
最后分别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表演。使全班每一位孩子都兴趣盎然投入其中,克服了原来人多难以让每位孩子都锻炼的弊端。而且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在以小组为依托中逐渐培养对演唱歌曲,对音乐课的兴趣和信心,为他大胆自信演唱打下扎实基础。
这种小组合作的“集体活动”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有着共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维护歌唱中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具有统一意识,共同情感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而且培养了他们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塑造了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在音乐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难点,得到了赞许,他们的合作意识渐渐产生。教师从学生的创作、演唱、表演中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并创造小组展示的机会,加大力度强调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变主动学习交流,伙伴之间更加亲密,团结一致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在他们的内心渐渐塑造起来。
三、口风琴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口风琴在每学期初就会拟定好教学计划,每学期的音乐课有1/3的课时会安排学习口风琴。每个学生的吹奏能力存在差异。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师生互助才能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应注意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更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骨干力量,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以点带面,发挥合作式学习的优越性,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在日常的口风琴教学中,学生每学完一个乐句,我都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当然,如果每个学生都来吹奏一遍给我听,那可能还没听完就下课了。所以,这时的小组检查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见2~3人小组中的小老师充分发挥着他们的作用,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遇到比较困难的向我汇报,我再进行精讲点拨、强化训练,这样有效解决和避免了许多学生演奏中可能形成的错误习惯。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便于他们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为不同音乐条件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用适合的表现方式表达内心的体验。分工合作,降低难度,吹奏能力强的学生吹奏难度大的,吹奏能力弱的吹奏相对简单一些的,甚至可用打击乐或哼唱的方式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与积极参与的欲望。如吹奏《白桦林好地方》时,由于学生吹奏能力的差异,要求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吹奏比较困难,于是我就采用了乐句接龙的方法,让每个小组专攻一个乐句,再全体衔接吹奏。
实践证明,音乐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想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它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竞争、展示个性的良好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提高了他们音乐素质以及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分配 评价 互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一节课中,教师是无法照顾到全班50个左右的学生,也就无法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等发挥出来,许多学生的独特性无法得到锻炼,也就無形中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即是在课堂教学某些课型和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异质、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同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指导小组成员在各种独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唱歌课、口风琴课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欣赏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挖掘集体潜能,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体会合作的成功。
如: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时候,我首先告诉学生今天要排演一部童话剧,剧中的角色有——小鸟、鸭子、小猫、爷爷、大灰狼、彼得、猎人,这样一下就激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根据这些角色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有目标的仔细聆听7个角色的主题音乐,感受、辨别代表不同角色乐器的音色,结合不同乐器的性能,师生们边听、边议、边讲,引导学生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不同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分别代表童话中的什么角色?以及什么性格特点?如:用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模仿小鸟清脆婉转的鸣叫;用双簧管吹奏装饰音模似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用单簧管吹奏断音,表现猫上蹿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用低沉的大管吹奏慢速的音调,描述爷爷的形象;用三只圆号吹奏不协和的和弦,表现大灰狼的凶残及阴森恐怖的气氛;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旋律,表现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等等。
熟悉音乐后,7个小组我安排了7个“小导演”,要求他们指导本组的“小演员们”能积极与其他演员合作,随着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人物的特色,共同表演音乐故事。只见各小组的成员积极排练、演出,我现场指导、调控,充分展现了小组之间、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二、歌唱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表演,增强孩子自信而歌的信心。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孩子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在他的交往圈里却是大胆、自信的一员。所以我利用这一点,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教完一首新歌,我会以小组竞赛形式,让每个组分别独立围绕歌曲组织排练,比一比哪组表演的棒,哪组有新意。
最后分别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表演。使全班每一位孩子都兴趣盎然投入其中,克服了原来人多难以让每位孩子都锻炼的弊端。而且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在以小组为依托中逐渐培养对演唱歌曲,对音乐课的兴趣和信心,为他大胆自信演唱打下扎实基础。
这种小组合作的“集体活动”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有着共同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维护歌唱中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具有统一意识,共同情感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而且培养了他们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塑造了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在音乐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难点,得到了赞许,他们的合作意识渐渐产生。教师从学生的创作、演唱、表演中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并创造小组展示的机会,加大力度强调小组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收获,久而久之,学生变主动学习交流,伙伴之间更加亲密,团结一致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在他们的内心渐渐塑造起来。
三、口风琴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口风琴在每学期初就会拟定好教学计划,每学期的音乐课有1/3的课时会安排学习口风琴。每个学生的吹奏能力存在差异。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师生互助才能教学相长。在教学中应注意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更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骨干力量,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以点带面,发挥合作式学习的优越性,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在日常的口风琴教学中,学生每学完一个乐句,我都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当然,如果每个学生都来吹奏一遍给我听,那可能还没听完就下课了。所以,这时的小组检查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见2~3人小组中的小老师充分发挥着他们的作用,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遇到比较困难的向我汇报,我再进行精讲点拨、强化训练,这样有效解决和避免了许多学生演奏中可能形成的错误习惯。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便于他们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学习,为不同音乐条件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用适合的表现方式表达内心的体验。分工合作,降低难度,吹奏能力强的学生吹奏难度大的,吹奏能力弱的吹奏相对简单一些的,甚至可用打击乐或哼唱的方式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与积极参与的欲望。如吹奏《白桦林好地方》时,由于学生吹奏能力的差异,要求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吹奏比较困难,于是我就采用了乐句接龙的方法,让每个小组专攻一个乐句,再全体衔接吹奏。
实践证明,音乐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想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它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竞争、展示个性的良好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提高了他们音乐素质以及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