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有效性。历史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助于提高高中生认知能力,树立其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其以理性视角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基于此,本文展开关于创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一、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学应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教学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1]。这就需要教师扭转以往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构建其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其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其理性认知意识,进而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应考压力,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束缚[2],依然将学生的历史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2.1合理性与科学性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更好地教授学生认知历史、了解历史、掌握新知,从而构建其历史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分析与研究高中历史新教材,逐步明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内容。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分离,教师只是单纯地从时间维度上来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而忽视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能够学贯古今、关联中外的人才,因而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模块的形式来让学生能够对某一历史事件能够有一个全面而更加深入的了解[3]。让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来评价与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并延伸到讨论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人民版“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中,可与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相结合,并延伸到当时中美差距与现代化社会中,促进其理解为什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历史理解能力。
2.2创新性与生动性
新课程理念中,注重教育的面向全体。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会存在教学内容多、课程安排比较紧的情况,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逐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并推进因材施教授课。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并不具备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因而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例如:可结合十九大中习总书记提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讲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师可以丰富的回顾讲解,在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发起革命时,也曾摘译过马克思的某些著作,并认为社会主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由于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使其并未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分析和深刻认识十月革命,使其具有客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
三、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
3.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注重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历史人文涵养。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与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在“‘蒸汽’的力量”学习中,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交流日益密切,在英国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中,让大家思考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尊重并发挥其历史学习的主体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的局面。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营造良好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3.2提倡多元化教學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可适时展开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微课授课等多元化教学。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验,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赢得更多教学时间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启迪了学生分析与研究历史的智慧。例如:可精选影视作品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促进学生了解和认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3.3健全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系统
以往历史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让评价变得单一性、缺乏合理性。基于此,教师要将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的讨论成效与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果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历史理论知识内化为修养、外化为行动,进而为其高阶段的发展和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6(9):41.
[2]焦雪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5(18):223.
[3]关敏.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8(8):1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一、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学应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教学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1]。这就需要教师扭转以往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构建其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其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其理性认知意识,进而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应考压力,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束缚[2],依然将学生的历史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2.1合理性与科学性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更好地教授学生认知历史、了解历史、掌握新知,从而构建其历史知识体系,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分析与研究高中历史新教材,逐步明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内容。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分离,教师只是单纯地从时间维度上来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而忽视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能够学贯古今、关联中外的人才,因而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模块的形式来让学生能够对某一历史事件能够有一个全面而更加深入的了解[3]。让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来评价与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并延伸到讨论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人民版“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中,可与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相结合,并延伸到当时中美差距与现代化社会中,促进其理解为什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历史理解能力。
2.2创新性与生动性
新课程理念中,注重教育的面向全体。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会存在教学内容多、课程安排比较紧的情况,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逐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并推进因材施教授课。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并不具备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因而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例如:可结合十九大中习总书记提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讲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师可以丰富的回顾讲解,在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发起革命时,也曾摘译过马克思的某些著作,并认为社会主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由于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使其并未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分析和深刻认识十月革命,使其具有客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良好的历史价值观。
三、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
3.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注重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历史人文涵养。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与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在“‘蒸汽’的力量”学习中,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交流日益密切,在英国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中,让大家思考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尊重并发挥其历史学习的主体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纯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的局面。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营造良好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3.2提倡多元化教學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可适时展开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微课授课等多元化教学。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验,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赢得更多教学时间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启迪了学生分析与研究历史的智慧。例如:可精选影视作品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促进学生了解和认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3.3健全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系统
以往历史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让评价变得单一性、缺乏合理性。基于此,教师要将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的讨论成效与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果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历史理论知识内化为修养、外化为行动,进而为其高阶段的发展和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6(9):41.
[2]焦雪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5(18):223.
[3]关敏.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