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打好这一基础,接下来的阅读、朗读、写作教学才能顺理成章的开展。小学生作为各方面能力都十分薄弱的一个群体,教师需要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选取特殊化的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手段,本文将对具体的教学组织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
随文识字也就是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识字,此时生字词都处于特定的故事情节中,意义鲜明,留给学生的印象深刻。但单纯通过读文章来掌握汉字是不现实的,也是低效的,教师要对具体的随文识字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贴合小学生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令他们高效率掌握,无障碍应用。
一、初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学生在接触一篇新的课文时,往往想要一口气读完全篇,但这时课文中的生字词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往往学生在遇到几个生字后就会气馁。一篇课文中的生字词往往在十个左右,这些生字在课后都有拼音注释,但学生们很少翻阅,只在教师要求他们学习课后字时才会浏览。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前,要求他们先浏览生字,将拼音标注在课文中,这样就能扫除他们读文章时的难题,也对生字的发音有了第一印象。
学生初读课文的同时,把生字拼音注在文中生字上。有以下几个好处:
1.能自己独立完成通读课文,而不是需要老师来教读;
2.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能自己请教无声老师;
3.可以将之前不认识的生字深刻的记在脑中;
此办法根据学生的不同也会因人而异,识字多的学生可以加快速度读两遍,识字少的学生速度较慢就通读一遍,课后自己再熟读[1]。
二、理顺课文,随课文识字
学生读了课文,就会对课文失去好奇心,不再感兴趣,这时就要靠教师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学生的疲乏以适时激励。然后,迅速选择一个切入点切入教学,带学生在课文中再次识字。
例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便没了兴趣,以为课文这样就学完了。我马上发问:“坐井观天”什么意思?课题中哪个字是“看”的意思?然后告诉他们避免写错别字,总有人将“观”的右边写成“贝”字,是没道理的。再指课文插图发问:“课文中讲谁坐在井里看天?”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师:“请读‘蛙’。”生:“蛙,青蛙的蛙。”师:“青蛙有很多种类,你知道哪几个?”生:“牛蛙,石蛙、林蛙……”这样看,生字“蛙”的教学就从课文拓展到了生活,学生们学会了字音的同时也理解了字义。随课文识字,文章是情境,学生进入情境识字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文章情境入手再跳出情境,进入生活,识字就有了现实意义。
三、熟读课文,将生字记忆
当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后,证明已经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对句子的意思已经充分了解,此时就可以借助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对字义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动作,创设某些情境,让学生快速掌握字义,牢固的随文记忆。
比如,在记忆“烂”这个字时,学生在读到“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时,就会想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五彩缤纷却又有些刺眼的阳光,于是马上就想到“火”字旁,同时“烂”与“兰”字同音,于是学生很快就能将这个汉字记忆牢固[2]。再比如,学生在记忆“缓”这个汉字时,当学生读到缓缓流动时,故意用手做出慢慢的进行移动的动作,学生立刻想到“缓”就是“慢”的意思,于是想到“缓”这个字的笔画肯定很多,因为只有多写得才会慢,这样学生在边朗读课文的同时,汉字也就渐渐地记忆清楚并书写正确了。
四、分析字形,学会识字方法
按照字形来记忆生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国的汉字在字形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些象形字与小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有很强联系。借助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总结规律,加深学生记忆。常用的识字方法有结构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猜字谜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加减笔画记忆法等[3]。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生字,而且学习效果要比教师讲授好得多。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晒”“炸”“铠”等生字的字义与其偏旁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结构记忆法来认识这些生字,理解其字义。再如,对于“物、旅、啥、薄、降、纷、洼、豌、荚、察”等单个生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个步骤来认识和掌握这些生字,第一,分析归类,即对生字进行归类,寻找记忆规律;第二,选择方法,即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通过感悟和分析字形,学生认识到这些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如“晒、啥、薄、荚、豌、洼、纷、铠”等可以借助形声规律的方法来识字。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的读音,理解字义,还学习了识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五、利用阅写,巧妙拓展运用
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识字的乐趣,仅仅认识一些字是不够的,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于是我让学生们进行了简单的阅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自主读书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自主读书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识字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自己可以不用家人每天给自己讲故事了,反过来,自己还可以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讲故事,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显著,课堂上多样的识字方法涌现了出来,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自然認识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语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读写结合,因此在学生们读了两个月的书之后,我开始尝试着让他们写话,从刚开始的一句话到之后的一段话,以及到二年级的“长篇大论”,阅读与写作质的飞跃不能不说与识字量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六、结语
总之,随文识字是一种科学的识字方法,只要教师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为他们打好识字的基础。在未来,识字教学的方法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也将出现更多好的方法,广大教师要相互借鉴,积累经验,优化教法,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打下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华.字随文动识真意识读共进促双赢--小学语文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21):2.
[2]何敏.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有效运用[J].教师,2016(6):91-91.
[3]陈小琴.浅论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有效运用[J].教育,2016(8):00168-00168.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
随文识字也就是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识字,此时生字词都处于特定的故事情节中,意义鲜明,留给学生的印象深刻。但单纯通过读文章来掌握汉字是不现实的,也是低效的,教师要对具体的随文识字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贴合小学生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令他们高效率掌握,无障碍应用。
一、初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学生在接触一篇新的课文时,往往想要一口气读完全篇,但这时课文中的生字词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往往学生在遇到几个生字后就会气馁。一篇课文中的生字词往往在十个左右,这些生字在课后都有拼音注释,但学生们很少翻阅,只在教师要求他们学习课后字时才会浏览。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前,要求他们先浏览生字,将拼音标注在课文中,这样就能扫除他们读文章时的难题,也对生字的发音有了第一印象。
学生初读课文的同时,把生字拼音注在文中生字上。有以下几个好处:
1.能自己独立完成通读课文,而不是需要老师来教读;
2.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能自己请教无声老师;
3.可以将之前不认识的生字深刻的记在脑中;
此办法根据学生的不同也会因人而异,识字多的学生可以加快速度读两遍,识字少的学生速度较慢就通读一遍,课后自己再熟读[1]。
二、理顺课文,随课文识字
学生读了课文,就会对课文失去好奇心,不再感兴趣,这时就要靠教师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学生的疲乏以适时激励。然后,迅速选择一个切入点切入教学,带学生在课文中再次识字。
例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便没了兴趣,以为课文这样就学完了。我马上发问:“坐井观天”什么意思?课题中哪个字是“看”的意思?然后告诉他们避免写错别字,总有人将“观”的右边写成“贝”字,是没道理的。再指课文插图发问:“课文中讲谁坐在井里看天?”生:“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师:“请读‘蛙’。”生:“蛙,青蛙的蛙。”师:“青蛙有很多种类,你知道哪几个?”生:“牛蛙,石蛙、林蛙……”这样看,生字“蛙”的教学就从课文拓展到了生活,学生们学会了字音的同时也理解了字义。随课文识字,文章是情境,学生进入情境识字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文章情境入手再跳出情境,进入生活,识字就有了现实意义。
三、熟读课文,将生字记忆
当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后,证明已经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对句子的意思已经充分了解,此时就可以借助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对字义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动作,创设某些情境,让学生快速掌握字义,牢固的随文记忆。
比如,在记忆“烂”这个字时,学生在读到“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时,就会想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五彩缤纷却又有些刺眼的阳光,于是马上就想到“火”字旁,同时“烂”与“兰”字同音,于是学生很快就能将这个汉字记忆牢固[2]。再比如,学生在记忆“缓”这个汉字时,当学生读到缓缓流动时,故意用手做出慢慢的进行移动的动作,学生立刻想到“缓”就是“慢”的意思,于是想到“缓”这个字的笔画肯定很多,因为只有多写得才会慢,这样学生在边朗读课文的同时,汉字也就渐渐地记忆清楚并书写正确了。
四、分析字形,学会识字方法
按照字形来记忆生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国的汉字在字形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些象形字与小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有很强联系。借助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总结规律,加深学生记忆。常用的识字方法有结构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猜字谜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加减笔画记忆法等[3]。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生字,而且学习效果要比教师讲授好得多。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晒”“炸”“铠”等生字的字义与其偏旁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结构记忆法来认识这些生字,理解其字义。再如,对于“物、旅、啥、薄、降、纷、洼、豌、荚、察”等单个生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个步骤来认识和掌握这些生字,第一,分析归类,即对生字进行归类,寻找记忆规律;第二,选择方法,即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通过感悟和分析字形,学生认识到这些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如“晒、啥、薄、荚、豌、洼、纷、铠”等可以借助形声规律的方法来识字。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的读音,理解字义,还学习了识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五、利用阅写,巧妙拓展运用
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识字的乐趣,仅仅认识一些字是不够的,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于是我让学生们进行了简单的阅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自主读书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自主读书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识字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自己可以不用家人每天给自己讲故事了,反过来,自己还可以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讲故事,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显著,课堂上多样的识字方法涌现了出来,学生们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自然認识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语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读写结合,因此在学生们读了两个月的书之后,我开始尝试着让他们写话,从刚开始的一句话到之后的一段话,以及到二年级的“长篇大论”,阅读与写作质的飞跃不能不说与识字量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六、结语
总之,随文识字是一种科学的识字方法,只要教师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为他们打好识字的基础。在未来,识字教学的方法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也将出现更多好的方法,广大教师要相互借鉴,积累经验,优化教法,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打下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华.字随文动识真意识读共进促双赢--小学语文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21):2.
[2]何敏.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有效运用[J].教师,2016(6):91-91.
[3]陈小琴.浅论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有效运用[J].教育,2016(8):00168-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