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985年大雪灾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65年来到这里的,当时6个队,每个队大概有12户左右,家畜不是太多,主要的草都是野生动物吃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到底具体数量有多少,但是估计起来一个队大概总共有3000左右的牛羊。天天都能看见黄羊、藏野驴和野牦牛,也有白唇鹿,都成群结队的。
  1984年之前,都还是人民公社,不管是草场还是牲畜都是集体公有的,大家在一起干活。1984年开始包产到户,双承包了,整个家畜数量,包括马牛羊等等,上7万多,要再加上野生动物,大概能在10万以上。那时候整个山上都有野生动物,最多的一群能有两三百,远远看,好像自己的牛羊群一样多。
  大雪灾是1985年10月17、18号,我记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动物还是家畜整个灭亡了,剩下的很少。那时候我是队长,家里7口人, 54头牛,6匹马,雪灾后剩了34头牛,4匹马,牲畜存活数在队里都是数一数二的。跟兄弟一起合放的一群羊,雪灾之前1500多只,之后,我家只剩了7只,我兄弟家剩了3只。光看这个数就知道有多惨了,最惨的人家里什么都不剩了,只剩了人和狗。
  其实当时下雪的时候,谁都没在意,以为就是普通下雪嘛,但是雪一直持续了三天两夜,别说草了,有的帐篷都被雪埋了。牲畜没东西吃都饿得不行了,我们开始把牛羊往外赶,但是雪太厚了,牛还好,羊根本走不动,有的羊就直挺挺站在那儿死去了,一只只的。雪灾第三天,从帐篷门前往远处看,通天河还在流,旁边都是雪,有些牲畜看到水,就冲过去,想过河到没雪的地方去,一些就直接倒在了水里,被冲走了。我听90多岁的老人说,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牧民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冬天宰杀,夏天吃。雪灾时候本来想过可以把牲畜都宰掉的,但是想到,牛羊本来遇到自然灾害就很惨了,我还拿刀去宰它们,太不忍心,很少有人家这么干的。整个下雪期间,根本没有风,连帐篷外面的绳子上都裹满了雪,更别指望风能把雪吹走,露出下面的草了。我们试过给牛羊吃糌粑、酥油,可是牛羊适应不了这种东西,吃了酥油和糌粑的牛羊,都死了。可能因为太冷了,黑帐篷的内壁和我们盖的被子毯子上都是一层白花花的霜。
  雪灾之后,政府的救援队很快就组织起来了,开始用飞机空投一些东西,方便面等等,但是从那么高的地方扔下来,几乎都摔碎了。之后来了一些推土机推开雪。大部分的牧户都组织起来搬到五道梁去了。因为雪灾之前生活比较好比较富足,有充足的粮食,人倒是没受太多罪。
  一直到来年三月二十几号,才能看到一点点草的样子,雪化了些了,大家开始出门去找牛。很多牛身上的毛和绒都被吃了,自家的牛都很难认出来,不知道在雪里,它们是不是互相吃绒和毛。除了牲畜,还有野驴等等,山谷里整个都是尸体。
  6月份的时候,国家给了补助,给牧民从外面买牛羊。那时我是一队队长,从东丰县买了4000多牲畜回来。我赶牛回来的时候,村民听到牛羊的声音,都冲出来,对牛羊磕头,有的甚至哭了出来。
  雪灾之后没有了牛羊,邻居之间好像也觉得离得特别远了,以前别家的牛羊很容易就走到自家草场上来的,牛羊到了帐篷前面,就好像家家之间的距离都一下拉近了。本来雪灾之前,牧民就非常热爱家畜,雪灾全部死光了之后,他们更爱家畜了,只是把牛羊的毛和绒卖出去,连酥油都不往外卖,只用自己吃和点酥油灯。大集体的时候,牲畜都是上缴国家,还有国家干部吃的牛羊,用的皮毛等等,每个队每年要上缴多少,也包括旱獭皮、酥油等等,都是几百斤的,直接送到曲麻莱县里,没有给钱,只是记分数。就是一直到雪灾和灾后的几年,老百姓都。还不知道什么叫买卖。
其他文献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震级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相仿,但造成的破坏以及公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汶川地震。    昆仑山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与近东西向库赛湖断裂(昆仑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密切相关。该次地震影响区多数是海拔4400~5000米的高原丘陵,地势总体比较平缓,植被和建筑物很少,沿着断裂带形成长达426公里稳定分布的地震破裂带,且在各类遥感影像
期刊
丰林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以保护野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199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沈阳(走京沈高速)→沈阳绕城高速→沈四高速→沈哈高速→哈尔滨绕城高速→哈绥高速→哈伊路→伊春市五营区。  地方特产:红松果、果仁、蓝莓、狗枣、猕猴桃、黑加仑、蘑菇、黑木耳、猴头、猴腿、蕨菜、刺嫩芽。  旅
期刊
这注定是一次充满碰撞与顿悟的旅程。目的地是引人关注的三江源,但那里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另一个文化的世界。2007年夏,我们一行四辆车出发了。队伍里,有常年在三江源工作的探险家,有生态专家,有还没毕业的研究生,有媒体记者,更特殊的是三个来自内地城市的企业老总,他们开来装满物资的汽车,成为这次跋涉伊始的物质后盾。就是这样一个“成分”复杂的队伍,抱着同一个信念和目的启程了——走进黑帐篷,坐在牧人的火炉旁,端
期刊
离生态文化节还有两天,在赛马场上渐渐搭起漂亮的帐篷,牧人家慢慢聚集起来。但是我们注意到,更多的帐篷都是些节日里才会使用的彩绘白色的,传统的黑牦牛毛帐篷却很少。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不同。所以虽然今天飘着彻骨寒冷的阴雨,我们决定还是依照一贯的工作习惯,出去随机寻找我们的访谈对象。  不知道确切方位和地名,当我们的吉普车经过一片高低不平被叫做”塔头”的植被时,剧烈颠簸中遇到了一
期刊
到达措池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钟。一路上我们横穿了不知多少条河流,也不知几次从泥浆中把深陷的车挖出来。措池是我们的藏族朋友扎西多杰的“地盘”,听说今年要搞第一届“生态文化节”,到时候散落在各处的牧民们会集中起来,倒是一个访谈的好机会。于是我们就将那里选做了此次旅程的目的地。当我们支起简易帐篷,开始我们的第一晚宿营时才发现,原来一年中最热的7月在这儿居然能达到夜里零下10度以上的超低温。整夜,队员们
期刊
过去的草原特别大,完全是游牧,走场都是部落头人发令,比如什么时候搬到夏季草场,牧户住在哪里没有规定。我们的部落叫宗据,沿着通天河都是我们的草场,冬天搬到河北岸,就是曲麻莱这边,春天还没开花的时候就回到南岸。那时候放牧是跟着牛羊走的,而不是把牲畜圈在一个地方,哪里草好哪里花好就去哪里,这样不光是为了好的草,也能让牛羊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因为它们自由、高兴,所以长膘,质量也好。  游牧的时候,夏季住在山
期刊
在以巨树王国著称的天目山脚下,有一群特殊的农民,他们不种粮食,终年侍弄竹子,以竹笋为业,源源不断地供给周边大城市所需的鲜笋和笋干。这个巨大的竹笋市场魔幻般地想把这里变成一片竹海,在给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隐忧。    踏进天目山脚下的村子,触目所及皆是竹子的海洋,道路旁、山坡上、房前屋后修竹成林,连田里种的也是竹子,我们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竹笋加工厂。    四月正是竹笋采收的季节。走在路上
期刊
今天,生态文化节已经开幕了,从最开始的庄严的煨桑仪式到转山活动,牧人们个个都带着虔敬的表情参与其中,而我们则离开了飘洒着风马的赛马场,继续我们的访问。今天要找到合适的访问对象恐怕更加困难了,大部分牧人都带着家人去了文化节而只留下个别劳动力看家。就在这种忐忑的心情中,通往村中心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彭措家的帐篷,他们一家三口正在收拾东西打算参加明天的盛会,这似乎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相遇的机会。  彭措:我
期刊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主人家出去放羊的女儿回来了,名叫白马·仲嘎,16岁,没上过学,但经常跟父母表示很想去上学。从她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帮着家里放牧干活了,天天跟妈妈一起起早贪黑地挤奶、放羊。在我们跟文桑谈话的时候,女主人尕毛一直在帐篷里忙活着,一会儿煮茶一会儿切肉,听说我们想跟她聊聊女人的事儿。就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午饭一边用一句“牧人家的女人很辛苦”做了她的故事的开场白。  尕毛我们牧人家的女人辛苦哪。
期刊
“熊就像人一样,不能伤不能打”    在与牧人们的接触中,我们不断听到感叹,就像佐瓦告诉我们的那样,在他们的概念里,有了野生动物的草场才算是好草场,自家牧场上有了野生动物就是好兆头。这种理念类似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个健康的系统必然是并存着多样的物种,维持平衡。而牧人们却是用了好兆头、好草场这种与他们的生活生计息息相关的说法表达这个规律。  屡屡闻于报端的“人象冲突严重”、“秦岭羚牛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