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哗哗流水的渠边,28岁的雪克来提-托克提满脸幸福地和女友商量着新房装修的事,今年秋天他们就要结婚了。而成家曾让他觉得遥不可及:兄弟多、负担重。雪克来提·托克提初中毕业就回家帮父母种葡萄,冬天闲着无聊就打扑克、混日子,一家五口的日子紧紧巴巴。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全家人闲不住了。两个弟弟被镇上安排去了附近的石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近2000块;他和父母夏天种葡萄、棉花,冬天由村里组织去近旁的“绿宝”干果公司打工,月收入逾干。现在全家年收入超过6万元,父母不再为三兄弟的婚事发愁了。但雪克来提·托克提并不满足,看到乡亲们出外务工更赚钱,他打算秋天结婚后也和妻子一起出去闯一闯!这是鄯善县连木沁镇巴扎村建设新农村出现的新气象。
6月24日早晨,笔者驱车来到葡萄连天接地的连木沁镇巴扎村。这是一个依偎在老312国道两旁、人口3000多的村落。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子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县城有公园、广场不稀奇,农民在村里建公园也是对生活品质的新追求。在自治区新农村示范点的鄯善县连木沁镇巴扎村,农民自己建起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公园,取名叫农民公园。村民们说:“新农村就得是这个样子。”
村委会马路对面就是农民公园。长长的碎石小路,十多杆优雅的路灯,公园内小溪潺潺、果树浓荫,空气里散发着桑葚的甜甜气息,不大的湖面白间味道。正是农忙时节,公园里的人不多,村民雪克来提-托克提刚忙完农活跑到公园里等候女友。他说每天傍晚乡亲们都聚在这儿唱歌跳舞。“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有了公园让我们觉得像城里人一样。”
这个公园曾经是个天然垃圾场。连木沁镇党委副书记殷继报介绍说,2006年,该镇和巴扎村被确定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点后,镇党委、政府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谐"24字方针,针对巴扎村确定了“改造旧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的建设方案,结合实际创新了许多工作办法,收效非常明显。“新农村建设不仅意味着住新房,重要的是转变农民的旧思想。”以此为引领,连木沁镇党委大力抓宣传,在全镇农民们中组建百人宣传队,把新农村24字方针编成村民喜闻乐见的各种节目,在各村、组巡回演出,宣扬新文明、新风尚。与此同时,全村统一改造临街房屋,着力整治脏乱高涨,还踊跃投工、投劳,齐心协力把巴扎村几十年的天然垃圾场改造成了美丽的公园。
占地面积15亩的农民公园深处是一片核桃林,里面“藏”着几家“农家乐”。上午刚12时,已有两拨客人来到阿迪拉·斯马义的“农家乐”饭桌上。她一边忙着给客人倒茶,一边告诉记者: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去年经营情况不错,今年5月份开始到现在,每个月赚2000多元。这些都是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的结果。“新农村的农民一定要过上好日子才行。”殷继报说,为改变巴扎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面貌,两年來,镇党委想出多种办法帮助农民增收:结合鄯善县石材产业的发展,免费开办汉语言培训、石料加工、采矿机械操作等各类技术培训班,通过“村企合作”,向村边企业要岗位、组织农民出外务工,使大量闲散人员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另外,还劝说一些村民承包果林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去年,村民平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高出全县人均收入1000多元。
笔者在农民公园碰上了在县城工作、回来探亲的木克热木·斯的克,她说:“3年来,巴扎村的巨大变化不光在环境、卫生上,更重要的是村里的懒汉少了、勤快人多了。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的关系融洽又和谐。”
6月24日早晨,笔者驱车来到葡萄连天接地的连木沁镇巴扎村。这是一个依偎在老312国道两旁、人口3000多的村落。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子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县城有公园、广场不稀奇,农民在村里建公园也是对生活品质的新追求。在自治区新农村示范点的鄯善县连木沁镇巴扎村,农民自己建起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公园,取名叫农民公园。村民们说:“新农村就得是这个样子。”
村委会马路对面就是农民公园。长长的碎石小路,十多杆优雅的路灯,公园内小溪潺潺、果树浓荫,空气里散发着桑葚的甜甜气息,不大的湖面白间味道。正是农忙时节,公园里的人不多,村民雪克来提-托克提刚忙完农活跑到公园里等候女友。他说每天傍晚乡亲们都聚在这儿唱歌跳舞。“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是有了公园让我们觉得像城里人一样。”
这个公园曾经是个天然垃圾场。连木沁镇党委副书记殷继报介绍说,2006年,该镇和巴扎村被确定为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点后,镇党委、政府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谐"24字方针,针对巴扎村确定了“改造旧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的建设方案,结合实际创新了许多工作办法,收效非常明显。“新农村建设不仅意味着住新房,重要的是转变农民的旧思想。”以此为引领,连木沁镇党委大力抓宣传,在全镇农民们中组建百人宣传队,把新农村24字方针编成村民喜闻乐见的各种节目,在各村、组巡回演出,宣扬新文明、新风尚。与此同时,全村统一改造临街房屋,着力整治脏乱高涨,还踊跃投工、投劳,齐心协力把巴扎村几十年的天然垃圾场改造成了美丽的公园。
占地面积15亩的农民公园深处是一片核桃林,里面“藏”着几家“农家乐”。上午刚12时,已有两拨客人来到阿迪拉·斯马义的“农家乐”饭桌上。她一边忙着给客人倒茶,一边告诉记者: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去年经营情况不错,今年5月份开始到现在,每个月赚2000多元。这些都是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的结果。“新农村的农民一定要过上好日子才行。”殷继报说,为改变巴扎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的面貌,两年來,镇党委想出多种办法帮助农民增收:结合鄯善县石材产业的发展,免费开办汉语言培训、石料加工、采矿机械操作等各类技术培训班,通过“村企合作”,向村边企业要岗位、组织农民出外务工,使大量闲散人员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另外,还劝说一些村民承包果林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去年,村民平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高出全县人均收入1000多元。
笔者在农民公园碰上了在县城工作、回来探亲的木克热木·斯的克,她说:“3年来,巴扎村的巨大变化不光在环境、卫生上,更重要的是村里的懒汉少了、勤快人多了。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的关系融洽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