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氛围创设妙招”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之余我拜读了《教学氛围创设妙招》这本书,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小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感悟生活,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有趣的活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深化,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还了解到课例研修的目的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时效性,使学生最终受益。同时使我明白了什么是“课例研修”以及“课例研修”的意义。
  《教学氛围创设妙招》使我认识到了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要简洁、目标性要鲜明。
  首先:观念先行,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更要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中的思想感情,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对情境提出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其次: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寻找有效的课堂“支点” 我们在品德课堂提问中,就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这样,课堂学习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服务。我感到:品德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灵与肉的统一。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有品德的生命、品德的精彩。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恰到好处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体验生活、深化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进而表达和形成积极的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就是当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情与景结合,能够融入情境中学到教材的知识点后,还要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有把学生放回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再者,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当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教学结束时,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该巧妙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让学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探讨如何利用情境创设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是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体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很早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像观察和描写能力是习作联系中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外形还是神态,都需要保证学生能够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文字描写进行衔接和转化。教师在进行写人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学生以意蕴作为写作的重点,注重文章写作的传神才能够在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同时还提升其自我想象力和语文表述力。本文以小学阶段的写人自作教学为例,重点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写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互相衔接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思维培养目标的实现变成了首要任务。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思维模式为基本进行指导。就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将语文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的变通。初中生只有拥有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不断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高语
期刊
从教30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今学校安排担任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通过本学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感恩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平台,语文课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而充分发掘中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恩教育;感恩行动;渗透教育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它是一个舶来词,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感恩教育的元素,我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元代郭
期刊
作业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设计合理的作业既便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消化已学的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作业。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写的训练量大,使学生对作业“望而生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识字的愿望,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
期刊
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积极的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把思维训练的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切实得到提高,从而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途径发展学生思维。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一、观察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
期刊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求异思维,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创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小学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策略  学好小学数学对学生日后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