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前预习作业的意义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作为新时代新教师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课程改革反复强调的,如“课堂教学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满堂灌”等等。所以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有了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还需要有学习资源,资源来源于哪里?就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有了充分的预习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听课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但是如果教师只简单地要求学生预习,而不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也是不会达到预习效果的。
  课前预习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带新这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将作为课堂上交流的材料。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书所搜集的材料等,都是预习。预习是一种超前性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预习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解决新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主要靠自己主动完成,预习者要根据自己对新课的认识,来判断所学内容的重点。开始时有的同学可能会出现偏差,但是多做儿次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地方正是老师重点讲解的地方。因此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有了成功的经验,当然就会爱上预习。具体说来,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有着如下意义:
  一、课前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我们知道,上课占用了同学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而有些同学学习差的根源就是上课听不懂,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新课时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不会或旧知识遗忘了,由此造成头脑中知识序列或者说学习阶梯的中断,结果就只好听“天书”了。而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从而起到提高上课效率的积极作用。
  二、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课前预习时不见得能把教材全部看懂,总会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等待上课时解决。预习后再来听讲,可以提高听课的主动性,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能使听课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的同学认为,预习后都明白了,再听课就没意思了,纯属浪费时间。其实,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听课要求。有位同学说得好:“预习后听讲,在老师讲到自已已经理解的部分时,我就拿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由此來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通过这样比较,能进一步提高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
  三、课前预习可以克服记课堂笔记的盲目性
  同学们通过预习,听课时可以对老师的板书、讲课的内容,迅速做出判断,哪些是出自课本,哪些是补充的内容。这样可以抓住重点,决定取舍,进行记录,从面在课堂上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盲目地抄录老师的板书,只能浪费很多思考问题的时间。
  四、课前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去接触新教材,自己进行阅读和思考,对提高自学能力往往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帮助,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但这只是学习的一条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实际上,每个同学还要通过学习课本、参考书、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来获得大量的知识。也就是说,在校学习期间,还要进行大量的自学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因此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是不行的。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像课后复习、整理笔记、做作业、阶段复习、看课外书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作业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加充分、更加深刻。要想全面提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内化,这个过程相对而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方案和科学引导,以及家长全力的配合,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预习能力,提升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实现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宫平.用有效预习打造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19):90.

[2]杨多元.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及措施[J].甘肃教育,2017(15):46.

[3]李晓艳.课前预习在行程性评价中应采用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84.

[4]曾珊,刘珊.基于课程目标落实的预习设计[J].江西教育,2016(14):74-75.

[5]罗一芳.如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J].甘肃教育,2015(22):55.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主要趋势。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养成  一、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因此课程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倡导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此,教师要及时变更教学方案,找到适合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策略,力求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是现代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口语交际作为小学低年段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以在小学低年段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活化、科学化、艺术化”三个方面为切入點,对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口语交际 低年段 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发展,社会交际活动日益广泛,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使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我们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就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简略的阐述,旨在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幼,对于长篇大论和文字海洋兴趣不足,再加上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导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也是师生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同时,课堂提问也是评判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也更加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组织得当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定的线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对于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知识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因此,在小學阶段加强主动学习意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懂得学习的价值,树立探究意识,形成探究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逐渐进行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尤为重要的一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在于应付考试,更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现如今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仅只限于帮助学生会读文章,而是在于帮助学生读懂文章,通过老师对文章的仔细讲解,学生对文章的仔细阅读,使得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
期刊
摘 要: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不知道写什么。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写作素材 讲述生活 开展活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不知道写什么。“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
期刊
摘 要:与认知教育一样,德育教育同样是义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文化课程,其不仅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德育 教学 情境 操作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一场针对小学美术的教学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