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牛羊养了我,我要懂得养育之恩”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a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生态文化节已经开幕了,从最开始的庄严的煨桑仪式到转山活动,牧人们个个都带着虔敬的表情参与其中,而我们则离开了飘洒着风马的赛马场,继续我们的访问。今天要找到合适的访问对象恐怕更加困难了,大部分牧人都带着家人去了文化节而只留下个别劳动力看家。就在这种忐忑的心情中,通往村中心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彭措家的帐篷,他们一家三口正在收拾东西打算参加明天的盛会,这似乎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相遇的机会。
  彭措:我今年45岁,就是在这个地方出生的。我家分草场的时候是5个人,每人2000亩,不过可用的只有7000来亩,总体来说我们队的草场都不太好,有沙子的地方比较多。现在我家已经差不多把分给我们的草场都退出来,让给野生动物了,是完全自愿的。我现在是在我父素的草场上放牧,父母都已经去世了。
  我之所以让出草场,是因为反正牲畜数量不多,草场够用,我家现在有40多头牛,没有羊,不很多,但是人要满足的话就需要太多了,怎么都不够的,现在我一家人不冷,能吃饱肚子就够了。我是希望牛羊多一些的,不过牛羊多了做什么呢?换摩托车、汽车吗?可是我知道现在很多牧民家就是为了买车盖房才把自己搞贫困的,这种东西在我们这样的地区也不需要,没必要为了这些没用的朱多养牛羊。这些机械我们不懂,坏了都不知道怎么办,还要卖更多的牛羊买汽油才能让摩托、汽车跑起来,这又何必呢?
  对于“发展”我们队伍里尽管有不同声音,却始终有相同的无法解破的迷惑:“人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人的本能就是想过得更好更舒服”,照此逻辑我们会无限地继续“发展—下去,然而,地球上的资源容许我们这样下去吗?人是不是应该节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彭措的一番话又引起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他的帐篷里很简陋,一个铁皮炉子,一大堆晒干的牛粪,加上一些铺盖,这与我们比起来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简直太多了,可他却没有更多的奢求,这是不求进取?还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朴素的自我节制?有人讲起了那个广为流传的渔夫奋斗致富以后还是要去晒太阳的故事,真正幸福的生活是住洋房买汽车还是像他们这样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然而这些都是我们外来人的话题,在彭措的思维中甚至从来没将这些纳入进去。不可否认,我们被这种平和的心境打动了,同时心里也不免出现一个巨大疑问:在物质和精神的剧烈冲撞之间,彭措他们将怎样走下去?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主人,一旦破坏了土地,主人跑掉,土地就失去了营养,所以没有7动物的草场就像一个家庭没了主人一样,内在的没了,只剩了外在的。一片土地上的动物被杀了,就马上失去营养,草再也长不好,动物的血流入水里就让水变得不好了,人也会生病。同样,地下的矿物就像人的内脏,那些挖矿的人挖出了土地的心脏,土地自然不会再好。而且有了野生动物,整块地的精神都不一样了,没有动物的草场看起来就像没有母亲的孩子。我让出来的草场上有了动物,就好像我家有了动物一样。以前有外来人进来打野生动物,那么残酷,才造成现在这种天上掉虫子,地里长老鼠的事,这就是一种报应。
  以前大集体的时候,有任务的,把大批家畜卖到外面去,递进屠宰场,在那儿牛羊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杀,等着自己被杀,很残忍,于是草开始变得不好。不过那时候整个生活条件比现在好,物质多,往外卖的牲畜特别多,那时整个没有信仰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干和什么事情不能干之分,只要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干什么怎么干都可以。实际上,牛羊养了我,我要懂得养育之恩,我们的牛奶、酥油、牛毛、羊毛已经够用了,并不需要一年一定要赚多少钱,不需要那么多牲畜。现在除了移民的那些人,还坚持放牧、坚持游牧的人基本上都这么想,我觉得还是这样好。
  也许,这里真的有过“过牧”?如彭措所说的那样大集体的年代“有任务的、大批的”养畜,并卖出去,只不过我们还无从知道那时对草场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属于科学家需要探究的事情。而让我们惊讶的是彭措说草场变得不好了就是因为那时往外卖的牲畜太多造了孽,如今他的知足和不再多养牲畜或许就是对那时“造孽”的一种纠正?看来,彭措他们尝到过商品化带来经济收益的甜头,但也尝到过草场由此变坏的苦头,他们是在对比中选择着自己生计方式,谁又能说他们只有信仰而缺少理性呢?
  现在国家推行“退牧还草”和“禁牧”的政策,国家的政策都是好的,给我们盖房子,但是我担心一些人喜欢国家的补贴变得不劳而获了。我们整个一队40多户人家里面大概只有十来户是不用依靠国家补贴过生活的。国家的负担变重了,而这些人也都不爱放牧了。我个人觉得能自己养活自己还是最好的。而且减少牲畜和禁牧以后也有一些让我们想不清楚的事儿发生了。
  比如从这儿往村中心方向的路上那个叫“吉祥的山谷”的地方,因为以前那儿的草特别好,才有了这样的名字。后来草场主人生态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去了,那片草场差不多已经有6年没有放牧,去的人都很少,前段时间我去看了看,变得好像沙漠一样,到处都是老鼠洞,甚至可以说那里到处都是老鼠的味道。
  以前老鼠根本不愿意到山上来,我说的是有细细长长尾巴的那种,不是鼠兔。它们到底什么时候出来这么多我不太记得了,可能就是两三年前,以前没有这样的现象。现在连山坡上山顶上都有老鼠了,它们就好像从什么地方一下出来的,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鼠兔是吃草的,而老鼠是吃草根,所以老鼠多了以后,草也不行了。
  除了那个“吉祥的山谷”,我们这里的草山也变化非常大。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门前的山上应该是=类草,虽然不是很高,但还是密密的,现在都已经成了红色的沙土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早的关系。原来没水的地方,突然开始冒出水,地变成一块块的样子,然后天旱水干了,沙化,下大雨,把表面的草和土冲走,就成了光光的黑土滩。用手摸过去,手会变黑,那些地方的草会死掉,而且很难再长。
  现在冬天热,夏天冷了,夏天早上土也冻了,像以前,不是这样的,也就是最近两年,主要是早上,土的上面一层冻上了。冻了的土和没冻的,走起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下就知道了。7月初的时候跟以前比起来,一点都不像夏天,倒像冬天那么冷的。草的生长肯定会受影响,太阳必须要先把冻土融化掉,草再生长,土是冷的,因为这个,确实草长得不好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草是晚上长的,现在夏天太冷了,晚上草长不出来,只能等到白天,土热了才能长出来。
  现在我家还是坚持游牧,三个季节轮换草场,冬天住房子,其他时候住帐篷搬着家走。冬天一住进房子我就急着出去,因为我们牧民都是住帐篷游牧的,虽然老婆孩子都说还冷呢过段时间再搬出去吧,但我还是坚持,在房子里老觉得闷,感觉心情都和帐篷里不同,一出来就好像换了一种心情,也许是习惯了,一出来,_情和精神就特别好。
  盖一间房子要几万块,而且不能移动。黑帐篷可以随意走,破了自己补,不用花一点钱。现在我家也有一顶黑帐篷,有现在这个帐篷的两个那么大。因为这次搬家是我一个人搬的,所以暂时用了这个白帆布帐篷。不过我还是觉得黑帐篷好,现在这样的白帐篷,不管是修路的还是考察的都在用,而且白的跟牦牛颜色不搭配,只有黑帐篷、经幡和牦牛在一起才好。
  我的儿子现在5岁,打算等他7岁时候送到亲戚家去上学。我祖祖辈辈放牧,而且放牧的时候最快乐,只有放牧才会觉得心里比较安慰。
  和彭措的谈话让人在平和中感到触动。他讲到的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对自然的感恩,对过去大量放养牲畜而造的“孽”等等,都引起了我们队伍内的激烈讨论。当他讲到“不能靠国家补贴过生活的……那样的话国家的负担变重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是最好”的时候,我们都沉默了。大家一致认为用东部的经济补偿西部的生态是应当的,而对这样的补偿如何去用想得不多,只是猜想牧民们得到这样的补偿一定会高兴,却没有想到彭措,还有见到的许多牧民并不完全这样看。看来这里需要补偿,但也需要一种当地内生的持久发展的机制。这又是一个我们与当地人的价值判断不尽相同的一个实例。
其他文献
在北京,后方指挥部也在紧张运转着,9个小组之间相互配合,汇总前后方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为国务院及时了解灾情提供重要依据。    前线队伍在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灾情及隐患排查的同时,北京的后方指挥部也在日夜紧张运转着。为了应对战时状态的需要,指挥部于5月18日进驻北京的神舟大厦及湖北大厦,10天后为了降低成本又搬到国土资源部在西郊的西峰寺培训中心,进行封闭式的集中办公。  指挥部由国土资源系统下的多个单
期刊
天目山的佛教延续至今,已近1700多年。东晋兴起,宋末明初达到顶峰,最盛时候,僧侣达到1000多人,佛教给天目山留下厚重的文化遗产的同时,还给后人留下了另一份遗产:参天古木与原始森林。然而,和尚是怎样保住这片山林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村串户,逐渐揭开了这个谜团……  “保护区怎么能一下就把45亩地连同1500万元的资产给了禅原寺呢!”在天目山常听到保护区的人发出这样的无奈慨叹。  “天目山本来
期刊
银杏、柳杉、金钱松、天目铁木,堪称天目山森林“四绝”——古、大、高、稀。银杏以古见长,野生状态的千年银杏就生长在天目山,被称为地球上野银杏的老祖宗;柳杉以大为奇;金钱松以直冲云霄的高而令人刮目相看;天目铁木则以稀为贵,名扬世界。    永不灭绝的银杏    1945年8月,日本广岛,伴随着撼天动地的爆炸声,黑色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等一切平息下来,城市已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废墟,只有几棵银杏光秃发黑的枝
期刊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震级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相仿,但造成的破坏以及公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汶川地震。    昆仑山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与近东西向库赛湖断裂(昆仑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密切相关。该次地震影响区多数是海拔4400~5000米的高原丘陵,地势总体比较平缓,植被和建筑物很少,沿着断裂带形成长达426公里稳定分布的地震破裂带,且在各类遥感影像
期刊
丰林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以保护野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199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沈阳(走京沈高速)→沈阳绕城高速→沈四高速→沈哈高速→哈尔滨绕城高速→哈绥高速→哈伊路→伊春市五营区。  地方特产:红松果、果仁、蓝莓、狗枣、猕猴桃、黑加仑、蘑菇、黑木耳、猴头、猴腿、蕨菜、刺嫩芽。  旅
期刊
这注定是一次充满碰撞与顿悟的旅程。目的地是引人关注的三江源,但那里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另一个文化的世界。2007年夏,我们一行四辆车出发了。队伍里,有常年在三江源工作的探险家,有生态专家,有还没毕业的研究生,有媒体记者,更特殊的是三个来自内地城市的企业老总,他们开来装满物资的汽车,成为这次跋涉伊始的物质后盾。就是这样一个“成分”复杂的队伍,抱着同一个信念和目的启程了——走进黑帐篷,坐在牧人的火炉旁,端
期刊
离生态文化节还有两天,在赛马场上渐渐搭起漂亮的帐篷,牧人家慢慢聚集起来。但是我们注意到,更多的帐篷都是些节日里才会使用的彩绘白色的,传统的黑牦牛毛帐篷却很少。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不同。所以虽然今天飘着彻骨寒冷的阴雨,我们决定还是依照一贯的工作习惯,出去随机寻找我们的访谈对象。  不知道确切方位和地名,当我们的吉普车经过一片高低不平被叫做”塔头”的植被时,剧烈颠簸中遇到了一
期刊
到达措池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钟。一路上我们横穿了不知多少条河流,也不知几次从泥浆中把深陷的车挖出来。措池是我们的藏族朋友扎西多杰的“地盘”,听说今年要搞第一届“生态文化节”,到时候散落在各处的牧民们会集中起来,倒是一个访谈的好机会。于是我们就将那里选做了此次旅程的目的地。当我们支起简易帐篷,开始我们的第一晚宿营时才发现,原来一年中最热的7月在这儿居然能达到夜里零下10度以上的超低温。整夜,队员们
期刊
过去的草原特别大,完全是游牧,走场都是部落头人发令,比如什么时候搬到夏季草场,牧户住在哪里没有规定。我们的部落叫宗据,沿着通天河都是我们的草场,冬天搬到河北岸,就是曲麻莱这边,春天还没开花的时候就回到南岸。那时候放牧是跟着牛羊走的,而不是把牲畜圈在一个地方,哪里草好哪里花好就去哪里,这样不光是为了好的草,也能让牛羊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因为它们自由、高兴,所以长膘,质量也好。  游牧的时候,夏季住在山
期刊
在以巨树王国著称的天目山脚下,有一群特殊的农民,他们不种粮食,终年侍弄竹子,以竹笋为业,源源不断地供给周边大城市所需的鲜笋和笋干。这个巨大的竹笋市场魔幻般地想把这里变成一片竹海,在给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隐忧。    踏进天目山脚下的村子,触目所及皆是竹子的海洋,道路旁、山坡上、房前屋后修竹成林,连田里种的也是竹子,我们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竹笋加工厂。    四月正是竹笋采收的季节。走在路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