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教务管理工作日趋呈现管理对象多样化、内容复杂化、信息多元化的特点,给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挑战。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部分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带来学生人数的增加,日常管理工作的繁琐复杂,对教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教学运行的关键环节,对高校而言,教务管理工作能否运行良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教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务的作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务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复杂性,涉及到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学生学籍、考试、毕业论文管理、实践实习等等环节,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桥梁,起着上传下达,整体协调的作用。随着高校教务工作涉及范围日益扩大,管理机制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到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务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有博士、硕士、本科等,整体素质差异较大,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是通过转岗方式进入教务管理队伍,并且多数缺少教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缺乏对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因专业背景的不同带来的对教务管理工作理解差异,就容易体现在工作当中,影响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教务管理模式较传统,缺乏创新意思
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务管理相关培训,部分教务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循规蹈矩,工作思路缺乏创新意识。高校的每一届学生整体情况都有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变化,而教务管理的发展都相对滞后,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另外,在教务管理工作队伍中一部分人缺乏责任意识,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缺乏在工作中开拓新方法,勇于担当的勇气。
(三)教务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教务管理是学校最繁琐复杂,最基层的一线管理工作,涉及内容非常多,具有重复性、周期性、时效性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务人员都是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导致工作任务繁杂,忙于很多事务性的操作,交流进修的机会很少,相应的今生程序也不够规范,忽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定位,奖励机制,职业规划等问题。极大的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教务工作人员大量流失,进一步限制了教务工作的发展。
二、优化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途径
在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之后,如何从根本上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就是值得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科班”出身的从业者加入教务管理工作队伍,从根本上保障管理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学校应按需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加各种教学管理研讨会、培训会等,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拓展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视野;必要时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建立定期派遣教务人员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的机制,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另外,要努力培养教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思考各项事务如何能做到更加全面,仔细,高效,在工作中擅于发现问题,保持良好的沟通,妥善解决。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備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工作的开展。
(二)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以人为本
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服务教学,服务师生,要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实际工作中出发,以持续优化教务管理工作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认真负责,想教学之所想,急师生之急,树立服务精神,根据相关工作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此外,教务工作涉及到学生与教师,程序繁杂,与学校各个部门都有工作业务的交集,因此要有效协调各科室、职能部门的关系,把分散的力量集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一套信息互享制度,及时提供与获取各类教学管理信息,保障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三)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
目前在高校,行政人员由于职业发展面相对较窄,加之高校发展重心向科研人员、高职称教学人员倾斜,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并不高,尤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务管理团队的工作获得感不强。因此,学校要积极制定科学严格的教务管理考核机制。首先,要对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开拓工作思路,考核优秀的老师予以奖励,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准则,扎实奖罚机制。其次,对有较长工作年限,工作表现良好的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职业晋升机制,在培训机会,晋升机会方面向他们倾斜。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有必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不断优化教务管理结构,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高校各项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部分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带来学生人数的增加,日常管理工作的繁琐复杂,对教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教学运行的关键环节,对高校而言,教务管理工作能否运行良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教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务的作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务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复杂性,涉及到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学生学籍、考试、毕业论文管理、实践实习等等环节,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桥梁,起着上传下达,整体协调的作用。随着高校教务工作涉及范围日益扩大,管理机制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到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务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有博士、硕士、本科等,整体素质差异较大,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是通过转岗方式进入教务管理队伍,并且多数缺少教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缺乏对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因专业背景的不同带来的对教务管理工作理解差异,就容易体现在工作当中,影响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教务管理模式较传统,缺乏创新意思
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务管理相关培训,部分教务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循规蹈矩,工作思路缺乏创新意识。高校的每一届学生整体情况都有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变化,而教务管理的发展都相对滞后,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发展。另外,在教务管理工作队伍中一部分人缺乏责任意识,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缺乏在工作中开拓新方法,勇于担当的勇气。
(三)教务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教务管理是学校最繁琐复杂,最基层的一线管理工作,涉及内容非常多,具有重复性、周期性、时效性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务人员都是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导致工作任务繁杂,忙于很多事务性的操作,交流进修的机会很少,相应的今生程序也不够规范,忽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定位,奖励机制,职业规划等问题。极大的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教务工作人员大量流失,进一步限制了教务工作的发展。
二、优化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途径
在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之后,如何从根本上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就是值得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科班”出身的从业者加入教务管理工作队伍,从根本上保障管理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学校应按需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加各种教学管理研讨会、培训会等,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拓展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视野;必要时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建立定期派遣教务人员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的机制,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另外,要努力培养教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思考各项事务如何能做到更加全面,仔细,高效,在工作中擅于发现问题,保持良好的沟通,妥善解决。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備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工作的开展。
(二)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以人为本
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服务教学,服务师生,要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实际工作中出发,以持续优化教务管理工作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认真负责,想教学之所想,急师生之急,树立服务精神,根据相关工作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此外,教务工作涉及到学生与教师,程序繁杂,与学校各个部门都有工作业务的交集,因此要有效协调各科室、职能部门的关系,把分散的力量集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一套信息互享制度,及时提供与获取各类教学管理信息,保障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三)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
目前在高校,行政人员由于职业发展面相对较窄,加之高校发展重心向科研人员、高职称教学人员倾斜,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并不高,尤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务管理团队的工作获得感不强。因此,学校要积极制定科学严格的教务管理考核机制。首先,要对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开拓工作思路,考核优秀的老师予以奖励,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准则,扎实奖罚机制。其次,对有较长工作年限,工作表现良好的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职业晋升机制,在培训机会,晋升机会方面向他们倾斜。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有必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不断优化教务管理结构,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高校各项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