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创新”理念 做深做活“两会”新闻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省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在1月28日和30日圆满落幕。在“两会”召开期间,河南日报的“两会”报道组深入贯彻编委会倡导的“创新”理念,做深做活了“两会”新闻,受到了省领导、代表、委员和普通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两会会期短,河南日报共推出了12个“两会专版”,1个通版彩印“两会特刊”和1个“摄影专版”,如何用较少的版面承载较重的内容、较新的形式,使两会报道跃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创新此次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发在要闻版的正常的程序性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外,我们在有限的版面内共刊发各类有关“两会”的新闻稿件、照片200余条(幅),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多侧面报道了这两大盛会。
  
  重大报道 策划为先
  
  作为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历来是“两会”报道的主阵地,编委会对“两会”报道高度重视。为了搞好今年的新闻报道工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两会”召开前一个星期,就成立以政文采访部全体人员为主,并从经济新闻采访部、新闻出版部、摄影部、评论工作室、网络部抽调部分同志共同组成“两会”报道组,协同作战。总编辑朱夏炎、副总编辑王亚明多次明确指示:今年的新闻报道一定要贯彻编委会提出的“抓好两头、堵住中间”报道思路,大胆创新,全力以赴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提前着手、充分论证、做好选题。整体报道不仅要体现河南日报“权威高端”的地位,以高出一筹的报道体现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体现大报风范,还要落实“三贴近”,关注民生,增强亲和力,让群众喜闻乐见。为了落实好朱总、王总提出的总体要求,政文采访部在主任马宏图、副主任平萍的带领下,在广泛征集记者们的建议后,策划了“两会”报道的十大选题,并制定了详细的报道计划。1月23日上午,朱总、王总再次召开全体动员会,要求参会记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多用新闻的视角看“两会”,用新闻的视角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创新”挂帅,打一场漂亮的新闻战役
  
  在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关怀下,“两会”报道组全体记者全力以赴、各显神通,圆满完成了“两会”的新闻报道。回顾今年的“两会”报道,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场新闻战役之所以打得有声有色,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新”意。
  (一)内容创新:特色鲜明
  翻开今年的两会专刊,一股春风扑面而来。“两会关注”、“民生话题”、“大林看两会”、“记者连线”、“两会网事”、“两会采访手记”、“两会声音”、“两会长镜头”、“两会目击”、“两会感言”、“两会花絮”等10多个栏目,从高端关注到民生话题应有尽有。尤其是“两会关注”栏目,报道组事先策划了“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非公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文化产业”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话题,充分体现了河南日报“政经大报”的风范。在采写这批稿件时,参会记者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主动性,从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事件或是近期发生的新闻人手,以“背景”、“相关资料”“成绩回顾”的形式对相关话题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两会”代表的分析、建议和论述,使读者对这些重大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让阳光催开人们的笑脸——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一文,记者用“保障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今年开始,我省农村推行低保试点”“助学贷款,首批今春发放”“下岗职工,出中心不能一出了之”等4个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让代表、委员的观点,弱势群体代表的观点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观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碰撞,使读者一目了然。《代表、委员——能否与我们贴得更近些?》是一个有关执政能力建设的话题,这个话题很大,但记者却从代表、委员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关系切人,从当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普通群众之间仍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感谈起,由此巧妙地引出政府职能机关在为两者之间创造沟通交流方式时,所体现的执政能力不够的问题,文章分“政府措施”和“市民回应”两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小段,对主题进行充分论证。稿件还配发有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代表与人民之间应该“无障碍”》,指出:“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绿色通道,就是人大和政协机关执政能力的体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民生话题着眼于发生在百姓身边、百姓最關心的热点问题,如《教育岂能越变越豪华》、《今天,您吃得放心吗?》、《听民工兄弟说说心里话》、《看病难?看病难!》等,说的都是关乎民生的具体事,体现了“三贴近”。记者在采写稿件时,纷纷邀请群众、代表和委员共同发表高见,形成了尖锐、实际、直白的报道风格,不但受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而且也得到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
  “大林看两会”是为本报记者盛大林新开的评论专栏,也是本报几十年来第一次在“两会”专题报道中开设个人专栏。这些评论分两种类型:一是从“两会”现场捕捉素材,就两会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发表评论。这类评论重在“发现”。二是同步新闻评论,以“两会关注”栏目中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10个重大话题为评论对象,重在“深入”。新闻关注哪一方面的话题,言论则在报道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从而使话题更加丰满、更具立体感。
  
  今年的“两会”摄影报道更加注重对典型细节的把握,注重新闻图片的画面美和视觉冲击。以“‘两会’长镜头”之《两会·表情》、“‘两会’长镜头”之《“记”“议”“审”》为例,记者通过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个个富有新闻价值的、有意味的细节,如讨论、交流、听取报告等特定场合的神态和肢体语言的捕捉,反映了他们不负人民重托的精神风貌。
  (二)形式创新:不拘一格
  好的新闻内容需要好的包装形式。今年,“两会”报道在内容创新的同时,也做到了形式创新。首先是对内容不能进行改动的程式性报道的创新,例如对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计划财政报告、两院报告,均从过去照搬照抄文件、单调的程序化罗列,变成从各种报告中找出新闻加以分解、解读,将每一部分的主题词作为小标题醒目地标出来,吸引读者。对记者招待会的报道,由于内容需经人大审稿,不容易有大的改变,但今年我们也借鉴了新闻稿的写法,用《记者“考问”政府官员》这样的标题来吸引渎者阅读,同时将11位参加记者招待会的官员作为焦点人物,引起关注。对“两会关注”这组重大且每篇稿件均在千字以上的稿件,打破过去一篇稿件通下来的传统,将长稿子组稿化,使用小标题来分割,同时使用“背景资料、相关链接、关键词”等形式,将“沉闷”的长稿件变成“鲜活、灵巧”的短组稿,便于读者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是两会的一道大餐, 如何让读者能够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品尝到其中的味道?如何从洋洋几万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炼出其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先后设计了两种方案。经反复比较,采用了以对仗栏题做高度概括,以关键词引出《经济结构调整》、《三农问题》、《重点项目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事业》、《精神文明 民主法制》、《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政府工作水平》、《城镇化》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以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的详细图表做量化数字的方式,使读者看后能够一目了然地统揽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在形式上我们采取了通版彩印的方法,对《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进行了大胆创新。文字中穿插进多幅反映河南日新月异建设成就的大型图片,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照片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紧密相扣,相互辉映,对读者理解政府工作报告起到了直观的图示作用。与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纷纷称赞该解读图文并茂,非常鼓舞人心,有深度、有厚度、很抢眼,有很高的保存价值。
  “两会”专版在版式设计上也有所突破,清新大方、新颖别致;标题纵横自如、遥相呼应;布局错落有致、分割合理。开创了版面创新的道路。
  (三)方法创新:好戏连台
  过去“两会”期间,记者们通常都把注意力放在代表、委员身上,忙于做会内新闻,却对普通百姓对“两会”的关注报道不够。为了使会内会外联动起来,让代表、委员与普通百姓能够及时相互沟通,充分体现人民的盛会,今年我们的上会记者各显身手,充当了内外连接的桥梁。大家有的深入群众采访,将百姓的意见归纳整理后带给相关的代表、委员进行解答,于是有了《减负后农民还盼啥?》;有的干脆直接用手机让“两会”代表、委员与百姓及时对活,于是有了“记者连线”《政协委员,咱们聊聊心里话》。这篇稿件开头便写道:“24日上午8:00省人民会堂前”,给人以极强的现场感,然后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记者用手机将四位群众与四位政协委员连接在一起,共同说说心里话,并将这些心里话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纪实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同时,河南日报还与河南报业网联动,在网页上开辟两会“论坛”,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于是有了“两会网事”。许多代表、委员们认为,河南日报今年在做新闻中使用了很多新点子,通过这些新点子,让代表、委员与老百姓贴得更近,能更好地倾听人民的意愿,更好地代表人民参政议政。
  在“两会”期间,河南日报不仅抓住会场内的新闻做大做足,还将“两会”效应扩大到了会场外。1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与郑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原崛起看郑州,并分别从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要求。26日,当会议相关内容见报后,立即引起了集团编委会的重视,编委肖建中马上召集省会新闻工作室、评论工作室和经济新闻采访部的有关同志研究报道方案,并决定从27日起,在省会新闻版上推出“中原崛起看郑州”系列报道。这6篇报道,均以徐书记的观点为题,对郑州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进行客观分析,以理说事、以事衬理;既讲成绩、也谈不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这组报道虽然不在“两会”选题内,但却是从“两会”新闻中发掘新闻的创新之作,充分显示了河南日报的快速反应能力。2月2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专门就这组报道,对郑州市主要领导作出批示。
  “创新”打开了记者们的思路,为报纸带来了活力。“两会”期间,河南日报不但成为各征订单位读者们的抢手货,而且每天通过河南报业网站点击河南日报电子版的读者也大幅攀升,他们不但详细浏览网页,还将自己对“两会”的真知灼见、对报纸的读后感写在留言板上。在街头河南日报阅报栏前,更有不少市民以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长时间驻足停留,认真阅读河南日报。一些农民工称:这几天报纸上天天有關于农民工的报道,没想到河南日报这样关注我们。一时间,群众、专家、同行们的好评如潮。许多读者打电话反映:河南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做得非常好,每天报纸一到大家都抢着看,想知道今年政府要做些什么工作,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实惠。尤其是策划的那些热点话题,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这样的报纸我们怎能不爱看。专家们赞许:河南日报的“两会”报道,打破了过去党报会议报道的旧程式,内容鲜活、贴近民生,真正做到了既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探索了一条会议报道的新路子。同行们夸奖:河南日报“两会”报道改革力度大,有气魄,不愧是河南最具权威性的大报。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2004这一年,就《大河报》在上年的大型主题报道策划“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来说,是检验其延展效应和收获荣誉的年头。如果我们溯时而上撮其要点查看,所应该包括的有:  ——2004年11月18日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开幕前夕,主办地江西赣州订购了3000套包括《客家迁移万里寻踪》的“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第二版;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接到通知,“经编委会鉴定、指导委员会确认,《大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互联网,体育新闻报道与评论一直是语言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体育新闻工作者以其愈来愈高的语言文化素养,通过语言的活用和创新,展现汉语在表现人类思想情感方面愈加强大的生命力,使人们在了解体育新闻信息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经历感情的悲喜。李承鹏、黄健翔、苏群、董路等是网民们非常熟悉的“铁嘴”,也是新浪网特约的体育评论员,读他们充满激情的评论,给人以莫大的精神享受。
期刊
2004年12月8日,在北京冬季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年已88岁但依然精神矍铄的甘惜分先生在他的寓所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谈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与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的论争、延安整风运动对党报批评传统的影响,也谈到了自己对《新闻理论基础》一书的新思考等问题。    延安整风运动对党报批评传统的影响    问:甘老,您曾经从事过多年的新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现在又在潜心研究党史,可以说对新闻和我党的历
期刊
生产和出版文化精晶是党和群众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新闻出版工作的政治职责和历史使命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努力反映新时期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着力表现广大人民的英雄事迹、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激励人们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振奋民族精神,鼓励人们奋发向
期刊
米德尔霍夫开创的新贝塔斯曼    贝塔斯曼现在的LOGO下写着:全球传媒(media worldwide),这是从2001年7月开始采用的。这应该是米德尔霍夫心中的目标,在他4年的任职期间,始终没有放弃。1994年,米德尔霍夫还是一个小小的协调员,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董事会投资AOL,最终这笔投资为贝塔斯曼赢来了 67.5亿美元的现金。1999年,米德尔霍夫坐上CEO的位置没多久,开通了全球最具国
期刊
2004年2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第 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评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卢广拍摄的《中国河南艾滋病村》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对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但是烦恼也接踵而来,《非典时期的婚礼》中的男当事人陈英和亲属获此消息后,以照片侵权为由向邱焰索要赔偿,最终将邱焰告上法庭。2004年
期刊
我国正处在伟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启动因素是建立市场经济。由于我们选择市场经济并非源自本民族文化从政道德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下开始推行市场经济。这样,市场经济从政道德的旗帜——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就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情况,面临着新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与人的一定交往形式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它一经确立,就必然产生与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双向互动。这正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现实基础。    一  
期刊
我党的党建思想,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自建党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建理论的创建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八大”之后,“左”的思潮抬头,党的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甚至发展到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地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摆正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邓小平“以其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
期刊
纵观国内外电视频道的盈利模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类:出售内容的付费电视(国内还仅仅是刚起步);出售内容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广告;以优质电视节目为依托的音像产品等深度开发。近年来,不少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的媒体先后尝试着进行盈利模式的拓展与创新。公共频道作为河南电视台的一支新军,开办3年多来,在坚持服务大局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推进市县两级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努力深化电视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解放思
期刊
焕业老友送给我一本他的新闻作品集《豫南走笔》,我怀着赞赏的心情认真拜读。其中有不少过去散见于报刊的篇目都非常熟悉。现在重读倍感亲切,不禁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我常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品的记者,才能称得上一个成功的记者。焕业 30多年的新闻生涯,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颇多,可谓硕果累累,光获省以上好新闻、全国地市级党报好新闻、省“五个一工程”桨的就有20多篇。一个由农民通讯员成长起来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