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相关探讨。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年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及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展现状及其爆发原因,结合病毒感染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措施。结果: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例数共发生48起,发病3581例,发病例数由2006年的65例,到2012年上升为1043例。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次数与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针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制定预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
  诺如病毒最早发现是在美国一个小城镇,于1968年的一次实验中得以发现并最终确认。此种病毒特征以起病急、暴发例数多、传染速率快为主,病症体现为频繁呕吐与腹泻,多发生在冬季。由于病毒对人体的胃肠消化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侵蚀作用,故也存在着“胃肠流道感”或“胃肠感冒”的称谓[1]。诺如病毒按照基因组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其中两种可感染鼠、牛等哺乳动物,而其余三种不仅能够侵害哺乳动物的身体,同时对人体健康能够形成巨大威胁。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与居民健康指数的下滑,诺如病毒的发病例数开始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调查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研究以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整理、总结和调查,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参考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数据。
  1.2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总结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数据,结合流行病学、病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病症,进行总结和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措施。
  2 结果
  2.1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
  本次研究平均每年采集的标本量约为4000~7000份,其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人数2006年的65例,截止到2012年底增长至1043例,由此看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感染例数与爆发次数呈逐渐上升趋势。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监测数据
  3 讨论
  3.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
  诺如病毒是一种杯状病毒,同时是引起成人及学龄儿童腹泻的主要病毒,原株病毒于1896年在美国诺瓦克市一位腹泻患者粪便中发现,诺如病毒由此走入人们的视野。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者,相关报道指出,美国有60%~90%的全年细菌性腹泻患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中国首例诺如病毒感染者出现在1995年,随后北京、福州、广州、浙江等地区也先后爆发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为以下两种:一是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二是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如共同用餐或者共同使用一套餐具,病毒从唾液传播。尽管诺如病毒感染性较强,但并不致死,且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2~3天即可痊愈。
  3.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措施
  3.2.1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专题卫生教育
  为了进一步改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现象的发生,明确人民群众对其认知观念预防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才能更好的应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保证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尽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并不会致死,但并不能因为其危害小而过于忽视治疗,对于此类感染性较强的病毒,及时有效的控制能够避免传染给周围亲近之人,防止大范围的传播,引起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专题卫生教育是目前防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最简便有效的措施,通过网络、宣传手册及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卫生教育,提醒广大市民时刻关注食品安全,不食用未通过食品安全监测的海产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能有效地缩小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病率。同时,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在不同地区开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专题讲座,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讲解,解决人们對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疑问,提升认知和预防的基本知识,改善日常的不卫生习惯等。
  3.2.2建立健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疗方法
  目前对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疗方法较多,可以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一般为24~48h,最短为12h,最长为72h。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脱水,造成患者死亡。由此在健全和完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疗方法过程中,如PR-PCR诊断技术和恒温扩增诊断技术,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诊断流程,以确保能够及时确诊病情发病机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实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诊疗方法的科学化[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症状较为明显,在发现患者有明显症状时,应及时前往附近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剧,危机生命健康。由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通过唾液传播,具有较强的感染性,由此对于病患应避免亲密接触,家人可以佩戴口罩预防唾液传播,防止病毒感染群体加大。
  3.2.3建立健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机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通过唾液传播,传染性较强,并且发病症状明显,及时发现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加剧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诺如病毒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泻,现阶段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监测机构为中国CDC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其主要职责是对国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毒的监控和控制,对于国内任何地区出现此类病症,及时派遣相关人员控制病情,给予妥善的治疗,并结合病毒的发病机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及诺如病毒病理学的不断发展,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感染与病发机制也在不断变化,单一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机制并不能全面的对诺如病毒感染性发病机制进行监测,难以保证及时有效的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由此,健全和完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监测机制,充分掌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保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大规模爆发时,应急预案的合理有效实施。
  3.2.4建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原检测实验室
  对病毒感染病原的检测,是制定合理解决措施的必要前提,目前常用的病原检测试验办法有标本采集、实验检查和食物检测。标本采集主要采集患者的粪便,粪便标本的采集应该病发首日,最多不能超过72h,这期间为病毒排放量最大[3]。由于采集时间不易把握,所以粪便标本的采集也具有局限性。实验检查的方法为直接电镜法和免疫电镜法,所采取的样本为患者粪便。直接电解法的观察灵敏度较低,免疫电镜法观察灵敏度虽然较高,但设备极其昂贵,不能进行范围普及。由于食物中诺如病毒含量低,食物样本成分复杂,也不易用于病原检查工作。
  随着2006年中国CDC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的建立,中国开始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如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的监测。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爆发次数及感染人数仍然呈上升趋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由此,为了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研发与预防工作,结合病毒的发病机制,才能有效防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并且在病毒爆发后及时有效的采取对应措施,将疫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保证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常昭瑞,孙军玲,等.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J].疾病监测,2014,07(14):28-31.
  [2]徐友富,童贻刚,茹志涛,等.诺如病毒感染国内外研究概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05(10):8-10.
  [3]冯亮,谢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14,03(6):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常规化疗,实验组术前30d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51.02%,控制率分别为94.87%、77.5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妇科炎性疾病的治疗现状,旨在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为社区妇科炎性疾病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社区收治的妇科炎性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妇科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到新疆克州进行手足口病治疗小儿患者15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发病的原因,临床治疗疗效和预防措施。结果:150例小儿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讨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做好隔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和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预防  小儿手足口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宫外孕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盆腔包块改变、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宫外孕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发挥的止血效果和能力。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确诊并救治的88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人。对照组患者应用缩宫素实施臀深部肌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实施宫内肌肉注射或臀深部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止血时间及给药前后阴道出血量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其总有效率为90.9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抗感染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78例阴道炎症患者作为本文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微波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细胞学阴性妇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的500例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测。根据不同高危型HPV型别分为两组,HPV16、18阳性组、其余HR-HPV阳性组,分析HPV分型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及宫颈活组织检查与HPV分型检测的关系。结果: HVP16、18型在年龄<30岁患者组中感染率为74.6%,在年龄≥30岁患者组感染率为47.2%,两者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应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应用HIFU消融治疗。主要评估指标为两组临床治疗效果,HIFU患者术后三个月和六个月月经状况、瘤体大小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病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比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在我中心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搞好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我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前的资料与实施健康教育后的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7岁儿童基础免疫BCG、TOPV、DPT、MV及四苗全程接种率分别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提高13.8%、13.1%、13.3%、13.9%和14.2%。服务满意度较健康教育实施前提高30.9%。人们接种疫苗观念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结合雌激素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结合雌激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