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 制度创新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难题。文章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并认为根本性的解决之道在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市场;制度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中国才面临的问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过,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制度滞后、灵活度不够、配套不足等制度方面的缺陷。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中国又比在其他发达国家显得更突出。那么,问题的结症在什么地方呢?本文下面将就这些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行探讨。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是2003年2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规定。中小企业要符合“二三四”指标,即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销售额3亿元以下,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虽然各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在“二三四”标准以内。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受到冲击。为此,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国29条”。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在2010年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继“非公36条”后又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是对“非公36条”的有利补充和完善,相关配套细则将在年内推出。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修订工作,即重新确定中小企业的标准,将有助于明确哪些企业可以优先享受相关政策扶持。据王黎明介绍,划型标准的修订,可能会从小型企业中再细分出微型企业,从而在中小企业的范围中细分出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微企业,以解决同是中小企业却境遇不同的问题,以便各项扶持措施能够更好地落实。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有970万户,个体工商户2900万户,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99%的中小企业为我们国家GDP贡献超过60%,税收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
   显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格局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今年(2009年)头三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步增长占比之小,说明了其资金非常困难,他认为目前融资难、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那么,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李毅中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四方面原因。“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主因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誉度不太高;第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更加严格,因为银行大部分是商业银行,它也要考虑自身的风险、自身的利润;第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制机制不健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拿出资金建立担保机构,但是覆盖面不太够;第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窄。”
   2010年9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竞争力再造——发展模式的关键抉择”的2010年中国CEO年会上,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创新力致辞中表示,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但其面临着生存压力过大的问题,具体来说,中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人才缺乏、市场准入难、现代化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风险控制能力弱六方面的困难。他指出:“尽管如此,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生存艰难、压力过大的问题。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面临着六个困难,也就是说有六重门。第一重门是融资困难,由于中国的大中型银行体制改革之后,小型银行数量太少,所以中小企业贷款难。中国的5家国有的银行占有中国银行资产的51%,14家股份制银行也有很大比例的金融资产,但这些银行体制是面向大企业设计的,贷款条件、选贷环节都是针对大企业来的,按照他们审贷35个条件,中小企业有25个天然的合格,这些大型银行,这两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引导之下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应该说有很大的改变,但由于体制本身是针对大型银行设计的,再加上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高、成本高,所以大企业银行是面向大企业的,而不倾向于小企业,尽管中央给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在小中选大,好中选优,解决小企业贷款的主要靠小银行,但我们小银行很少。另外由于资本市场发育较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中国证券市场90年末开板,2004年中小板在深圳交易所上市,2010年4月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发展比较好,目前一共有130家企业上市了,大概融资近一千亿,但一千亿对一千万户中小企业的需求来讲还是很小,但心理、精神上的影响大于实际作用。创业板上市给许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希望,新的直接融资渠道,给私募股权基金增加了退出出口,对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也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总体上讲,中国的中小版、中小企业版、创业版时间还很短,上市量不大,特别是中国债券市场很不发达,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在中国也是刚刚起步,十年左右,也是差距比较大。所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水平不够高,所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个问题远未根本解决。”
  陈新民(汉口银行董事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的就是科技性的小企业,有的有知识产权、有的有版权、有的有专利权。但是按照银行常规的贷款方式,它没有厂房。
   综合上述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切身体会,结合笔者长期对信用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型银行数量太少。目前来看,没有法律法规禁止大型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同样的道理,也不宜硬性规定所有的大型银行必须为中小型企业服务。既然是做生意,就要两厢情愿,自愿合作,不好强迫的。大型银行与大型企业的合作是市场机制的体现,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关键的问题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小型银行才是中小型企业的天然的盟友。这就是市场规律。
   第二,针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银行数量不足。准确地说,就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而言,银行规模的大小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关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针对中小型企业的银行体系。换言之,要建立起一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的客户群的银行体系。
   第三,由中小型银行和中小型企业构建的信用体系几乎没有。一说到信用问题,目前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通常会单独探讨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较差(准确地说是信誉较差),以及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健全等问题。但很少将两者联系起来考虑。我们的研究表明:广义的信用是一个制度,涉及授信方和受信方,是他们之间的一系列的合约。由中小型银行和中小型企业构建的信用体系的要害是这种信用体系是建立在中小型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之上的。这些特点是: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经营项目新颖、独创、“不成熟”,固定资产较少(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少)。而更要害的特点是:高风险(监督成本高,监督过程细,监督方法有法但无定法,失败破产的可能性大,经营者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与之相伴的是较高的高收益率。试问:我国目前存在与之相配比的银行体系吗?答案是:国家认可的几乎没有。而“非法的”倒是有,这就是民间金融、地下金融。
   第四,直接融资市场较小。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股价波动幅度较大,风险较高,直接融资面要小一些。另一方面按国际惯例,股市规模要小于债市。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较小。
   第五,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根据我们的研究,整个国家的制度就是一个广义的信用体系。而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政治家都意识到金融乃国家之重器。从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里的“重器”之含义:即金融乃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通俗地讲就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要在原有的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中增加一个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必然涉及制度层面的深层次改革。
   四、顺应市场,制度创新
   通过上面的归纳分析,本文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采取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顺应市场,制度创新。要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就必须建立起一个与之配套的金融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小修小补已经被实践证明其作用非常有限。除非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创新,很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具体说来,本文有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增加中小型银行的数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在经济领域也不例外。中小企业与中小型金融机构应该说有天然的联系。增加中小型银行的数量才是标本兼治的根本措施之一。
   第二,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体系。增加中小型银行的数量,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能仅仅是数量的扩张,而是要有制度上的根本改变。关键是要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体系。这包括银行要针对中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来设计有关的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如不同于大型银行的贷款政策和贷款程序,监管方法,信用评价体系等等。
   第三,观念要更新。以上的两点对策看似简单,但要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上的扩张并不难,难是难在实质上的扩张,难在制度的创新。因为制度的创新,意味着不同于原来的、人们已经习惯的、通常认为的行为模式。比如针对中小型银行风险较高的特点,贷款利率必然较高、灵活。人们通常认为“高利贷”一词的界定,面临新的边界。如果没有观念上的更新,改革的阻力会很大。观念先行,这是任何一项制度创新顺利实施的关键之所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正视民间金融,地下金融存在的现实,认真地深入下去,研究其特点,寻找规范化、法制化的途径。要像大禹治水,疏导重于围堵。不过,这疏导二字,说说容易,其实很难,真正是知易行难。必须有高超的技艺才行。我们前面已经指出:金融乃国之重器,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如果没有观念上的更新,没有整个国家层面上的观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更新,要真正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体系是不可能的。
   第四,尊重市场、循序渐进、逐步推广。既然金融乃国之重器,其改革切忌一哄而上,搞群众运动。关键是要真正地了解市场,尊重市场。了解市场,尊重市场的实质就是了解群众,尊重群众的需求。要抛弃原有的“管制”“抓权”的思维,要“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意识。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制度,公开透明,公平执法。先在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试点。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没有群众基础(即没有实际需求)的地区试点,更不要推广。“拉郎配”是不行的,要供需双方同意才行。笔者也赞同适当扩大中小企业上市的规模。但股市不同于债市。由于中小企业风险高的特点,而中小散户又没有有效的监管方式和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还是应该以债市为主。反之,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况且,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以债市为主,中国目前的股市规模大于债市的现状是极不正常的,是亟待改进的。这种不正常的现实也表明中国的信用市场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不痛下决心、制度创新,必然导致积重难返、后患无穷。
   参考文献:
   1、李毅中.有信心为中小企担保贷款6千亿[N].信息时报,2009-09-08.
   2、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DB/OL].新浪网.
   3、伍刚.信用:一个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07(9).
   4、伍刚.信用、信用货币、货币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新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10(2).
   *本文属西华大学“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XZD0901-09-1)。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导游服务质量却一直是投诉的热点,其服务很难满足游客要求,同时导游的违规行为普遍存在。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现有的学者提出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探讨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导游;服务质量;激励机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导游服务质量却一直是投诉的热点,其服务很难满足游客要求,同时导游的违规行为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期刊
摘要: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不仅关乎高校本身的长期发展,还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应该结合各大高校当前实际,实施好收支管理,避免当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从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关键词:高校财务;全面预算管理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高校建设与发展进程也日益加快,另外,高校财务的严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高校贷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财务风险也日益增大。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日常资金支付风险等几个方面。目前,高校的财务风险正对其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因此,防范和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是促进高校健康有序、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一、高校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筹资风险  高校筹资风险是指高校向
期刊
摘要:我国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多种矛盾与纠纷,文章以京郊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通过一个旅游纠纷事件的文本描述,从事件发生的具体场域中展示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并进一步指出这种行动策略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村民对旅游资源控制权的缺失,最后指出解决村民旅游资源控制权缺失的路径。  关键词: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源于管
期刊
摘要:如何进一步加强后勤的党建工作,为后勤服务工作提供可靠的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保证,已成为后勤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探索创新,高校后勤党建  一、当前高校后勤党建面临的新情况与难点  第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使后勤工作面临新的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由最初要求的“规范剥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近两年明确提出的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职能部门监管
期刊
摘要:创新土地流转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增收致富   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又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下面,文章以山丹县位奇镇二十里堡村为例,总结农村土地流转成功经验,分析土地流转存在主要问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8年的固定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就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ELES模型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六普”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87
期刊
摘要:文章以元江县为例,就“生态富县战略”这一长期方略的实施过程中,林业如何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和策略支持和支撑“生态富县战略”的逐步实现,提出了8项林业行动重点领域和主要行动。其目的旨在为构建绿色家园,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促进全县迈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路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生态富县;林业行动;框架  
期刊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试图使机构臃肿的情况得以改善,但却始终跳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机构精简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我国政府机构行政职能交叉过于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现状,力求揭示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并寻求减少职能交叉,精简政府机构的途径。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职能交叉;精简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收集2001-2006年度的样本数据,以4年期为时间窗口采用行业水平下滚动随机系数回归分析了基于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盈余结构的五个时间序列ROE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其信息含量。结论表明,修正的ROE模型预测能力及其信息含量最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