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阅读是高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热点,赋分值较高(20分),在整个语文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散文阅读有以下特点:一是选文重视名家名篇,如张承志的《大河》(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2011年高考四川卷);二是主题呈现多元趋向,有叙事类散文《针挑土》(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文学传记《才子赵树理》(2011年高考湖北卷)、论述类散文《论诚意》(2011年高考重庆卷);思想内容侧重于人格(《论诚意》)、价值观(2010年高考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水》)、文化自然(2010年高考四川卷《自然》)、精神家园(2010年全国Ⅰ卷《灯火》)等;命题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一般设四个题;考查热点集中在关键词语、重要语句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艺术技巧分析、鉴赏、探究题。
解答散文阅读试题,必须树立文本观念,即以文本为基础,思考作答。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答不同类型试题的方法。
一、理解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命题的着眼点是文中的词或句子,一般要求回答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等。
误区警示:一是忽略语境,想当然解答;二是思考不深,理解表面化。
解题技巧:
1.理解词语。①准确把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并结合语境,从上下文中寻找与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整合为答案。②根据文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发掘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
2.理解句子。①内容方面,透过关键词把握语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②结构方面,根据语句位置与上下文内容,判定语句结构作用:①开头句:领起下文,作好铺垫,制造悬念,奠定情感基调。②结尾句,总结上文,升华主旨,照应上文,结构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③修辞效果,对比、衬托突出强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例1] 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14题)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技巧运用:一是审视语境,把握全段主旨,然后将句子放在段中思考。“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从下文看,有一点必须明白,即不见真心的客气,不是诚意。二是注意关键词“大方”“合身份”“太贱”,分别理解为“适度”“得体”“降低诚意的价值”。
参考答案: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二、分析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对作者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句子、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命题的着眼点通常是句子、段落,甚至全篇,一般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等。
误区警示:一是分析角度单一;二是分析表面化。
解题技巧:
1.利用题干、文本中的提示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原因;从思想、结构、修辞等方面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妙处)。
2.注意内因、外因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内因分析(事物本身的原因);二是外因分析(与之相关事物的分析)。
3.抓住描写对象的不同特征,多角度地分析蕴含在文句中的思想感情;透过描写的表象,发掘文中的比喻意、象征意、情韵意等深层内含。
[例2]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2011年高考四川卷17题)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技巧运用:分析句子的“妙处”,要学会多角度、深层的分析。一是从勉儿的角度看,这个细节表现了对爸爸的深切怀念;二是从“爸爸”的角度看,句中的关键词“绿锈”“裂缝”“波纹”等,是父亲人生的写照;三是文章结构上来看,文末的语句总是用不同的方式结束全篇,这里是形象的细节描写,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也是对标题的呼应。
参考答案:①写勉儿的“大滴眼泪”,表达勉儿的伤痛和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细节描写生动感人。②风铃的“绿锈”“裂缝”“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就是爸爸艰辛而疲惫的人生写照,表达了对爸爸的深沉赞颂之情。③在形象的细节描述中收束全文,融入情感,深化意蕴,照应标题。
三、概括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一般会问句、段,甚至全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观点、内涵,或要求根据文章的主旨,揣摩句、段表达了怎样的内涵。
误区警示:一是概括词不达意或不会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二是概括角度单一,以致要点不全。
解题技巧:
1.概括内容要点。①锁定内容要点所在的范围。②分析原文的层次,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中心。③根据开头句、议论句、抒情句,用表示事物性质态度的形容词概括答案要点。
2.概括文章主旨。①根据主题句(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往往表现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②根据标题、开头、结尾段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③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概括文章主旨。
[例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2010年高考重庆卷第16题)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技巧运用:题干指出“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要求同学们回答原因,实际上是要求同学们根据文意归纳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分布在以上三个段落中,我们可以在文本中选出一些表现作者对这个问题看法的词句,然后进行组合,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四、鉴赏型试题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要求同学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等;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作品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作用、效果;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要求同学们能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命题着眼点一般为精炼、传神的词句,人物形象、物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误区警示:一是鉴赏形象定位不准确;二是鉴赏语言发掘意蕴不深刻;三鉴赏手法,只贴标签不分析。
解题技巧:
1.鉴赏形象。①摘取与形象特点相关的形容词,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②品味人物活动的细节,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③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2.鉴赏语言。①词语锤炼。鉴赏对象,形象词、动态词、叠音词、拟声词。鉴赏方法,品味、比较。②修辞效果。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将所描写的事物、景物等赋于人的特征,抒发喜爱之情;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畅通,语势强劲,说理透辟,激发读者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③语言特色,准确简炼、清新明快、含蓄深沉等。
3.鉴赏手法类。①熟知常见手法的名称、特点、表达效果,如象征、对比、衬托,比喻、排比、拟人等。②审视文本相关语句、语段特征,进行多角度思考,选择其所使用的最突出的一两种手法进行鉴赏,指出采用了什么手法,还要领悟其表达效果。③规范作答:“艺术手法名称”+“结合内容分析”(如“什么”与“什么”形成对比)+“效果或作用”(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例4]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17题)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也是揸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技巧运用:第①句,是一个白描式的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可从形容词的使用、句子结构、句式特点的角度,结合对人物刻画的作用赏析;第②句处,是一连串的人物动作描写,可从动词使用、语言风格、结合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第①句,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第②句,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此外,还有探究性试题,我们以后讨论。最后提醒同学们,分析、鉴赏类试题,要注意答题规范,即先出示观观点,再联系原文相关内容进行简明分析,力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分析深刻。
(作者:焦文林,特级教师)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散文阅读有以下特点:一是选文重视名家名篇,如张承志的《大河》(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宗璞的《锈损了的铁铃铛》(2011年高考四川卷);二是主题呈现多元趋向,有叙事类散文《针挑土》(2011年高考全国Ⅰ卷)、文学传记《才子赵树理》(2011年高考湖北卷)、论述类散文《论诚意》(2011年高考重庆卷);思想内容侧重于人格(《论诚意》)、价值观(2010年高考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水》)、文化自然(2010年高考四川卷《自然》)、精神家园(2010年全国Ⅰ卷《灯火》)等;命题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一般设四个题;考查热点集中在关键词语、重要语句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艺术技巧分析、鉴赏、探究题。
解答散文阅读试题,必须树立文本观念,即以文本为基础,思考作答。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答不同类型试题的方法。
一、理解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命题的着眼点是文中的词或句子,一般要求回答其含义、作用、表达效果等。
误区警示:一是忽略语境,想当然解答;二是思考不深,理解表面化。
解题技巧:
1.理解词语。①准确把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并结合语境,从上下文中寻找与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整合为答案。②根据文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发掘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
2.理解句子。①内容方面,透过关键词把握语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②结构方面,根据语句位置与上下文内容,判定语句结构作用:①开头句:领起下文,作好铺垫,制造悬念,奠定情感基调。②结尾句,总结上文,升华主旨,照应上文,结构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③修辞效果,对比、衬托突出强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例1] 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14题)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技巧运用:一是审视语境,把握全段主旨,然后将句子放在段中思考。“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从下文看,有一点必须明白,即不见真心的客气,不是诚意。二是注意关键词“大方”“合身份”“太贱”,分别理解为“适度”“得体”“降低诚意的价值”。
参考答案: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二、分析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对作者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句子、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命题的着眼点通常是句子、段落,甚至全篇,一般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等。
误区警示:一是分析角度单一;二是分析表面化。
解题技巧:
1.利用题干、文本中的提示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原因;从思想、结构、修辞等方面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妙处)。
2.注意内因、外因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内因分析(事物本身的原因);二是外因分析(与之相关事物的分析)。
3.抓住描写对象的不同特征,多角度地分析蕴含在文句中的思想感情;透过描写的表象,发掘文中的比喻意、象征意、情韵意等深层内含。
[例2]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2011年高考四川卷17题)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技巧运用:分析句子的“妙处”,要学会多角度、深层的分析。一是从勉儿的角度看,这个细节表现了对爸爸的深切怀念;二是从“爸爸”的角度看,句中的关键词“绿锈”“裂缝”“波纹”等,是父亲人生的写照;三是文章结构上来看,文末的语句总是用不同的方式结束全篇,这里是形象的细节描写,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也是对标题的呼应。
参考答案:①写勉儿的“大滴眼泪”,表达勉儿的伤痛和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细节描写生动感人。②风铃的“绿锈”“裂缝”“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就是爸爸艰辛而疲惫的人生写照,表达了对爸爸的深沉赞颂之情。③在形象的细节描述中收束全文,融入情感,深化意蕴,照应标题。
三、概括型试题
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一般会问句、段,甚至全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观点、内涵,或要求根据文章的主旨,揣摩句、段表达了怎样的内涵。
误区警示:一是概括词不达意或不会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二是概括角度单一,以致要点不全。
解题技巧:
1.概括内容要点。①锁定内容要点所在的范围。②分析原文的层次,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中心。③根据开头句、议论句、抒情句,用表示事物性质态度的形容词概括答案要点。
2.概括文章主旨。①根据主题句(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往往表现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②根据标题、开头、结尾段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③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概括文章主旨。
[例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2010年高考重庆卷第16题)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技巧运用:题干指出“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要求同学们回答原因,实际上是要求同学们根据文意归纳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分布在以上三个段落中,我们可以在文本中选出一些表现作者对这个问题看法的词句,然后进行组合,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四、鉴赏型试题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要求同学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等;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作品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作用、效果;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要求同学们能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命题着眼点一般为精炼、传神的词句,人物形象、物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误区警示:一是鉴赏形象定位不准确;二是鉴赏语言发掘意蕴不深刻;三鉴赏手法,只贴标签不分析。
解题技巧:
1.鉴赏形象。①摘取与形象特点相关的形容词,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②品味人物活动的细节,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③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概括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2.鉴赏语言。①词语锤炼。鉴赏对象,形象词、动态词、叠音词、拟声词。鉴赏方法,品味、比较。②修辞效果。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将所描写的事物、景物等赋于人的特征,抒发喜爱之情;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畅通,语势强劲,说理透辟,激发读者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③语言特色,准确简炼、清新明快、含蓄深沉等。
3.鉴赏手法类。①熟知常见手法的名称、特点、表达效果,如象征、对比、衬托,比喻、排比、拟人等。②审视文本相关语句、语段特征,进行多角度思考,选择其所使用的最突出的一两种手法进行鉴赏,指出采用了什么手法,还要领悟其表达效果。③规范作答:“艺术手法名称”+“结合内容分析”(如“什么”与“什么”形成对比)+“效果或作用”(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例4]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17题)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也是揸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技巧运用:第①句,是一个白描式的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可从形容词的使用、句子结构、句式特点的角度,结合对人物刻画的作用赏析;第②句处,是一连串的人物动作描写,可从动词使用、语言风格、结合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第①句,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第②句,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此外,还有探究性试题,我们以后讨论。最后提醒同学们,分析、鉴赏类试题,要注意答题规范,即先出示观观点,再联系原文相关内容进行简明分析,力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分析深刻。
(作者:焦文林,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