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的意义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录:《铸剑》的“复仇”主题历来为研究的焦点,现有文献多结合作者鲁迅的精神发展脉络进行解读。笔者从阅读文本时产生的几点疑惑切入,在对《铸剑》文本进行分析基础上,以眉间尺为核心人物,对眉间尺复仇的动机及其变化、眉间尺与黑色人的关系、复仇成功与否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发现了“复仇”意义在文本中的阐释。
  关键词:眉间尺;复仇动机;黑色人;合作者;复仇的意义
  《铸剑》的“复仇”主题历来为研究的焦点,现有文献多结合作者鲁迅的精神发展脉络进行解读。笔者从阅读文本时产生的几点疑惑切入,在对《铸剑》文本进行分析基础上,以眉问尺为核心人物,对眉问尺复仇的动机及其变化、眉问尺与黑色人的关系、复仇成功与否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发现了“复仇”意义在文本中的阐释。
  一、不自由的復仇之器——眉间尺与剑的命运
  在复仇之初,眉间尺对复仇显然是缺乏主动性的。首先表现在短时间内“优柔性情”的不可改变上。在《铸剑》的第一部分的末尾,听闻父亲的遭难之后,眉间尺自称“已经改变了优柔的性情”,决意要“并无心事一般”一觉到天明,再从容不迫地踏上为父报仇的征程,“但他醒着”,辗转反侧,最终“肿着眼眶”跨出门外。尽管眉间尺将拳头“捏得格格作响”,热血沸腾,此时任谁都会为这十六岁的少年捏一把汗。在第二部分,眉问尺的“优柔”表现在时刻害怕看不见的剑伤了人,“不敢挤进去”“只得宛转地退避”,陷入了众人和干瘪脸的少年的纠缠中,错过了刺杀王的时机。此后竟想着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刺杀王,并认为“地旷人稀,实在很便于施展”。忧心、顾虑、等待,眉间尺决定复仇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表现为拖延和不作为,这一方面与眉间尺天生优柔的性情、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自信不足有关,但其实质是内心对“复仇”的抗拒导致行动力的缺乏。
  这内心的抗拒从何而来呢?问题在于眉问尺为什么“复仇”。眉问尺走上“复仇”之路的原因,最重要的不是“杀父之仇”带来的恨,而是“母亲”对眉间尺产生的重大影响力。眉间尺对母亲的感受,见诸第一部分对母亲的诸多描绘——母亲始终坐在“暗白”或“灰白”的月影里,“使他冷得毛骨悚然”,“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严肃”“冷静”地诉说刀工父亲的故事,行动有力,话语庄重。“向床后的破衣箱一指”,说“不要记念我!”此时的母亲身上已然不再是纯然的女性气质,与此后“严冷”的黑色人有着高度的相似,转述眉父的话语时犹如亡夫之魂附体,融合了男性的阳刚。母亲是复仇故事的叙述者,是复仇命令的发出者,对于眉间尺而言,母亲的形象已然不再温柔、慈爱,而是严肃、冷峻的“号令者”。尽管眉间尺听闻父亲的故事之后热血沸腾,主动承担起报仇的使命,在他的概念中,“父亲”是模糊、缺位的,当眉间尺彻夜不眠时,母亲“失望的轻轻的长叹”回荡在耳边;刺杀失败吃着馒头休息时,“忽然记起母亲来,不觉眼鼻一酸”;听见黑色人告诉自己被通缉,马上就想到“母亲的叹息”。此外,眉问尺对母亲十分孝顺,感情深厚。赶老鼠时生怕惊醒“一躺就睡着的母亲”。与其说眉间尺“为父报仇”,不如说是“为母报仇”。如此看来,促使眉问尺走上复仇道路的直接原因,是“母亲”带来的压力。
  然而,母亲只是眉问尺走上复仇之路的“中间人”。同剑一样,眉间尺的“复仇”乃是注定的命运,“待生了孩子,好好抚养。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给他这雄剑,教他砍在大王的颈子上,给我报仇!”为何老鼠偏偏出现在眉间尺的成人之夜?母亲真的是被老鼠声惊醒的吗?母亲早已备好青衣——伪装出的偶然乃是必然,眉问尺的出生便是为了这一夜,对于复仇他只能被动接受,而没有反抗的余地。对于“复仇”,起初眉间尺并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欲望。同“剑”一样,他生命的唯一价值,便是“为父报仇”的工具,是“不自由的复仇之器”。
  本文原名为《眉间尺》,1932年由鲁迅先生白编入《自选集》时改为《铸剑》,1936年收入《故事新编》时也仍题为《铸剑》。“剑”实际上是一个隐喻,一方面应合了眉问尺的命运。另一方面,铸剑的初衷是大王想“用它保国,用它杀敌,用它防身”。剑的真实命运,则是雌雄分离。雌剑成为王猜疑、残忍,滥杀无辜的凶器,雄剑则成为“复仇”的武器,毁灭本应保卫的“王”。另一方面,“剑”如此背离本原而充满讽刺意味的命运,也正揭示了“王”之死命运的真相——王乃白作白受,“白屠”而死。
  二、眉间尺与黑色人——相互成就的合作者
  黑色人的出现,是“复仇”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转折点。此后,“复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复仇的状态由停滞转为快速推进,行动的主角由眉间尺变成了黑色人,复仇的方式从眉间尺的正面刺杀转为黑色人虚与委蛇的谋略。眉间尺与黑色人素未谋面,却仅凭与黑色人的一次对话,便毅然将自己的头颅砍下,信托于黑色人。眉间尺为什么信任黑色人?眉问尺与黑色人建立了怎样的关系?
  黑色人黑须黑眼,瘦得如铁,“声音好像鸱鹗”,“严冷”,“磷火般的目光”,笼罩着邪魅、神秘的气息。黑色人摄人心魄的气质是眉间尺信托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黑色人对眉间尺表白话语中的几个关键点。首先,黑色人展现出了如上帝般全知全能的姿态。“我一向认识你,我知道……要给你的父亲报仇”、“她只知道一半”、“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对眉间尺报仇的前因后果了然于胸,黑色人此番话成为上文眉间尺注定复仇命运的确证。其次是黑色人复仇的原因,除了单纯为复仇而复仇、善于复仇——“我只不过要为你报仇!”“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更重要的在于,“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显然,黑色人并不是为了帮助报眉间尺的“杀父之仇”,而是另有目的。对于黑色人而言,眉问尺是他寻找或等待多年的完成复仇的必要条件,他需要眉间尺的头和剑——两个命中注定用来杀死王的“复仇之器”,来完成“报仇”。黑色人与王,究竟又有什么仇呢?黑色人的使命,只是杀死王罢了。没有眉问尺,黑色人便不能完成“杀死王”的使命。对于眉问尺而言,在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独自复仇的不可能和自己对于黑色人的重要意义后,便果断举手割下自己的头颅来。   将头割去给黑色人,是眉间尺作为复仇工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的选择。“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眉间尺将自己的头颅交给黑色人,实际上是一种“意志的嫁接”,附着在黑色人身上以完成自己复仇的使命。此处的自屠不见一点血色,更像是一场悲壮的仪式,象征着巨大的牺牲。黑色人在得到眉间尺的头颅后,“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唇,接吻两次,并且尖利地冷冷地笑”。吻的热烈与冰冷的严酷,死与生,爱的行为与杀戮的目标相交织,充满吊诡的气息,令人毛骨悚然却又独具魅力,令人想起王尔德的《莎乐美》。剧中莎乐美被约翰的美貌深深打动,要求希律王将约翰的头割下来。约翰的头颅被盛在银盘中献上来,莎乐美吻了那曾经拒绝过自己的冰冷的嘴唇,成为唯美主义极具特色的场面之一。
  眉间尺真的死了吗?其实并没有。“从后颈窝割去”头颅,不符合惯常举剑自屠的方式(一般举剑白屠是从前横刀割喉)。且在文中,这种“从后颈窝”落刀的方式还割去了王和黑色人的头颅,然而三者的生命和精神显然都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在鼎中以更强烈的意志厮杀。“头颅”这一肢体在文学中极具象征意味,是精神和欲望的载体,施蜇存在《将军底头》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将军在头颅被割除之后,欲望驱使着生存意志,躯体依然在运动。欲望和意志被摧毁之后,头的功能瞬间丧失,躯体亦归于颓废。头颅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仿佛拥有绝对的自主性,并且要去完成一个人的全部行为。这种神秘的自主性,其动力来自本能的欲望。此处眉问尺的头颅,便是眉问尺复仇意志的载体。
  因此,眉间尺在“白屠”后,仍然没有丧失自主意志。在此后具体的复仇行动中,黑色人并非全权代行,唱诱惑王走下台的歌、与王头进行厮杀,都是由眉间尺的头完成的。在眉问尺被王头咬住将要失败时,黑色人才“白屠”以助力。在眉间尺与黑色人合作击败王后,“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此处展现的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眉间尺作为受助者对助人者单方面的感激,而是平等的、合作者之间的“会心一笑”,满怀欣慰和满足。眉问尺与黑色人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合作者”。
  三、窃喜的王臣与麻木的百姓——复仇意义的揭示与消解
  在上一个部分中,解释了黑色人帮助眉问尺的原因。而黑色人究竟为何复仇?为什么要杀死王?
  在第四部分,黑衣人携着眉问尺的头颅,以表演歌舞为借口进入宫廷,以伺机杀死王。这歌舞的作用,文中有三处同样的表述,一是向百姓们散播自己善玩把戏的言论,称其“解烦释闷,天下太平”,二是王后、弄臣等听闻黑色人的把戏,“都愿意这把戏玩得解愁释闷,天下太平”,三是黑色人面向王所说“这歌舞为一人所见,便解愁释闷,为万民所见,便天下太平。”同样的“解愁(烦)释闷,天下太平”,对于百姓、王臣一干人、王来说显然具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也正是黑衣人对以歌舞为假面的“复仇”意义的揭示。无论是对于王后弄臣,还是百姓,“王”都是恐怖、残暴的存在,两个群体都生活在随时可能被王结果生命的焦虑中。王的死,对于这两个群体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解放。
  在眉间尺遇到黑色人之后,“复仇”的意义被放大了。黑色人口中的复仇不再是仅仅是眉问尺的“家恨”,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文本的第四部分,作者也正着墨描绘了王臣们与百姓的表现,而对复仇者眉问尺的家庭和可能与黑色人相关的人并无说明。正如“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一句所阐释的,除却复仇对黑色人自身的意义,便落点在文中所涉笔的另外两个群体身上。从本质上说,眉间尺的父亲也是受王压迫的百姓、王臣中的一员,眉间尺的为父报仇,实际上是完成千万人“消愁解闷,天下太平”的心愿。
  然而,“复仇”之后怎样呢?在第四部分,是王后弄臣们手足无措地辨识王头,是百姓们如参观大出游一样地参观王的“大出丧”,悲壮崇高的复仇之歌陷入了滑稽的调子。在这一场景中,王后王臣们和百姓们有了文中的唯一一次瞬间的“交流”,出现在最后一段“百姓看她们,她们也看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太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神色。”王死之后,百姓不过是多看了一场热闹,王臣们除了内心窃喜一番,亦无所作为。王后弄臣们暂时保住了性命,“愁闷”暂时消去,“天下太平”实现了吗?将会实现吗?
  鲁迅对复仇之后的描述到此为止,但这一与“大出游”时高度重合的场景,让读者窥见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鲁迅的《故事新编》从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取材的“改编”,对于《铸剑》的改编,鲁迅称“我是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的。”(《致徐懋庸》)眉间尺复仇的故事来自《列异传》、《搜神记》,原有的故事在“三王冢”后结束,第四部分王臣们辨头、百姓们观丧礼显然是鲁迅对原材料“铺排”的体现。王富仁先生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文中引用张东荪关于中国思想中时间观念的阐述,“中国思想上只有“转换”(alternation)而没有变化(change)。因此中國思想不注重于“进展”(progress)。其故由于中国人不视时间为直流下去的,乃只是分期轮替出现的。”“政权只有代替(即革命)”。《灯下漫笔》中,鲁迅先生也有相应和的观点,中国的时代只有“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此种循环在《铸剑》中再一次出现。中国古代的小说与故事的叙述是“过去时”的,讲述的是过去的发生的事,原材料中眉问尺复仇的对象是“楚王”,时空落在战国时的出国,鲁迅将“楚”隐去,暗示着“复仇”故事可以填充进任何时代,揭示了“王权压迫”与“复仇反抗”的循环,消除了时空的距离感。鲁迅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其小说的叙事体现为“现在时”,古代的故事至于当下的时空,与其时的社会现实产生共鸣。百姓、王臣在《铸剑》中作为群像出现,代表着现实中待解放的群众,似乎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复现。但是,作为解放者的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声音在“杀死王”的行为结束后便消失,正如黑色人所说,“只不过是要报仇”,怀着“天下太平”的期待,至于“复仇之后”究竟怎样,亦是孤独的复仇者所无法控制的。复仇的意义在此处失落了、消解了,个人的怨恨“纯化、升华为复仇精神”。如果复仇的意义只是“杀死王”,那么黑色人和眉间尺的行动是成功的。如果复仇的意义是为了“天下太平”,则在鲁迅对复仇之后的留白中落入虚空。
其他文献
摘要:《论语》是春秋时期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在《论语》中有许多直接引取《诗》的语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解读这些诗句可以发现,《论语》引诗存在着“断章取义”的特点。  关键词:《论语》;《诗经》;断章取义  《诗经》是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周人称之为“诗”或“诗经”。春秋战国是《诗》最深入人心的时代,《诗》作为当时贵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诗篇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著述等方面。
期刊
在郁达夫创作《茫茫夜》和《秋柳》这两篇文章中,有名有姓出现的女性形象主要集中为妓院“鹿和班”里的几位妓女:海棠、荷珠、碧桃和翠云。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白叙传,以上的这些女性形象虽然各具特点,但作者通过对她们和主人公于质夫情感纠葛的描写,体现了几点共性的意义。  一、借助女性形象,宣扬两性平等,讴歌人的尊严。  综观郁达夫的全部生活和创作,人文主义都贯穿始终。无论是在《茫茫夜》还是在《秋柳》中
期刊
摘要:《论语》作为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经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涉及“大”“小”辩证统一的特点。内容上,《论语》涵盖小情景与大时空的观念,题材包括日常小事与国家大事。在手法形式上,包括运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些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论语》的主题思想相互对应,使其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关键词:《论语》;大;小;辩证关系  《论语》作为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期刊
摘要:网络,正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抢占时代制高点,美与丑、传统与现代等思想意识、价值观无不混杂于网络中,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丰富、便捷、高效、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同“双刃剑”,这也给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工作;
期刊
摘要:侠风在唐朝兴起并形成潮流,在唐诗中显示出的侠客形象比此前更为丰满,包含丰富精致的生活、尚武精神、自由独立的人格、重义轻利的气节、自信乐观的风采、务实尚用的要求等。唐朝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背景导致了“侠”在唐朝、在唐朝文学中的盛行。  关键词:侠;唐朝;文学  侠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本土特色的一种特殊现象,贯穿古今,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席位,从史传、诗词、戏曲、小说到影视作品,形形色色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用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情感教育
期刊
摘要:《二马》是以老舍在异邦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为基础写成的。观照以马威、李子荣和凯萨林为代表的“异国化”的理想人物形象,不难体会到老舍在异域书写中流露出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想象与期待。但是,“留守”与“出走”共存的结局暗示了中英文化认同的困境和迷途。老舍提出了文化融合和认同的想象,终究寻不到出路。  关键词:文化融合;想象期待;理想形象;留守;出走  一、融合的想象期待:“异国化”的理想形象  “异国化
期刊
作为一名常德的学生,我为美丽宜居的家园感到幸福: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诗词城市等桂冠光彩夺目:东有德山为屏障,北有太阳山做依靠,西有河伏山做庇佑。城内有母亲河沅水,比西湖大三倍的柳叶湖,风光带穿紫河;三山环抱,三水环绕,真是风水宝地!特别是“三改四化”以来,城市变靓了,变绿了,长高了,长帅了,近90平方公里90万人口的常德,既没有天晴必旱干热,也没有大雨必涝“观海”,生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它与过去的教学相比,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美术是小学学习的必修课,是欣赏性课程、技能培训课程、综合探索课程等的集中性教学,对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具有培养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观察能力,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目前小学教育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引导下,虽然非常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
期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就是教师最好的利器。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我还是努力挤出时间来读点书,也因此“认识”了一些教育大家,像李镇西、任小艾、王晓春等等。最近我就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这本书理论与案例结合,很符合一线教师工作需求,尤其是班主任。没有那么些空话、套话、废话,将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门专业进行研究,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甚至“乐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