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声乐教学奥秘 培养学生学习心理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成武大田集镇第一中学274200
  【摘要】中学生既是知识学习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中学生心理朦胧的时期。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育人的职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思想观,渐渐走向成熟。心理成熟主要还在高中阶段,而现在正是叛逆期。但是在知识学习方面心理因素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艺术学习,心理影响更为重要。但目前主要以声乐训练、艺术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学习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健康成熟的学习心理素质开始,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合格的声乐艺术人才。
  【关键词】艺术素质心理学习动机技能艺术门类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进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始接触音乐的孩子基本上都处于14至16岁这个年龄段,此后3年的初中生活生活,既是知识学习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心理又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关键时期。高中学校的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育人的职能也很重要。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思想观,培养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心理成熟,主要是指作为社会人的心理的成熟。但是在知识的学习方面,心理因素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是大学生们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艺术学习,心理影响更为重要。但初中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主要是从声乐的基础训练、艺术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学习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习心理素质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声乐学习、声乐表演以及将来从事声乐教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心理素质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效果、表演的质量和教学的成果。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健康成熟的学习心理素质开始,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工作的合格的声乐艺术人才。
  1.声乐学习的基础来源于学习的动机
  心理动机是人们在需要的刺激下,激起并维持其活动的一种心理活动倾向。这种心理活动倾向具有鼓舞、干预和指导活动方向的能动作用。对于一切学科,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的基础,动机直接导致效果。学习声乐的动机和学习声乐的需要是声乐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个体思维发动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也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渗透音乐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是进行良好声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对学生应该培养的。
  良好的演唱动机,应该是将自己艰苦努力得来的。排练好的精神产品,负责地、精心地再现于观众面前。表演时以新鲜体验和创造性的思维使自己进入角色和演唱内容,从而使观众受到艺术感染,得到艺术享受。事实上,在培养良好的演唱动机之前,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从热爱和追求声乐艺术的美感出发,参与演唱也是为了在表演中间使自己和观众一起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一起通过声乐的形式得到艺术享受,这样的动机才是良好的声乐学习动机。人的音乐心理活动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音乐活动的目的和起因,可分为自然生理性音乐心理活动动机和社会性音乐心理活动动机等。根据音乐活动目的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简单音乐心理活动动机和复杂音乐心理活动动机等。演唱者在歌唱之前首先应对自己的演唱动机有所认识,进行分析。这是歌唱成败的前提因素。更是演唱者应当注意的。
  学习声乐的动机是行为动机的一种,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源泉,是一种为满足知识和情绪需要而渴望了解、掌握声乐的心理状态。声乐认知的需要是一种以获得声乐技术、技能、技巧为目标的需要,即求知的欲望。主要通过学生对歌唱艺术的兴趣和喜爱引起学生想学、想唱的欲望从而驱使需要了解声乐知识,如学习发音技术、发声技能、发音技巧以及掌握和处理音乐表现的各种心理因素。这种认知具有动机力量,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听觉感应、体验、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以及不断取得进步而逐渐形成,使各项能力得以稳固提升。而且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由于多次训练、实践及演唱的成功,体会到一种心理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又反馈刺激求知欲。从而又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声乐学习动机。用动机唤起音乐的感悟,维持行动、指导行动方向的心理力量,使行动指向更具有一定的目的。
  学习声乐的动机的始发因素有的是机体自发的,比如一些声乐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音质、音色、乐感能力等;还有的是由学生自身需要得到发展而引起;有的则是由外界某事物刺激而引起,如看影视及听音乐会或演唱比赛中一位演唱者的演唱,或特别欣赏的一首歌曲令自身十分陶醉而引发心里非常想学、想唱、想演……外界引发而起的作用称为激励,激励动机的外界刺激一般称为"诱因"。在诱因和目标发生联系之后,便形成了动机——诱因状态。从而个体对能满足自己一定需要的事物或情境产生明确的向往和追求。有的想从事声乐表演,成为一名歌唱演员或优秀的歌手;有的想从事声乐教育,去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等等。诱因具有诱发或激起目标及指导行动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分析,利用这种自发的积极性来调动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实践、不断开拓进取,激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就是提供诱因,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以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声乐教学心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了这种由于获得声乐知识、技术、技能、技巧的本身而产生的兴趣的动机对于学习声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技能必须要言传身教。
  作为声乐教师,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通过引导、强化等方式增强学生良好、健康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前提。在音乐的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在初次见面时,都会有意识地通过对本人的简单的了解、沟通家长、引导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1、学生具备很好的声音条件、表现出很好的乐感,想通过学习发扬这一长处,成为声乐工作者;2、受到歌手优美演唱或者被声乐作品陶醉的刺激,决定接受声乐学习,促使自己也能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3、学生家长对声乐的喜爱或者是考虑学生升学及求职的需要。4、具有音乐天赋又有好感的。这几种动机,要区别对待,对于第一种,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采取积极鼓励、增多表演机会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第二和第四种,一般都要先和学生或家长进行交流,指出学习需要勤奋和刻苦,需要持之以恒,声乐学习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长期艰苦的努力。对于无法坚持的学生,劝其放弃;对于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通过增加对作品的讲解,增加作品欣赏等方式强化和刺激声乐艺术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目的采取不同的动机强化手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一般都能够坚持不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效果来源于良好的教学心态
  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声乐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来促使学生朝着声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这一特定环境下师生都有其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和特点。
  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是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情绪状态的基调,它受教师对声乐教育和学生情感的制约,是教师自身的性格和气质特征的反映,与声乐教师本身的自我修养有关。有的主导情绪状态是充满热情,精神振奋,有的则常常显得平静而缺乏激情,更有的则情绪低落,爱发脾气急躁。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心态决定教学过程中情绪的发展方向。
  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是学生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情绪状态的基调,这种情绪基调对学生的演唱水平发挥、歌唱技能学习等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受学生对声乐课的情感、对任课教师的情感、当时自身健康状况、声乐课堂上的情绪气氛等多方面的制约。
  师生间的情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激励。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处于充满爱意、充满热情、充满期盼和谐的声乐教学气氛中,双方配合默契,情绪交流自然和谐,使双方都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声乐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要保持声乐教学中积极的情绪状态,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调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心态。要保证教师的主导情绪快乐、向上、饱满、热情,使师生在快乐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从事教学认知信息的传递。教师的积极心态会感染学生,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其次,合理处理声乐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声乐教师需要有分析、理解、处理教学内容并深入体验内中情感的能力,并且会用语言、歌声富有表情地表达传递教学内容,特别是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情感价值观,更要给予明确的情绪性表达,使不同情感类别的教学内容都能在教师的处理下变得富有情感色彩,并能通过积极的心态教学传递给学生。最后,调整并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选择适当的声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良好的声乐竞争机制,采取鼓励、对比、表扬、创造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绪。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呈现千变万化的师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调整教学过程、调控学生情绪的方法手段上有很多种。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形采取灵活多变的调控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保持良好的歌唱心理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学习的时候表现很好,但一上台或者一考试就过于紧张,就会出错。紧张是指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紧张本身在表演时会提高注意力,具有正面效果。但学生往往表现为过度紧张,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负担的加重。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以及观众、评委及现场气氛。由于心理不适应变化而产生某种心理压力,结果导致歌唱不能正常发挥,甚至歌者自己失去信心,演唱失败。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如下探索:
  3.1在学习中加强锻炼,保持心理放松,多登舞台,消除紧张情绪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紧张是由歌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不纯熟所造成的。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的基础。正确的歌唱方法,高超的演唱技巧,需要教师的准确传授和学生的反复练习。歌唱教学具有一对一教授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不能简单粗暴,批评挖苦,否则学生就会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久之条件反射,紧张心理定型。一上课或者上台,心理上就会出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紧张情绪。而应当是积极、热情,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使学生保持心理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3.2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歌唱是一项全身性的协调运动,身体健康状况无疑会影响到歌唱技能和技巧的发挥及歌唱心理的变化,尤其是歌唱器官不佳,如声带疲劳、伤风感冒等都会破坏演唱技巧的正常发挥,造成紧张心理。因此,必须教授给学生适度且良好的身体锻炼方法,特别要教会学生保护嗓子,发声方法,培补中气,长期保持身体健康的训练方法,使他们从心理上深切地认识到:要想取得良好的歌唱效果,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条件作为基础。
  3.3培养正确的歌唱心理
  歌唱心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实践的效果。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歌唱者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把声音进行对比、判断,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认知。建立起正确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心理是非常自然的,自然是我们判断声音是否优美.方法是否正确的最低标准。因此.无论学生是在声音概念上产生了错误,还是在方法概念上产生了错误.我们都要提醒他们:检查自己的歌唱是否自然。从声音上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歌唱条件是完全相同的,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根据自己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有益的。模仿都是成功的一半,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只能葬送自己的前途。就方法上而言,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都是建立在不违反人体生理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一切不自然、造作的声音都是违反生理规律的。在教学当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在长时间的用一种不自然的方法歌唱之后反而觉得“自然”了。这时老师们不得不用更多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首先从听觉上改变其歌唱心理,多做示范多对比,教学生学会“听”是建立正确歌唱心理的前提。之后要在感觉上体会自然与造作的歌唱状态。弄清了这些问题,再歌唱时效果一定会好得多。然后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具体实践的情况不停地加以调节和讲解。在学生未建立正确的歌唱心理之前,准确清晰的讲解和优美动听的示范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歌唱心理是正确歌唱的前提,也是我们声乐教学中对心理教学的的基本要求。总之,良好的演唱方法是唱歌成功的基础。
  4.声乐教学学习心理的培养结论
  最佳的学习动机、浓郁的学习兴趣、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歌唱心理以及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情绪,是学生掌握声乐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消除过度紧张的歌唱情绪,维持放松心态,是声乐教学的前提;持之以恒的注重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培养,在反复的歌唱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学习效果和艺术表演技能,也是声乐教学的目标。而心理学是研究学习心理和歌唱心理的科学理论依据,是音乐活动心理动机 探索声乐教学中学习心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进《试论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载于《音乐探索》2001年第四期
  [2]蒋君卉《从心理透析歌唱心理》载于《艺术百家》2004年第五期
  
其他文献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逸夫小学011300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1.有利于提高语
期刊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 026000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
期刊
陕西省岐山县杏园逸夫小学722400  【摘要】人常说:“小洞不补,大洞尺五”。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同样也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缺点、弱点和错误,如果没有侦察员明察秋毫的目光,没有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没有园丁修剪栽培的辛苦,是休想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俱全的人才的。而后进生作为班级的弱势群体,教师理应用爱感化他们,让他们跻身学优生的行列。为此,我针对后进生转化方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期刊
山西省和顺县第一中学校032700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性比较强(统一的教材、进度、任务、要求、标准等),它束缚了优秀生,架空了学困生,难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实施分层教学:即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划
期刊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小学026000  【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确立阅读目标、初谈感知、提出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整理、阅读理解;切磋分析,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深化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解决问题深化认识   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在
期刊
山西省万荣县第二中学044200    案例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告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
期刊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641500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需要大批的职业技术人才。国家每月专项拨款给每个中职学生150元,这不是小数字。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一支重要队伍。社会最终看重的是学生的真才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方向。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听和记。
期刊
广西省桂林市第七中学541002  【摘要】学习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我欣赏他提出的:教师观-生命的牧者。所谓牧者,不是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活动。现今课堂上教师往往是“纤夫”,教不厌细,教学是身心交瘁。反而“牧者”则是提出学习主题,创设共同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是学生真正走得进去的课堂,真正
期刊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中心小学028000  1.作中评价破除畏难心理  通过评价破除学生作文畏难心理,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容易写,有话写,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就是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的心里话,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平常事”。  1.写前评,侧重选材  在学生选材构思时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这是破除畏难心理的第一步。在开学初的一节“介绍一个人”的作文指导课上,有位同学讲了这么一件事:上个星
期刊
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摆落小学550100  过去的应试教育课业让学生沉溺于题海之中,费时多,效益少。而今素质教育对学生课业提出“减负”之后,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教学尝试。  1.根据不同的形式设计课外作业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这就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时要加强学生自主的
期刊