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从小要接受的教育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48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选为太子太师、太傅、太保的,一般是德行高尚、人品贵重、学问深厚、名声显赫的君子,许多是朝廷宰辅或重臣。《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商汤曾向伊尹学习,后来任命其为重臣。历史上做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的名臣如唐朝的萧瑀、房玄龄、颜真卿,明朝的高仪、张四维、沈鲤、张居正,清朝的张英、熊赐履、李光地,等等。


  严师出明君
  为了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弥补自己小时未得到良好文化教育的遗憾,还命人在宫中修建了大本堂,以此作为太子和诸位皇子学习的场所。朱元璋在修建大本堂的同时,诏告天下,聘请各地名儒,来教育皇子。像满腹经纶的大儒宋濂就曾任太子太傅。清朝康熙皇帝更是对太子和诸位皇子的教育费尽了心思,甚至亲自督促皇子们的学业。
  这些德行高、人品贵重、学问深厚的老师们不仅耐心地向太子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且通过讲授古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让太子学会王道。如被视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的《大学》不仅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通过学习,可以使太子明了德行的重要,明了如何修身,明了为君要仁,治民要亲爱人民等。从小就向这些人学习的太子,无疑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要超过常人很多。
  一般而言,身为太子的老师们理应要求严格,但由于君臣之分等原因,历史上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见,这也就导致太子们在学业、人品上的修为有很大的差异。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对太子要求比较严格的老师之一。这从明朝神宗十岁时,张居正为其制订的课程表就可以看出。
  张居正写道:每日接续讲读《大学》、《尚书》,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礼监将各衙门奏章,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回,乞即如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不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进午初时,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下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的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工夫不致间断。
  正是因为张居正的严格和其母后的督促,神宗方能坚持十余年的学习,并在主政后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
  清朝上书房的教育
  不过,清朝是个例外。在清代以前,太子的培养与其余皇子在培养上是分开的,而清朝则是从上书房教育中观察诸位皇子贤德与才能,确定最终的皇位继承人,这一点把皇子老师的地位无形中再次提高。于是皇子们愈发刻苦,而皇子的老师也愈发敬业。
  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清朝皇子、皇孙六岁,即开始在上书房接受教育。“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这种严格的教育,足可以说明为何清朝基本没有残暴、昏庸无德的皇帝,而是非都有一定素养、一技之长。
  有道明君的培养
  简言之,古代皇帝在登基前所接受的个人品德的培养与治国才能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的,即要被培养成为“有道明君”,尤其在西汉武帝之后,学习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经典成为每一位将成为天子的必修课程。是以“德治”而非“法治”在古代王朝成为每一个有道君王的最高追求。
  纵观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兴盛的王朝,无不是由于君王以德治天下,无不是因为君王懂得为君要仁、治民要親爱人民的道理;而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走向灭亡的主因,也是君王不施德政、丧失民心所致。可见,古代皇帝从小接受的以“德”为核心的教育,并能身体力行,切实用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王朝存续的关键。
其他文献
中国陕西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遗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自佛教东渐,佛国时光流转千年,佛塔仍旧静默伫立,述说着曾有的辉煌。  中国大地上的百年古塔17000座,陕西省境内就有200余座,其中千年古塔小雁塔被人们熟知。  小雁塔年代久远,体量高大,具有原始建筑状态,经数十次地震不倒,这样的传奇经历奠定了小雁塔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小雁塔的建造过程蕴含着诸多科学:
期刊
人类是大自然这位母亲香醉怀抱孕育出的万千物种的“后生”“晚辈”。一群在三叠纪大毁灭中幸存下来的小型哺乳动物,是我们“最近的父母”。此处无关单细胞,无关三叶虫。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此处省略万千字符,或根本无法用简单的维度来衡量这里的久远。  我很难想象人类的婴儿时期,是如何的脆弱,如何的无助,如何摸着“冰冷”和“孤独”,漂泊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是哪些偶然和必然,使得人类向着“主宰”这颗原本惧怕的星球
期刊
长安,千言万语道不尽,你是世世代代中国人魂里梦里都永远在追随的那座城。  李白杜甫歌颂过你,高适岑参护卫着你,孟浩然说,他爱早春的你,“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贾岛爱冬日的你,他说,“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期刊
岁月长短、天地广狭皆取之于心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现代社会的特征,“快”应该是最好的答案了。交通,快。古时要以月甚至年来计算的路程,现在往往只需数小时便可到达。交流,快。书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电话、网络在近几年的发展就会让人惊叹信息交流的迅捷,过去实物传递所依赖的邮递现在也被快递所取代。人们不断追求高速度、高效率,每个人都在快步走路,快速用餐,高速工作,作为摩登时代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慢,是
期刊
许穆夫人,姬姓,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卫昭伯(卫公子顽)与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中国第一位被记载的女诗人。  一开始,许国的许穆公来求婚,齐国的齐桓公也来求婚,卫国打算将她嫁给许国。穆夫人透过傅母向卫懿公传达她不愿嫁到弱小的许国,决定嫁到离卫国较近又比较强大的齐国,但她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  许穆夫人自幼性聪敏,有才华,貌美
期刊
汉长安城的营建历程  汉长安城地处关中地区,在黄河流域中游,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秦都咸阳与汉长安城仅一水之隔,而且长安原本就是秦咸阳的一个乡聚,汉长安城中不少皇家建筑都是在秦都咸阳旧宫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同时,汉长安城的建设,也是经过详细规划后一步步建成的。汉长安城的修建,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汉高祖、汉惠帝和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接受谋士张良
期刊
在大唐长安城的北墙外,居高临下的大明宫含元殿前,不可一世的太宗李世民注视着城南,那里虽有几座寺庙,我们熟悉的慈恩寺却还没有诞生,耳熟能详的大雁塔更是没有什么踪影。辽阔的蓝天,画着可爱的天际线,平直而美丽,偶尔有一些凸起凹陷。李世民自信的笑了,回头对着自己心爱的臣下,指向南边:“看看,这才是我心中的长安呐!”唐长安城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施工,都很符合这位帝王的“胃口”,可谓是震古烁今。  此时,一位
期刊
一个人成熟与否跟年龄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能不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你的世界。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只有春天播种,秋天才会收获。很多人无论做任何事,刚刚付出一点点,马上就要得到回报。很多人做生意,刚开始没有什么成绩,马上就想要放弃。有的人一个月放弃,有的人三个月放弃,有的人半年放弃。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轻易放弃,但我知道,放弃是典型失败者的习惯。所以我常说,
期刊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为海内外华人所熟知。西安博物院的鎏金走龙,长18厘米、高10. 8厘米,形神具备,龙首与上身呈“S”形,龙嘴张开,露出强健的牙齿和卷曲的龙舌,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身修长,尾部舒卷,四肢劲健有力,周身的鳞片和锯齿状背脊刻画精细。金龙昂首前行,姿态极富动感,表现出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金银器制作水平。  关于龙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众多的部落之间经常
期刊
农耕时代,年轻人是不能赋闲的,闲了就容易被诬,或称之为“懒汉”,或目之为“不务正业”。而年老受尊,就不同了,所以,老年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散步”了。陶渊明大概是很喜欢散步的,他说:“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手扶拐杖,时走时停,不是散步又是什么?令人神往的,是他那“矫首而遐观”的情态,举首远视,目澄神远,一派闲逸与潇洒,真是彰散步之神韵。  常人散步,大概出于两种情形:一是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