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散文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占了近半数,由此可见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散文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从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探讨了散文鉴赏教学的侧重点,以提高散文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 教学 鉴赏
  散文是“美文”,它强烈的抒发情感,充满了生命的激情,用优美的语言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渴求与灵魂慰藉。散文题材广泛,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同等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编入最多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散文鉴赏教学的一般方法,考虑如何优化散文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阅读,情感共鸣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在散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融入到散文的情境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感情,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作品中那些最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作彻底的感悟,并以这种方式来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传导知识的目的,才能促使学生与教师一起感受文章的内涵。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例如:教学《风筝》一文,可采用评注式诵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首先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教师提出相关问题。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然后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诵读教师准备好的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用自己的话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二、欣赏散文,体验情感
  散文总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创设了在家庭灾祸后父亲送儿子远行的背景,描述了父亲送子的场面。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形。以及对“我”的几次流泪的刻画。对于这些描述,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唤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生活中的经验,去深切体会一个父亲在家国两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内心牵挂与情感的不忍,以及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这样,文章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具有了审美意境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通读文章,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被文章所感染。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在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三、领悟语言,驾驭语言
  优秀的散文语言总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通过品读词句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丰富内涵。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散文的语言富于口语化,因此读起来亲切感人。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句子,读起来很有生活的气息。又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些句子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其结构美、比喻美。
  四、寻找线索,把握结构
  由于散文贵在散,题材广泛,表现方式灵活多变,这就为散文的结构带来了无穷的奥妙。古往今来的散文作家为了做到形散神不散,在安排结构上,往往运用一条线索把形散的题材串连起来。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文章开篇用“她勤劳的一生”表明全文叙事的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看似极为平凡实则非常典型的事例,诸如煮饭、养蚕、喂猪挑水、纺纱等日常事务,正是有了这条线索,才把这些小事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说明母亲的伟大。在分析散文的结构时,正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会。
  五、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沉浸于散文独特的魅力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每个学生在成长阶段存在的个性与特点,成功找到散文教学的契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验优美的散文语言,感悟散文中洋溢着的真挚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散文的乐趣与魅力。
  参考文献
  [1]钱晓柳 批文入情——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成才之路,2010,(19)。
  [2]欧茂华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优化策略初探[J].读与写,2013,(07)。
  [3]王敏 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作品阅读与鉴赏浅谈[J].新课程,2012,(6)。
其他文献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教育的重点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关系到班风、校风,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教育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先后跟百名差生谈心、听课,一起生活,召开了数十次后进生座谈会,进行过80多次家访,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后进生的共同特点:一没有崇高的理想;二对学习缺乏兴趣;三自控能力差;四学习方法不科学;五智力发展缓慢;六家庭教育不力。  一、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每次听课,我们总会为执教者那精炼准确、富于变化、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深深折服,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言辞恳切的评价语而感动。的确如此,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
期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知者、乐之者”,乃兴趣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对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  一、贴近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能力,诊断学生遇到的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提问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这个问题包括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
期刊
摘 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更别说是兴趣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写作兴趣 激发 培养  一、多读善思,在积累中激发写作兴趣  不少学生写起作文总是紧皱眉头,有“无米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给语文课堂补点钙的途径的叙述,突出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坚持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同时指出教师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充分用好教材资源,对夯实语文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补点钙 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主要由教师、学生、阅读文本构成。长期以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思维、阅读体验及阅读
期刊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数学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从熟悉的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并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动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效率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教,学生要有效地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质量 教学效率  新课改下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期刊
一、注重教学转变,突出学生地位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学习效率很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完成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引领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让教学可持续发展。  【案例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章《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