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与健康实践中的问题。”可见,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认真厘清探究学习的概念,准确把握探究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一、厘清概念认识,把握探究时机
  在对探究学习概念的研讨中,参与教师提出了如下观点:浙江王莉丽认为:“探究学习指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与实践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并具有问题性和主动性。”山东丛培刚认为:“体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发现问题,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综合研讨中教师们的观点,主持团队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启发引导下,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的未知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时段都可以进行探究,因此探究时机的把握和选择对探究学习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论坛研讨中教师关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把握探究时机的观点,总结如下:
  山东丛培刚和浙江刘宇浩认为“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无法解决和完成学习目标时,体育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山东宋晓露和浙江叶世仁认为“新旧知识连接点的教学是开展探究学习的时机。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体育知识技能,在进行更高层次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可以组织探究性的学习”。浙江刘锋、王玲认为“当体育课中学习内容具有多种不同练习方法,且学习内容的特征可以先练后教,需要学生通过体验、比较和判断做出选择时,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浙江项亮宏认为“在开放式的球类项目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比赛环境中处理球的能力,可以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如比赛中的传球,让学生根据防守对象的身高、位移速度和距离等防守条件选择采用哪种传球方式比较符合比赛要求,高质量完成传球”。
  总之,体育教学中探究时机的把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教学对象的兴趣爱好、生理心理特点、体育知识技能储备、探究能力强弱、体育教学内容的特征和教学条件等系列因素,在合适的学习情境把握合理的探究学习时机。
  二、突出学生主体,提升引导艺术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否能获得成功和高效,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引导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引导到位,是否恰到好处。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第二个问题“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极具教学智慧的引导组织方法和策略,对体育教师的探究学习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启迪。
  浙江李子凡认为“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的方法。如学生排球垫球老是垫飞时,教师马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排球为什么会被垫飞?怎样改进垫球方法和触球部位才能提高对球的控制?正确的击球方法应该是怎样的?经过多次讨论和尝试后,学生认为压腕翻臂能够增加击球的接触面,保证击球时用力在垂直方向,比较好控制方向”。浙江蔡亦佳认为“探究学习教学中,要分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要给学生适当‘留白’空间”。黑龙江郭红梅和浙江吴东菊认为“引导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质量是探究學习的前提和关键。设疑要符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浙江叶世仁、丁忠鹤认为“体育课中的引导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背景;引导要富有启发性,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新旧知识就能够实现链接”。
  总之,探究学习中体育教师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导”最重要的作用是教给学生思考和学习探究的方法。
  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有哪些?研讨中教师们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创设情境教学、优化问题设计和评价驱动导向”等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经过主持团队的整理,具体观点呈现如下:
  1.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浙江丁忠鹤、雷超认为“探究学习中的每一次探究过程和结果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探究失败也是正常现象。压抑、沉闷的体育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索。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放下身段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内容和方法。课堂中应畅所欲言,让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其探究意识。
  2.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浙江王学辉认为“创设探究情境,可以激发探究兴趣”。情境的设置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的项目特征,让学生对情境有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和感悟。如前滚翻教学中的团身动作,通过创设森林里“刺猬”遇到“老狼”的情境,探究“刺猬如何将身体团成球形”,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在情境中体验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3.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浙江胡伟、吴叶青认为“问题的设计是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的关键,体育课中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技能储备,合理把握问题难易程度”。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根据探究学习的需要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项目特征和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其次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问题。如:在掌握了投掷技术中“鞭打”的动作后,在学习排球发球时,设计“如何用鞭打动作发球”的问题是因为学生有了“鞭打”动作的技能,同时投掷技术中的“鞭打”与发球的用力一致,非常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形成迁移的能力,从而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4.精心设计评价,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上海吕祥文和安徽王征认为“要建立有效的探究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学习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地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言,勤于探究”。评价既指引着探究学习的方向,同时也是探究学习的动力源,评价的最本质功能就是激励。探究学习的评价机制要求对优秀的探究结果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错误失败的探究结果要包容和勉励,给予学生缓冲和再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分析研讨教师的观点,主持团队认为体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主重构,是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最终归宿点应该落在学生探究学习意识、探究学习习惯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探究时机的把握要根据体育课堂的动态生成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要善于利用学生学习的趣点、难点、重点、疑点和错点;探究过程中的引导和组织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知识技能的储备,在教学中要重视“留白”,让学生有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探究能力的培养则要以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为基础,在情境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以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来评价和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促使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并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何健(浙江省青田县实验小学,323900);项亮宏(浙江省青田县中学,323900)整理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专业质量标准”的要求,5月21-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主办,成都市温江区承办的“2018年十城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培训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相关负责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耿培新,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专业学组
体育课堂因学科的特殊性时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应理清影响体育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如,外界环境、教材内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运动负荷等,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将“流行元素”融入体育课堂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在此以教学器材、教学情境、教学语言、教学音乐4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介绍。  一、将“流行元素”融入教学器材,吸引学生关注  (一)现象分析 
“以方法为教学内容”是近年来浙江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充分体现了《纲要》“以生为本、能力为先、用教材教”的核心理念。本次九城区活动的主题是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研讨各课时“方法”设计的合理性、课时之间“方法”的关联性、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等。在本次活动的评课环节,观摩教师结合2节课例及单元练习方法的展示,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意见比较
一、设计思路  本课根据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瑜伽运动引进教室,丰富室内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的锻炼效果。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享受瑜伽带来的平静和谐,学生通过互助学习,鼓励同伴,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
一、坠球机介绍  坠球机是网球教学中重要的教具之一,它可以代替教师人工喂球工作,保证每次落球点的准确性与统一性,不仅有利于组织大班教学、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坠球机设备分为支架、装球器和滚筒3部分。装球器是核心机构,长0.59m、宽0.49m、高0.54m,使用时需安装在支架上。支架高度可调高低,最高可调至2m,滚筒共2只,每只长度约1.3m,安装在装球器两侧。坠球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首都学校体育工作向科学化发展,提升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强高等学校与中小学体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借鉴,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良好的科研氛围,2018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承办的
一、投掷学习单元构建的依据  George Graham明确表明了运动必须思考的几个范畴:最内层的分类,也就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操作性动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动作技能;各种动作技能的内容性规定,如,可操作性动作技能有投掷、持球等;动作技能的可能性变化,如果技能轮按照箭头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转动,动作状态就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变化,如,位移性动作的跑步是单纯的位移动作,如果联系运球,这种位移性动作便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审议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任务和方案,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到学校中,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要抓好“三个落实”,坚持和创新体育教学研究,尤其是体育校本教研至关重要。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在学校中”的研究。体育校本教研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武器,以学校体育领域内发生的现象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身育人”的学科理念,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将合作学习贯穿于整堂课的学练之中。首先,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高难度技能项目的教学简单化、趣味化。其次,教师注重教学推进和学法指导的给予,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培养主动学、练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而良好的体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获得的。可见,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发展的优劣关系到运动技能学练目标的达成,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高低等。课堂中如何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关注身体素质敏感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速度、力量、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