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震慑”行动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串的公司假账丑闻的冲击下,美国证监会启动了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调查工作,要求包括金融研究部门主管、投资银行家及部分著名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内的50多名人士,提供其电子邮件及其他相关资料。美国证券监管当局决定展开金融领域的“震慑与畏惧”行动,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商业欺诈问题。但是这个行动本身,却无法触及几百年来华尔街的本质和文化传统——贪婪。
  
  政企联姻,华尔街的黑洞有多深?
  
  安然以及世通这样的企业巨人的轰然倒下,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黑洞,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步发现更多的丑闻,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这些巨头们与华盛顿政治圈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美国多家调查机构的报告表明,这些公司都是选举的捐赠大户,与布什内阁的关系也非同寻常。
  世界通信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之后,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全美第二大长途电话巨头被逼到了破产的悬崖边缘。该公司捐赠给美国政界的金钱也变成了人见人怕的“烫手山芋”。一些国会议员纷纷退还世通的捐赠款,或者干脆将“不洁”捐款给了慈善机构。
  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都是美国选举的捐赠大户。根据美国一家独立的经济调查机构“公众正直中心”的报告表明,世通公司提供的捐赠款将近100万美元。在过去十几年中,世通曾向过半数的众议院议员、超过80%的参议员提供过捐款。
  能源巨擘安然公司与华盛顿政治圈的关系更是亲密,与布什家族关系尤其密切。公众正直中心的报告表明,1989年至2001年间,安然捐出竞选资金高达580万美元,73%捐向共和党,27%投资民主党。而在美国国会中有71名参议员和187名众议员曾经收到过安然的政治捐款。据“公众正直中心”的报告称,布什内阁中至少有15名高级官员手中曾拥有过安然的股票。而安然公司的董事长赖伊曾担任过布什过渡小组的成员,参与了联邦能源规则委员会成员的面试工作。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制定新的能源政策之前,更是专门会见了赖伊和其他安然要员。布什入主白宫后,在对新政府的能源政策制定和重要官员的任命上,安然公司都曾施加过重要的影响。
  美国学者戴伊在1983年出版的《谁掌管美国》一书中曾指出:“美国的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美国人口2亿多,但是美国的经济实际的权力掌握在大约4500名权贵手里,这些人就是上述领域中的最大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和董事。他们对美国一半的工业产值、半数以上的银行资产、一半以上的交通运输和公共事业、三分之二的保险业等拥有决定权。比如美国汽车业基本上由三大公司来控制,美国的军事工业基本上由五大公司来控制。权力之所以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是因为工业和金融资产集中在少数大型公司的缘故。”而这些商业权贵则通过多种手段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就包括捐助巨额竞选资金,以从政府获得优惠的经济政策。
  
   财富背后的贪婪
  
  从2001年的安然公司丑闻到现在,美国证监会在各方压力下采取了多项举措,从罚款到探底,到机构改革,但是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呢?华尔街丑闻全面地暴露出美国的证券监管、财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乃至商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体制的信心危机。对华尔街丑闻的反思提醒人们关注到更深层次的道德和诚信问题。
  美国《商业周刊》评论说,金钱腐蚀了华尔街的根基。对金钱的贪欲使诚实和商业道德也成为另一种商业资本,当诚实有利可图时,很多人就会装出诚信的面孔。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股市评论员詹姆斯·格兰特所说,“诚实在华尔街从来都挣不来钱,只不过以前经纪人还装出诚实的面孔,现在他们都懒得装了。所谓的股票分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销售部门”。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布罗代尔曾经说过:“资本主义之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冒险,愿意投机。而‘欺骗’也是因素之一。这竞赛的规则乃是发明一种新规则——去针对市场的现行规律和手段,使它做不同的运转。”
  在美国广播公司的一项民意调查中,88%的美国人认为执行总裁们的贪婪是造成华尔街丑闻的主要道德因素,其次是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在大多数涉及到华尔街的电影中,华尔街的金融家、投资银行家,差不多都是贪婪、无耻、狠毒的反派人物。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著名导演奥里弗·斯通的《华尔街》。在这部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中,华尔街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证券行业尔虞我诈的游戏,投资银行家们欺诈、钻法规的空子大肆获取不义之财。驱动着整个华尔街疯狂运转的,只有一个词:贪婪。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在密歇根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也谈到,“资本主义的精髓是贪婪,它是一种‘平息破坏性’的人类特性”。在美国,贪婪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病和社会病。法国学者阿尔贝尔说,“资本主义越是成为短期财富的创造者,就越会成为长期社会价值的破坏者”。■
其他文献
撰文/杨如彦 易贷通是招商银行推出的一种针对个人客户的打包信贷业务。个人首先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根据个人的信用状况,一次性授予个人一定的信用额度,然后个人自行选择消费的住房、汽车和其他配套设施品种,银行在确定个人消费用途与申请贷款时描述的用途一致后,即可以提供贷款。  与寻常的住房、购车按揭贷款业务相比,在易贷通业务组合品种中,银行承担了更大的清偿性风险。  如上图所示,银行在向个人授信的过
期刊
2001年12月,401(k)养老金计划的美梦终于破灭了。在安然公司的雇员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以公司股票为主要资产的退休基金灰飞烟灭之后,即使只有少量401(k)计划投资的人们,也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熊市对他们资产平衡的影响。《时代》杂志宣称“大多数人将不得不努力工作到70岁。”类似的话至少在40个不同的杂志和报纸的文章中出现。甚至有某些言语尖刻的专家将401(k)养老金计划称为一种“盗窃”或“愚弄”。
期刊
编者按:在封面故事的策划和采写过程中,本刊记者广泛走访了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个人银行部的管理人员和美国优利公司、IBM的信用卡专家,与他们畅谈了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当谈到信用卡,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复提起银行呼叫中心(Call Center)、CRM战略。那么,信用卡的发展与呼叫中心、CRM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呼叫中心:CRM的先导    传统的呼叫中心主
期刊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作为交易所交易的开放式指数基金,它结合了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的优点,因此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方式灵活、流通性强、高透明性和便于市场监管的特点,1993年在美国成功推出后,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增长最快的金融创新产品,同时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创新的焦点。    中国发展ETFs所具备的条件    首先,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和规
期刊
网络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不例外。两年多前的一个晚上,我百无聊赖地在网上冲浪,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有精品,但更多的是垃圾 。要找到符合自己志趣的东西,需要耐心和运气。网络也是充满偶然和惊喜的地方。我不期然闯进了一个网站,立刻就被其简洁的界面和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我立即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网站上的每一个字。这个网站叫“制度主义时代”,它的作者就是薛兆丰先生。  兆丰是经济
期刊
伴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被称为“护送船队”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在保障宏观经济稳定、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做出过杰出贡献;但它也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处理方面,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健全发展。    从“护送船队”到金融厅的监管过渡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金融环境,而证券市场的稳定归功于证券监管的效果。所谓的“护送船队”的金融监管体系,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战
期刊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上也有区别。1985年,哈耶克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问:你在芝加哥大学的时候,芝加哥学派是否受到你的影响?  答:西蒙斯本来最有希望,他的去世实在是场灾难。其他人,从方法论上看,他们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学家,而不是微观经济学家。他们中间,斯蒂格勒是程度最轻的,而弗里德曼则是最严重的。这始终是困扰我的难题。米尔顿和我几乎在所有问题上的看法一致,只有货币政策是个例外。但这一问
期刊
经济增加值(Econom Value Added,EVA)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Stern&Stewart咨询公司引入的,被《财富》杂志称为“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它是公司业绩度量的指标,作为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和管理层表现的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它是一个全面财务管理的架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战略。美国管理之父PeterDruck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的
期刊
迫在眉睫的“日本制造”战略      如今,在日本市场已经很难找到有“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标志、而且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的商品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外制造业已具有足够的实力来满足日本消费者的质量要求。  日本的制造业是不是充分发挥了所有潜力,在咬紧牙关较量之后才败给中国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钟表厂商的影响力日渐衰弱,瑞士钟表在日本的市场的销售额已超
期刊
两年前“中国威胁论”突然变得沸沸扬扬起来。当时日本的议论反映了一种“一厢情愿”的逃避现实的心理,即“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对自己不想看的则视而不见”。那时常常听到“工资过低”、“汇率被不合理地操纵”等说法。回过头来看,20年前当日本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时,美国也说过类似的话。在日本也曾有“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有什么不好”的反对意见,但当年对美国的指责持反对意见的人,今天却对中国做出类似的指责。  对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